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本文探讨了杨树不同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以期为杨树功能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的差异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杨树不同方向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南部叶东部叶西部叶北部叶,同一枝上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呈现波浪型变化,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倒一叶倒二叶倒三叶。 相似文献
5.
对椪柑不同枝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a/b值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叶顶花结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腋花果枝其次,营养枝最低.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营养枝有一定差异.两种结果枝叶绿素含量高峰期出现在8月底,而营养枝出现在8月初.各类枝叶片10月上旬后开始衰老.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叶绿素a/b值呈高-低-高变化,营养枝叶片叶绿素a/b值在生长季变化较平稳. 相似文献
6.
对椪柑不同枝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a/b值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叶顶花结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腋花果枝其次,营养枝最低。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营养枝有一定差异。两种结果枝叶绿素含量高峰期出现在8月底,而营养枝出现在8月初。各类枝叶片10月上旬后开始衰老。有叶顶花结果枝和腋花果枝叶片叶绿素a/b值呈高—低—高变化,营养枝叶片叶绿素a/b值在生长季变化较平稳。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有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和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测定趋势如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果穗叶高于其他叶位。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呈下相关,不同叶位叶龄大小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关系,基部叶片充分展开后二者均高。随着叶龄增大而下降:中部和上部叶片充分展开后,随叶龄增大二者增强,至灌浆、乳熟期二值达到最高,以后随着叶龄衰老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大豆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进一步探索大豆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用叶绿素仪、721型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大豆不同时期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下降快慢不同,在所供试的品种中,亚有限品种OhioFG1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变化范围最大,有限品种叶片中叶绿素总舍量表现一直为沈农6号>铁丰29>铁丰27;对叶绿素a,b的研究表明,叶绿素a含量都高于其对应的叶绿素b的含量。沈农6号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的品种,铁丰29叶片叶绿素b含量较高的品种。说明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高低是由叶绿素a、b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叶片定长后叶绿素含量变化可分为缓降期和速降期。在缓降期中,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输出速率,以及较低的呼吸速率,缓降期越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时间越长;在速降期中,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的输出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上升。缓降期可用来代表叶片一生中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速降期可代表衰老期。本文还讨论了与叶片光合特性有关的其它生理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玉米密度、行距和穴距对间作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因素5水平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玉米密度、行距和穴距对间作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叶绿素a含量的方程拟合程度较好。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加,间作大豆的叶片叶绿素a含量急剧增加,玉米行距和穴距曲线呈抛物线状。在低水平和高水平下,玉米穴距对间作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最大;在中等水平下,玉米密度对间作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扶风县马席村、巨良农场和杨凌区揉谷乡种植的大田玉米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玉米抽雄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析冠层各光谱植被指数与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玉米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以单变量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叶绿素含量,抽雄期的最佳模型由修正叶绿素吸收反射率指数(Modified chlorophyll absorption reflectivity index,MCARI)建立,灌浆期最佳模型由垂直植被指数(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PVI)建立,乳熟期最佳模型由植被衰老反射率指数(Plant senescence reflectance index,PSRI)建立。随着玉米生长期的推进,叶片衰老,用PSRI所建立的模型来监测玉米叶绿素含量的效果较好,可为高光谱遥感在玉米长势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掖单4号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是显著的正相关。单叶一生,植株生育期内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叶片展开后的10-15d左右和灌浆期。 相似文献
13.
14.
玉米叶片叶绿素快速浸提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体积分数80%丙酮、体积分数95%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丙酮(体积比1∶1)混合液4种浸提液,不同光温条件和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对叶绿素浸提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以乙醇-丙酮混合液效果最好,避光和50℃的提取温度有利于叶绿素提取;样品冷冻处理不利于叶绿素a的提取,而有利于叶绿素b的提取,总叶绿素以鲜样提取为宜。在大样本试验中浸提叶片叶绿素较适宜的方法是:将新鲜(或冷冻)玉米叶片放入50℃丙酮-乙醇混合液(体积比1∶1)中避光提取1.5h。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玉米品种玉米须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对不同日期采摘的农大610、郑单958、东单213、啃黏4个品种玉米须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品种玉米须中多糖含量随着出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不同品种间乳熟期玉米须多糖含量为东单213〉郑单958〉啃黏〉农大610;成熟期玉米须多糖含量为郑单958〉啃黏〉农大610〉东单213;农大610、郑单958、东单213和啃黏乳熟期玉米须中多糖含量是成熟期的9.79、10.28、16.98和9.60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玉米须多糖制品的生产厂家更合理地利用玉米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南京地区安吉白茶叶绿素含量随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安吉白茶在生长季节其叶绿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春季安吉白茶各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量逐渐升高;秋季后期又下降;2)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叶片色泽、气温有关,在早春叶片返白期叶绿素含量最低,复绿后渐渐增大,气温值在20°C以内,叶色较淡。此为实现加工优质的安吉白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叶绿素含量与作物产量呈正相关。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来提高作物产量是作物育种的方向之一。因此,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解析玉米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基础,可为玉米高光效理想株型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538份玉米自交系构成的关联群体为研究对象,在5个环境下,通过对其授粉后5 d的棒三叶(穗位叶、穗上叶、穗下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借助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558 62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利用3种模型(Q、K和Q+K)对叶绿素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随后选择最优模型的GWAS结果并结合eQTL(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对叶绿素含量的自然变异进行解析。结果 5个环境下,棒三叶叶绿素含量均遵从正态分布且叶绿素含量间呈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棒三叶叶绿素含量的环境效应、基因型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此外,穗上叶、穗位叶和穗下叶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66、0.66和0.67。比较3种模型发现K模型对假阳性(I型错误)控制最好,在此模型下共检测到29个与棒三叶叶绿素含量显著关联的SNP(P≤3.99×10-6),涉及到18个位点,共有76个候选基因落在这18个位点内,其中85.5%(65/76)的候选基因具有eQTL,11.8%(9/76)的候选基因与对应表型显著相关(P<0.05),说明这9个基因可能是通过表达量变化来调控表型变异。在这76个基因中,60个候选基因有功能注释,功能涉及到能量代谢、物质输送代谢途径和生物合成调节等过程。此外还发现2个可以在不同环境或不同叶片共定位的位点,其中,共定位位点内的基因GRMZM2G074759编码一种与AAE3高度相似的酰基活化酶,该基因通过提高α-酮戊二酸(ALA)和草酰乙酸含量进而影响氨基酸生物合成,提高籽粒赖氨酸含量,改善玉米品质。此外,ALA的合成会促使叶绿素含量升高,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推测该基因为最可能的候选基因。结论 K模型对假阳性的控制效果最好,基于K模型,共检测到18个玉米叶绿素含量显著关联位点,发现多个参与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