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对我省河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土,石灰土,钙质土立地条件下,枇杷优良品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林,示范林的调研及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枇杷在我省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石灰岩,钙质页岩地区配套的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因地整地,合理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抓好夏季修剪,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各参试品种在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土、石灰土、钙质土立地条件下枇杷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枇杷疏花疏果技术要点。并以红壤土上10~14年生太城四号枇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疏花疏果对枇杷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城四号枇杷疏花疏果后以每穗留果3~5个为最佳,疏果后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及收益分别比对照提高117%、32%、163%。同时可提高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降低含酸量,有效改善果实品质、口感风味、色泽,大大缩短果实采摘期。  相似文献   

3.
我省杉木用材林基地建设工作,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有了很大发展。广大林业职工和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根据我省红壤丘陵荒山面积大、分布广的特点,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利用、改良红壤的群众运动,在广大的红壤丘陵荒山营建了大面积的杉木用材林基地,开展以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省中东部低山丘陵区是营造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重要基地。为了按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采取不同的造林技术措施,达到适地适树,速生丰产的目的。我们于82年4—8月对我省东部地区造林较好的十三个林场、三个公杜进行了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情况的调查。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省中东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和造林类型设计。现将有关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供讨论。一、自然概况本次调查为我省中东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4°47′至131′19′,北纬42°52′至44°37′。包括延边、通化、吉林地区各县(市);长春地区的九台、  相似文献   

5.
鄂北低山丘陵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Jungians regia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湖北省核桃种植业主要在鄂西南、鄂西北中高海拔地区;鄂北随州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占其总面积9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低山丘陵.课题组自2001年以来长期在鄂北低山丘陵地区进行核桃品种的引种选育工作,探索低山丘陵地区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初步构建了鄂北低山丘陵核桃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石早生李是一个极早熟李树品种,抗寒、抗旱、耐瘠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尤其在立地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苹果、梨等水果的低山丘陵区,发展大石早生李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作者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大石早生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治市丘陵区红枣品种单一、品质差、产量低、效益不高、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从2005年开始在潞城、襄垣、长治县建立3000亩名特优种枣树试验示范园,定位研究优种枣树丰产栽培技术。经过3年引种试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丘陵区优种枣树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红枣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潘俊  张毅  邹芹 《绿色科技》2019,(16):45-46
指出了红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广阔的低山丘陵区,其范围大致自北纬24°~32°之间,涉及13个省,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壤总面积6.5%,其中江西、湖南两省分布最广。以红壤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该区域土壤结构特征、水分特征及物理性质,为红壤区抵御自然灾害、土壤可持续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活动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永春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树种选择与造林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春县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垂直高差较大,立地条件复杂。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成效的关键。根椐气候、海拔、地形和土壤等因子,把永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区划为西部中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以及东部介于两区之间的中山、低山和丘陵区,近期主栽树种形成西杉(木)东桉(树)的格局,同时不断促进造林树种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寒害是湖南引种桉树遇到的主要问题.湖南虽然地域不大,但地形复杂,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通过选择湖南省有代表性的34个气象观测站40年来观测的17个气象因子,利用主分量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湖南省桉树适应性进行了类型划分,共分为4类:Ⅰ.湘南低山丘陵区,Ⅱ.湘西、湘中低山丘陵区,Ⅲ.湘北洞庭湖平原区,Ⅳ.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区.并根据各区特点和现已经引种桉树的实际寒害表现,进行适应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我国的重要水果之一,而套袋技术是其无公害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葡萄套袋技术对葡萄果实代谢、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扩大利用葡萄套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分析了至目前专家学者对套袋技术在苹果、桃、柑橘、柿子、梨、枇杷、芦柑、水蜜桃、葡萄等果实栽培中,在果实色泽、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等果实外观影响方面,果实硬度、裂果与糖、蛋白质各营养成分等内在品质影响方面,病虫害影响方面,以及不同果袋类型、套袋及去袋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方面等研究的现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套袋对果实着色、果实内含物、果皮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机理,开发研制透隙度好、有一定透光光谱范围、能加大昼夜温差、且有降温除湿等效果的纸袋,加强套袋选择、套袋前后管理、套袋和去袋最佳时间及套袋方法等套袋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形成较完善的优质林果生产配套技术,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栋龙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68-69,83
经过3a的试验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砍伐老竹,合理留笋育竹、挖笋、浅翻、除草松土、施肥和林地覆盖等丰产管理措施对黄甜竹笋用林的立竹度、胸径、竹高、每年笋产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促进效果,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林木树种混交技术及效果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防护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四个林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提出了它们对树种的要求。根据树木对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的不同要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树种混交原理及混交技术,主要包括混交林的树种配置、混交比例、混交方式。并以杉松、杉桤、杉檫混交为例,研究树木混交的丰产效果以及产生丰产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雷竹引种与丰产培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种雷竹,进行笋用竹林丰产栽培试验,探讨营林技术对其速生丰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林地表土层以下深度30cm深翻耕作、深层施肥等措施后其优质经济竹(眉围≥9.60cm)可达65.0%以上,比对照提高18.6%~31.7%,新栽竹林套种农作物有利于促进雷竹笋用竹林速繁成林。  相似文献   

16.
人工林精准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肥是实现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重要手段,合理施肥可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同时减少环境负效应。人工林精准施肥是以农业精准施肥为基础形成的营林应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林地管理单元精准划分、林地营养精准诊断、精准施肥及施肥效应精准检验。精准施肥技术在农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应用到人工林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文中结合农林业施肥研究现状,分析实现人工林精准施肥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人工林精准施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梨(Pyrus pyrifoliaNakai)‘翠冠’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明显地改变果实的外观,使果锈减少、果点颜色变浅、果点变小,但套袋使果实内在品质有所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育丰产、稳产、质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青花椒品种,为昭通市青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源和技术支撑。【方法】在鲁甸县青花椒人工种植林中选出优良青花椒单株进行区域试验、扩繁和生产试验,选育出“鲁青1号”优良品种;通过与本地青花椒比较,评价“鲁青1号”的产量性状和品质。【结果】“鲁青1号”具有果大、质优、丰产及稳产等特性,其果实呈绿色,成熟后呈紫红色;果穗塔型,紧凑,平均单株产量鲜果12 kg,10年以上20 kg;平均穗粒80粒,鲜果千粒重90 g。果皮挥发油含量0.0969 mL·g^-1,水分含量11.9%。【结论】“鲁青1号”具有生长旺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果大、色泽鲜亮、丰产等特点,适宜在昭通市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褐环粘盖牛肝菌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低海拔马尾松林中冬季出菇的优良菌根食用菌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buteus),进行了3a的调查观测,研究了其形态特征、子实体发生发育、子实体发生的林分结构以及气象因子,揭示了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与气象植被、土壤关系。提出决定褐环粘盖牛肝菌等菌根食用菌子实体能否发生和发生最大产量的根本因素是共生树种类型、立地、林分结构、土壤;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子是决定每年子实体发生的时间和当年产量高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