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杉木第三代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杉木二代种子园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杉木第三代优树的选优区域和选优林分。提出了优树的选择优方法和步骤,并相应制定出优树树干、树皮、侧枝、结实等形质标准,优树分树龄、密度的绝对生长量标准和相对生长量标准。同时,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育种群体的组成及建园时无性系配置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杉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我国杉木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推动杉木良种化的进程。建议今后在杉木的遗传育种方面加强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杉木制浆造纸纤维用材育种研究,杉木装饰用材育种研究,杉木营养遗传育种研究,杉木种子园技术及优良材料的区域试验,杉木优良种质基因资源选择收集和第3代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3.
苏南杉木当地单株选优与种源选择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的遗传改良应以种源选择为主。先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组成育种原始群体,再从优良种源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建立嫁接种源种子园。然后,根据后代表现挑选最优亲本建立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或直接引进优良种源经鉴定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建立一代性种子园.这样优树子代才能有效地提高选种的效益,而从当地种源杉木中选优,建立种子园意义不大,优树子代多表现不良。  相似文献   

4.
《江西林业科技》1994,(3):134-137
杉木的遗传改良应以种源选择为主,先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组成育种原始群体,再从优良种源群体中选出优良单侏,建立嫁接种源种子园,然后,根据后代表现挡选最优亲本建立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或直接引进优良种源经鉴定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建立一代半种子园,这样优树子代才有有效地提高选种的效益,而从当地种源杉木中选优,建立种子园意义不大,优树子代多表现不良。  相似文献   

5.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材料选择及建园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4):1-4,9
通过20多年的研究攻关,杉木种源、优树、家系、无性系选择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良种基地建设已由初级种子园向改良代种子园过渡。本文总结了种源、1.5代、2代及双系种子园的材料选择及种子园建设的主要技术,对促进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推广杉木良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几个常见的杉木育种方案的遗传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个常见的育种方案的遗传效果,结果发现,进行逆向选择时,选择优良组合之双亲建立双系种子园的方案,要优于选择优良亲本建立1.5代种子园;而在进行前向选择时,选择优良个体展开无性育种和无性利用方案,要优于建立多世代种子园方案。在杉木遗传育种中,应将有性育种和无性育种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偏废。最后文中还对双系种子园的建立技术,有性育种和无性育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洞口县桥头国有林场杉木二代种子园建设条件的研究和分析,阐述了杉木二代种子园建设方案,提出了种子园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8.
高世代种子园营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综述了国际林木育种界近十多年就高世代种子园组建理论提出的第一代种子园发展有所不同的新见解,以及在若干重要树种改良项目中设计和采用的方法。其内容包括各种育种群体的优缺点评价,高世代种子园的类别,组成材料的来源和选择方法,种子园的组成成分和设计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营建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第3代种子园营建技术,涉及园址选择、建园材料选择、规划设计、抚育管理等方面。建成的7.13hm^2杉木第3代种子园嫁接成活率达93.9%,近1年生抽高达124.07cm。根据种子园营建实践,提出了杉木第3代种子园营建经验和建议,以供开展杉木第3代种子园全面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杉木是四川重要的用材林树种。发掘和利用种子园中杉木优良单株和遗传型,是杉木遗传改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月江杉木2代种子园为选优目标,采用标准地法,选择出84个遗传型的杉木优树,优树群体由197株母株组成,优树胸径处于25 cm~40.7 cm的区间,平均胸径29.7 cm,优树来源广泛,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基础,可为新一代种子园的建设和优株无性系化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定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初级种子园杂交组合全同胞测定和自由授粉半同胞测定,对杉木优良无性系(二代优树)选择方法、亲本来源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评选出40个优良无性系于2010年9月通过湖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并颁发林木良种证书.该批无性系根据其遗传特性划分为少节(无节)材、红心材、密植材、瘠薄地造林材和开花结实性能优5个类型,已在...  相似文献   

12.
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攸县从1979年开始至1997年止,推广杉木优良种源、优良家系、种子园混合良种共9 135 kg,优良无性系苗木114.94万株,完成造林共2.41万hm2。作者通过对这期间不同良种水平试验示范对比林的观测和大面积推广林生长的监测及分析,客观评价了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对今后良种造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杉木第三代种子园为调查研究对象,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性质测定,并依据种子园砧木定植当年的树高,通过方差显著性分析及LSD多重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采伐迹地间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砧木定植当年生长与土壤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在4.2~4.8之间、速效磷含量在6.3~6.7 mg/kg之间、有机质在39~43 g/kg之间、全氮含量在1.5~1.7 g/kg之间的林地较适宜杉木砧木的生长;除速效钾外,油茶套种马尾松幼林改造迹地的各土壤养分含量比其它类型高;各采伐迹地土壤表土层厚度差异不显著;马尾松采伐迹地的砧木高生长最好。综合分析,马尾松采伐迹地与油茶套种马尾松采伐迹地较适宜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全国杉木家系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林科院先后于 1984年春、 1989年春两次参加全国杉木家系区域试验。方差分析表明 :提供家系的种子园之间以及种子园内家系之间各主要数量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对样本观测值进行标准化变换主成分分析 ,求出遗传综合指数 ,再聚类分析评价 :湖南靖州、江西赣南、广西柳州、贵州东南、福建三明、广东曲江种子园提供的家系生长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类型区的划分与判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A.I.D方法和Bayes准则判别分析法研究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规律,建立涩籽地理流行判别函数,将福建省69个杉木种子产地(县、市)划分成3个类型区:Ⅰ.杉木种子涩籽流行高发生区;Ⅱ.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中发生区;Ⅲ.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低发生区。绘制出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图,旨在为杉木种子园的选址及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山红心杉杂交授粉种子品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1年进行的陈山红心杉杂交试验种子进行室内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间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变异幅度分别为4.35~7.65 g和26.0%~72.0%,平均值分别为5.93 g和48.6%。初步筛选出千粒重和发芽率两个指标均高于均值的杂交组合12个,分别为组合1、2、8、11、12、14、17、20、23、24、42、45,且组合11、42、45千粒重和发芽率高于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种子。筛选出的12个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平均值分别为6.96 g和58.5%。  相似文献   

17.
以杉木3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从而为实现杉木种子园的合理施肥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随着坡位上升以及同一坡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坡位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坡向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体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球果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广东小坑、安徽西田2个杉木种子园26个无性系,每系3个标准株,计78个分株各年龄段的球果分布资料,研究分析了杉木无性系水平的年龄段球果分布状况,进一步认识了杉木无性系球果的着生规律,为高世代杉木种子园的无性系再选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宁市域范围,利用GIS和Fragstat软件,通过建立缓冲区并进行情景分析,分析了不同等级道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宁市内一级道路所影响面积最大,二级道路最小,而影响的斑块数目则为三级路一级路二级路高速路,受影响生态面积为水田灌木林地茶园旱地其他建筑用地有林地水体住宅用地其他林地疏林地裸地果园其他园地,受影响斑块数目最高为灌木林地,其次为水田。情景分析表明,随着道路的建设,斑块分维数升高,但总体上,高等级道路对景观形状指数和斑块形状因子升高的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二代优良种源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育苗,在永春县营造二代杉木示范林,开展杉木良种推广应用,并在一都镇和坑仔口镇分别设置调查试验区,调查分析二代杉木幼林的遗传增益和集约造林的速生丰产效应。试验结果:1)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在永春推广造林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与普通种源的杉木相比,3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0%,胸径生长量增长52.1%;4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5%,胸径生长量增长45.2%。2)二代杉木幼林集约造林速生丰产效应明显,4年生幼林施肥比不施肥树高生长量增长33.3%,胸径生长量增长53.3%;高密度造林5年生二代杉木幼林蓄积量达到87.75 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到17.55 m3/hm2,年平均产值达到15 795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