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湖市单季晚粳免耕直播播种期与播种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索单季晚粳轻型栽培高产、稳产技术,更好地指导我市单季晚粳生产,我们对单季晚粳的免耕直播稻进行了播种期与播种量两因素试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单季晚粳稻直播生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直播密度、施氮量、施钾量3因子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表现为,施氮量〉直播密度〉施钾量。据参试因子对产量的回归模型的模拟分析,得出武运粳7号作直播单季晚稻产量≥600kg/667m2的栽培措施为:直播密度(6.2~7.7)万/667m2,纯氮量17.1~17.5kg/667m2,氧化钾量14.8~15.4kg/667m2。3因子都取平均值时产量为676.0kg/667m2。  相似文献   

3.
"浙粳99"是浙江省绍兴市单季晚稻的主栽品种之一,水稻直播是当地单季晚稻的主要种植方式。现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播种量对"浙粳99"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绍兴市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浙粳99"作单季晚稻进行直播栽培,播种量以52.5~6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籼粳杂交稻春优84单季免耕直播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籼粳杂交稻春优84单季免耕直播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绍兴市柯桥区籼粳杂交稻春优84作单季免耕直播栽培,播种量在7.50~22.50 kg/hm2,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单产、纯收益依次递增,生产成本差异较小;播种量超过18.75 kg/hm2时,则单产的增幅趋小。  相似文献   

5.
“宁03-88”是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晚粳新品系。2004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区试,平均亩产为560.3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5.4%,达极显著水平;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达513.4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7.2%;经作连晚特早熟品种栽培13.4m2小区鉴定试验,7月10日播种,  相似文献   

6.
杂交晚粳秀优169作单季直播稻不同用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种量对产量影响极为明显。用种量增加,基本苗、有效穗随着增加,但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先增加后减少。杂交晚粳秀优169作单晚直播,以用种量18.75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种期对杂交粳稻浙优12单季免耕直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播种期对浙优12单季晚粳免耕直播的影响试验表明,以5月31日播种增产增效显著,平均产量为9492kg/hm2,分别比5月26日、6月5日、6月10日播种增产219、552、768kg/hm2;纯收益为11198.64元/hm2,分别比5月26日、6月5日和6月10日增收1444.98、1335.84、1858.56元/hm2。由此可见,浙优12适宜在绍兴县作单季免耕直播栽培,最佳播种期应掌握在5月底至6月初。  相似文献   

8.
摘要:对绍粳18单季直播播种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虞海涂沙性土壤和农户习惯栽培条件下,绍粳18单季直播栽培以每667 m2播种3 kg为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太湖地区栽培的单季直播稻品种,2002年我们选用了4个早、中熟晚粳品种在本单位试验基地进行了丰产性和适应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单季晚稻氮肥最佳施用比例,对杂交晚粳浙优12进行不同氮肥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位面积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杂交晚粳浙优12单季免耕直播不同施肥比例以苗肥(2叶1心)∶蘖肥(4叶1心)∶秆肥(倒4叶)∶穗肥(倒2叶)为3∶3∶2∶2的处理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0.239 t/hm2,苗肥(2叶1心)∶蘖肥(4叶1心)∶穗肥(倒3叶)为3∶2∶5的处理产量最低,平均产量7.650 t/hm2。  相似文献   

11.
对单季晚粳的免耕直播稻进行播种期与播种量两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播的用种量减少产量并不低;推尺播种结实率有所下降;生育期与播种量关系不大;播期不同,总粒数和穗长变化不明显;免耕栽培播种量以52.5~6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优质单季晚粳水稻新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其在无为县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开展了单季晚粳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武育粳35号、青香软粳、镇稻656等品种生育期较适宜,抗性较强,丰产性好,宜在无为县作为单季晚粳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皖粳糯2号是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一个早熟晚粳新品种,201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我县于近年引进作单季晚稻种植,因劳动力减少原因,主要作为机直播和手直播种植。因管理得当,表现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我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秀水122是嘉兴市农科所以秀水04/秀水27////秀水04////秀水02///秀水04//祥湖CP杂交育成,苏州种子公司于1989年引进栽培的中熟晚粳品种.该品种于1990~1991年分别参加了苏州市单季晚粳联合品比试验和江苏省单季晚粳(糯)区域试验,1992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品种生产试验,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年苏州全市实种3.2万亩,1992年达180万亩,且有继续迅速扩大的势头,将成为苏州市的主栽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5.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16-716
<正>连作常规晚粳稻宁82、春江063,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秀水12、浙粳37,连作杂交晚籼稻协优702、协优2226、培两优612、钱优2号、协优中1号、九优9号,单季杂交晚籼稻川香优3203、川农优527,单季常规晚籼稻黄华占,单季籼粳杂交稻甬优12、甬优13,单季杂交  相似文献   

16.
嘉优5号杂交晚粳作单季直播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嘉优5号作单季直播栽培主茎叶龄为16~17叶,叶龄增长呈出苗后快速长叶、分蘖盛期中速长叶、拔节孕穗期缓慢长叶3个阶段。播种后8~10 d除草,10~12 d复水后第1次追肥,自然落干后(播后15~16 d)露田轻搁。嘉优5号相对于常规晚粳,穗大粒多产量高;相对于甬优12等籼粳杂交稻,又具生育期短、成熟早、病虫害较轻等优势,要冬种的粳稻地区农户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绍粳18"是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功选育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适宜于浙江省及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为促进"绍粳18"的推广种植,总结了"绍粳18"的示范表现情况,并介绍了该品种作单季直播或连作移栽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绍粳18是绍兴市单季晚稻的主栽品种之一。绍粳18不同播种量直播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要获得10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有效穗数应控制在277.5万~285.0万穗/hm2之间,穗实粒数应在145粒以上。要达到上述要求,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直播大田播种量以45.0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王岳忠 《新农村》2005,(11):10-10
2003年,绍兴县从浙江省种子公司引进杂交晚粳新组合秀优5号(秀水110A/XR69),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作单季晚稻直播栽培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南方稻区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与单季常规晚粳相比,单季杂交晚粳组合主要在生物产量、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上有竞争优势,其他性状优势不明显,尤其是有效穗数及结实率偏低,是造成参试组合平均产量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单季杂交晚粳组合主要品质性状与单季常规粳稻相比,整体水平高于常规品种,在出糙率和精米率上有竞争优势,但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方面却低于常规品种。2年试验相关分析表明,杂交晚粳组合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常规晚粳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且年度之间差异较大。杂交晚粳组合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能说明每穗实粒数是决定杂交晚粳组合产量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杂交晚粳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杂交晚粳稻育种应重视稻米外观品质的改良和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