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贵州省农业旱灾评估系统对贵州农业灾害进行有效评估,评估的指标包括农作物减产损失、农村人(畜)饮水造成的损失、农业抗旱救灾增加的投入、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该系统可进行旱情分析及预报,并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查询与浏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为抗旱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可以给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与信息,为农业生产的结构凋整、宏观决策、引导和组织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以往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降水资源不足、降水分布不均、旱灾频繁、部分地区由春早、秋旱发展为连年旱灾的情况,由此各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就可以根据不同年景的旱灾情况作出判断,调整农业生产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选取西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气溶胶遥感技术在农业旱情监测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广西、四川等西南地区的具体旱情,从旱情遥感监测、地表水资源遥感监测以及旱情影响评估3个方面对农业旱情监测中气溶胶遥感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旱灾的具体影响范围、地表水变化情况等进行说明,以此有效证明遥感技术在农业旱情监测中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评估农业旱灾风险,文章从危险性、暴露性、灾损敏感性、抗旱能力四个方面分析安徽省各地区农业旱灾风险等级,建立正态云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农业旱灾风险为中险;淮南、合肥淮河流域、滁州淮河流域、六安淮河流域为轻险。评估模型可实现评语与评估指标值间不确定映射,体现旱灾评估随机性,为安徽省淮河流域农业旱灾防控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06-7708,7711
旱灾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农业自然灾害,如何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实时的旱情监测,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农业旱灾遥感监测的模型和方法,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思路及技术手段,最后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对阿勒泰地区近20年来的旱灾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旱灾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根据灾情的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模型,为当地农业生产部门的抗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旱灾频繁发生,且呈现出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重等特点。针对辽宁省旱情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遥感数据以及遥感技术在旱情监测中的优势,确定了适合辽宁省旱情遥感监测所需的数据源、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进而制定了旱情遥感监测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以2009年旱灾为例,对监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旱情遥感监测方法能够真实地在时空尺度上反映旱情的发生以及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旱灾频繁发生,且呈现出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重等特点。针对辽宁省旱情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遥感数据以及遥感技术在旱情监测中的优势,确定了适合辽宁省旱情遥感监测所需的数据源、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进而制定了旱情遥感监测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以2009年旱灾为例,对监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旱情遥感监测方法能够真实地在时空尺度上反映旱情的发生以及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热红外遥感及其在农业旱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梳理目前热红外遥感研究进展,探讨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农业旱情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为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土壤水分反演和旱情监测方面的应用探明发展道路。【方法】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热红外遥感及其在农业旱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热红外遥感在农业旱灾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结果】热红外遥感已经形成多源遥感数据和多时空分辨率数据并存的局面,地表温度遥感定量反演和地表蒸散发遥感估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热红外遥感数据产品系统生产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时空尺度、云影响、像元间可比性和反演精度等问题,仍然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目前农业旱情遥感监测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表征指数监测方法,但由于热红外遥感存在的许多固有问题,农业旱情遥感监测仍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从热红外遥感前沿问题出发开展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模型研究。【结论】在对地观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热红外遥感及其在农业旱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全天候高精度地表温度遥感反演、高精度农田蒸散遥感定量估算、时空尺度转换与多尺度监测、旱情监测机理模型构建等前沿学术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农业旱情遥感监测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方向。热红外遥感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农业旱情监测精度的提高,为现代精准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3个层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基于模糊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模型,对贵州省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易诱发旱灾且恢复力差,9个脆弱性分区中,有6个严重分区,3个中度分区;用4个典型指标与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与这4种因素都有关联性,其关联程度大小顺序为:地表水资源量GDP人口喀斯特面积。喀斯特分布面积对贵州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文因素的作用,正逐渐弱化着喀斯特对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霞  汪磊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81-186
农业旱灾脆弱性是涉及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以及承灾体3方面的复杂系统,其脆弱性程度决定了干旱灾害的生成和强度.科学评价农业旱灾脆弱性对防旱抗旱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德尔菲法的改进TOPSIS模型,对2006-2012年期间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贵州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普遍发生,而农业干旱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同时农业干旱还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基于贵州省2015年不同季节的landsat8 OIL遥感数据,利用影像数据所获取的植被覆盖指数和地表温度数据,拟合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的特征空间,设计得到贵州省2015年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不同的土壤湿度,将TVDI作为监测农业干旱状况的指标,得到贵州省2015年的农业干旱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与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有关,且TVDI更适宜中等植被覆盖的土壤湿度反演。贵州省2015年全年旱情较缓,各地区均不存在春旱或伏旱,只有冬季绝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率较低,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干旱的发生。因此,对农业干旱的监测研究为贵州省农业干旱的监测管理提供有力依据,为今后减少农业干旱的影响和进一步促进农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旱情态势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健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7):154-158
旱灾是威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地域性复杂,旱情变化多样,抗旱减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分析中国旱情发展态势及目前抗旱减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农业抗旱减灾科技支撑对策、推进抗旱减灾实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抗旱管理能力建设及健全抗旱机制体制、完善防旱抗旱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应对中国旱情的防控对策,以期为中国抗旱减灾政策的制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DIS数据、地面观测数据,以海南岛农业干旱监测综合模型为工具开展海南岛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研究,完成了基于Web GIS的海南省农业干旱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通过Web GIS系统及时发布旱情信息,用户通过计算机终端网页浏览器可以对海南岛实时的干旱情况进行交互式的查询和检索,实现了海南岛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的业务化运行。并应用海南省农业干旱监测系统进行了干旱监测、旱情区域分析等业务化运行示范。该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干旱综合监测业务化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康晚英  傅春  刘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68-6770
利用土壤墒情遥测系统实时数据,动态监测江西省旱地农业旱情;利用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建立遥感模型,对江西省7月份各旬及10d不降雨、20d不降雨等农业旱情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对遥感旱情监测的结果进行评价,动态反映和监测全省农业旱情实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指标权重,改进TOPSIS模型,根据各评价单位无量纲数据列标准差确定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分辨系数,不计主观赋值随意性和固定性情况下,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将改进模型应用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2009~2014年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深度分析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时空异变,了解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值为动态值,突变数据对指标权重排序影响更具时效性;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多为重度脆弱和中度脆弱,属于极易发生旱灾地区;近年来,该区域实现粮食增产同时,合理调控区域复合体影响因素,大部分农业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强度减弱,少部分地区保持相对稳定。评价结果与实际遭受旱灾损失性质基本吻合,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董婷婷  孙浩  陈丽娟  崔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24-16026
通过充分挖掘水文数据和遥感数据的优势,确定了旱情监测与评估的方法,构建了辽宁省旱情监测与评估系统。结果表明,从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土壤干旱3方面选取的6个指标适合于基于水文数据的旱情监测研究,依据时间的不同选取的表观热惯量模型和地表温度植被指数斜率法模型适合于基于遥感数据的旱情监测研究;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确定的作物受灾面积和利用回归分析法确定的作物减产率模型适合于作物减产率的评估;系统运行后,可以实现每旬发布1次旱情监测结果,每旬发布1次作物受灾面积评估,每年发布1次作物减产情况评估,实现抗旱管理工作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综合治理是山西省旱区农业应对干旱的持久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西自然生态地理特点与农业旱情现状,提出旱作区农业发展应继续以抗旱兴农为重点、综合治理为突破点、传统的抗旱方法与现代的抗旱技术措施相结合;相应采取兴修水利、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农田改造、蓄水保墒、抗旱耕作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强现代农业对自然旱情、旱灾的适应与抗御能力,促进山西省旱作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面对西南严重的旱情,在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抗击旱灾的同时,人们更需要深省:在人类已经掌握先进科技的今天,如何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业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河南省农业灾害(旱灾、水灾、雪盖、秸秆焚烧)的遥感动态监测,利用3S技术集成,借助多源卫星数据,依托地-空三维农业灾害监测网络,创建了河南省农业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平台,实现了农业灾害监测应用,为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技术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