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为了加速辽宁滨海地区的开发,于一九五八年在盘锦大洼建立了辽宁省碱盐地稻怍研究所,一九五九年二月更名为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它作为盐碱地改良的一支尖兵,在盐碱荒原上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在“科技兴农”中发挥了先导作用。五十年代的盘锦大地,土壤盐渍化严重,土质瘠薄,地势低洼,大多数地为不毛 相似文献
2.
3.
4.
黄润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1)
朝向新的高度奋力前进——写在《中国油料》更名之际黄润泽(《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在《中国油料》更名为《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之际,回顾从《油料作物科技》到《中国油料》及至《中国油料作物学报》35年走过的印迹,深深感到,科技期刊紧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成长、...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3月29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在没有上位法参考的前提下,福建省创新性地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为发展茶产业的地方性综合性法规,使茶产业发展纳入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条例》提升了茶产业地位和影响,对全省茶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茶产业生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7.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第一本《花生学报》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全体编者、作者、读者 ,以及花生界同仁的多年期盼 ,也是花生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需要。《花生科技》创刊于 1 972年 ,历经 30载 ,已出版 1 1 8期 ,作为花生科学和技术的载体 ,记录了我国花生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兴衰与发展 ,经历了前进道路上的坑坑洼洼 ,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和困苦 ,但始终坚持面向国民经济 ,面向花生生产 ,准确及时地反映我国花生科研生产成就 ,推动花生科学技术进步及生产发展的办刊宗旨 ,以社会效益为主要追求目标 ,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使《花生科技》一步一个脚印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苗族医学史上第一部全面收载和概述苗医理论体系、临床医术和苗药性味属经,篇幅长达140余万字,并配以300余幅苗药彩色图谱的专著《苗族医学》,2006年8月受贵州省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篇为苗族医学理论,中篇为苗医病症,下篇为苗族药物。其中:上篇全面论述了苗医数千年来形成的纲、经、症、疾理论体系;中篇叙述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一百零八个小症和四十九翻的病由、病因、病症属经、识病方法、治病原则、用方、用药、方解;下篇为苗药的苗语药名、植物基源形态、药用部位、苗药性味属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全书应用汉语音译、意译与苗语相结合进行编写,通俗易懂,便于在苗族民间推广。它的出版和发行,标志着苗族医药将走出大山,登上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殿堂。不仅结束了苗族医药全靠口传心授的历史,使苗族医学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而且,为繁荣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研究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苗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发明医药技术的民族。西汉时期的刘向在《世说新语》“说苑辩物”篇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 相似文献
9.
10.
正当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我们深怀激情,纪念《福建茶叶》创刊十五周年。借此机会,本人翻阅了《福建茶叶》1979年7月创刊号,直至1994年第1期,总58期。在这约330万字的巨作中,它凝结了学会领导、编者、作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福建茶叶》反映了改革开放15年来,福建乃至国内部分茶叶生产科技成就、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推动茶叶发展;培养、发掘人才;发挥福建茶业窗口作用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不愧为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 相似文献
11.
张志澄先生(1910-1997),茶学专家,三十五年如一日地在江苏从事茶叶科研、生产和经营。他从全国各地大量地引进良种和设计并推广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茶园,他对江苏省茶叶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今年是张志澄先生百年诞辰,特写此文纪念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江南独秀一枝花 ,西道红址把根扎 ,棉区干群知心友 ,花开神州富万家 ,百折不挠朝前迈 ,期望更上一层楼 ,喜看前景无限好 ,庆贺明天更辉煌。2 0 0 2年 3月写于浔阳贺《江西棉花》百期之喜@吴济森 相似文献
17.
读者朋友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首届国际水稻大会于9月16~20日在我国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这既表明了我国水稻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充分说明了国家领导人对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高度重视(江主席的讲话及大会的主要报告本期全文刊出,其他的报告本刊将陆续编发)。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贸组织(VeTO)十年,中国玉米种业发展成为农业领域市场化程度较好的产业之一,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呈现从遍地开花到百强竞雄空前繁荣的局面。跨国公司在中国土地上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存在的问题是:玉米种子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种)、市场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严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为中国玉米种业未来十年展示美好的前景,也重新把科研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