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国,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养殖鱼类。我国于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试养,并获得成功。我县于1993年在全省率先引进该鱼进行养殖,现已成为江西省斑点叉尾鮰繁育基地。该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适宜加工出口等特点,我县已决定将该鱼的养殖培植为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为了保证苗种的供应,除了以县鱼种场繁育为主外,2002年农业局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也承担了部分鱼苗的养殖任务。  相似文献   

2.
几种水产消毒剂对美国大口胭脂鱼鱼种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大口胭脂鱼(IciobusCyprinelus)因其形体似鲫鱼,俗称“美国鲫鱼”。该鱼在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广泛养殖。1994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该鱼进行繁育研究,并于1996年人工育苗获得成功。由于大口胭脂鱼有生长快、适温广、窒息点低...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鱼回常见病及其防治技术孟祥林(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荆州434002斑点叉尾鱼回俗称沟鲶,1984年从美国引进,因其生长快、易饲养、价值高,在全国曾一度形成养殖热,后因该鱼疾病较多,诊治困难而降温。为了继续发展斑点叉尾鱼回这一优质鱼...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该鱼具有适应性强、易养殖、杂食性、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嫩、起捕率高等特点。我国于1978年和1984年相继从日本和美国引进养殖,并于1987年获得繁殖成功,迄今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和加工出口最成功的品种之一。近20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斑点叉尾鮰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及产业化发展优势,农业部已将罗非鱼、鳗鲡、斑点叉尾鮰3个淡水品种列为产业化开发对象。因此,斑点叉尾鮰产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介绍斑点叉尾鮰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名优产品     
淡水鱼类 斑点叉尾■ 斑点叉尾■原产于美国,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曾于 1983-1986年间多次引进,目前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因经过引进后的多年饲养累代养殖和繁殖,此鱼种质退化比较严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又于1997年和1998年从美国引进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和南卡来罗那3个新品系。 这些新品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肉质细嫩,无肌间刺,适合加工,冷冻贮存不易变质等优点,加工产品可广泛出口欧美等国家,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替代鲤鱼养殖的首选品种。 尼罗罗非鱼及吉富品系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鮰鱼是美国淡水的主要养殖品种,我国与1984年引进,现已解决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等关键技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中重要品种.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如德国镜鲤、白鲫、革胡子鲶、卡特拉鱼、虹鳟、红鲍、绿鲍、罗非鱼、俄罗鳄、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巨藻、异枝麒麟菜、褐首鲶、沟鲶、尖吻鲈、加州鲈鱼、淡水白鲳、南美白对虾、英国大菱鲆、美国红鱼、美国条纹鲈等。我区也先后引进鲢、鳙、草鱼、红镜鲤、黑镜鲤、丰鲤、红鲤、芙蓉鲤、青海湖裸鲤、瓦氏雅罗鱼、池沼公鱼、虹鳟、河蟹、甲鱼、大银鱼、秀丽白虾、武昌鱼、罗非鱼等几十个水产养殖新品种,有些已形成了产业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发展我区的水产养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罗狮鱼为亚热带鱼类,是由国家水产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从非洲引进,经数年研究培育及大面积试验后最终获得成功,在我国南北方均可养殖。该鱼肉质细、味鲜美、骨刺少、个体大、生命力强、食性杂、鱼病少、产量高。目前市场价格极为可观,是一种很有养殖前途的鱼类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1,(5)
美国巨口胭脂鱼,又名牛鲤、大口胭脂鱼。原产于北美,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繁殖力高等优点。该鱼从美国引进后,经部分地区试养,表明其生长速度快,易养殖,易  相似文献   

10.
长吻[鱼危]在四川俗称江团,是长江重要经济鱼类,因其肉嫩味美,又无刺和体鳞,被视作淡水鱼中的珍品。为了引进新品种,改变我镇渔业品种结构,2006—2008年开展了长吻[鱼危]网箱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属鲶形目,科。又称沟鲶、美洲鲶、美国,是一种大型淡水类,广泛分布于美洲中、东部,在美国淡水养殖中占有很大比重。它属温水性鱼类,杂食偏动物性。适应水温 15~ 30℃,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淡水主要养殖品种,我国于 1984年从美国引进、繁殖、养殖均获得成功,池塘养殖平均单产 350公斤。斑点叉尾既可池塘单养和混养,又可进行高密度工厂化、网箱和家庭小水体养殖。该鱼肉质优良,刺少,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江西省赣州市水产科研所是省级定点选…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广泛分布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特点。我市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以来,通过10年时间的推广养殖,特别是最近几年该鱼作为我市的出口加工品种,现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通过生产出无公害、健康的斑点叉尾鮰,可以更好地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其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银盾鱼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其抗病性强,自引进以来未发生毁灭性的严重疾病.常见病害主要为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应激综合征.通过对上述银盾鱼常见病害的临床症状、病原及其流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有效防治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郑亚平 《新农村》2006,(12):18-18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头小,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pH值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结果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又叫美国(鮰),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由于该鱼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易捕捞和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养殖鱼类.现将该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南方鲆     
《中国农业信息》2006,(1):30-30
南方鲆不但适合海水养殖,淡水也可以进行养殖。南方鲆是从美国引进,经过人工驯化的高档养殖新品种。它的体形扁平,两眼在头部的左侧,它身上有很多不规则的斑点,所以又叫它漠班牙鲆。这种鱼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它有非常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首先这种鱼属于广盐性鱼类,可以适于在沿  相似文献   

17.
美国红鱼,又称百花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原产墨西哥湾和美国西南部沿海。此鱼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欧米茄-3,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大型超市和高档酒店皆有销售,而且价格不菲。我国自1991年从美国引进该鱼后,1995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现已在广东、广西、浙江、江苏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鮰养殖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鮰是原产于美国的一个优质淡水养殖品种。我们于2008年4月从湖北武汉空运引进平均规格4.30g/尾的苗种,投放到宛川水产综合养殖场高盐碱水体中,经六个月养殖,体重250~500g/尾,平均规格350g/尾,增重倍数81.40,饲料系数1.80,成活率达97%,结果表明,该鱼适宜在我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贾传良 《现代农业科学》2007,(6):I0002-I0002
太阳鱼学名蓝鳃太阳鱼,又名蓝绿鳞锶太阳鱼,原产于北美,是我国近年引进与养殖成功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太阳鱼属于中小型鱼类,生存适温范围3℃~38℃,在江浙一带自然越冬,它适应性广,食性杂,群体产量高,能自然繁殖,  相似文献   

20.
石鲽鱼原为适合北方海区养殖的品种之一,成鱼经商检合格后可直接出口,每公斤售价达百元以上,效益可观。2007年夏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黄玉棋在公司的海参北上山东“避暑”时获悉,当地养殖户养殖的石鲽鱼经济效益颇佳,但由于冬季北方海水水温偏低,延长了石鲽鱼的养殖周期,生产成本增加。经过详细调查,黄玉棋发现在南方冬季海水水温12—20屯左右,适宜石鲽鱼生长,养殖石鲽鱼比北方可缩短半年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养殖成本。于是,投资400多万元,引进25000kg石鲽鱼苗,投放在8hm^2海水池塘中,进行生态养殖,成为莆田市首家引进石鲽鱼的养殖大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