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岭南园林特色概述与“现代岭南园林”的探索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宝章 《广东园林》2012,34(6):20-23
中国园林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相比中国的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其"疏朗通透,兼蓄秀茂"的特色独树一帜。而作为地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园林在世俗务实、以人为本,以及包容性、实践性、创新性等方面无疑是做得最好的。这也让岭南园林在探索现代地域景观的道路上远远领先于其他的传统园林。奥雅中信红树湾住宅区的景观设计是奥雅公司探索"现代岭南"景观的一个成功案例,它不仅传承了岭南园林的自然之美和传统意境,还在现代功能上进行了创新,让人们找回高密度公寓居住区中人与自然的联系,在放松的户外环境里享受邻里般的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2.
热带园林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敏  吴刘萍 《广东园林》2004,11(1):8-14
热带园林,是一种基于气候带资源特征的地带适宜性园林形式,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营造中生态与关学和谐共存的典型文化载体之一。对热带园林基本概念、发展特点及其景观特色的学术研究,有利于构建地域景观适应型的“地带园林学”理论体系,开拓中国岭南园林与世界同气候带相关园林形式交流借鉴的学术研究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两广为研究对象,对岭南地区(重点是广西)三十年来公园绿地建设态势与走向作了分析,认为岭南新园林的建设与发展须借鉴传统"岭南园林"的人文风格和艺术特点,使之适应新时期大众化的需求,又不失文化艺术品位,要质量并重,走精品园林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典型现代住区案例——清远云山诗意住区造园的成功经验包括:实现传统私家庭院布局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吸收“多元兼容、务实求变”的岭南人文精髓,融合传统微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营造淡雅轻盈、精巧细腻的审美氛围;延续“水房相伴”的水乡生态文化;组建浓阴密翠的亚热带植物群落;创新造园用材与营造工艺。  相似文献   

5.
岭南州府园林概念的缘起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岭南地区现存许多以自然山水为尺度进行营造的风景园林,这些园林的营造在历史上与当时州府城市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所以很早就进入了古人的研究视域,编制了许多山水志。由于此类园林和古代州府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刘管平先生又将其归纳为岭南州府园林,此后,肖毅强、陆琦、谢纯等学者也在这个领域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作为岭南古代与州府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造园实践,岭南州府园林反映了古代园林营造在古代公共园林建设与管理,城市水利的生态防洪调蓄和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农业生产与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等方面的古人智慧,对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而言亦是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6.
岭南是我国南岭的五座山脉(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以南地区的统称,地域范围从秦汉至唐朝大致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大部。北宋以后岭南地域不再包括越南,沿袭至今,含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省(区)全境,与华南政区的地理版图一致。"岭南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1962年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林西同志的开幕讲话中,后被业界广泛采用。岭南园林是中国岭南地区风景园林的概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义上讲,它泛指发生在岭南地区的风景园林营造活动及相关作品;狭义而论,它代称在岭南地区营造的具有岭南文化与自然特色的风景园林实体。其英文译名,宜为"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SCLA)。岭南园林可作为地带园林学研究的特定类型,是中国热带园林营造的传统形式之一。明确岭南园林的学术定义,对于促进岭南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莫伯治先生岭南传统园林设计理念与实践和林松先生应用苏州古典园林理念在建设“苏州庭园”别墅区的实践,阐述两大古典传统园林在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新中式园林承载了华夏儿女的文化情怀,融合传统中式园林优点,满足现代居住审美需求,以现代的材料、技术来营造具有中国东方文化底蕴的景观空间。以聚龙公馆环境园林设计为例,提出了设计构思,分析探讨了其对文化的营造与运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中,直接或间接以声音为元素的景观营造比比皆是。作者通过传统诗词、美学理论以及古典园林中的实例,阐述了声景的概念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构成,并从植物、地形和建筑等园林设计要素层面探讨了古典园林声景的营造方法,以期为现代园林声景设计提供值得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园林装饰是园林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传统园林装饰种类丰富、工艺精湛、含义深刻,表达出造园者的思想和智慧。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考查,总结出佛山传统园林装饰的文化艺术特征:世俗实用的文化特征、多元的崇拜思想特征、隐逸文化特征、中西文化融合特征、恬静与活泼并置的装饰色彩特征、独特的装饰工艺特征等,探讨这些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佛山传统园林文化艺术的精髓,并给予未来地域园林的实践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着眼三世广东园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园林有着灿烂的历史,其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人居环境的安全与城市园林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凝诗入画的岭南地方风格。文章以古代广东园林为例,对其园林艺术进行了阐述。现代广东园林亦能与时俱进,在学习古代经验的同时,得以创新,创造了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广东园林。吸取经验和教训,未来的广东园林建设需要更多地考虑人居环境安全,保护历...  相似文献   

12.
因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独具特色,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手法。文章着重研究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布局特点,特别是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所形成的布局样式和风格,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房地产消费者普遍关注居住环境,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房地产与住区景观的结合。作者对房地产开发与住区景观设计的关系、结合的必要性、形态、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广东寺观园林艺术特征与继承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兴  胡峰 《广东园林》2020,42(1):60-64
广东寺观园林有着灿烂的历史,遵循了中国古典园林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以广东寺观园林为研究对象,扎基于史料,通过以史论证、横向对比、平立面几何解构等方法,分析了古代园林"折中""世俗""兼容"的艺术风格和"以小见大"的造园特点,厘清了传统寺观园林的发展脉络及新时代下"三宫两楼"格局的新变化,并结合城市建设方向提出了园林设计的新趋势。研究表明广东寺观园林既保留了岭南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又能与时俱进,为适应新环境而不断演变推进。  相似文献   

15.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在岭南造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结合历史图文资料,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其造园特征。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中西合璧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中西融合的建筑小品、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探析其中西合璧特征,有利于丰富岭南近代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推进对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与造园智慧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景观工程对建筑产品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通过对建筑产品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布局,景观工程使得建筑更加方便、舒适,提升其艺术价值,促进其增值和品牌价值。在实际工程中,地产景观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景观工程成功的关键环节。结合多年项目经验,将景观工程施工管理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阐述了每个阶段的重点,为实际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汤辉  陈浩然 《广东园林》2021,43(1):36-41
近代岭南乡村名人宅园作为乡村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岭南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于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时期完成了从"得风气之先"到"开风气之先"的飞跃,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从空间布局、建筑装饰及建筑小品、植物配置3个角度探析其中西合璧特征及其生成逻辑,以及华侨、军阀、官宦等园主不同身份背景下的造园差异,既有利于公众...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当前我国居住区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居民生活的基本规律,论述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总体原则、整体特色、个性特色、道路绿地设计和建筑小品设计。  相似文献   

19.
园林景观自然要素包括山石、水、植物。传统园林梁园与现代园林千灯湖公园在自然要素的塑造上具有不同的理念、表现以及形式。总结探索了岭南地区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之路:融传统于现代,发展岭南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武汉"东湖天下"住宅小区设计、施工为例,浅析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应如何将品牌的文化内涵、地域特征与自然式景观相融合,挖掘场所人文之美的同时,充分表现自然的景象、人的和谐之美,营造出情景合一的现代庭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