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研究了密集烘烤干筋期不同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筋阶段的湿度状况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干筋后期(60℃以后)湿度能够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其中以处理T3(干球温度54~59....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确定烤烟烘烤各阶段最优的温湿度及各个温度所维持的时间,优化云南烟区密集烘烤工艺,提高烘烤质量.[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整个烘烤阶段设置3种烘烤工艺处理,分析烘烤工艺对烟叶评吸质量和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多阶梯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干球温度36℃/湿球温度35℃,维持8h;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维持12 h;干球温度40℃/湿球温度38℃,维持10~12 h;干球温度42℃/湿球温度38℃,维持18~24 h;干球温度37℃/湿球温度38℃,维持18 ~24 h;干球温度50℃/湿球温度39℃,维持6h;干球温度54℃/湿球温度40℃,维持8h;干球温度60℃/湿球温度42℃,维持10~12 h;干球温度65℃/湿球温度42℃,维持10 ~ 12 h)烤后烟叶感官评吸整体得分高,分析的48种致香物质中有28种含量高,其余20种致香物质受烘烤工艺影响不明显.[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利用多阶梯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烟叶进行烘烤,烤后烟叶评吸质量和致香成分含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密集烤房烘烤试验验证烤烟品种K326定色期、干筋期的适宜烘烤工艺参数阈值,为云南烟区K326品种密集烘烤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前期热泵烤箱试验得出K326品种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最佳温湿度及时间范围,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对不同干球、湿球温度以及时间阈值进行验证,对比K326初烤烟叶的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滇中地区K326品种中部烟密集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工艺关键阈值:定色前期干球温度45~48℃、湿球温度36~38℃、时间20~24 h,定色后期干球温度53~55℃、湿球温度37-38℃、时间18~20 h;干筋前期干球温度58-60℃、湿球温度39~40℃、时间12~14h,干筋后期干球温度65~68℃湿球温度39~40℃、时间22~26 h。[结论]以上工艺参数配置有利于K326烟叶等级、质量提升以及内含物质充分转化,从而保证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佳,可以应用于云南滇中地区大规模密集烘烤推广示范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确定烤烟烘烤各阶段最优的温湿度及各个温度所维持的时间,优化云南烟区密集烘烤工艺,提高烘烤质量。[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整个烘烤阶段设置3种烘烤工艺处理,分析烘烤工艺对烟叶评吸质量和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多阶梯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干球温度36℃/湿球温度35℃,维持8 h;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维持12 h;干球温度40℃/湿球温度38℃,维持10~12 h;干球温度42℃/湿球温度38℃,维持18~24 h;干球温度37℃/湿球温度38℃,维持18~24 h;干球温度50℃/湿球温度39℃,维持6 h;干球温度54℃/湿球温度40℃,维持8 h;干球温度60℃/湿球温度42℃,维持10~12 h;干球温度65℃/湿球温度42℃,维持10~12 h)烤后烟叶感官评吸整体得分高,分析的48种致香物质中有28种含量高,其余20种致香物质受烘烤工艺影响不明显。[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利用多阶梯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烟叶进行烘烤,烤后烟叶评吸质量和致香成分含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密集烘烤后期湿度对烤烟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改善烟叶香气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在四川省凉山州以云烟85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定色后期(47℃~54℃)、干筋前期(54℃~60℃)、干筋后期(60℃~68℃)不同湿度处理对烤后中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集烘烤后期高湿(T6)能显著提高中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含量,低湿处理(T1)的大部分致香物质含量较低,但以T3(定色后期低湿度,干筋期高湿度)处理各类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且感官评吸质量最佳;在上部叶中,各类致香物质(除新植二烯)和致香物质总量以定色后期和干筋前期低湿,干筋后期高湿(T5)处理最高,评吸质量以T5处理最好,T6处理其次;相关分析表明,大部分评吸指标与各类致香物质之间呈正相关,且不同部位烟叶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强弱有所不同,中部叶大部分指标间的相关性要好于上部叶.综合考虑,在试验中,中部叶烘烤后期湿球温度以T3(定色后期36℃~37℃,干筋前期39℃~40℃,干筋后期41℃~42℃)、上部叶以T5(定色后期36℃~37℃,干筋前期37℃~38℃,干筋后期41℃~42℃)处理为最佳,能改善烟叶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6.
低温变黄与干筋烘烤工艺对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优化与改进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以现行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对照(CK),研究了低温变黄与干筋烘烤工艺(即增加35℃和60℃稳温时间,低温65℃干筋)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烘烤工艺对不同部位烟叶质量的影响有所不同。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在该工艺下得到了较为突出的改善,其致香物质总量、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类西柏烷类物质和其他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了36.93%、24.66%、52.48%、92.18%、64.78%。该工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质量,但是对中部烟叶质量的改善效果较为一般。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烟叶不同部位适宜的干筋期温度,提高烟叶整体烘烤质量,满足烟草工业企业加工需求,以云烟87烟叶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干筋期不同干球温度处理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中部叶设置干球温度64℃、65℃、66℃、67℃4个不同处理;上部叶设置干球温度65℃、66℃、67℃、68℃4个不同处理,湿球温度均设为42℃,测定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综合判定适宜烟叶烘烤干筋期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干筋期不同干球温度处理下,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规律,中部叶和上部叶在感官质量上呈现相同规律,随着干筋期温度的增高,中部叶在65℃、上部叶在66℃时感观评吸质量达到最佳;温度继续升高,则烟叶清香蜜甜香型风格减弱,香气质地变差,烟气粗糙明显,杂气和刺激增加。综合以上分析说明烟叶烘烤时,干筋期干球最适温度为中部叶65℃、上部叶66℃,在此条件下烤出的烟叶整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六枝烟区牛场乡、新场乡、梭戛乡开展中温中湿烘烤试验,主要考察不同温度设置情况下烟叶外观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新场补之窝烧房群2号烤房和梭戛沙子烤房群6号烤房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烘烤损失最低,烘烤温度为(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34℃),(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干球温度40℃,湿球温度36℃),(干球温度42℃,湿球温度36℃),(干球温度45℃,湿球温度37℃),(干球温度48℃,湿球温度38℃),(干球温度54℃,湿球温度39℃),(干球温度60℃,湿球温度40℃),(干球温度68℃,湿球温度41℃);在此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下烟叶外观质量表现最好,基本达到黄、亮、软、香,烟叶烘烤损失最低。  相似文献   

9.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密集烘烤定色和干筋期不同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色期和干筋期的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够明显提高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关键温度点不同湿球温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兆佳 《山西农业科学》2014,(4):338-339,352
采用自控温湿度电烤箱,研究了关键温度点不同湿度控制处理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大烘烤时在干球温度42℃时,需要湿球温度配合37℃左右的,干球温度54℃、湿球温度39℃的烤后烟叶质量较好,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善烤后烟叶的可用性,对改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方面效果明显,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吸食质量可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湿空气湿球温度与其绝热饱和温度之间的偏差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ATLAB软件对湿空气湿球温度与其绝热饱和温度之间的偏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出的实验温度范围内,用湿球温度计测量的湿球温度与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之间的偏差在0.06%~0.4%之间.为实际工作中精确计算湿空气湿球温度与其绝热饱和温度之间的偏差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百合种球催芽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伯利亚’、‘索邦’和‘木门’3个百合品种种球为试验材料,采用泥炭为基质进行箱栽,种植后把种球置于10℃、12℃和14℃的低温冷库中进行催芽生根处理,以直接栽培于大棚条件下的种球为对照,处理14 d后,测定各处理组的种球鲜质量变化、芽长、茎生根数量、生根率和芽粗。结果表明,12℃下处理‘西伯利亚’、‘索邦’和‘木门’种球种植14 d的生根效果最好,可显著促进茎生根的发生和芽的生长,且整齐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蒜种播前温度处理和鳞芽分化发育期光周期处理法,研究了3个大蒜生态型的30个品种在北纬34°18'地区秋播时鳞茎的形成及发育状态。结果表明,低温反应敏感型品种在12h日长下鳞茎发育良好;蒜种播前用35℃处理40d,效果较好。低温反应中间型品种在中纬度地区自然日长下鳞茎发育良好;蒜种播前用35℃处理40d可增加鳞茎重量。低温反应迟纯型品种在12h日长下一般不形成鳞茎,日长达16h虽可形成鳞茎但发育不良;蒜种播前用5℃处理40d对鳞茎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几种缩小密集烤房层间温差的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为解决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上下棚烟叶变黄干燥不均匀、局部烟叶易挂灰或烤青等问题,采用化纤毛毯、棉纱布、无纺布等材料置于烤房顶部,以缩小上下棚间的温度差,观察上棚下棚温湿度变化情况,及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在密集烤房使用化纤毛毯或棉纱布一类吸水物质后,能显著提高上棚湿球温度水平,平均提高0.24 ~0.31℃(最高点达0.70℃),且化纤毛毯处理能明显缩小同层干湿球温度差,相对对照平均缩小0.41℃;化纤毛毯处理、棉纱布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单位能耗相对对照也有明显改善.[结论]研究可为解决密集烤房烘烤中上下棚烟叶变黄干燥不均匀、局部烟叶易挂灰或烤青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使百合试管子球出瓶移栽后能较好地萌发,并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东方百合系品种"Siberia"为试验材料,将0.2 g的百合试管子球接种在3种不同蔗糖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中,并在3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以ρ(蔗糖)=6%的培养基25 ℃培养条件为对照,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蔗糖质量浓度培养基对百合试管子球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郁金香花芽分化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兰州市种植的郁金香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郁金香的花芽分化始于7月初,8月中旬结束,历时1个半月.分化顺序由外向内,分化期为:未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分化进程与温度、种球直径关系密切.温度在15~20℃时花芽分化最快,1个月即可完成整个分化过程;且分化的花芽健全、肥大具光泽;温度在6℃左右时,花芽分化进程推迟1个分化期;温度在27℃以上时,虽能分化花芽,但影响了花的质量,20%花器官发育不健全.直径在2.5 cm以下的鳞茎球有94%未能形成花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相对湿度的计算。通过对湿度查算表湿度、干球温度、干湿球温差数据间关系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根据湿度基准值进行二次线性插值求得湿度测量值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方法的C语言程序。本方法简便、准确,如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则与湿度查算表数值完全吻合。实验表明:应用此方法的实时测湿系统,其湿度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温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进行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的关键温度点湿球温度试验和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下部叶以处理T4和H3、中部叶以处理T1和H1、上部叶以处理T5和H4的烤后烟叶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定色阶段湿度对散叶密集烘烤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散叶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4~36℃湿球温度定色烤后烟叶的单叶重和外观等级质量较高,36~38℃湿球温度定色烟叶的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感观吸食质量效果比较好.综合分析认为,散叶密集烘烤定色阶段前期湿球温度34~35℃,主要定色阶段湿球温度35~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