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3.
张慧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142-145
国槐潜叶蛾于1993年在太原市首次发现, 为山西新记录种。2003年太原市90%的国槐树遭到该虫的危害, 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基本上掌握了发生、危害特点, 并开展了相关防治试验, 结果证明大面积应用阿维菌素、灭幼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可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生物防治在番茄潜叶蛾防控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旨在为该害虫在我国的高效、可持续防控提供参考。番茄潜叶蛾的天敌昆虫资源丰富,其中赤眼蜂科、姬小蜂科和茧蜂科等寄生蜂,以及盲蝽科的捕食性蝽等对该害虫的控害能力较强。近年,相关研究报道了部分天敌昆虫的大规模饲养与释放技术,为其田间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暖突赤眼蜂Trichogramma achaeae、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等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治,并取得良好成效。此外,病原微生物,如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及植物源提取物,如印楝Azadirachta indica、麻疯树Jatropha curcus种子的提取物等,对该害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且相对于化学农药更为安全。再者,RNAi等新兴生物技术在针对番茄潜叶蛾防治的研究也已逐渐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应急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高效农药,为防止进一步扩散为害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9种内吸性杀虫剂,分2个浓度梯度,总计在田间设置18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在药后1、3、7和14 d调查虫口,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绿色高效的农药及最佳药剂浓度。【结果】 60 mL /667m2的6%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24%甲氧虫酰肼SC、7.5 mL/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 3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和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后两者在后期效果最为明显,具有持效性。3种药剂在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3.6%、93.16%和93.7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20%,90.59%和91.36%。37.5 mL /667m2的0.3%印楝素EW在整个过程防效最低,药后14 d防效为38.04%,其减退率仅为14.79%。【结论】 轮换使用60 mL/667m2的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 24%甲氧虫酰肼SC、7.5 mL /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7.
8.
柑桔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柑桔潜叶蛾又叫鬼画符、绘圆虫、绣花虫,幼虫在柑桔嫩梢嫩叶表皮下钻蛀为害,形成弯弯曲曲虫道,被害叶片卷缩硬化,容易脱落,在夏秋梢抽发期特别严重,其中又以苗木幼树受害重,被害枝梢严重的可达90%以上,影响苗木出圃年限,幼树延迟结果,成年树影响来年产量。此外.该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及卷叶,有利于溃疡病发生及其他害虫潜居,害处不浅。在柑桔栽培管理中,潜叶蛾防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10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为研究番茄潜叶蛾种群的化学防治以及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测定 10 种药剂在田间喷施后对其防治效果。【结果】34% 乙多·甲氧虫 48 mL/667 m2、6%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 mL/667 m2 与0.05% 有机硅助剂 15 mL/667 m2 组合、 6%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50 mL/667 m2 与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6.7 mL/667 m2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 在药后 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分别可达 94.59%、93.10%、90.97%、91.29%。【结论】生产上使用34% 乙多·甲氧虫SC 48 mL/667m2或6% 乙基多杀菌素SC 50 mL/667m2 与 0.05% 有机硅助剂15 mL/667m2 组合交替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11.
13.
14.
以青海省湟源县野生沙棘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沙棘HrNAC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HrNAC转录因子时空表达模式。8个HrNAC转录因子等电点为4.910(HrNAC8)~ 9.264(HrNAC1),均属于亲水性蛋白;在沙棘的根、茎、叶中,8个HrNAC转录因子中有7个呈现差异表达,大部分基因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相对表达量升高,复水后急剧下降。以上结果表明,HrNAC转录因子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在沙棘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与同源克隆方法获得菊花CmPIN1基因全长,通过qRT-PCR技术比较CmPIN1在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同时对CmPIN1响应外施NAA和去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mPIN1基因ORF全长1 761bp,编码586个氨基酸,跨膜域位于蛋白N端与C端;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菊花CmPIN1蛋白与百日草ZvPIN1蛋白相似性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mPIN1位于细胞膜;2)对CmPIN1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菊花茎部与芽部具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量,同时,在离体茎段中的CmPIN1受到生长素诱导;去顶后,CmPIN1表达量降低,而施加5μmol/L的NAA 6h后CmPIN1表达恢复;3)对菊花植株进行去顶试验表明,去顶后,近顶端第一个侧芽内CmPIN1基因表达量优先恢复,趋向于代替顶芽成为新的生长素源,以维持主茎中生长素极性运输;当主茎中的生长素运输通道再次打开,茎节中CmPIN1的表达量均逐渐恢复,其中,在近顶端第一个节间中CmPIN1的表达量恢复较缓慢。可见CmPIN1参与菊花主茎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以及顶端优势的维持,间接抑制侧芽伸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蕨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露地栽培3种种植模式,对蕨菜株高、鲜质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塑料大棚模式不同生长期株高、各部位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较高,NR活性在蕨菜生长前期也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蕨菜生长发育;塑料大棚和小拱棚产量达20 800 kg/hm2和15 600 kg/hm2,分别比露地增产50.72%和13.04%;大棚模式V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纤维素含量仅为小棚和露地的61.79%和41.08%,改善了蕨菜的口味和品质。小棚模式各项指标次于大棚,但较露地栽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UV)对皱紫菜(Pyropia crispata)野生型品系(PC-WT)的壳孢子萌发体进行辐照,4周后,叶状体上均出现了黄绿、宝石红、黄橙等颜色的色素变异细胞块,经统计表明,剂量为80μW/cm~2的诱变效果最好。用酶解法将含有色素变异细胞块的叶状体细胞单个分离出来进行培养,从再生叶状体中分离到PC-JH(桔黄褐色)、PC-ZH(宝石红色)、PC-HL(黄绿色)、PC-QL(浅绿色)等纯色突变体,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纯合品系。各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的颜色和形态均一,且与其母体叶状体相同,表明各突变品系的颜色等突变性状均能稳定遗传。与野生型品系相比,各色素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的活体吸收光谱、色素蛋白的含量及相互间的比值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且相互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综上所述,紫外线对皱紫菜叶状体具有良好的诱变效果,本实验所获得的色素突变品系,将成为皱紫菜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19.
大蒜紫斑病菌的分离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田间具有典型病斑的发病大蒜叶片上分离病菌并培养,形态和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得到的病菌为大蒜紫斑病病菌,属葱链格孢(Alternaria porri(Elliott)Cif.)。培养条件研究表明,病菌在马铃薯葱汁琼胶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最快,产孢量也最多;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2~30℃,低于18℃或者高于37℃均不适宜生长,菌丝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6℃;病菌产孢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26℃,产孢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2℃。菌丝在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快,在连续黑暗条件下产孢最多;在pH5~12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以pH8产孢最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