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呼伦贝尔草原区新巴尔虎右旗作为放牧样地,于7月下旬在该样区进行了植物群落调查:以克氏针茅群落为调查对象,在不同放牧梯度上随机选取长势均一、生境相近的克氏针茅和多根葱各10株,以植株为中心,在距其中心15 cm处采集土壤样品,分别采集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不同土层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后,测量和分析了土壤样品中铵态氮的含量,以探讨不同的放牧梯度上多根葱种群和克氏针茅种群的生长结构以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呼伦贝尔3种典型草原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兰旗庙克氏针茅、呼伦镇大针茅和克尔伦苏木小针茅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了3种植物地上地下及土壤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研究表明:全碳含量除大针茅之外,其他两种植物地上养分均低于地下养分,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恰好与全碳相反;3种不同针茅群落的植物地下养分含量特征与其土壤养分特征基本一致,而植物地上养分含量特征与其土壤特征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种针茅和它们所生长土壤的氮磷化学计量比值均小于14;3种针茅和它们所生长土壤(除小针茅外)的碳氮化学计量比值均大于2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降水格局改变对内蒙古草原两种优势种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优势植物种多根葱和克氏针茅为研究对象,采取试验设置模拟小、中、大3个降雨量,并设置与之对应的3个降雨时间间隔,来研究其对降水格局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①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时间对两种草原植物的生长都有不同的影响,但降雨量对其生长的影响更显著;②在相同降雨量处理下,增加降雨间隔时间有利于克氏针茅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③在相同降雨时间,降雨量的增加,混播克氏针茅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减少,混播多根葱在模拟降中雨条件下根系地下生物量大于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值为最大;④该两种草原优势种植物幼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变化主要由各时间段内降雨量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佛甲草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组织中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中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有所下降。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干旱处理使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时,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绿竹容器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水分亏缺对绿竹容器苗主要营养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绿竹规模化育苗栽培制定适宜的经营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苗控水方式,测定分析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绿竹叶片及根系抗氧化酶、膜脂渗透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重,绿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达到差异显著(P0.05),但类胡萝卜素差异不显著(P0.05);干旱胁迫下,根系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CK)下降14.35%、33.31%,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根系活力均明显升高,分别达到了CK处理根系活力的96.75%、73.84%;干旱胁迫下,根系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复水后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MS-CK)降低程度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SS-CK),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结论]模拟干旱环境下,增加干旱胁迫程度,绿竹的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呈显著降低,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升高。复水后,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较干旱胁迫时有所提高,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有明显下降,不同干旱程度补偿能力不同,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且不同营养器官对于解除干旱后消除活性氧及修复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绿竹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负相关,而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樟树幼苗进行光合指标的测定,探究樟树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自我调节与适应性,为苗期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1)在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的条件下,樟树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a/b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结束时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且重度胁迫(SS)时叶绿素含量下降程度较大,叶绿素a下降幅度略高于叶绿素b,导致叶绿素a/b的比值下降;2)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在干旱条件下持续下降,在重度干旱(SS)条件下下降幅度最高,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 <0.05);3)轻度干旱(LS)与中度干旱(MS)下胁迫结束时水分利用效率(RWUE)高于对照组,重度干旱(SS)则略低于对照组;4)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一年生香樟幼苗可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与水分利用情况来适应干旱逆境。  相似文献   

7.
NAA处理对圣诞红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NAA水溶液对圣诞红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胁迫程度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表现出明显变化,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随胁迫的加剧表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且以土壤含水量为72.75%时为由高到低的分界点.由此说明,圣诞红幼苗在干旱胁迫下不仅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而且促进已形成的叶绿素加速分解,造成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同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以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多油辣木幼苗设置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组织含水量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则是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强度下先增后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天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在处理前期变化不大,而后期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且会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加大;相对电导率也都是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大和干旱时间的延伸而不断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是轻度干旱胁迫下呈现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都是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绿素变化范围不大,但均低于对照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幼苗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对其抗旱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平安竹抗旱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平安竹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平安竹对干旱胁迫不太敏感,在干旱胁迫处理20 d后,除叶片卷曲外,整个竹株仍保持绿色。干旱胁迫对平安竹叶片叶绿素、SOD、MDA、质膜透性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升高趋势,而叶绿素含量与SOD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多花黄精进行干旱胁迫和水淹胁迫,测定不同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以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多花黄精受水淹胁迫的伤害明显,其中重度水淹胁迫下14 d后全部枯死,中度水淹33 d后开始枯死,轻度水淹40 d后变黄。2)多花黄精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38 d后部分叶片变黄,但在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胁迫下未受到明显伤害。3)随着土壤水分胁迫(水淹、干旱)强度增大,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均下降,而叶绿素a与b比值、初始荧光(F_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上升。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在60%~80%之间时,多花黄精能够正常生长,水淹胁迫对多花黄精产生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11.
以盆栽芒为材料,进行了持续25 d的干旱胁迫处理,同时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在处理过程中增长相对比较平缓,相对电导率、MDA在处理结束时分别增长了0.78和1.12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POD增长高峰出现在胁迫处理第15天,CAT增长高峰则出现在第10天。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放牧是内蒙古草原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适宜的放牧强度有利于草原生产力的稳定以及提高,但是长期的过度放牧对于草原植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为对象,设置3个放牧梯度,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在不同放牧梯度下对其根系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3个不同放牧梯度下克氏针茅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直径、根尖数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直径范围分析了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的具体变化趋势。对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直径、根尖数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度放牧促进根系根长生长,轻度放牧根长减少;根总表面积与根总体积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根尖数在中度放牧强度下最大;根尖数、根系长度与根系表面积具有相关性;根系长度与根尖数相关;根系长度与根尖数量具有相关性;根表面积与根总体积相关;根系表面积与根尖数相关。一定强度的放牧可以促进克氏针茅根系的生长,但若超过植物所能承受的放牧强度,便会不利于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普陀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陀樟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普陀樟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旱胁迫下,普陀樟的高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植物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5 d的胁迫解除后,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轻旱>冠淹>重旱>根淹,根淹处理不能恢复,逐渐枯亡,而冠淹处理因为植株干部皮孔增大反而比根淹的表现好,与干旱胁迫相比,普陀樟对水淹胁迫的反应更敏感,且耐受时间更持久,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PeERF1基因在胡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和PeERF1转基因植株抗旱的生理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木本植物中的抗旱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胡杨为材料进行20%PEG6000模拟干旱(0、12和24 h)处理,对胡杨PeERF1基因进行时空表达模式分析。以非转基因(WT)、过表达35S::PeERF1转基因植株(PE)、显性抑制35S::PeERF1-SRDX转基因植株(SE)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对照组,20%)处理WT、PE和SE模拟干旱胁迫,并对其进行表达模式、生长性状和生理指标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PeERF1基因在胡杨叶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茎和根。在正常状态下,转基因植株和WT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变化不大。在20%PEG6000处理后,PE转基因植株比WT表现出更好的生长状态,PE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CAT和POD含量高于WT,PE转基因植株MDA含量低于WT。而SE转基因植株则表现出相反的性状。[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干旱胁迫下,PeERF1基因转基因...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信宜、浙江江山、湖南汝城、重庆黔江和湖北大悟5个种源马尾松苗木进行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干旱胁迫,分析干旱胁迫下马尾松苗木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多数种源马尾松苗木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也低于对照,表现出积极的抗旱反应.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苹果叶水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水分胁迫对苹果叶水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叶绿素含量高低的关系依次是:灌水处理>覆草处理>干旱处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叶水势变化在苹果树不同生长期内表现为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澳洲坚果生长及水分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AES788’澳洲坚果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模拟自然干旱,研究土壤干旱过程中保水剂对澳洲坚果植株生长、叶绿素及叶片水分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无论施用保水剂与否,随着水分胁迫时间延长,植株生长均受到了抑制;保水剂处理的植株,其组织密度增加,叶片饱和亏缺小,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秋旱对地被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铺地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控水干旱胁迫及自然失水胁迫处理,测定了秋季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4种地被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但竹种间上升幅度不同,其中鹅毛竹的上升幅度最小。各竹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其中铺地竹下降幅度最大,为68.98%。  相似文献   

19.
淹水胁迫对3个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过程,研究枫杨等3个树种在淹水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枫杨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有所降低,但降低值与淹水深度并无明显相关性;落羽杉在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其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只有枫香叶绿素含量明显随着淹水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2)不同淹水时间长度胁迫下,3个树种所有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均呈波状变化趋势。(3)淹水胁迫解除后,枫杨、落羽杉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也低于相同处理未解除淹水胁迫的处理组,而枫香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组,但稍微高于未解除淹水胁迫组;随胁迫解除时间延长,3个树种叶绿素含量变化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安徽、湖南3个青冈栎种源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对不同程度水涝胁迫(湿害胁迫和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青冈栎幼苗对湿害胁迫和淹水胁迫响应具有显著差异,且种源之间应对不同处理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在湿害胁迫下3个不同种源青冈栎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在淹水胁迫下均呈现下降趋势;3个种源青冈栎在淹水胁迫下的MDA含量均要显著高于湿害胁迫和对照组;SOD、POD活性在湿害处理和淹水处理都呈上升趋势,淹水处理下3个种源SOD活性均要显著高于湿害处理;POD活性则与SOD相反,湿害处理下湖南和安徽种源的青冈栎POD活性要显著高于淹水处理,广西种源的青冈栎在两种处理下差异不明显。(2)不同种源青冈栎之间对水涝胁迫响应差异显著,综合4项指标其中湖南种源的青冈栎幼苗在抵抗水涝胁迫表现最佳,在湿害胁迫处理下具有最高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的POD活性,较高的SOD活性,以及在淹水胁迫处理下具有最低的MDA含量。(3)将淹水胁迫下发生变化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MDA含量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而SOD活性与POD活性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