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煤矸石废弃地生态恢复植物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矸石山12种耐受植物进行成长和生理适应性研究,通过隶属函数对其生长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木本植物中胡枝子、臭椿和紫杆柳对煤矸石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强,可作为先锋物种用于煤矸石山植被恢复。为了增加生态恢复中引入物种的多样性,木本植物火炬树、紫叶小檗、金银花和小叶锦鸡儿也可以在植物修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矾矿废弃地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苍南矾矿废弃地的土壤基质特殊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废弃地土壤以砂土为主,通气透水性能好,蓄水量少而蒸发失水强,抗旱力弱,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低,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采用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白龙江中游泥石流生态修复植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白龙江中游泥石流生态修复实际,分析提出生态修复植物选择原则,选择出18种生态修复植物,并简要论述了各植物种形态、繁衍特点、生态习性和生态功用。  相似文献   

4.
廖正家 《绿色科技》2021,(12):40-42
对大宝山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为根本,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和各种技术手段,根据大宝山矿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改善矿区及周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提高矿山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滇池流域矿区关停后形成的采矿废弃地类型和特点,按照恢复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思路,提出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恢复及修整技术、土壤基质恢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三大类.阐述各类技术的主要方法措施,以滇池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土坡采石场为例,阐述采石场类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矿区废弃地不仅破坏土地资源,同时加剧了矿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从大量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诱发多种地质灾害、污染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4方面分析了矿区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从土地复垦、土壤基质改良、植被恢复3方面探讨了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现状的反思,从土壤修复技术、垃圾地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植被恢复技术、新材料利用技术以及景观文化的重新塑造等方面探讨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修复设计。  相似文献   

8.
用隶属函数法对大田贵竹林废弃矿区引入的10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废弃矿区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特性在种间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不同植物对废弃矿区的适应是存在差异的。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邓恩桉、香樟和泡桐是废弃矿区最适宜栽植的树种,可作为废弃矿区恢复的先锋树种予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踏查,对资兴市山口村铅锌废弃矿的区位特点、基地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在进行整体景观设想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态设计重建人地和谐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场地特色,通过保留场地中部分地貌及毛石挡墙,选用合适的乡土树种,恢复矿山废渣堆积地、塌陷地的生态,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0.
鸡西市柳毛石墨矿废弃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从不同环境梯度上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和植被的群落学特征等方面对石墨尾矿废弃地植被的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性质随着废弃地废弃年限的增加有所改善,且人工种植沙棘对于改善当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有较好的作用.对于灌木和草本植物来说,随着废弃地废弃年限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其相似性系数逐渐减小,但在所有两个邻近的环境梯度间,其草本层间的相似性系数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昆明市西华公园湖塘治理的应用和对公园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并对治理后湖塘水生态修复情况进行了监测,结合后期运行管理,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废弃矿山分布广、数量大,治理恢复工作非常艰巨。对渝北、北碚部分矿区植物进行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适用于重庆市石灰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本植物共计27种,并提出注重选材、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科学配置,丰富物种、凸显层次的植物配置建议,为矿山景观恢复重建提供植物选择及配置方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矿区生态恢复案例分析及其恢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的开采和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区废弃后未进行及时恢复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已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对广东部分矿区进行生态恢复案例分析研究,并对广东矿区的生态恢复在技术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富平  冯捷 《绿色科技》2012,(10):119-121
指出了矿产资源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形成了大量的采矿迹地。对其现有生态农业重建模式进行了以能量流动分析为主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分析,反馈修复生态农业重建模式,提出了以提高采矿迹地的综合生物生产力,构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目标的采矿迹地生态农业重建模式,为实现采矿迹地高效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露天采矿区恢复治理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治理资金短缺、治理技术落后、治理模式僵化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及验收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技术等提高恢复治理成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流域植被作为基础的自然"本底",在构建和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生态恢复定义及模式的探析,以流域植物为主要分析对象,浅析其界定与特征。以郪江流域大英段生态恢复项目为载体,展开流域植物景观规划研究,阐述总体策略引导下的植物评价及规划。  相似文献   

17.
广州越秀公园山坡绿化生态恢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健  黄辉  张葆华 《广东园林》2006,28(6):41-44
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山坡的绿化恢复建设,从而达到保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促进自然演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牙克石市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牙克石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可行性及生态修复的措施,以及近年来牙克石市生态修复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