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大豆的分子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含有gus基因的pBI121质粒DNA导入辽豆14,从处理的100朵花中获得53粒种子。经PCR检测53粒种子的幼苗,共检测出6株阳性植株。采用RT—PCR和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所获得阳性植株进行检测,其中2株幼苗(T0代17号和33号)均出现阳性结果,进一步对这2株阳性植株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同样获得了阳性结果。上述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染色体上并得到了表达。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了PCR跟踪检测,结果从17号株系的28株中检测出19株阳性植株,33号株系的35株幼苗中检测出17株阳性植株,表明gus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株后代遗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83年我国学者创立花粉管通道法以来,在多种农作物中得到应用。本文概述了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化原理,重点介绍了小麦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操作技术和各种影响因素,转基因后代的遗传变异以及小麦花粉管通道法所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加强外源DNA导入后对受体DNA的作用机理研究,进一步优化各种转化条件,提高转化效率,使花粉管通道法在转移外源基因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西农1376和中13小麦品种(系)为受体,携带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的pCMLA35-1质粒为转化载体,对花粉管通道转化法中的基因型、转化时间、质粒DNA 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转化时间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质粒DNA浓度对结实率影响显著。在0~700 ng/μl范围内,小麦结实率随着质粒DN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质粒DNA浓度300 ng/μl和500 ng/μl与对照相比结实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700 ng/μl则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的转化率因转化时间和质粒DNA浓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西农1376的适宜转化时间为40~80min,适宜质粒DNA浓度为300~500ng/μl,以500ng/μl×40min处理的转化率最高,而中13小麦的适宜转化时间为80~120min,适宜质粒DNA 浓度为300ng/μl。 相似文献
4.
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化谷子DNAj基因获得转基因小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本实验室克隆的谷子抗逆相关基因DNAj转入小麦中.对授粉方式、柱头处理方式、质粒DNA浓度及DNA稀释试剂等因素对结实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只有授粉方式对结实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他条件下结实率均未显示显著差异.对转化获得的703株T0小麦植株提取DNA进行分子检测,有1株小麦稳定扩增到了预期的1 26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虽然转化效率偏低(1.42‰),但说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谷子的抗逆相关基因DNAj导人小麦是可行的,为创造抗逆性改良的小麦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黄瓜花粉管通道法抗虫基因导入及卡那霉素抗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m)对未转化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建立了转基因黄瓜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体系。种子首先播在含Km200mg/L的1/2MS培养基中,能有效地抑制黄瓜幼苗生长,10d后剪掉根系扦插移栽于蛭石中,能促使非转基因植株衰弱或死亡,有效地加速筛选。应用该筛选体系对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抗虫转基因黄瓜T0种子进行初步筛选,获得Km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筛选率为1.6%,其中8.9%经PCR分子检测为阳性植株,初步证实EQKAM抗虫基因已整合到黄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三种不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BcBCP1基因的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NA柱头滴加法、花粉粒携带法和开苞叶导入法等3种不同的花粉管通道遗传转化方法,将抗逆基因BcBCP1转入3个玉米自交系合344、农大178和郑58中,对3种方法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旨在筛选出转化效率高的方法,为玉米转基因育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DNA柱头滴加法的DNA溶液浓度100g/mL,授粉后18h转化率最高。花粉粒携带法最佳处理时间为10min。开苞叶导入法在授粉后18h转化率最高,DNA浓度为100μg/mL。T0代共筛选出338株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87株PCR呈阳性。DNA柱头滴加法的平均PCR阳性率最高,为1.99%;而花粉粒携带法的平均PCR阳性率最低,为0.23%;开苞叶导入法平均PCR阳性率居中,为0.32%。 相似文献
11.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il-4基因转化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介导il-4基因转化大白菜,利用PPT抗性筛选、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转化后代。本文针对品种、人工授粉时间和转化操作时机可能对il-4转化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il-4基因对品种有偏爱,哈白二号的转化率高;不同的人工授粉时期对转化率有影响,开花期授粉效果好;不同的转化时机对转化率也有影响,人工授粉后24h左右进行转化操作效果好。哈白二号在花期授粉后24h左右进行转化操作(AH),il-4的转化率达1.15%。对il-4基因在大白菜T2代中的传递规律进行观察,发现PPT的抗性分离情况,除哈白二号-2单株的后代外,其余均不符合抗性植株数:非抗性植株数=3:1的孟德尔分离规律;而il-4的分离情况,也不符合阳性植株数:阴性植株数=3:1的孟德尔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兔防御素NP-1是抗性谱最广的防御素之一。为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培育优质高抗的小麦品种,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优质小麦品种G8901。对得到的193株T0植株进行抗除草剂筛选,获得4株抗性植株。通过PCR及PCR-Southern杂交,证实了NP-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稳定遗传到T1。田间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植株对于白粉病、叶锈和条锈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和抗性,但对于蚜虫的抗性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粉管通道法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 1 999~ 2 0 0 2年对水稻花粉管通道法育种进行了研究。试验共 1 6 4个组合 ,试验总颖花数 1 1 71 5朵 ,收获 4 5 97粒 ,获得 1 999、 2 0 0 0年试验产生的变异材料 2 5 1株 ,有潜在生产应用价值的品系 3个 ,2 0 0 2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预备试验品系 1个。 2 0 0 0~ 2 0 0 2年对其后代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分析 ,结果表明 :应用水稻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总DNA能够产生水稻变异材料 ,而且变异材料的产生与配置组合亲缘关系远近和品种特性有关。水稻变异材料后代稳定较快 ,较常规育种方法稳定速度快 3~ 5年 ,是一条切实、有效、可行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DNA浓度及注射时间对苹果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CBF3和GUS基因的pWBVec10a质粒DNA导入苹果。坐果后70d左右采收种子,将收获的种子进行离体培养,培养基为MS+BA0.2mg/L+GA2.0mg/L,附加蔗糖50g /L,琼脂6 g/L,培养40d后对转化子叶进行GUS染色检测。结果表明,最佳注射时间为授粉后11~24h之间。随着注入外源DNA浓度的增加,坐果率逐渐降低,DNA浓度为500μg/ml时,坐果率可达3.1%;DNA浓度为1000μg/ml时GUS基因阳性表达率可达12.5%。 相似文献
15.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查尔酮合酶基因导入仙客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A,CHSA)是花色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它在植物中表达的量可能影响花的颜色。本项目从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特定发育阶段的花瓣的cDNA中,克隆到查尔酮合酶基因CHSA,插入到含有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的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BI12l和pWM101中,首次通过原位生殖系统导入法(具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仙客来,成功地得到4400余粒仙客来转化种子,8株白花植株的个别花瓣出现了黄斑或略显黄色,甚至个别花瓣变成了黄色花瓣:3株白花植株的个别花瓣一半变成了桃红色(二乔),甚至整个花朵完全变成了桃红色。转基因仙客来经PCR检测呈阳性。 相似文献
16.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断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目的基因或带有目的性状供体遗传物质(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和新品种。由于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多的育种者所接受,在水稻的抗病、米质、丰产性上等各方面广为应用。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方法、外源基因导入类型、后代遗传变异特点及影响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因素,优点、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