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临优145。[方法]利用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以普通小麦临优145为材料,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导入小麦胚性愈伤组织中,用含潮霉素(hyg)的筛选培养基连续筛选,并从分子水平上检测该基因。[结果]获得了hyg抗性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表明,抗性苗叶片被染成了深蓝色;PCR检测出目标条带。[结论]初步证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已经导入受体材料中。 相似文献
2.
3.
利用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携带Npt II筛选标记基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LBA4404/pRok2(农杆菌/质粒)对山农995604小麦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三株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小麦。通过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到了三株转基因小麦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5.
农杆菌介导rolC基因转化烟草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手段,将来自发根农杆菌的rolC基因转化到烟草(Nicotiana tabacum)植株的基因组,并借助GUS组织化学法,PCR扩增法和Southen杂交进行了鉴定证实。 rolC基因改变转基因烟草植株某些性状的特点,如植株高变矮,花冠变小,雄蕊 变短等,还发现rolC基因具有延迟转基因烟草植株花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拟南芥早花基因FPFI(flowering promoting factor 1)插入双元高效表达栽体pBI 121中,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Ubi-FPFI.以"双低"甘蓝型晚熟油菜品种2000F4102,2000F4153的下胚轴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转基因植株,并探讨了影响油菜再生频率以及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对部分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其中70%以上的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表现阳性,初步证明FPFI基因已整合到油菜细胞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8.
农杆菌介导法将FPFJ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将拟南芥早花基因FPF1(flowering promoting factor 1)插入双元高效表达载体pBI 121中,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Ubi-FPF1。以“双低”甘蓝型晚熟油菜品种2000 F4102,2000 F4153的下胚轴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转基因植株,并探讨了影响油菜再生频率以及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对部分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其中70%以上的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表现阳性,初步证明FPF1基因已整合到油菜细胞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生殖器官的整体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整体转化技术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转化方法。这种方法以植物生长点,特别是生殖器官的生长点作为外源基因导入的目标器官。由于避免了由单一转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过程,这种方法避免了基因型时植株再生和转化的限制,有望发展成为不受基因型限制的广泛适用的新型植物转化方法。此方法已在拟南芥上上获得很大的成功。本实验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小麦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或结合基因枪轰击,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小麦生殖生长时期的生长点中,获得GUS(β-半乳糖醛酸酶)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具体实验结果如下:①在供试的两个农杆菌菌株EHA105和LBA4404中,只有EHA105能够有效地侵染小麦生长点细胞,获得GUS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②农杆菌只有经过乙酰丁香酮处理后,才能有效地侵染小麦生长点;③农杆菌的有效侵染与植物材料的伤害无关,转化效率与植株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从玉米基因组DNA中克隆了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基因的启动子p Zmp,将其与稗草根型PEPCase基因(Ecppc)联接,以Nos为终止子装入双元载体p CAMBIA1301上,构建了一个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 ZmpEppc),并对根癌农杆菌进行了转化,为进一步进行光合转基因操作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1.
12.
小麦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植株的稳定获得和检测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以预培养 4 d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 ,L B培养基上激活培养 3 d或 AB培养基上激活培养 4 d,并在WCC培养基中重悬的 C5 8c1农杆菌菌系为供体 ,将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的 p PTN2 4 9、p PTN 2 5 4、p PTN2 70、p SIS-GFP等重组 DNA质粒转入了小麦 ,经在含 10~ 5 0 mg/ L geneticin( G4 18)、5 0 mg/ L cefotaxime、5 0 m g/ L vancomycin、5 0 m g/ L ticillicin选择培养基上多次选择 ,移栽前利用 npt EL ISA检测 ,移栽后利用叶片离体退绿、PCR和 South-ern blot 4种方法综合检测 ,共获得了 2 9株转基因植株 ,转化频率平均为 0 .82 %。在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中 ,单拷贝整合植株占 65 .5 2 %。研究结果还表明 ,不同基因型的转化效率显著不同 ,除了 Bobwhite外 ,笔者也从扬麦 10号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EL ISA测定值的高低与外源 DNA整合的拷贝数有一定关系 ;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稳定转化小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癌农杆菌共培养转化谷子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影响农杆菌共培养转化谷子的因素,初步建立的谷子农杆菌共培养适宜转化体系为:以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转化材料,农杆菌浓度OD_(600)为0.5,已酰丁香酮为100μM,浸菌附加超声波或真空处理,22℃共培养2~3d后水洗2遍,于含羧苄西林钠和头孢唑林钠各250mg/L的0.1%甘露醇浸泡30min除菌,接于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并继代和再生,最后于1/2MS中生根成为完整小植株。用含Bt基因的双元裁体农杆菌LBA4404和EHA101,按所建立的转化程序,对豫谷1号、高39、鲁谷10号等优良品种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化。共获致密型抗性愈伤组织75个,经再生获得35株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甘肃主栽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感染时间、预培养及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选择压和培养基对抗性出芽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台湾红皮”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化植株。卡那霉素生根筛选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再生的转化植株假阳性率比较高,要获得预期的转基因植株群体需加大遗传转化工作中转基因植株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ar-Bt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和抗虫基因构建在同一载体上的双基因)整合到北方优质粳稻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中;分别以供试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携带有Bar-Bt基因双元载体PCAMBIA1301号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载体,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衡量指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的菌液浓度以D(600nm)=0.8~1.0较为适宜,最佳共培养时间为2~3 d,预培养时间为5 d,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转化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