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畜禽场臭气污染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还影响人类的健康,已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养殖场臭气主要是由于畜禽新陈代谢和粪便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甲烷等。这些气体会严重污染鸡舍环境,引起鸡群发病甚至大批死亡。在炎热的夏季,鸡舍内的氨气浓度过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21日龄的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其有效成分为丝兰皂角苷),研究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降低鸡舍中氨气浓度和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4.75mg/L,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13.80mg/L,试验组比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降低了9.05mg/L,经t检验,两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报酬提高了8.92%.  相似文献   

3.
鸡舍是畜禽养殖业氨气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近来,许多研究者对影响氨气排放的因素及减排技术进行了研究。影响氨气排放的因素包括动物(种类或生理阶段、日粮、密度及体重、动物活动等)、畜舍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及风速等)、粪便处理及饲养管理方式等。文章综述了影响鸡舍内氨气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生产中减少氨气污染,提高舍内鸡只健康及畜禽粪便利用价值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丝兰提取物对肉鸡生长及舍内氨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600只21日龄健康的AA商品代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0只鸡.在各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60和120 mg/kg的丝兰提取物,研究丝兰提取物对肉鸡生产性能度鸡舍内氨气质量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能够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明显减少肉鸡的病死率.显著降低鸡舍内氨气质量浓度,改善鸡舍内的空气状况,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观察爱丽素对鸡舍氨气浓度及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组饮水中添加爱丽素后,将试验组和对照组鸡舍进行氨气浓度检测,并对产蛋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氨气浓度比对照组低19mg/kg,日最高差距达26.63mg/kg,降幅50.79,效果极显著;同时,试验组产蛋率下降2.74百分点,对照组下降4.32百分点,2组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证明,爱丽素可降低鸡舍氨气浓度,提高种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鸡舍内氨气水平对种鸡产蛋性能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枫 《水禽世界》2006,(1):19-20
有很多家禽饲养公司或饲养场似乎都能容忍或接受鸡舍内含有很高浓度的氨气,人们都认为鸡舍内有氨气是让人生厌却又无法避免的事情。然而,氨气的浓度对鸡群的生产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鸡舍内的工作人员会产生健康方面的问题。况且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氨气味日趋增大而造成与周边居民的冲突,起诉养鸡公司的案例越来越多。氨气是鸡舍垫料中粪便和湿气两者之间自然产生的化学反应。垫料越湿,空气中的氨气浓度就会越高。鸡舍内的水分或湿气来自几个方面,如:空气中自然含有的湿度,喷雾装置和蒸发式冷却装置(湿帘)产生的湿度,以及饮水系统产生…  相似文献   

7.
蛋鸡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温度、氨气、光照和二氧化碳等,其中温度和氨气是鸡舍冷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控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明确蛋鸡对重要环境因子的生理反应机制对鸡舍环境控制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鸡舍内主要环境因子对蛋鸡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温度和氨气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生理影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观察其对控制鸡舍氨气浓度及蛋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蛋鸡的干粉料日粮中添加0.2%的益生菌,15d后蛋鸡产蛋率达到82.55%,日单产增加1.66g,平均增幅为3.37%;且鸡舍氨气浓度平均降低19mg/kg,鸡舍内空气质量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畜禽饲养环境内的污染物在畜禽传染病因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鸡粪内有机质丰富,氨气排放量很大。氨气作为一种有害的气体,在鸡舍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对饲养员和家禽产生伤害。氨气的溶解度极高,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氨气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肉鸡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人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养鸡生产中,由于广大养殖户不太重视鸡舍内环境卫生的管理,常导致鸡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断聚集,当这些气体聚集到一定浓度时会对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如产蛋率下降、发生慢性中毒、出现呼吸道和眼部疾病、大批鸡只死亡等,使养殖效益大大降低。本文就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21日龄的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其有效成分为丝兰皂角苷),研究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降低鸡舍中氨气浓度和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4.75mg/L,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13.80mgl/L,试验组比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降低了9.05mg/L,经t检验,两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报酬提高了8.92%。  相似文献   

12.
对肉鸡饲养管理人员来说,了解冬季需要多少通风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通风量太少,鸡舍空气及挚料质量就会较差,从而影响鸡群健康和鸡群的生产性能.但是,如果通风量太大.鸡舍内形成贼风,鸡舍保温成本会增加.冬季鸡舍通风量的控制是影响鸡舍空气质量的好坏和生产性能好坏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管理人员必须面对影响冬季空气质量的3个主要问题,即鸡舍内的二氧化碳、湿度以及氨气.为了使鸡群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必须保持鸡舍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5000ppm、相对湿度在60%左右、氨气浓度低于25ppm.  相似文献   

13.
鸡舍内的臭气主要是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污染了鸡舍环境,引起鸡群发病或生产性能下降,降低养鸡生产效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常用的措施有:  相似文献   

14.
Bio—G除臭剂对产蛋鸡舍内有害气体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舍内良好的空气质量是保证鸡只健康高产的重要前提。若鸡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不仅影响鸡只生产力的发挥。严重时甚至影响鸡只健康。如氨气过高会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及中枢神经麻痹等;过量硫化氢可诱发眼炎、鼻炎、气管炎、肺水肿等。因此,如何控制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Bio—G除臭剂对产蛋鸡舍内有害气体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其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除臭剂Bio—G由韩国马易劳巴特生物株…  相似文献   

15.
鸡舍内空气质量好坏是影响鸡只健康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对45周龄的6000只海兰褐蛋鸡分2组进行研究,其中试验组饲喂改制剂改制基础日粮饲料,对照组饲喂含抗生素的饲料。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饲料原粮改制剂的鸡舍在试验7d、14d和21d期间,相比于抗生素饲料对照组的试验鸡舍内氨气浓度显著降低,而试验和对照组鸡舍内氨气浓度变化不大。由此说明,使用饲料原粮改制剂能显著降低鸡舍氨气浓度,提高鸡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氧化碳和甲烷等,其中以氨气的危害最大。在集约化和规模养鸡生产中,由于饲养户对氨气的危害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经常忽略畜禽舍内的通风换气,致使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养禽业的生产效益。为了更好地揭示氨气对雏鸡的危害,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及其废弃物所产生的氨气日趋增多。年产10万头猪的猪场.每小时向大气排放的氨气为159千克。不但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危害畜禽的健康,降低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在规模养鸡生产中,这些气体污染鸡舍环境,引起鸡群发病或生产性能下降,降低养鸡生产效益。现介绍鸡舍中有害气体的几种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料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舍内温度、垫料的湿度和pH值与畜禽舍内氨气浓度密切相关。集约化养殖场中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常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尤其在冬季,在偏重于对温度和湿度的追求而忽视通风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鸡舍内氨气大量聚积。  相似文献   

20.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在规模养鸡生产中,这些气体污染鸡舍环境,引起鸡群发病或生产性能下降,降低养鸡生产效益。现介绍鸡舍中有害气体的几种清除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