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摘穗收获机的飞溅损失率是指摘穗滚筒对作物梳脱时,落于地上籽粒造成的损失。查阅国内外关于摘穗收获机的试验资料,发现飞溅损失率是总损失率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针对玉米小区收获机在育种收获摘穗过程中存在的籽粒损失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创新设计了一种“拉-压-摘”组合式的低损摘穗装置。通过对各关键部件的理论分析,确定了装置主要结构的整体参数,压茎轮直径62mm、长度400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摘穗装置的籽粒损失率为0.72%,籽粒破碎率为0.33%,有效保证了玉米小区收获机的低损摘穗作业,可为玉米小区收获机低损摘穗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玉米机收技术的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需求趋旺,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多数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性能、适应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问题1.机械性能差主要表现在籽粒破碎率和果穗损失率较高。一是摘穗器的问题。摘穗器是收获机的核心部  相似文献   

4.
立辊型玉米收获机摘穗辊辊型对工作性能的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穗辊辊型对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效果的影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立辊型玉米收获机摘穗辊辊型对作业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同时对各运动参数的交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各运动参数的最佳组合.摘穗辊的花纹形状对损失率的影响显著,圆顶花纹在摘穗辊转速为1 000 r/min的条件下工作可以获得最佳效果.辊型对功率影响显著,圆顶花纹在摘穗辊转速为900 r/min的条件下工作的功率消耗最低.摘穗辊的工作间隙与损失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玉米摘穗装置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穗装置是玉米收获机的关键部件,能够直接影响其摘穗性能和技术指标,即收获损失率、籽粒破碎率、果穗含杂率等,其工作可靠性也对整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此,通过对现有摘穗装置结构形式进行比较、选择,对卧式摘穗装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设计,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用摘穗收获原理,研制了米麦套作地区小麦收获用的小型摘穗收获机,可一次完成田间站秆摘穗脱粒、粒穗分离、复脱、清选和装袋等工序。小型摘穗收获机与传统收获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间距自适应差速玉米摘穗辊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卧辊式玉米收获机摘穗过程中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摘穗辊间距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玉米秸秆,有效解决了玉米收获机工作时堵塞的问题。通过两摘穗辊转速不同步的办法减少了玉米果穗的掉粒损失。通过CATIA软件对间距自适应差速摘穗辊进行了建模,并通过ADAMS软件与间距固定摘穗辊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通过ADAMS仿真试验,确定了内外摘穗辊的最佳转速,即内侧摘穗辊转速为900 r/min,外侧摘穗辊转速为860 r/min。田间试验中无秸秆堵塞摘穗辊现象发生,且籽粒破损率和损失率之和为0.11%,远小于国家标准的5%。  相似文献   

8.
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摘穗装置是玉米收获机的重要工作部件之一,研究设计了适合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摘穗辊,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玉米摘穗装置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摘穗装置是玉米收获机械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收获机的玉米损失率、玉米籽粒破损率及机具稳定性等问题.为此,分析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4种摘穗装置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玉米摘穗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4YF-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玉米摘穗机构和国优银奖秸秆粉碎装置,行走部分选用名牌发动机、变速箱、低压轮胎和液压操纵装置,结构合理,果穗损失率低,功耗小,使用可靠,可一次完成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适宜玉米种植区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拖(洛阳)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一种籽粒联合收获机,现已投放市场,它将取代玉米摘穗机械。2005年10月,安徽省灵壁县娄庄镇孙健购买了一台一拖(洛阳)收获机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作业中对机器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检测,测得该机效率为45~75hm^2/h,破碎率〈2%,损失率〈1%,掉穗率〈3%,割茬高度〈10cm。  相似文献   

12.
玉米联合收获机摘穗装置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穗装置是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摘穗割台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技术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摘穗割台的作业质量.针对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摘穗割台的摘穗装置,存在的收获损失大、籽粒破碎严重、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对摘穗装置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改进了优化玉米摘穗装置的技术性能,提高了玉米联合收获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梳穗收获飞溅损失的分析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穗收获时梳穗齿和穗头的梳脱位置对梳穗收获机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对梳穗收获的飞溅损失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确定降低飞溅损失的最佳梳脱区和有效梳脱区并进行了试验,找出了影响飞溅损失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研究热带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实际需要,结合热带地区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设计一种牵引式的小型玉米全价值收获机。在现有的收获机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关键部件摘穗辊的长度、转速、间距为影响因素,以摘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分析软件对玉米摘穗装置及茎秆粉碎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试验分析得到玉米收获最佳摘穗率,在摘穗辊长度为350 mm、转速为3.5 r/s、间距为14 mm时摘穗率达到最优,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激振理论的玉米多棱摘穗辊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纵卧辊式玉米收获机作业存在籽粒啃伤严重和落粒损失大的问题,以激振理论为指导,以玉米果穗与茎秆分离为条件,建立了适于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激振摘穗理论模型;以该激振摘穗模型为指导,构建并优化了适于玉米激振运动的摘穗辊外形结构和配置方式,开发了相应的激振摘穗试验台;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激振摘穗辊棱边数、振幅、摘穗辊转速对果穗摘穗过程籽粒破损率和落粒损失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考察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生成了相应的响应曲面。结果表明,激振摘穗装置中棱边数、振幅和摘穗辊转速对收获过程果穗籽粒破损率和落粒损失率有显著的影响。以非线性规划理论为指导,确定了最佳组合为摘穗辊转速950 r/min、棱边数8、振幅0. 75 cm,在该条件下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出平均籽粒破损率为0. 124%,平均落粒损失率为0. 228%,均低于国家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制种玉米种穗缺少相应的收获机,而制种玉米收获劳动强度大,现有玉米收获机的果穗损失率、落地籽粒损失率等技术指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设计了对中拉茎切柄、柔性摘穗、快速清种制种玉米种穗收获机。简述了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选型,通过田间试验对该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以割台拉茎辊转速、前进速度、排杂风机转速作为试验因素,以果穗损失率和落地籽粒损失率为性能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获得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4.83km/h、割台拉茎辊转速788r/min、排杂风机转速1200r/min,此时果穗损失率为1.83%,落地籽粒损失率为1.01%。将对应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得到验证试验结果为:果穗损失率1.85%,落地籽粒损失率1.01%。优化结果与验证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整机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日,阿勒泰地区农机局引进首台4YWQ型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由天津市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与40kW以上轮式拖拉机相配套,可一次完成玉米的摘穗、集穗和秸秆、根茬粉碎还田等作业。实现了在收获机割台割幅范围内任意种植行距的玉米收  相似文献   

18.
1国内外玉米收获机现状1.1国外玉米收获机现状国外玉米收获机的研究起步较早,机械化程度高,发展过程是由卧式辊、立式辊再到拉茎辊一摘穗板型式。但工艺流程东西欧发展过程不同,美国及西欧由摘穗机到摘穗脱粒机到谷物联合收割机配玉米割台,茎秆  相似文献   

19.
玉米收获机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存在籽粒啃伤、啃落导致损失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摘穗效果好、可靠性高的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研究了立式激振折断的摘穗机理,分析了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摘穗质量的主次因素为棱边数、摘穗辊转速和摘穗辊直径;较优组合为:摘穗辊直径为7 cm、棱边数为8、摘穗辊转速为950 r/min,在该条件下本摘穗辊的籽粒破损率为0.13%、落地籽粒损失率为0.28%、茎秆折断率为0.53%,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在较优组合条件下进行了调整内角Δ大小的验证试验,通过试验可知调整内角Δ为16°时,即最大调整范围的一半时摘穗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收获机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玉米收获机在摘穗过程中造成玉米穗出现的咬伤、无法正常采摘现象,通过旋切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摘穗辊结构优化设计。对摘穗辊的现有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玉米收获正常进行的限制条件,并计算出摘穗过程中摘穗辊上的受力及功率消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摘穗辊的结构设计,同时采用旋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摘穗辊工作中的碰撞模型和接触模型。仿真分析表明:玉米穗在进入或脱出阶段,摘穗辊会出现较大的动量变化及力的冲击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