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给生产上合理使用戊唑醇防治病害提供参考,以苹果青霉菌、番茄绵腐病菌和辣椒菌核病菌为试验对象,戊唑醇使用浓度设0 (空白对照)、0.01、0.1、1、5、10和100μg/mL计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浓度对抑菌率有极显著影响,抑菌率基本随药剂使用浓度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其中,戊唑醇10与100μg/mL浓度处理的抑菌率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指标值均显著其他浓度处理;戊唑醇对番茄绵腐病菌、苹果青霉菌和辣椒菌核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均敏感菌株的EC_(50)(0.455μg/mL),指标值顺序为苹果青霉菌(0.030 0μg/mL)番茄绵腐病菌(0.229 5μg/mL)辣椒菌核病菌(0.230 0μg/mL)。番茄绵腐病菌、苹果青霉菌和辣椒菌核病菌均对戊唑醇敏感,其中,苹果青霉病菌对戊唑醇更加敏感,番茄绵腐病菌和辣椒菌核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相对较弱且差异不显著。生产中建议选用戊唑醇进行苹果青霉菌的防治,使用浓度10μg/mL即可产生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大豆根腐病菌进行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卵孢子形成的影响和苗期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 dermatum)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较高,分别为100%、100%和84.82%.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瓜果腐霉菌卵孢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卵孢子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苗期盆栽防治试验中,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和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分别达到70.93%、65.63%、63.71%和76.54%  相似文献   

3.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哈茨木霉对番茄褐斑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105~108个/mL时,对番茄褐斑病菌的抑制率高达82.5%。比较测定了哈茨木霉菌液和4种药剂对番茄褐斑病菌的抑制效果。哈茨木霉对番茄褐斑病菌的抑制作用较50%速克灵WP和50%退菌特WP相对较差,哈茨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含孢量106个/mL的抑制效果与75%百菌清相近,含孢量108个/mL的抑制效果与70%甲基托布津相当。  相似文献   

4.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T38D,通过对峙法、对扣培养和圆盘滤膜法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病菌进行了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38D对根腐病菌有明显的空间竞争能力,对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的拮抗系数达到Ⅰ级,对4种镰孢菌的拮抗系数均达到Ⅱ级;木霉菌T38D可以寄生于4种根腐病菌菌丝上,最终导致病原菌解体死亡;T38D的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可达100%,对终极腐霉菌的抑制率为87.6%,对燕麦镰孢菌的抑制率为75.2%,对其余3种镰孢菌的抑制率都在40%~50%;T38D的易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镰孢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3种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采用枯草芽孢杆菌WP(孢子含量100亿个/g)、寡雄腐霉WP(孢子含量100万个/g)和哈茨木霉T-22(孢子含量6亿个/g)3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灰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平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WP 150倍液对灰霉菌的抑制率可达100%,效果显著优于化学药剂50%腐霉利WP,寡雄腐霉WP 500倍液和哈茨木霉T-22 300倍液对灰霉菌的抑制率分别达86.76%和76.96%。活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灰霉病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最高用量预防效果为75.62%~84.44%,治疗效果为68.75%~78.06%,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肥药一体化对西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西瓜枯萎病和根腐病相关药剂、水溶肥及其组合对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的抑制率,筛选出适用药剂及水溶肥,以之为基础,在田间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其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50%恶霉灵对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的综合抑制效果最好。以50%恶霉灵与水溶肥相组合的水肥药一体化处理,西瓜田间枯萎病、根腐病发病率最低,长势及果实品质均最好。  相似文献   

7.
三种生物制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三种生物制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生物制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理想,其中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 000倍对番茄灰霉病的病叶和病果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防效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可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为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水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辣椒疫霉菌、立枯丝核菌、番茄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禾谷镰刀菌、大豆疫霉菌、番茄叶霉菌、烟草赤星病菌及玉米小斑病菌为供试菌种 ,用 30种中、草药的水提取物对其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大蒜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 10 0 % ;猪胆汁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 93.2 2 % ,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 80 .94 % ;金银花提取液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 10 0 % ;连翘提取液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 76 .10 % ;L S- 1为本课题组自行研制 ,由苦参、黄柏、蛇床子等 10余种中药组成 ,其对番茄早疫病菌、禾谷镰刀菌及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为 10 0 % ,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 81.4 6 %以上 ,在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中对番茄枯萎病菌、番茄叶霉及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 90 .71% ,85 .71%和 77.14 %。  相似文献   

9.
黄瓜枯萎病、豇豆根腐病在生产中危害严重,研究生物农药防治该类病害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研究木霉菌T2562对黄瓜枯萎病和豇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平板对峙试验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T2562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了79.62±0.79%,对豇豆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9.31±1.27%。盆栽试验中木霉菌T2562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64.52±4.31%,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蒜提取液对番茄两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苗期药效试验,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剂制备的大蒜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处理浓度为10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显著,抑菌率达99.99%,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7.3%;处理浓度为10μL·mL-1的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和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53%和94.90%;处理浓度为1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与叶霉病害防治效果分别为94.10%和93.0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峙培养,测试了拟康氏木霉对灰葡萄孢霉、尖孢镰刀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辣椒炭疽菌的拮抗作用。对峙培养5d时对以上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3%、62%、86%、77%、68%、91%。拮抗机制主要为竞争和抗生等。离体防治试验表明,拟康氏木霉孢子悬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显著,其浓度为106、107、108cfu/ml时,在离体茎段和叶盘上的防效分别为29.8%、53.8%、62.5%和59.1%、66.1%、70.3%;而在盆栽试验和大棚试验中的防效分别为48.3%、64.6%、68.3%和37.7%、46.2%、60.6%。浓度为107、108cfu/ml时防效在各试验中均达到甚至高于甲基托布津的防效。  相似文献   

12.
金振国  冀玉良  姚焕英  李丹青  陈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44-17245,17270
[目的]测定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白花曼陀罗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 riadothidea)、棉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茄腐皮病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和草燕麦镰孢霉(Fusarium avenaceum)为供试靶标菌进行离体抑菌活性试验.[结果]鉴定出1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66%,其中白花曼陀罗挥发油中6-戊基-5,6-二氢(化)吡喃-2-酮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4.28%;白花曼陀罗挥发油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作用的大小顺序为苹果干腐病菌〉草燕麦镰孢霉〉茄腐皮病镰孢霉〉棉立枯病菌〉烟草赤星菌。[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杨梅叶提取物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杨梅Myrica rubra叶丙酮提取物和杨梅素进行了系统的抑菌作用测定。杨梅叶丙酮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等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23.08,19.85,25.86,22.07,23.18和22.86 g·L^-1;杨梅素对以上6种菌的EC50分别是:0.32,0.33,1.09,0.69,0.34和2.09 g·L^-1,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活性较高。采用番茄果实组织法,测得杨梅叶丙酮提物和杨梅素水乳剂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作用和保护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杨梅叶丙酮提取物10倍稀释液(40 g·L^-1)有较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松苗立枯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土壤育苗和7种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技术,对引起松苗立枯病的病原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发病率为混合土5.1,腐殖质土13.1、表土34.2、消毒土36.8.药效测定结果为硫酸亚铁、硫酸铜对3种菌均起抑制作用.硫酸铜对镰刀菌和丝核菌具有杀死作用,而对交链孢菌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油菜和番茄为受试植物,以立枯丝核病原菌和西瓜枯萎病病原菌为受试菌种,研究了南美蟛蜞菊干茎、干叶、湿茎、湿叶酒精浸提物对这两种经济作物种子萌发时的化感作用活性以及对这两种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浸提物对油菜种子的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干叶、湿叶浸提物对番茄种子的活力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4种浸提物对立枯丝核病原菌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干叶、湿茎浸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干茎、湿叶浸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生长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筛选黄瓜茎基腐病菌的拮抗真菌。[方法]从病田土壤采集21个土壤标本,分离得到5种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并进行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经鉴定,5种拮抗菌分属于长枝木霉、橘绿木霉、康氏木霉、哈慈木霉和绿色木霉,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人工接种条件下,5种拮抗菌对立枯丝核菌引起的茎基腐病的防效在60%以上,对瓜果腐霉引起的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差些。[结论]该研究筛选出的5种拮抗菌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黄瓜茎基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选择山西省不同棉区(即黄河流域中熟棉区、早熟棉区和特早熟棉区)应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 Ouden)制剂防治棉苗立枯病的大田示范,取得了60~85%的防治效果。同时发现康氏木霉能够产生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抑菌物质,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抑菌物质的含量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水溶性壳寡糖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壳寡糖的分子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对水稻恶苗菌、尖孢镰刀菌和水稻纹枯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统计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结果]壳寡糖对3种测试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同分子量的壳寡糖抑菌效果不同,其中分子量3 000和5 000的壳寡糖抑菌率显著高于分子量2 000和7 000的壳寡糖。不同菌对壳寡糖的敏感性不同,壳寡糖对水稻恶苗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显著高于水稻纹枯菌。[结论]壳寡糖抑菌的效果与壳寡糖分子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菌种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而是2次方以上的高阶关系。  相似文献   

19.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供试菌种,中草药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0.01g/ml,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16种提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达86.99%。将这16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物稀释200倍进一步测试,有7种提取物抑菌作用大于50%。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有23种提取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二次筛选后仍有8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于60%,其中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仍为100%。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咪鲜胺与噁霉灵及其混配对串珠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与噁霉灵及其5种配比对2种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与噁霉灵及其1:1、1:2、1:4、1:6、1:8等混配组合对串珠镰刀菌的EC50分别是0.0197、69.492、0.021、0.028、0.082、0.163、0.215 mg/L,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是0.247、25.140、0.444、0.469、1.041、1.495、2.012 mg/L;5种混配组合对串珠镰刀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85、2.14、1.20、0.84、0.82,对立枯丝核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10、1.55、1.14、1.09、1.02。咪鲜胺对2种病菌的毒力均高于噁霉灵,咪鲜胺与噁霉灵1:2配比对串珠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均有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