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过硬的茶叶质量,更要有好的茶树品种,茶树良种化发展是实现茶叶绿色发展模式的基础。湖北省茶产业经过快速发展,目前形成鄂东、鄂南、鄂西、鄂中等几大茶叶主产区,绿、红、黑、白、黄、青6大茶类齐全,且绿茶、红茶、黑茶优势明显。本文结合湖北省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了湖北省茶树良种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湖北省兴山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该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对茶叶产业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兴山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3.
恩施茶叶历史悠久,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茶叶产业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作为湖北省茶叶主产区的恩施,茶叶种植面积大,茶叶加工企业多,但是茶叶品牌杂,茶叶价格不高,茶农和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大。为此,对恩施芭蕉、宣恩等地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茶业成为湖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围绕茶叶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总结了茶叶品牌建设的三大误区,简述了谷城县茶叶品牌建设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谷城县茶叶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茶叶生产现状与建立优良生态茶园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湖北省茶叶生产的现状入手,在介绍湖北茶叶产业成就的同时,提出了发展湖北优良生态茶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春茶、夏秋茶、出口、品牌提升等方面具体分析了2018年湖北省茶叶市场形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进一步提出了2019年湖北省茶叶市场发展趋势,以期为茶叶市场的准确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茶叶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有丰富的茶叶资源,但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缺点制约着茶叶工业的发展,当前茶叶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提高加工转化科技含量,大力推进茶叶品牌战略,发展茶叶食品等,可以取得较好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4日至5日,湖北省现代茶业加工业现场会和湖北省茶叶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在宜昌市夷陵区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近几年湖北茶产业发展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研究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湖北茶叶加工与品质提升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9.
茶博会:场面火爆。展示茶叶企业实力的“大舞台” 6月18日至21日,由湖北省农业厅支持,湖北省茶叶学会、湖北省茶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09华中(武汉)茶业博览会暨茶文化节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18日上午,湖北省农业厅果品办主任、省茶叶学会理事长、组委会主任李传友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外茶叶发展趋势和湖北省茶叶生产实际,“十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省茶叶生产发展总的思路是:稳定面积,主攻品质,改进工艺,发展名优,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工作重点是:强化现有茶园的管理,加快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大力开发名优茶及有机茶生产,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努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恩施州产茶历史悠久,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本文对恩施州主要产茶县(市)茶叶发展现状和产茶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指出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恩施茶叶产业全面提升,提高恩施茶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影响湖北省咸宁市茶产业集聚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咸宁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对咸宁市1977-2007年的区位熵和集中化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咸宁市是湖北省主要茶产业基地,其茶产业在湖北省具有集聚效应.影响咸宁市茶产业集聚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需求变化、茶园产出效益、茶叶加工、对外关联、龙头企业等.因此,应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调整茶叶种植结构,进行深加工,开拓新品牌和新市场,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产规模指数和生产效率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仲春四月,中国绿茶(茗茶)之乡——湖北省英山县,处处茶香四溢,北京、上海、浙江以及新加坡等地国内外的客商纷至沓来,在茶乡观茶道、品香茗、谈茶经。面对这一喜人局面,英山县县长杨良锋说:"我们依托茶叶开辟了一条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之路,小茶叶已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万多公顷,茶叶产量1580万千克,规模位居湖北省第一,全国第四,系列产值达4.2亿元,全县10万农民中有60%以上农户靠种茶走上了小康路。"  相似文献   

15.
茶叶既是湖北省咸丰县的一大优势产业,也是咸丰县的主导产业。现阶段,咸丰县共有茶园1.01万hm2,为进一步加强发展力度,研究茶叶高产优质生产栽培技术。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茶园的建立、茶树种植管理以及后期修剪采摘等技术问题展开了论述,以期为咸丰县茶叶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是宜昌第一家茶叶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1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公司茶叶基地幅射宜昌地区三区两县近十万茶农,提供农民工就业岗位500余个。现拥有自主经营有机茶园533.33hm^2,绿色食品茶叶基地3333.33hm^2,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以及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2004年9月成为湖北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茶叶生产企业,2006年5月在宜昌茶叶行业中率先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计量免检C标志认证,6月萧氏茗茶荣获“湖北茶叶市场绿色健康第一放心品牌”荣誉称号,2007年企业创新研发“茶叶鲜叶清洗自动化生产线”开创了千年茶叶从不清洗的历史,得到了众多知名专家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并顺利申报了国家专利,萧氏牌“金香品雪”荣获世界绿茶大会金奖,企业再次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连续两届排名湖北省同行业第一。  相似文献   

17.
恩施州是湖北省的重要优质茶叶生产基地,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区域间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地形条件限制机械使用、关键环节机械化程度低、机械化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等困境与挑战。基于此,从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园区、加快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恩施州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7,(4):F0004-F000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主要开展果树、茶叶新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茶叶加工工艺研究;有机茶、果生产新技术及果、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承担国家、省有关果树、茶叶的重大科研任务;研究解决湖北省果树、茶叶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果荣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等。现有在职职工21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人。  相似文献   

19.
鹤峰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湖北省鹤峰县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技术规程,包括茶园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采摘等方面内容,以为把鹤峰县建成国内一流和国际无公害的茶叶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竹山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腹地,气候、土壤与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近年来,湖北竹山县咬定"茶叶富民"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茶叶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23平方千米,基地遍布全县15个乡镇、120个村,茶农近3万户。茶叶产业是竹山县坚持最好、发展最成功、效益最显著、最值得骄傲的产业。经过努力,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综合实力在湖北省茶叶主产县市中名列第七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