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道砂石是河流生态系统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河流湖泊水沙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发展,河道砂石作为可开采利用的自然资源,其需求日益加大。然而砂石一旦滥采乱挖,将严重损害河湖健康、威胁防洪安全,因此河道砂石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湖南省水系发达且复杂,蕴含丰富的砂石资源,尤其是洞庭湖及四水尾闾的砂石资源储量大、质量优。文章阐述了湖南省河道采砂现状,总结当前采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维护河湖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制定采砂规划、引入新兴科技手段用于采砂管理、强化砂石资源销售环节监管等措施,为强化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实现河道砂石科学开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甘州区河道内采砂在管理中严格按照批准的河道采砂规划执行,对河道采砂企业和个人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但在具体采砂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甘州区河道采砂管理实际,从河道采砂管理现状、河道采砂管理和收费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加以阐述,分析原因,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齐河县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可耕地控制的严格,沿黄砖厂、施工工地以及个人向齐河黄河河务局提出的取土申请逐年增多。黄河河道取土,根据《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必须服从河道整治规划。取土行为不规范,将影响黄河防洪安全。少数砖厂、建设项目工地,在暴利的驱使下,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和黄河防洪安全,顶风偷取,尤其在冬季农闲季节,部分河滩以及金堤非法取土现象严重。面对此种形势,黄河河道主管部门采取何种措施,通过何种有效途径、才能使黄河取土"规范有序、防洪保障有力,经济管理双丰收",最终实现"依法、科学、有序"的管理目标。在此,仅提出以下几种途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海潮坝河道采砂现状运行分析,指出了河道采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严格按河道采砂规划范围、要求、是管理好河道采砂的依据,并就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们镇今年修一条外环路 ,铺路基用的砂石料由镇统一按人口分给各村 ,由村民拉垫。我们村里有两条小河 ,河道内有些砂石料资源。村民自己按其田边界限划分了河道的经营段 ,即河道边的农田属哪个村民组 ,河道的砂石料也归哪个组经营。各村民组将所经管的砂石料按每立方米1~1 5元的价格卖给拉砂石者 ,钱归村民组集体所有。请问 :河道内的砂石资源到底应该归谁经营?村、镇两级可否本着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原则 ,统一规划 ,统筹安排河道的砂石资源?东港市小甸子镇小甸子村孙连柱孙连柱同志 :根据《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第五条规定 ,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型河流由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因此你村两条小河应由东港市河道主管机关负责管理。河道砂石属国有资源 ,开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行洪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 ,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的 ,必须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批 ,并领取由其发放的采砂许可证方可开采。因此 ,按照分级管理权限 ,这两条小河的采砂单位和个人必须到东港市河道主管机关办理采砂审批手续 ,并按规定交纳采砂管理费。村、镇两级无权统筹安排河道砂石资源的开采计划。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于长江、淮河等重要干支流河道非法采砂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小河道非法采砂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行洪安全及流域生态环境。该文以桐城市大沙河为例,分析了中小河道非法采砂的成因及危害,并初步探究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以来,湖南省把整治洞庭湖区非法采砂作为保护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一个重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8月,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洞庭湖区采砂规划和审批违反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部署了整改措施,省水利厅积极牵头抓好整改。8月3日,下发《关于全面禁止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河道采砂活动的通知》(湘水办[2017]68号),要求各地依法停止自然保护区一切采砂行为。派出三个督察组  相似文献   

8.
河道砂石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源,在修筑堤防、填塘固基、工程建设、吹填造地、烧制灰砖等方面应用广泛。实施河道采砂规划,有利于规范河道采砂秩序,应科学、合理、有序开采有限的砂石资源,以确保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临泽县境内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刘云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31-6332
针对大沽河河道采砂中存在的非法滥采、偷采、超采等诸多无序开采等问题,研究探讨河道采砂所带来的生态、防洪等诸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建议强化行政执法手段,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努力实现河砂的控制开采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推进全省河道采砂规范化管理,湖南省水利厅于8月22日、23日分别组织召开了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座谈会和采砂企业业主座谈会。省法制办、省公安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等相关部门、岳阳、常德、益阳等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相关县(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及市县采砂主管部门负责人、部分采砂企业业主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状况倍受关注。尤其是内陆干旱区河流水量丰、枯变化大,河道来水随季节不同相差非常悬殊,反映了农业用水与河道来水在时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尼雅河流域状况及河流洪水与枯水特点,分析区域河流来水量丰枯的变化规律,以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铁岭市砂场分布及采砂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对策及合理采砂的方案,加强了铁岭市的河道采砂和管理工作,使铁岭市采砂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  相似文献   

13.
抚宁县的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是从1987年7月开始,在中小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中,本着以河养河的原则,走卖砂治河之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全面贯彻"建设、管理、经营、服务、效益"的方针,本着先易后难,轻重缓急,远期近期,卖砂清障,筑堤绿化,注重效益具体实施,使抚宁县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标准化、正规化的轨道,使河道工程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宁县提出了"旅游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的战略方针,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及崀山景区建设不断扩大和完善。新宁县的河道管理工作,直接涉及到景区建设和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建设"水洁、畅流、岸绿、景美"的新宁河道,实现"生态河道、景观河道、数字河道、智能河道"的管理目标,分期分批逐步对全县主要河流、主要河段采取一定的保洁措施,控制排污数量,排污标准;对河道采砂、采矿、排污和非法侵占河道等进行电子数字动态监控,使河道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晚清以降,苏北沂沭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当地进行的水利建设主要以疏浚河道为目标,水利治理方针也以增加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为主要目的。然而,晚清民国时期,苏北沂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并未得到缓解。苏北沂沭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也从传统的水旱混作区,转变为单一的旱作农业区。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快速下降,濒于消亡。新中国成立后,沂沭河流域的水利建设转变为排蓄结合,注重对上游洪水的防治、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环境得到改善,水稻重新成为苏北沂沭河流域的重要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永靖县3条河道砂石资源、涉水工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采砂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河道采砂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卷烟辅材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不同规格卷烟感官质量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相同烟丝制备的不同接装纸透气度的常规、中支及细支卷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3种规格卷烟的物理指标、感官质量、烟气指标、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接装纸透气度同卷烟吸阻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同卷烟的总通风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均随烟支圆周的降低而变大;2)接装纸透气度对常规和中支的感官影响均比细支卷烟显著,随接装纸透气度增加,常规和中支的感官质量总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对于细支烟,感官质量总分呈先上升又略有下降的趋势;3)接装纸透气度与卷烟的单口焦油、单口CO及单口烟碱释放量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对单口焦油、单口CO的影响程度常规及中支大于细支卷烟,对单口烟碱的影响程度中支及细支大于常规卷烟;4)每克烟丝所释放的烟气化学成分,总量上由大到小为中支卷烟,细支卷烟,常规卷烟.其中,酮类、醛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高于常规及中支,酚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低于常规及中支,烯类、酯类、呋喃类及醇类质量分数细支与中支卷烟相当,高于常规,氮杂环类、酸类质量分数细支与常规相当,低于中支.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在利益的驱使下,东辽河河道非法采砂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严重损害了河道、河堤,影响了河的生态环境和河道的行洪安全,也给沿岸农业带来了诸多隐患。为了更好地解决河道采砂所带来的危害,文章通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引入水上绿色生态建设理念,进而促进河道环境的良性发展,推动东辽河沿岸农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水政执法管理工作中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统一,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协调不力是导致河道采砂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健全水政管理法规,水政监察部门依法进行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行政是强化河道采砂管理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部门更加重视河流资源的保护及河道防洪建设综合治理工作,优化河道防洪排涝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河道防洪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