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野生软枣猕猴桃生境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集安图县有代表性10个分布区混合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并分析养分因素间相关性。[结果]研究区土壤表土质地为黑壤土,平均pH为5.6,偏酸性,无盐碱化;有机质含量高达68.69 g/kg,富含N、K、Ca、Mg、Fe,而Cu和P相对匮乏。土壤有机质分别与Cu和B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高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土壤可利用Cu和B含量。除Mg外,N与各矿质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而P元素与矿质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K与Cu呈显著负相关;pH除与Mg呈极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矿质元素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安图县境内软枣猕猴桃生境土壤偏酸性,富含有机质,适合野生软枣猕猴桃生长。土壤有机质、pH、N、P、K与矿质元素之间有复杂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贵州山地葡萄园土壤和树体养分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43个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叶柄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葡萄园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土壤与葡萄叶柄中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土壤与树体养分含量及亏缺状况,为贵州葡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施肥依据。结果表明,土壤酸碱度适合葡萄树正常生长;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偏低,速效K、碱解N、有效P含量处于适量和高量状态;交换性Ca和Mg含量过高,有效Fe、Mn、Cu与Zn含量存在不同程度高量和过量,但也有极少数处于缺乏状态。葡萄叶柄养分N的含量62.8%处于低量状态,37.2%处于适量状态;K、Fe、Ca、Cu、Mn、Zn含量多处于高量状态,也有少量处于低量状态,有效B含量较低,其中69.8%处于低量状态,30.2%处于缺乏状态。建议田间控制K肥和Ca肥的施用量,多施有机肥,着重补充B元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新疆天山云杉林下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以天山北坡海拔2 000~2 800 m范围内天然云杉林下优势草本植物天山羽衣草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天山羽衣草地上部、根系和土壤的C、N、P、K含量,并分析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性。结果表明,1)天山羽衣草地上部养分含量低海拔区域高于高海拔区域,根系养分含量高海拔区域高于低海拔区域,其中,海拔Ⅱ和Ⅳ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海拔Ⅰ和Ⅲ(P<0.05);2)天山羽衣草地上部C:P、C:K、N:P、K:P低海拔区域大于高海拔区域;根系C:P、N:P和K:P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0.05),不同海拔土壤元素计量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呈现出低海拔区域高于高海拔区域的趋势;3)天山羽衣草地上部和根系养分特征与对应土壤养分特征相关性不显著(P>0.05);4)天山羽衣草地上部和根系C、N、P、K元素计量比的内稳性高于元素本身,C、N(稳态型)内稳性高于P(弱稳态型)。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油桐幼苗为材料,研究盆栽条件下施用适量(50 g/盆)的复混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油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土壤(CK)相比,施肥3个月后土壤p H值显著降低(P0.05);复混肥处理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P0.05)、全氮(P0.05)和碱解氮含量(P0.05);却降低了土壤全K、(全P含量除外)有效P和速效K含量,说明施肥有利于油桐幼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复混肥促进了油桐幼苗的株高﹑地径增长及单株生物量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油桐幼苗根系生长,有利于其后期生长保持较高的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可见,在三峡库区油桐种植中施用适量复混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元素含量,并促进油桐对养分的吸收及其生长,但长期施用将会导致土壤酸化,建议施用复混肥时应配施适量的有机肥,可避免因长期施用复混肥引起的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5.
白龙江上游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设置试验样地12个,对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63~9.10,土壤有机质含量1.32~29.53%,土壤全量N、P、K含量分别为0.11~3.13、0.47~4.79、8.70~14.70g/kg,速效N、P、K含量分别为43.80~625.96、0.85~17.13、43.80~625.96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减小,土壤全N、全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全P含量在海拔3 090m以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海拔3 200m以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与速效N、速效P、速效K、全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与全K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全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速效N含量与土壤速效P、速效K、全P、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速效P含量与全P含量、速效K含量与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和根系矿质元素含量及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养分特性,明确土壤养分对笃斯越橘叶片及根系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类型、水湿地无土壤类型、水湿地沟谷草甸类型和山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笃斯越橘叶片和根系中的N、P、K、Ca、Mg、Fe、Mn、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全Ca、全Mg、全Fe、全Mn、全Cu、碱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及pH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大兴安岭笃斯越橘分布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立地类型对笃斯越橘叶片中N、P、K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叶片Ca、Mg及根系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受其影响相对较小;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养分含量丰度在植株体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应。(2)从叶片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得知,叶片中N与K、Mn与Cu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1**,r=0.834**),Mn与N、Fe呈显著正相关(r=0.586*,r=0.566*);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与笃斯越橘植株矿质元素相关性复杂,仅得到叶片N、根系N和根系Fe与其对应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96*,r=0.587*,r=0.570*);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pH对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土壤pH对叶片P、Fe、Mg、Mn、Cu含量影响较大,其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均可能呈现降低趋势;而根系矿质元素主要受土壤pH、P、Ca、Mg影响,尤其土壤全Mg对根系Ca、Mg、Fe含量影响较大。【结论】大兴安岭4种典型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植株均呈现高N、K、Mn,低P、Mg的营养特性;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土壤养分总体呈现高有机质、高N、高Fe、低P的特点;提高土壤有机质、N、Fe含量并配合调节土壤pH,是笃斯越橘栽培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生姜优质高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竹根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以及植株养分含量等特性。[结果]重庆(永川)种苗科技城生姜种植区土壤整体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全部土样碱解氮含量属于适量水平,土壤中有效P、Ca、Mg、Fe、Mn、Cu、Zn含量丰富,S含量缺乏。生姜植株各部位氮钾含量较高,磷含量较低,生姜块根和茎秆中K元素含量大于N元素含量,叶片中N元素含量大于K元素含量。[结论]在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并控制氮、钾肥配比,可以促进生姜的生长,提高生姜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生姜优质高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竹根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以及植株养分含量等特性.[结果]重庆(永川)种苗科技城生姜种植区土壤整体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全部土样碱解氮含量属于适量水平,土壤中有效P、Ca、Mg、Fe、Mn、Cu、Zn含量丰富,S含量缺乏.生姜植株各部位氮钾含量较高,磷含量较低,生姜块根和茎秆中K元素含量大于N元素含量,叶片中N元素含量大于K元素含量.[结论]在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并控制氮、钾肥配比,可以促进生姜的生长,提高生姜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红塔区花卉耕作土壤养分状况,对11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红塔区花卉耕层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有机质、全N、缓效K含量以中等水平为主,有效N、P、K、Zn、Mn及交换性Mg的含量以丰富水平为主,有效B的含量为中等偏丰富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与全N、有效P、缓效K、有效Zn、交换性Mg,全N与有效N的含量成正相关,均达显著水平以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阳地区大力发展鲜切花栽培,切花非洲菊是主要的品种,在切花非洲菊栽培中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但传统的有机肥主要是农家肥,其养分含量低,施用量大,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带有病菌等缺点,并可能因此而使非洲菊产生病害。沼肥是有机物在沼气池内经过厌氧发酵的产物,沼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N、P、K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选择6个重要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分布区域,通过测定不同白刺居群的土壤pH、有机质(OM)、全氮(N)、全磷(P)、全钾(K)、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对比不同白刺居群间的土壤养分差异,分析其空间变异性以及与地理位置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著空间变异性,土层深度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各养分指标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规律不明显。2)3个土层深度(0~15 cm,15~30 cm,30~45 cm)土壤pH、OM、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是:8.37~9.21、3.34~20.68、0.18~1.21、0.35~0.75、16.12~22.04、5.13~553.28、1.10~52.54 g·kg-1和103.83~562.28 mg·kg-1。3)3个土层深度的各土壤养分含量平均值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4)3个土层的土壤OM和全N含量纬度、经度和海拔分别呈显著正相关、负相关和负相关,表层土壤(0~15 cm)有效P和速效K含量与纬度、经度和海拔分别呈显著正相关、负相关和负相关,经度和海拔还显著影响30~45 cm深土壤速效K含量。此外,综合分析各养分含量发现怀头他拉镇白刺居群土壤肥力最高,而茶卡镇和乌兰柯柯镇肥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川西高寒灌丛草地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阐释川西高寒灌丛草地生态脆弱区各海拔梯度对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规律,为高寒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四川省甘孜州折多山东坡选取了3 400,3 600,3 800,4 000,4 200 m 5个海拔梯度,测定各海拔范围内0~20,20~40,40~60 cm各层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土壤有机C、全N、C/P和N/P在海拔为3 400~3 800 m时呈现上升趋势,在3 800 m处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整体呈"倒V型"变化;土壤全P、N/K和P/K随海拔的升高逐渐上升;土壤全K含量除在海拔3 600 m处之外,都随海拔的增加逐渐降低;C/N和C/K则随海拔的上升大致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C和全N显著相关(P0.05),全N和全P显著相关(P0.05);海拔与土壤全P和C/K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土壤全K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和土壤N/K、P/K呈显著正相关(P0.05);受海拔及植被类型影响,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C/P和N/P在一定程度上受有机C和全N的影响,而C/K、N/K和P/K受全K含量的影响较大;各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平均值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C/N/P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变异性较大。【结论】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具有明显的表聚作用,因此,加强高寒灌丛草地土壤的保护对折多山的植被修复和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不同配比及有机肥对莲藕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区试验连续两年研究了NPK不同用量配比及有机肥对莲藕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量NPK和较低量NPK+有机肥处理均有利于增加荷叶总面积,并显著提高莲藕产量;单施N、P或K,一般能提高莲藕中该种元素的含量,增施有机肥明显提高莲藕N、P和K的含量,莲藕对K素的吸收量较高,NPK养分吸收量之比平均约为1:0.25:2.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地块的土壤采用无机肥、有机-无机混施、有机肥、不施肥4种方式进行施肥;3个月后检测土壤中p H、有机质、全氮及有效氮、全磷及有效磷、全钾及速效钾等肥力指标,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中N、P、K等养分流失,还可有助于保持土壤酸碱稳定性;施用无机肥,虽然可提高土壤中N、P、K等养分含量,但会造成土壤酸化,有机质矿化损失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江西省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采用常规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分析了不同分布区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不同,但只有容重差异显著。容重以于都最大,崇义较小,土壤孔隙状况与之相反,持水性能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分布区Fe、 Mn、 S和B较丰富, N、 P、 K低于临界值;崇义和兴国土壤Ca和Mg、于都土壤Zn、铜鼓土壤Ca、 Mg、 Zn和Cu均低于临界值。不同分布区间,于都土壤P、 K和Cu吸附率最高, S、 Mn、 Zn和B吸附率分别以铜鼓、贵溪、兴国和崇义最高;兴国土壤K、 S、 Cu和Mn吸附率最低,铜鼓土壤P和Zn吸附率最低, B吸附率以贵溪最低。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养分元素的影响不同;容重与土壤孔隙状况、容重与持水性能、有机质和pH与养分吸附率的相关性呈相反的趋势;养分元素吸附率与该元素养分含量呈不同的相关关系,有正相关( Mn和Zn)、负相关( S和Cu)和相关性不明显( P、 K和B)。不同分布区养分元素含量的缺乏和丰富状况不同,在指导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对养分元素的吸附作用,采取合理的养分管理措施,从而达到环境友好、可持续的毛竹林经营。  相似文献   

16.
对陕西省耀县山地不同海拔高度三个酿酒葡萄园0 ̄60cm土层土壤的养分及葡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葡萄园土壤pH均在8.0左右,属石灰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和N、P、K等大量元素含量偏低,各种微量元素除了有效B含量很低以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丰富。植株生长量以海拔最低的葡萄园大于其它两地。果实糖酸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总酚和单宁含量以海拔居中处的最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台州市山地酸性红黄壤种植的、6个典型枳砧早熟宫川温州蜜柑成年结果园中选取的30株树的土壤和叶片养分及果实品质测定,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所有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成正相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土壤矿质养分中以速效磷最大,其次是K、N,叶片养分中P可显著提高Vc的含量,并有增糖减酸的作用。Mg、B会增加果实酸度,对品质不利。因此提出,为了生产优质果品,柑橘园每年要使用一定量的有机肥,但不宜过多;在确保氮肥适量的前提下,要重视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的使用;至于次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做到以缺补缺,及时矫正。  相似文献   

18.
对闽侯县不同海拔水稻土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养分含量总体较高,但分布不均,82.1%的土样速效钾处于中低水平;低、中、高海拔区的有机质、碱解氮呈随海拔上升而增加的趋势;有效磷、速效钾均表现为低海拔区高海拔区中海拔区;p H值表现为随海拔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建议低海拔区应降低磷肥施用量、稳步提升有机质含量;中海拔区应适当补磷、增钾;高海拔区应适当调减氮肥用量,酸性稻田应注意补充石灰、白云粉等以提高土壤p H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陕南茶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为陕南茶园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南8个县(西乡县、南郑县、勉县、城固县、宁强县、紫阳县、平利县和商南县)99个茶园土壤样品,对其pH值、有机质和速效N、P、K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陕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为0.96~43.34 g/kg,未达到优质高产茶园的要求;pH为4.08~6.93,均能满足茶叶生长的基本土壤酸碱度条件。西乡县茶园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他7个县(P<0.05),宁强县和勉县土壤pH值有减小的趋势。pH值与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速效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与速效N和速效K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陕南茶园应合理施用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酸碱度。陕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之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影响着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以凤山县为例,研究桂西北地区表层土壤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及有机质含量、pH值的分布情况与地球化学特征,计算单元素养分等级及养分综合等级,综合讨论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pH值以强酸性—酸性为主;土壤氮元素比较丰富,有机质相对丰富,磷元素比较缺乏,钾元素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绝大部分为3等(中等),面积占评价总面积的72. 08%。不同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养分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氮元素含量与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红壤其他土壤水稻土、林地其他地类水田旱地;磷元素含量与pH值各统计值表现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其他土壤水稻土红壤;钾元素中石炭系的各统计值普遍高于二叠系、三叠系,其他土壤红壤水稻土、林地旱地水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