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动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桂林气候(1951—2008年)和3种动物物候(1983—2008年)的趋势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动物物候期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对主要气候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桂林市动物各个物候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始鸣(见)期和绝鸣(见)期既有提前,又有推迟,始鸣(见)期以呈提前趋势为主,绝鸣(见)期以呈推迟趋势为主;始绝鸣(见)间隔日数,3种动物均一致延长。桂林市动物物候期与其发生时和发生前1~5个月的气候因子相关较显著。动物物候期变化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最敏感,而对日照的反映不敏感,即动物物候期的变化主要是气温和降水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桂林市迁徙过境家燕的物候期及同期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家燕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家燕始见期稳定,绝见期显著推迟,始、绝见间隔期明显延长;影响家燕始见期的主要气象条件为1月平均最高气温,影响其绝见期的主要气象条件为6月份降水量和5月份日照时数,影响其始、绝见间隔期的主要气象条件为6月份降水量;1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升高可使家燕始见期提前,6月份降水量增多、5月份日照时数增加可使家燕绝见期推迟。  相似文献   

3.
以2000-2011年湖州市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动植物物候资料和1969-2011年湖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等统计学方法,研究湖州市近42年来冬季气候的变化特征及近12年来气候变化对春季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2年来冬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都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而近10年来与整体趋势相反;近12年来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整体呈推迟趋势,草本植物的展叶始期有所提前而开花始期有所推迟;冬季平均气温与春季动植物物候期有较好的负相关性,说明平均气温是春季物候期的敏感因子,尤其对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而降水和日照对春季动植物物候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统计和突变分析方法,对贵南地区1978—2018年气候和4种植物物候(1992—2018年)的趋势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植物关键物候期与温度、降水的相关性以及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贵南地区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基本相一致,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物候期变化受当地气象条件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温度、降水、日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气象因子。草本植物展叶盛期推迟明显,开花盛期趋势倾向率的变化幅度比展叶盛期要小一些,果实或种子完全成熟期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黄枯普遍期一致提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盛期、落叶始期推迟的趋势不明显;果实或种子成熟期提前的趋势不明显。贵南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996年后开始逐步上升,突变发生在1994—1996年,植物全物候期突变点都发生在温度突变以后。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比较敏感,掌握当地气候和物候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熊永花  林娜 《北京农业》2012,(15):216-217
利用贵州省黎平站1957-2009年53年的年平均气温、四季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气象资料,对黎平县53年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统计研究.结果表明:53年来,黎平县气温总体呈升势趋势,且有明显的阶段的变化,呈暖-冷-冷-暖交替变化出现;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冬春秋三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变暖过程中以冬季变暖起到了主要作用;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同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有相同的特征,且速率是年极端最高气温的2.52倍.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冬小麦物候期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和国家基本气象站实测的冬小麦物候数据和气温数据,通过地理信息技术、5日滑动平均法、相关性分析,探讨了2003—2012年我国冬小麦主要种植区内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成熟期起始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温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近年来研究区域内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成熟期起始日期在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在时间序列中返青期、拔节期、成熟期的发生时间主要呈延后趋势;农业界限温度初日自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农业界限温度的通过日期在西北地区呈提前趋势,在东部地区呈延后趋势;冬小麦物候期起始日期与农业界限温度初日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温度升高可以促进冬小麦生物过程进行,有利于冬小麦拔节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发生,从而导致冬小麦物候期提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海省1961-2006年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1-2006年青海省4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ArcGIS 9.3,对青海省40个气象站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和气温倾向率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尺度上看,除河南、清水河和沱沱河外,青海省其他地区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青海省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突变年份分别为1995年和1994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没有突变发生。突变气象站点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的概率最大,而平均最低气温在2000年以后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较大。从空间尺度上看,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而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则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全球变暖和地貌类型差异等因素是造成青海省气温时空显著变化并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贵阳市木本植物春季物候对昼夜(最高及最低)温度响应的差异,增进对亚热带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理解,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及t检验等方法,对贵阳市40余种木本植物展叶始期和始花期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响应的相关时段及敏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木本植物的展叶始期和始花期对最低气温响应的敏感度分别为-7.41 d/℃和-7.32 d/℃,显著高于对最高气温的敏感度(-4.06 d/℃和-4.45 d/℃),即温度上升1℃的情况下,最低气温使春季物候提前的天数平均比最高气温多3 d左右;始花期与其对最低温度的敏感度成显著负相关,说明始花期较早的植物对最低温度的敏感度较高;展叶始期和始花期对最低气温响应的相关时段平均值分别为73 d和86 d,均显著长于最高气温的47 d和64 d。  相似文献   

9.
高祺  车少静  韩军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19-18323
基于河北省气候和物候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1961~2006年河北省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46a中河北省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略有下降,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物候期的变化明显,木本、草本植物春季物候提前,秋季物候呈推迟趋势,生长季呈延长趋势;土壤表面始冻期推迟,解冻期提前,封冻期缩短。  相似文献   

10.
选用利川市气象站1961-2010年逐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利川近50年来极端最高气温表现为弱增温趋势,增温不明显;极端最低气温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增温明显;极端气温差趋于缓和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选取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气象局1980—2018年的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以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观测数据资料,对新绛县近39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绛县近39年来年平均温度主要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95℃/10 a;偏冷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0年代90年代末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年份以偏暖期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2℃/10 a,即每10年新绛县年极端最高温度增加0.22℃。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5℃/10 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这充分表明新绛县近39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比较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新绛县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导致一些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选取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气象局1980-2018年的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以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观测数据资料,对新绛县近39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绛县近39年来年平均温度主要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95℃/10a;偏冷期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0年代90年代末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年份以偏暖期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2℃/10a,即每10年新绛县年极端最高温度增加0.22℃。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5℃/10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这充分表明新绛县近39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比较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新绛县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导致一些异常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采用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同心县1955—2015年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进行了年变化和月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同心县近60年来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增幅为2~3℃,1987年前后为气温升高的转折点;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的月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7月份升到最高值,1月份降至最低;近60年气温的极端值分别出现在2000年7月和2008年1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9.0℃,极端最低气温为-2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植物物候能指示自然环境中的气象和水文变化。采用SW模型模拟木本植物的物候期,分析SW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分析SW模型模拟效果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物候模型及物候期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基于沈阳、北京、西安、洛阳等10个站点观测的地面物候数据(叶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开花始期和叶变色期)与气象数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SW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模型进行内部检验及交叉检验,评价模型的准确度及适用性。  结果  研究区域各地近50年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除洛阳、德州外其余地点春季物候期均为显著提前趋势。其中,泰安的紫薇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显著,以每10年?4.96 d的速度提前,北京的银杏叶芽开放期提前趋势最不显著,以每10年?0.72 d速度提前。秋季叶变色期表现为推迟,秦皇岛紫薇叶变色期以每10年1.05 d速度推迟,北京地区植物叶变色期以每10年0.12 ~ 0.49 d的速度推迟。SW模型对春季物候期模拟效果优于对秋季物候期的模拟,且乔木模拟效果略优于灌木。该模型对加拿大杨展叶始期模拟最为准确,决定系数(R2)为0.958,均方根误差(RMSE)为3.5 d;灌木中对紫丁香开花始期模拟效果最优,其R2为0.942,RMSE为3.6 d。与春季物候期模拟相比,秋季叶变色期的模拟偏差较大,R2仅为0.030 ~ 0.574。  结论  在过去的50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多数站点春季物候期表现出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则表现为推迟,在物种间和区域间的变化存在差异。SW模型适用于不同生活型物种的物候期模拟且模拟效果差异不显著;该模型对不同物候期的模拟效果不同,其中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的模拟最为准确,其次是叶芽开放期,叶变色期模拟准确度则最低。这表明仅考虑温度因子的SW模型不能真实模拟秋季物候期,应耦合光周期和降水等因子改进模型,以提高模型模拟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象资料对南昌县油菜花花期进行研究,分析了气象因子对油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花现蕾始期、现蕾普期、抽薹始期、抽薹普期、开花始期、开花普期、开花盛期平均日期分别为1月5日、1月21日、2月10日、2月17日、3月1日、3月8日、3月19日。油菜花现蕾始-普期、抽薹始-普期、开花始-普期、开花普-盛期间隔日平均值分别为7、8、8、11 d。利用气象因子和油菜花期各阶段日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油菜花花期预测。油菜花现蕾始期至普期间隔日数与开花期平均气温、开花期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开花普期至盛期间隔日数与开花期前2周最低气温、开花期前3周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降水量与油菜花花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沽源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4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气候倾向率分析方法得出,沽源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极端最高气温升幅最大,气温倾向率为0.458℃/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升幅最小,气温倾向率为0.263℃/10年。年极端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353℃/10年。一年当中,以夏季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秋季最小。  相似文献   

17.
南昌县油菜花花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气象资料对南昌县油菜花花期进行研究,分析了气象因子对油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花现蕾始期、现蕾普期、抽薹始期、抽薹普期、开花始期、开花普期、开花盛期平均日期分别为1月5日、1月21日、2月10日、2月17日、3月1日、3月8日、3月19日。油菜花现蕾始-普期、抽薹始-普期、开花始-普期、开花普-盛期间隔日平均值分别为7、8、8、11 d。利用气象因子和油菜花期各阶段日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油菜花花期预测。油菜花现蕾始期至普期间隔日数与开花期平均气温、开花期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开花普期至盛期间隔日数与开花期前2周最低气温、开花期前3周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降水量与油菜花花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植物物候变化是气象和水文变化的敏感指标,气候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参数。研究植物物候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以辽西1980—2020年旱柳、榆树春季物候资料和局部气温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旱柳、榆树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20年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速率为0.365℃/10 a,1—3月平均气温上升趋势为0.609℃/10 a。旱柳、榆树春季物候期提前显著。旱柳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分别以-2.642 d/10 a、-2.966 d/10 a倾向率提前;榆树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分别以-4.008 d/10 a、-5.242 d/10 a倾向率提前。3月和2—3月气温与旱柳、榆树春季展叶期、开花盛期相关显著,是影响物候期的主要因子。当平均气温每变化1℃,旱柳展叶期、开花盛期提前0.8~1.5天,榆树展叶期、开花盛期提前0.7~1.4天。研究结果可为农时预报服务、农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冬艳 《现代农业科技》2011,(3):312-314,323
利用大连市1951—2009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大连市1951—2009年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和冬季上升趋势明显,夏季和秋季升温较弱。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比年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蒸发量均呈下降趋势。年蒸发量与年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最显著,其次为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与年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正相关,而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内蒙古自治区孪井滩气象站(2010年至2019年)气象观测资料及(2010年至2019年)春玉米的每个发育期数据,分析春玉米发育期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播种期:春玉米播种期的敏感因子为4月平均气温、4月平均最高气温、3月极端最低气温;b.出苗:春玉米出苗期敏感因子为4月平均气温、4月平均最高气温、3月极端最高气温、11月平均风速;c.三叶期:春玉米三叶期敏感因子为4月平均气温、4月平均最高气温、5月平均风速;d.七叶期:春玉米七叶期敏感因子为4月平均气温、4月平均最高气温、5月极端最高气温、3月极端最低气温、5月平均风速;e.拔节期:春玉米拔节期敏感因子为3月极端最高气温、8月极端最低气温;f.抽雄期:春玉米抽雄期的敏感因子为10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低气温、10月平均最低气温、3月极端最低气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g.开花期:春玉米开花期的敏感因子为10月平均气温、12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低气温、10月平均最低气温、12月平均最低气温、5月极端最高气温、3月极端最低气温;h.吐丝期:春玉米吐丝期的敏感因子为12月平均气温、10月平均最低气温、12月平均最低气温、5月极端最高气温、3月极端最低气温;乳熟期:春玉米乳熟期敏感因子为10月平均气温、3月极端最低气温;i.成熟期:春玉米成熟期敏感因子为3月极端最低气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9月平均风速。玉米的出苗期与抽雄期和日照时数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发育期和日照和降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