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农村公共危机防控日益成为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工作的关键点,公众也开始关注政府防控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效果,并将个人期望与危机防控效果的实际感知相比较。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和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评测模型,构建了农村公共危机防控公众满意度模型,并对农村公共危机防控的公众期望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风险社会视域下,公众对农村公共危机防控服务的期望和感知会对公众满意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鉴于此,政府应提高农村公共危机防控服务的质量,并关注公众对于农村公共危机防控的期望和感知质量,以提升公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郭帅帅  郑庭义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4):196-200,封3
通过对府际协作理论和公共安全研究的综述,发现农村公共安全府际协作治理中存在风险源复杂、资源调配难、协作动力弱、效果不突出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安全治理中府际协作的优化路径,应在确定基本原则的同时,设定协作治理目标,通过创建跨域治理协作机制,开创农村公共安全治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我国农村地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基层政府危机管理水平,采用实地调研法,以S市H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管理措施,研究农村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能力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应急能力受到专业知识、领导能力、管理理念、农村现有应急制度、农村现有治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多主体治理体系,健全紧急赋权制度,对干部进行危机处理培训以及构建专家网络援助体系等措施提高农村地区重大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4.
汪丽红 《甘肃农业》2019,(1):105-107
构建科学的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结构,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危机中的主导作用,确立政府的核心地位,由政府集中决策、统一指挥;要积极发挥农村社会组织、村干部和农户农民在危机应对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危机治理;要不断提高县乡政府、村社组织和村民的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效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全国性公共物品,其主要的供给责任属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社会救助法的公共治理应对国家权力的社会化,对该领域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应当树立的理念是协同合作而非管制竞争。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法制体系对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呈现“事权与财力倒置”的趋势。这既造成行政权力错位,也给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带来挑战。建立合作型社会救助纵向府际关系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具体职能,建立纵向府际协同机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定程序,这也是社会救助法实现公共治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农村地区和谐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当今社会政府倡导社会治理,农村地区公共危机治理更是社会治理关键部分.由于农村地区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差异等原因,及一直以来"官本位"的主导理念,农村地区的公共危机治理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民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主动性和发挥空间有限.近...  相似文献   

7.
当前,公共危机高发频发,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治理。围绕公共危机的治理,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单打独斗式的管控是不行的,它需要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实行协同治理。协同治理理论对于公共危机的治理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当前公共危机治理的协同度依然不高,存在着诸如政府的危机意识不足、治理主体间参与度不平衡、法律体系不健全、应急资源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我们要从提升公共危机治理效度的目标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确保应急资源有效供应,进而实现公共危机的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8.
在面对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尤其是在类似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这样全国性的公共社会危机面前,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和基层治理能力,进行系统研究与探索,意义深远。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基层治理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查找深层次原因,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村官治理能力的路径和机制建议,促进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非盈利组织作为应对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主体之一,在危机应对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积极作用。本文以非营利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场域设定对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的意义,探讨如何优化非营利组织使其更好地参与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引入政策网络分析范式。简单描述了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策网络,提出更深层次的探讨选择。  相似文献   

11.
农村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现实中治理涉及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是中国环境整治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农户参与机制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根源。本文从多角度对日本在提升农户环保参与度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效,涌现出来的社区各阶层力量,更进一步体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突发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处于基层社区单元的边缘,是卫生危机防控的边缘地带,更需要社区多元主体的参与形成防控统一战线。但从农村各主体在社区疫情防控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体系还不成熟,处理突发公共卫生危机能力相对较弱。探索农村多元主体参与的困境成因,旨在更多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09-210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中国社会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时机也逐渐成熟。但是从治理体系来看,不难发现真正的社会治理确是"社会公正"的维护机制。因此,要想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调整我国现行的农村治理方式,通过农村治理方式的调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切实让基层政府参与进来,以农民为主体开创农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的评估对政府部门进行农村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农村地区公共危机的特点,利用改进的Servqual模型,增加预警性的维度,构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评价模型,评价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探讨农村公共危机防控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评价结果为-0.178,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较低。影响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响应性、有形性、可靠性、预警性、保证性和移情性。研究表明,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危机防控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交流沟通渠道和完备的农村公共危机机制等。因此,政府防控部门应当以关注农村居民需求为重心提升防控人员工作能力、以管控舆论为重点创建多元信息沟通渠道和以协同预警网络为抓手完善农村危机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危机的管理中,非政府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的公共危机特别是农村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增多,除了政府这一主体的管理以外,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阐述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优势,分析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危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为化解公共危机提供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农村社会治理经历了创始阶段、突破阶段、创新阶段和深化阶段四个阶段。进入新时期,辽宁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社区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社区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治理主体单一、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现代化信息化治理手段滞后等问题,需通过深化以"四会制度"为重点的协商共治机制、健全农村"三社联动"机制,提高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通过打造农村社区现代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滞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就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未来需要而言,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协同学揭示了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机理与规律,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关键是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民众之间的协同效应,即明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资源保障;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信息平台;培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形成协同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公共参与水平是基层民主治理水平的重要表征。受制于现有的农业经营方式,农村居民公共参与的整体水平仍相当低下,参与主体存在诸多不足,惯性政治参与和经济利己动机、从众心理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自发性参与相当典型。要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的民主程度,必须在深入改革农村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立足农村公共生活实际,完善基层治理结构,保持农村治理政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简述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界定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借助统计和普查资料对浙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浙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断增加,但其规模结构、区域布局和供给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缺憾,主要表现在“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村级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农田水利建设不足、生态环境仍较差、城乡和地区供给仍失衡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财政支农水平不高、府际间协作不足以及政府供给机制与农民需求脱节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17-218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稳定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既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又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根本路径。如何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探索新路径、新方式,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成为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改革创新、抓关键环节,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强化农村资产管理,牵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夯实了基层基础,有力推进了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