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保护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资源并进行增殖放流,开展了毛蚶苗种繁育试验。主要技术包括:亲贝暂养、人工催产、孵化、幼虫培育等,幼虫培育前期密度为10~15粒/mL,后期为5~10粒/mL,眼点幼虫密度为5粒/mL。主要饵料为:金藻、扁藻、小球藻、角毛藻和海洋酵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人工育苗技术,在滨州无棣沿海开展毛蚶人工育苗试验,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毛蚶亲贝培育、催产孵化、幼体培育和稚贝培育的技术方法。采自滨州海区的毛蚶亲贝经过一个月的培育,95%个体性腺发育成熟,经过阴干流水刺激后自然产卵,在水温25.0~28.0℃的条件下,孵化率90%以上,毛蚶幼体18 d左右平均壳长320μm,进入变态附着期。附着阶段采用海泥作为附着基,附着效果好,附着变态率在50%以上,稚贝最适生存盐度为20‰~35‰。育苗试验共获得毛蚶稚贝5 980万粒。  相似文献   

3.
自虾塘混养毛蚶技术报导以后,不少专业户来函来电询问,现以问答形式集中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海毛蚶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蚶俗称“蚶子”,是一种大型的浅海滩涂经济双壳贝类,主要生活在2~1 0m浅海海域,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而地处渤海之滨的丰南沿岸所产毛蚶尤以个大、体肥、膏满、不含泥沙等优点,在全国享有盛名。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毛蚶资源日益匮乏  相似文献   

5.
海州湾毛蚶浅海筏式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江祥  刘刚等 《齐鲁渔业》2002,19(11):13-13
毛蚶俗称瓦楞子、毛蛤,壳质坚厚,适应能力强,发病率低。其肉质鲜美,食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为克服传统底播增殖方式的局限性,探索黄海南部地区毛蚶养殖高产高效新技术,我们于2000~2001年在海州湾北岸腹地浅海区进行了毛蚶半人工采苗与筏式养殖试验,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2001年采苗2000万粒,养殖面积 100亩,收获毛蚶 25万 kg,产值 120万元,纯利润 45.4万元。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虾与毛蚶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文 《河北渔业》2005,(2):22-22,41
自80年代以来,我区海水养殖一直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导。近年来,随着对虾病害的流行,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逐渐下滑。针对这种状况,我区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优化养殖模式,促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养殖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早期也称前期,由放苗养至幼虾体长6厘米,即放苗后的30-40天以内,虾苗从育苗池进入养殖池,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虾体幼小,游泳能力弱,活动范围窄,摄食能力差。此期管理不当,易造成虾苗生长率和成活率低,从而影响养殖产量。早期高成活率养殖管理技术是养殖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1994,(3):8-11
1993年,暴发了全国性的虾病,我省对虾养殖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全省从粤东到粤西相继发生了大面积的传染性、急发性的以病毒性与细菌性并发的综合性虾病,损失惨重。两造暴发虾病的面积达11万亩以上,占养虾总面积的50%,损失对虾产量达6,  相似文献   

9.
我县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长达120华里,浅海滩涂可养面积约7万亩,有着良好的养虾自然条件。在各级水产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县对虾养殖场的干部和职工,发扬了艰苦创业精神,顶风霜、冒严寒、住工棚、战荒滩,自1975年始,连续几年养殖对虾,由小面积试养发展到大面积养殖,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进入我国养殖对虾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6年养殖对虾产量107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6年超过66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7%。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产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世界水产业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加固,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论述对虾养殖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养殖大规格优质对虾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曹琛 《齐鲁渔业》2008,25(10):37-37
毛蚶(Seapharea subcrenata)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以渤海、东海近海较多。近年来,由于酷捕滥采和近海污染,毛蚶资源量急剧下降,商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经济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由于台湾斑节对虾的疾病,使日本养虾业受到很大损害,并由此被迫转向小规模生产,这就是1988年春季以来,导致日本对虾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这次有机会赴台,目的是调查斑节对虾疾病的实况和了解自1987年以来威胁日本对虾市场的台湾活对虾的现状。调查日期从1988年8月8日至15日。调查区域是以屏东县东港为中心的斑节对虾养殖区;屏东、高雄的虾加工厂;东港、基隆的各水产试验所;以及宜蓝的对虾养殖区。调查报告如下:台湾现代的斑节对虾养殖,是由廖一久博士等在故藤永元作博士的指导下,于1969年斑节对虾在世界首次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的。其后,不断发展,到1983年产量已超过1万吨,1987年达到8万吨以上,创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虾Penaeus(Marsupenaeus)japonicus Bate,俗称花虾、青尾虾、竹节虾,是南海北部重要的经济虾类,近年来,日本和台湾已把此虾发展为主要养殖品种之一,为了探索日本对虾在本地区养殖的可行性,我市于1990年进行了养殖试验。首次在陆丰县甲东养虾场利用400亩虾池,以自然苗进行第一造养殖,初获成效,平均亩产为25公斤。  相似文献   

15.
一、改进养虾模式,采用先进养虾技术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养虾模式和实用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我们要一改过去粗放养殖和大水面养虾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封闭、半封闭小面积高密度精养、多级轮养或淡化养殖等养虾模式.采用虾苗肥水下塘、中间培育和水质调控等技术,培育天然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使虾池维持一定单细胞藻类等浮游生物数量.以补充对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减少配合饵料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学》1988,7(1):27-27
在厄瓜多尔南部许多沿海地区海水虾养殖业发生显着变化,已建立了60000多公顷的池塘,沿海的生态和经济状况明显改变。经过2年的对虾减产之后,养虾人员将获得高产和较高的收入。厄瓜多尔观察家估计,由于1986年8月厄瓜多尔政府实施经济改革,1987年对虾出口数量显着增长。产量的骤增需要更多的对虾后期幼体放养到池塘里。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乳山县白沙口潮汐发电站.在水电部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的扶持下.兴建了270.5亩的对虾养殖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对虾总产62,600斤,平均亩产231斤,达到成虾标准12厘米以上的占80%.其中1个17.5亩的养虾池。产量4,800斤,亩产274.3斤.  相似文献   

18.
台湾省的养虾业相当发达,养殖对象主要是斑节对象,这种对虾因其甲壳上有明显的黑白条纹而得名,又因它喜栖息于水草,藻类茂盛的场所,故在台湾,广东称之为“草虾”。  相似文献   

19.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