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吉林市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 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对2014年冬季吉林市的天气进行评述,包括降水、气温、环流特征等,并分析了季内天气对农业生产、防火、交通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铁岭地区四个国家气象站地面气温、降水资料、区域自动站数据以及500hpa高度场资料对2014年铁岭地区夏季天气、气候特点及环流形势进行分析。2014年夏季铁岭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夏季全市平均气温22.9℃,比常年偏高0.3℃,平均降水量为360.0毫米,比常年偏少近2成。夏季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前期偏多,后期异常偏少。500hpa环流形势表明:前期中高纬度以经向环流为主,冷暖空气交换较强,为充沛的降雨提供了环流背景;后期高空系统为平直的纬向环流,造成降水偏少,发生气象干旱。  相似文献   

3.
2022年10月9日-10日延边州出现了明显降水,山区出现了雨夹雪。分析本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模式预报偏差成因,发现:气旋入海后爆发性发展配合偏东回流的长时间影响是本次降水量级较大的关键;模式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基本准确;降水量级预报中,EC、CMA-GFS与实况最接近,EC模式稳定性更高,两家模式均在最近时次的预报更准确。降水相态的预报离不开气温的预报,EC气温预报与实况偏差较小,CMA-GFS预报的850hPa气温和2m气温均较实况偏高,在今后的气温预报中要更多参考EC的预报。通过检验雷达ROSE2.0降水产品,发现降水最强时刻,距离雷达较近处,降水会被过高估计;在距雷达80km以外地方的降水被过低估计,其他区域估计的强降水对实际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深对积云在北极区域气候中作用的理解。[方法]利用一个北极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浮力能量型云模式以及质量通量型方案2种积云参数化方法,开展了北极区域气候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积云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差别以及相似之处,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积云参数化方案对北极年平均地表气温分布模拟影响明显,浮力能量型云模式方案可以更好地模拟温度场,模拟的温度存在较大的冷偏差,且随着高度抬升偏差减小;质量通量型方案模拟的降水误差更小,模式对总降水的模拟水平主要由对大尺度降水的再现能力决定,提高大尺度降水的模拟水平对改善北极区域降水模拟是至关重要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气候模式的改进和气候变化的预测及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CMIP5中的19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结果,在对模式模拟能力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全球模式对华北地区气候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对气温空间分布模拟效果较好,对降水的模拟效果与气温相比相对较差。多模式集合平均值能较好地给出华北区域当代气候变化特征,较大多数单个模式模拟效果好,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有所提高,尤其是降水;对未来集合预估的结果表明,21世纪末期不同排放情景下,华北地区年、冬季和夏季气温均将升高,降水也以增加为主,且RCP8.5情景下升温和降水增加幅度较RCP2.6和RCP4.5情景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盛夏南亚高压位置异常与重庆降水气温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51年(1961-2011年)南亚高压特征指数和重庆地区34个地面观测站盛夏(7-8月)降水量、气温资 料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亚高压的南北位置变化与重庆地区盛夏期间降水、气温存在显著的 负、正相关关系.盛夏,当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重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异常干旱;当南亚高压位置偏 南时,重庆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还发现,南亚高压南北位置异常年份东亚 地区大气环流具有典型的重庆异常降水年份的特征,表明南亚高压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异常有着紧密联系,并 通过环流的异常影响重庆盛夏降水和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闫瑛  沈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23-13025,13137
[目的]研究基于MODIS的黄河中游地表反照率时空变化。[方法]利用2001~2010年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MCD43B3)以及气象站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黄河中游地区地表反照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研究区地表反照率年内年际波动变化,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地表反照率年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林地。不同地形、地表覆盖类型地表反照率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关系不同。[结论]该研究为中长期气候预报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程智  朱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46-10447,10536
[目的]研究一种利用多层次的模式环流输出场建立的降水预测模型。[方法]对安徽省业务运行的降尺度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模式多个层次的环流场中寻找与降水的高相关区;并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模型对预报因子进行筛选和组合,形成了月降水量的预测方程;最后分别将2005—2009年的实况环流场和模式环流场代八方程,比较2种资料方案的预测评分,分析各月评分的高低,考察其业务运行的可行性。[结果l与传统降尺度方法相比,利用多层次的模式环流输出场建立的降水预测模型资料内容更为丰富;从预测效果来看,平均距平符号一致率为63%,Ps评分为75分,不仅高于业务运行的降尺度方法,也高于业务发布预测的评分;此外,该方法对典型涝月的预测效果更好,表明该方法对异常值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丰富降尺度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尺度模式WRF 3.7版本及NCEP FNL资料作驱动场,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MODIS资料(MODIS03)提高WRF模式对区域降水的模拟能力,就2003年6月下旬我国华东地区的一次强降水事件进行48 h短期天气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最新MODIS03资料的土地利用率可以减少降水误差,植被覆盖率会增加降水量,但同时替换土地利用率和植被覆盖率的LG03试验的模拟结果最接近实测资料。不同的陆面信息可以直接影响地表蒸发量及水汽通量散度的模拟结果。通过分层的水汽通量散度可以看出,不同的陆面信息模拟的水汽辐合主要在地表气压到850 h Pa产生差异,并最终影响降水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0.
周锦阳  王恒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28-130,133
利用石家庄市1955—2016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2年来石家庄市气温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气温变化的环流因子。结果表明,自1955年以来石家庄市年、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大多数月份平均气温的变化存在持续性,同期的气温与降水间呈反相关关系,并且与同期环流指数、极涡和副热带高压类环流指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铁岭地区4个国家气象站、区域自动站地面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 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铁岭市2021年夏季基本天气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灾情。结果表明:铁岭市2021年夏季平均气温23.0℃,比常年同期偏高0.4℃,盛夏(7—8月)气温显著偏高;夏季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19.1 mm,接近常年同期(431.9 mm),降水以阶段性、局地性为主,时空分布不均,前期偏多,后期偏少,局地有暴雨、短时强降水出现;平均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少。500 hPa环流形势表明,前期中高纬度以经向环流为主,冷暖空气交换较强,为充沛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后期中高纬以较为平直的纬向环流为主,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且盛夏期间副高盘踞在辽宁地区稳定少动,造成该区高温少雨,发生阶段性干旱。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测未来大气环流模式HadCM3下,河西走廊在人口较快增长、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A2)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低排放情景(B2)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河西走廊14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降水量作为预报量,以全球大气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预报因子,采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预测研究区未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结果】SDSM对河西走廊气温和降水模拟的解释方差分别为0.54~0.85和0.09~0.64。2070-2099年A2情景下,河西走廊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分别增加4.8,2.4和5.4℃,B2情景下分别增加3.5,2.0和4.0℃;河西走廊西部部分地区2070-2099年A2情景年降水量增加20.0%,B2情景增加6.7%,而中东部地区2070-2099年A2情景年降水量减少22.0%,B2情景年降水量减少15.4%。未来河西走廊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均有所增加,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有所减小。【结论】SDSM对气温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降水;河西走廊未来A2、B2情景下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日最低气温的增幅小于日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的增幅;河西走廊未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具有区域特征,西部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而中东部地区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惠民  孙小东  汪健钢  姚维霞  史小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61-15162,15177
地表覆被变化能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水文循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已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20年来内蒙草地退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50年来在人文和自然因子驱动下内蒙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产量下降,植被覆盖度减小,沙化面积增加。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荒漠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内蒙草地退化可使该地区夏季降水减小,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化。草地退化气候影响机制是植被退化使得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减少,陆面参数变化引起了水分循环和能量收支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对2010年9月4—5日哈密地区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表明高低空环流形势的配合、对流层低层强烈辐合与高层强烈辐散、垂直上升运动以及"三股气流"的存在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同时在哈密地区大降水天气短期预报着眼点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充分利用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环流形势演变、各物理量场,尤其是产生降水的水汽、动力、不稳定能量3个宏观条件的物理量场充分细致分析,对降水预报有非常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9—2017年NOAA海温距平场数据、NCEP/DOE风场和大气可降水量场数据以及PREC/L降水数据对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西藏5月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发生年,中南半岛700hPa出现反气旋环流差值,形成下沉气流,大气可降水量偏少,西藏降水偏少;拉尼娜发生年,中南半岛700 hPa出现气旋环流差值,形成上升气流,大气可降水量偏多,西藏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6.
利用RegCM3模式模拟新疆区域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鹏  赵逸舟  辛渝  杨霞  陈鹏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04-12607
为了检验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新疆气候的模拟能力,对2005年夏季气候进行了模拟试验,针对模拟的温度场和降水场作了具体分析,并利用新疆境内10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资料对温度场和降水场进行了检验分析。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反映新疆的温度场空间分布特征,但在数值上出现明显的"冷偏差",整体偏低4~7℃;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新疆的夏季降水特征:降水高值区位于天山山区。模式对平原地区的降水模拟较接近实测值,但对山区的模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赵静  谢娜 《农技服务》2010,27(8):1062-106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T213数值预报资料对2009年8月25日成都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次暴雨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为副高东撤南压后,高原低值系统快速东移影响成都地区,其形成机制是副高外围的偏南气流结合河套地区南下的冷空气触发当地不稳定能量的爆发。并利用WRF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分析表明,WRF模式能有效模拟暴雨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还可以较好地模拟出降水过程和持续时间,对降水中心的模拟基本可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1~2001年江淮地区10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江淮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的气候特征及其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期的气温日较差可划分为南、北、西3个气候区域,各个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呈现出明显或不明显的减小趋势,北区的减小趋势最为明显;江淮特别是江淮南区气温日较差的异常与江淮地区梅雨期的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以江淮南区梅雨期气温日较差为代表分析其异常与环流背景的相关关系,发现季风环流、南亚高压加强(减弱),副高减弱(增强),低层暖(冷)平流加强,空气柱厚度增加(减小),使江淮南区降水减少(增多),利于气温日较差偏大(偏小)。  相似文献   

19.
从降水、气温、高温日数、夏季盛行风等气象要素对莫力达瓦旗夏季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影响我旗夏季降水的环流形式,得出了莫旗夏季干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2021年春季一次强沙尘暴天气,针对此次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特征、边界层、物理量和沙源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前期无降水且气温异常偏高,地面解冻回暖,裸露地表土质疏松;500 hPa低槽、地面气旋和冷高压、地面冷锋是引起此次强沙尘暴的重要天气系统;午后气温日变化造成冷锋移至河套地区产生强烈锋生是造成此次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强上升运动和动量下传为强沙尘暴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