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芝(Coriolus versciclor)在分类上属真菌植物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革盖菌属,又名彩绒革盖菌.其孢子飞落在木材或朽木上,在适宜条件下即可生长菌丝,伸向木质深处,在木质表面逐步形成为复瓦状子实体.从子实体提取得到其主要活性成分云芝多糖(CVPS),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105,主要富含以β(1→3)糖苷键为主链,β(1→6)糖苷键为侧链的葡聚糖,另有甘露糖、木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文章就云芝多糖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欣媛  孙元  李素  李连峰  仇华吉 《中国兽医学报》2022,(11):2133-2138+2144
研究云芝葡聚糖抑制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效果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利用CCK-8试剂检测云芝葡聚糖对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的毒性并计算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ASFV感染细胞,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云芝葡聚糖抗ASFV感染的剂量依赖效应,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25 mg/L的云芝葡聚糖与病毒悬液孵育处理,稀释后加入PAM,评价云芝葡聚糖体外直接杀灭ASFV的效果;同时在ASFV复制周期的不同时间点利用云芝葡聚糖处理细胞,确定其抗ASFV效果最显著的效应阶段;通过qPCR检测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来初探其抗病毒机制。云芝葡聚糖的毒性较弱(CC50为270.100 0 mg/L),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IC50为0.957 5 mg/L),其不能直接杀灭病毒;在ASFV感染前6~12 h使用云芝葡聚糖处理细胞,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最为显著,且PAM的IL-1β、IL-6、IL-8及TNF-α等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观察饲料添加剂芝芪菌质的稳定性,预测其有效期.采用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以芝芪菌质的有效成分(异黄芪甲苷和多糖)、水分、霉菌、细菌和沙门菌为检测指标,按规定方法取样检测.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技术指标要求.试验证明:芝芪菌质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并暂定其有效期为2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芝芪菌质多糖体外免疫活性增强作用,本研究采用水提、醇沉、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纯化芝芪菌质多糖,并对各多糖组分(GAP-1、GAP-2、GAP-3、GAP-3)进行小鼠脾细胞增殖、NK细胞活性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纯化的4种芝芪菌质多糖在10-3mg/mL~10-1mg/mL浓度范围内均能够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25mg/kg~100mg/kg剂量范围内均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性,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以GAP-3效果最为明显;对NK细胞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其中,GAP-3在浓度为100μg/mL时,NK细胞的杀伤率为27%,与IL-2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强作用(p0.05)。本研究证明,纯化的芝芪菌质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增强免疫活性,为芝芪菌质作为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酵母多糖对驻新城疫HI抗体水平的T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提高防疫效果,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近年来,免疫增强剂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生物活性多糖是一种广谱免疫增强剂,具有抗感染、抗衰老及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国内已用于保健和临床的活性多糖有香菇多糖、猪苓多糖及云芝多糖等.但因资源短缺、价格昂贵,难以应用于畜牧业生产.酵母多糖(Yeast polysaccharide YPS)是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es cere-visiae)的细胞成分,它无毒、无诱变性并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1].为探讨YPS在肉鸡生产中应用的前景,我们进行了系列研究,现将YPS对鸡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断奶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分泌的影响,试验采用MTT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并用放免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2、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IL-2、IL-6和TNF-α的分泌,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这种效应和用药剂量有一定相关性。说明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通过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L-2、IL-6及TNF-α的分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木薯渣的高效转化利用,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研究以木薯渣为原料,比较黄孢原毛平革菌、硬毛盖孔菌、杂色云芝、糙皮侧耳和刺芹侧耳预处理对木薯渣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色云芝有较强的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能力,预处理15 d后木质素降解了42.14%,纤维素仅降解8.85%,且木薯渣感官评价为最高。黄孢原毛平革菌、杂色云芝、糙皮侧耳生物处理后木薯渣品质显著提升,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4.34、7.25倍和9.98倍,粗蛋白含量较对照分别提升了55.6%、111.7%和107.9%。糙皮侧耳对木薯渣中氰化物的清除能力较强,生物处理后的木薯渣氰化物含量仅为4.52 mg/kg。试验结果表明,白腐菌预处理能显著提升木薯渣营养品质,是实现木薯渣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云芝多糖对奥尼罗非鱼消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消化酶是决定饵料在鱼类消化道分解的关键因素和生理基础,不同种类消化酶具有各自的酶学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鱼类对饵料的消化特性。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多糖对生长及免疫机能的影响作了很多相关研究,但未见云芝多糖对鱼类消化功能影响的研究。本试验就云芝多糖对奥尼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和消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云芝多糖促生长的营养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核转录因子c-Jun、IL-1β和IL-12的影响,本试验在建立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模型后,随机将其分成3组:阴性组、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模型组和桦褐孔菌多糖试验组。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Jun及脾组织中IL-1β和IL-1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c-Jun、IL-1β和IL-12的mRNA分别在360、736和978 bp处扩增出单一电泳条带,且c-Jun蛋白在39 ku处表达,均呈现出弓形虫感染组表达量最高,桦褐孔菌多糖试验组次之,对照组最弱。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可能通过下调c-Jun过度表达,抑制IL-1β、IL-12的过度表达,部分阻抑了AP-1信号通路转导,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抗弓形虫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355-1360
建立并优选硫酸化朱砂七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Polygonum ciliinerve,sPCP)的制备条件,探讨硫酸化修饰对朱砂七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Polygonum ciliinerve,PCP)药效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正交试验筛选氯磺酸-吡啶法制备sPCP的最佳条件,体外试验研究sPCP的抑菌活性,采用CCK-8法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研究sPCP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在猪睾丸细胞(swine testis,ST)上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法测定了sPCP对猪外周血细胞因子IL-2和TNF-α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sPCP最佳制备条件氯磺酸∶吡啶为1∶8,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1 h,产物硫酸基取代度为4.31;sPCP能抑制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效果优于PCP;在安全浓度范围内,sPCP对TGEV在ST细胞上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能显著提高猪外周血细胞因子IL-2和TNF-α含量(P0.01),效果均优于PCP(P0.01)。结果表明,筛选出了sPCP的最佳制备条件,且硫酸化修饰能有效提高PCP的药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刺五加多糖对雏鸡主要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以下方法:选取1日龄雏鸡50只进行常规饲养至7日龄后,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分别皮下注射高剂量(200 mg/mL)、低剂量(100 mg/mL)刺五加多糖。空白对照组注射氯化钠注射液,在试验后7 d和14 d分别检测免疫器官指数,MTT法检测T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总IgG和IL-2、IL-4水平。结果:刺五加多糖能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T细胞增殖活性和IL-2的水平,高剂量刺五加多糖(200 mg/mL)的作用更加明显。刺五加多糖能增强雏鸡的免疫功能,200 mg/mL的刺五加多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玉屏风复多糖(Yupingfeng polysaccharides,YPF-P)对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YPF-P的复方效应。本试验提取和纯化YPF-P及其组方中的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防风多糖,以NIH小鼠为动物模型,各多糖组以200mg/kg/d剂量灌服相应多糖,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最后1次给药后剖杀。收集肠道分泌液,检测肠黏膜免疫主要效应因子SIgA的浓度,检测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2、TGF-β1和Th2细胞因子IL-6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YPF-P可显著提高IL-2、TGF-β1和IL-6水平(P0.01),增加SIgA浓度(P0.01),增强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复方效应优于其组方中的各单方多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丹参多糖对导致免疫性肝损伤相关炎性因子的体外调节作用,在体外用LPS刺激共培养的小鼠正常肝细胞NCTC1469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46.7建立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LPS单一刺激RAW246.7建立炎症模型。MTT法测定丹参多糖对NCTC1469和RAW246.7活性的安全范围;微板法测定NCTC1469与RAW246.7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ALT的活性;Diff-Quik染色观察RAW246.7的形态变化;ELISA测定RAW246.7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0和IL-1β水平;Gri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能显著性提高NCTC1469和RAW246.7共培养中ALT的含量,刺激RAW246.7细胞变形,RAW246.7细胞液中TNF-α、IL-6、IL-10、IL-1β和NO的释放量显著性升高(P0.01)。丹参多糖各组(2.0,1.0,0.5g/L)能显著性降低共培养细胞液中ALT的活性(P0.05),并能改善LPS导致的RAW246.7的变形程度,显著性降低RAW246.7细胞液中TNF-α、IL-6、IL-10、IL-1β和NO的释放量(P0.01)。结果表明,丹参多糖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并通过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达到缓解免疫性肝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白腐真菌发酵粗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已知的担子菌有二三万种,而且能够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菌种非常普遍。我们把这些能引起木材腐朽的真菌统称为白腐真菌。常见的有小齿薄耙齿菌、柳小皮伞、榆芨蘑、桦多孔菌、云芝深褐色刺革菌、漏斗状侧耳、晚生侧耳等。白腐真菌在粗饲料发酵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1白腐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  纤维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质。从化学本质上讲,纤维素是由β-1,4葡萄糖苷键将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纤维素以直链结构存在,链与链之间有一定…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1):94-97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的早期作用机制,将健康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模型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感染RH株与感染PLK株的弓形虫小鼠血清中IL-6、TNF-α的结果相比较,2种毒株的模型组于感染后的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在48和24 h达到峰值,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但感染RH株的模型组表达量在12~60 h比感染PLK株更高;2种毒株的试验组(桦褐孔菌多糖治疗)于12~60 h期间IL-6、TNF-α的值均一直高于阴性组,低于模型组。说明感染RH株弓形虫小白鼠与感染PLK株弓形虫小白鼠相比较更能刺激其血清中IL-6、TNF-α的过度表达,桦褐孔菌多糖能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IL-6、TNF-α的表达。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多糖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抗弓形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醇沉浓度刺五加多糖对脾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2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分级醇沉的方法对刺五加多糖进行醇沉得到粗糖,并去蛋白得到精制糖,研究分级醇沉刺五加多糖不同浓度对小鼠脾细胞增殖、ConA和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40%醇沉组多糖浓度为7.8~125μg/mL时均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并且其促进脾细胞增殖作用与多糖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促增殖作用增强;40%醇沉组多糖浓度为15.62~125μg/mL时能促进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各醇沉组多糖浓度为15.62~125μg/mL时均能显著促进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20%、40%、60%醇沉组多糖浓度为3.9~7.81μg/mL时IL-2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并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大细胞因子表达量先增多后减少。说明以40%醇沉刺五加多糖免疫增强效果优于其他醇沉多糖。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硒化党参多糖(selenizing 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sCPP)和大蒜多糖(garlic polysaccharide,GP)的协同增强免疫作用及其复方硒化党参多糖-大蒜多糖(sCPP-GP)的功效,为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了这3种多糖的增强免疫活性。体外试验,用MTT法和RT-PCR法测定了3种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其IL-2和IFN-γmRNA转录的影响;体内试验,将3种多糖配合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测定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血清HI抗体效价、血清IL-2和IFN-γ含量的动态变化。体外试验结果显示,3种多糖在合适的浓度均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IL-2和IFN-γmRNA的转录,复方的作用显著强于两个组分药;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在免疫后4个时间点,3种多糖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血清HI抗体效价、提高血清IL-2和IFN-γ的含量,复方的作用显著强于两个组分药。研究结果表明,sCPP和GP能协同增强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功效,复方sCPP-GP的作用显著强于两个组分药,可以作为新型免疫增强剂的候选方。  相似文献   

18.
建立小鼠弓形虫病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统计小鼠存活率及时间,再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2等细胞因子水平,以检测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小鼠血清中IFN-γ、IL-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组小鼠存活率最高;桦褐孔菌多糖的高、中剂量组IFN-γ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高剂量组IL-2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除感染组外,其余各组IFN-γ、IL-2均在第6天出现峰值。说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效果最好,并且中剂量可使小鼠血清中IFN-γ、IL-2值升高到适当水平,有效改善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试验和48 h瘤胃降解率试验对吉林省常见菌糠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不同菌糠(榆黄蘑(Y1)、香菇(X1)、平菇(P)、木耳(M)、羊肚菌(Y2)、元蘑(Y3)、杏鲍菇(X2)、白玉菇(B))为发酵底物,根据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48 h瘤胃降解率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对菌糠营养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在48 h发酵结束时,香菇菌糠产气量与白玉菇和平菇菌糠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2)木耳菌糠和羊肚菌菌糠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菌糠(P<0.05),各组菌糠产气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3)香菇、榆黄蘑、白玉菇和平菇菌糠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菌糠(P<0.05),香菇和平菇菌糠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香菇菌糠的丙酸含量与平菇、元蘑、杏鲍菇菌糠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4)香菇和平菇菌糠干...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玉屏风多糖对肠黏膜免疫应答和免疫损伤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黄芪多糖为对照药物,以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为动物模型,150只SPF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对照组、玉屏风多糖治疗组、玉屏风多糖阳性对照组和黄芪多糖对照组,每组30只。多糖剂量为200mg/Kg/d,连续灌服7d,环磷酰胺剂量为80mg/Kg,隔日腹腔注射。检测SIgA、IL-2、TGF-β1和IL-6以及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变化。结果发现,玉屏风多糖和黄芪多糖均可显著提高小鼠SIgA、IL-2、TGF-β1和IL-6水平(P<0.05或P<0.01),小鼠肠上皮细胞增生,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长度、宽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肠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和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或P<0.01),PP结体积增大,淋巴细胞增生。与黄芪多糖比较,玉屏风多糖对肠黏膜免疫应答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对免疫抑制小鼠,玉屏风多糖可有效拮抗环磷酰胺诱导的SIgA降低(P<0.05),并可通过调节TGF-β1(P<0.05)和IL-6(P<0.01)水平,调控Th1/Th2 漂移状态,缓解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损伤,对免疫抑制小鼠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也有明显的保护和恢复作用。结果表明,玉屏风多糖可从多方面调控小鼠肠黏膜的免疫应答,可有效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缓解和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