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楚粳24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合系2号为母本,楚粳1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粳稻品种。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m稻区及省外相似生态环境类型稻区种植,200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该品种的育成为云南省海拔1500—1850m稻区优质水稻生产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实现了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楚粳37号是云南楚雄州农科所育成的云南省第3个高原超级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7年3月6日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50 m稻区种植。本文总结了其选育技术、农艺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云粳37号是以具有香味且表现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云粳26号作母本,以持有低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Wxy37且稻米食味品质优异、耐寒性和抗病性强的粳稻软米品种银光作父本杂交育成,具有食味品质优异、高产、稳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通过对云粳37号及双亲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发现,云粳37号遗传了双亲的多个优势等位基因,如香味基因Badh2、抗稻瘟病基因Pi35、调控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y37、耐冷基因CTB4a、抗旱基因OsPP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等,是目前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粳28号系云南省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等特点,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本文总结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华粳7号不同稻作方式生育变化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华粳7号在江苏里下河农区不同稻作方式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探明了华粳7号不同稻作方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扬育粳2号是盐城市近年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产量表现突出,本文根据试验示范的结果,总结出扬育粳2号机插配套高产增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沿江稻区优质粳稻宁粳3号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粳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宁粳1号与宁粳2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介绍了宁粳3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苏粳9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苏粳9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结合水稻万亩高产增效创建,总结了武运粳27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料运筹、科学灌水、病虫防治等措施,为武运粳27号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楚粳27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用楚粳22号为母本、合系39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株叶型好、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落粒性适中、熟相好、高产稳产、品质好、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昆明、楚雄、曲靖、玉溪、大理、保山、丽江、红河、思茅、文山等海拔1500~1850m高原稻区及云南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基蘖肥及穗肥施用量试验,研究在高产、品质及高产品质均衡条件下浙禾香2号的叶片含氮量、籽粒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浙禾香2号倒4叶叶片含氮量随着基蘖肥用量提高而提高,倒1叶叶片含氮量随穗肥用量变化而变化;同样施氮量,穗肥用量对叶片含氮量影响更大;基蘖肥低氮条件下,不同处理营养品质及外观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基蘖肥纯氮0.12 t/hm2以上,减施穗肥可以降低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氮肥(纯N)0~0.24 t/hm2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穗肥的施用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但减施穗肥能明显提高食味值。综合考虑品质与产量,浙禾香2号穗肥施用量以0.045 t/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对河北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漫灌常规施肥(CK)、微喷灌常规施肥(MC)以及微喷灌减肥20%(MR)3个处理,研究3种不同水肥处理对华北地区夏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量情况下,微喷灌能够促进玉米灌浆期生物量的积累,MC处理比CK处理显著提高9.58%,成熟期没有显著性差异;微喷灌减肥20%没有造成生物量积累的减少。常规施肥量情况下,微喷灌能够显著促进玉米子粒的灌浆速率,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比CK处理高1 d,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比CK高9.99%,灌浆活跃期比CK高7.20%;微喷灌减肥20%处理,与CK处理相比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比CK处理高1.60 d,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比CK高10.59%,灌浆活跃期比CK高14.83%,最大灌浆速率低于CK处理。MC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分别比CK处理与MR处理提高6.70%与5.68%(P0.05);MR处理与CK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种粮经济效益,以双季稻为材料,评价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稻上,施控释肥的处理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4.49%,施木质素肥及缓释配方肥的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减产0.60%~6.05%;在连作晚稻上,各缓(控)释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01%~3....  相似文献   

14.
楚粳31号系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秧龄弹性大、耐迟栽和适宜机插机收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旱地土壤的培肥作用及增产效果,以1979-2019年在甘肃省陇东旱塬黑垆上土进行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施肥料(CK)、单施氮肥(N)、氮磷肥配施(NP)、秸秆还田+氮磷肥配施(磷肥为隔年施用,施磷年份该处理记为SNP,不施磷年份记为SN)4种措施对作物产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隔年施磷(SN)的春玉米和冬小麦产量分别较CK增加151.4%和159.2%,较长期施磷处理(SNP)增加8.6%和6.9%;SN的春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低于N和NP处理,而冬小麦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优于N和NP处理;SN处理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综合肥力(IFI),其耕层土壤IFI值分别较CK、N和NP处理高25.5%、21.3%和6.1%,年际间变异强度高于CK和N处理。说明,在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下,采用秸秆还田+氮磷配施隔年施磷技术,既在减少50%化学磷肥投入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作物产量稳定和持续,并能有效提高耕层土壤综合肥力。  相似文献   

16.
复合微生物肥应用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浙优1号、Y两优900、甬优538和甬优12为材料,研究复合微生物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成本下,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比传统施肥平均增产331.41 kg/hm~2,增3.58%,主要是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来实现;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提高水稻株高和收获指数,并通过增产实现增效。因此,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实现化肥减量目标。  相似文献   

17.
To study whether integrative fertilization [growing milk vetch in winter and reducing the dose of chemical nitrogen(N) fertilizer] can improve rice yield, and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regulatory mechanisms for integrative fertilization, a three-year field trial including two treatments, milk vetch-rice-rice(MRR) and winter fallow-rice-rice(FRR), was conducted in 2010, 2011 and 2012.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RR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rice yield compared with the FRR treatment, especially when the application ratio of milk vetch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was 1:2.MRR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and the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In addition, a higher tillering number, leaf area index, photosynthetic-potential and photosynthetic-potential to grain ratio were observed in MRR treatment, which could provide enough dry matter for yield formation.Moreover, in MRR treatment, we discovered a higher transportation ratio and transformation ratio of dry matter in culm and leaves, and a stronger total sink capacity and spikelet-root bleeding intensity at the heading stage and 15 d after heading.Furthermore, the MRR treatment showed higher total 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uptakes than FRR treatment,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r root dry weight in each soil layer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owing milk vetch in winter can improve rice yield under less chemical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hich is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nutrient status and the increased of rice roo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于2019年在浙东单季稻区2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开展了不同减氮模式下甬优1540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差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施肥处理相比,机械侧深施处理每穗粒数显著提高,稻谷平均增产3.0%~8.2%;氮肥减量20%(192 kg/hm2),撒施条件下会导致水稻一定程度减产,但侧深施方式下可以保证水稻稳产并大幅提高氮肥利用率,平均产量达11.8 t/hm2,氮肥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达36.9%、15.0 kg/kg和61.7 kg/kg。因此,在浙东地区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宜推广应用氮肥减量侧深施模式,肥料可为基肥和穗肥2次施用。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中的光抑制现象及其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证实了水稻在自然强光条件下存在光抑制现象,表现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量子产量的下降。但美国品种Bellemont和Lemont在强光下的光抑制程度明显比中国品种桂朝2号轻。在形态学上,美国品种能随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叶片厚度,而桂朝2号则不能。桂朝2号在长期遮阴条件下,叶片衰老延迟,从而能比美国品种保持相对较高的光合能力。试验还表明施用氮肥可减轻光抑制的伤害程度及增强对强光的适应性。文中提出了水稻中存在两种光强生态型的初步看法,並讨论了通过育种栽培途径减轻水稻光抑制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氮肥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寒地盐碱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龙粳21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施氮量、种植密度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盐碱条件下龙粳21最佳产量的单因子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分别为169.9±5.0 kg/hm2和32.9±1.0丛/m2。盐碱条件下中等施氮量和较高密度互作更易获得高产;高氮肥和高密度配合能够获得较高的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和LAI,但产量却显著下降;中等氮肥用量和中等密度配合能够获得较高的齐穗期剑叶光合速率,从而增加水稻产量。盐碱条件下高氮肥和高密度配合更易获得较多穗数,但中等施氮量和较低的密度配合更易获得大穗,氮肥和种植密度对千粒重不存在互作效应。因此,氮肥、种植密度科学合理配合,构建适宜的群体结构,才会发挥寒地盐碱地水稻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