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粳9108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也是食味性、适口性比较好的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特性,是高邮市高产栽培大面积主推品种。通过对近几年南粳9108机插试验示范与高产方的研究总结,得出南粳9108机插高产关键指标是,在稳定足够的穗数前提下,通过主攻大穗获得3 000万朵/667 m2以上颖花量,并保持常年的结实率与千粒重。其配套的技术,主要是控制播期实施生育进程与季节进程优化同步,控制播量规范化培育适龄壮秧,精细整地化解麦秸全量还田的不利影响,提高机插质量实施精确定量移栽,推广定量水浆管理与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科学化学除草精准控制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2.
武粳15机插秧生育动态指标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粳15穗型大,高产稳产,作小麦茬塑盘育秧机插栽培,基本苗6.5—8.0万,10-11叶期够苗,高峰苗28万左右,成穗率75%左右,一生总叶片18叶,播种至齐穗107d,全生育期159d.产量构成要素:有效穗20—22万/667m^2,每穗总粒13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g以上。高产精确栽培应抓好培育壮秧、大田沟系配套、整地平实、优化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科学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等。  相似文献   

3.
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江山市实施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单季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通过运用"水稻合理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精确灌溉"等技术,甬优9号最终产量达660.4kg/667m2,比对照田增产80kg/667m2以上,增幅14.1%。  相似文献   

4.
通过连粳11机插秧高产栽培示范,探索机插秧高产技术,为徐州地区选择机插秧主体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南粳9108是江苏省2013年审定通过的迟熟中粳稻品种,属半糯类型,为优质食味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等优点,呈现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根据3 a生产实践,提出南粳9108机插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优质粳稻武陵粳1号机插丰产高效精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陵粳1号为材料,对其特征特性、机插稻生育特性与定量化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武陵粳1号机插单产650~700 kg/667 m2的群体定量化指标,同时总结了其配套的丰产高效精确栽培关键技术,并绘制成规程图,以期为武陵粳1号作机插稻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2007年~2008年辽宁省水稻中晚熟区域试验汇总材料为基础,分析了水稻新品种盐粳218的高产特性。结果表明:在生产力上盐粳218高于辽粳9号,平均增产4.4%,并且产量水平变化幅度较小;在稳定性上盐粳218好于辽粳9号,稳定性参数平均为0.7689,具有普遍的高产适应性。在盐粳218产量构成性状中每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影响较大,在栽培过程中如采取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增加实粒数的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品种产量。同时,对进一步发挥其高产的栽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9~2010年示范方资料分析,初步探明了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在机插条件下的生育规律和产量700 kg/667 m2的栽培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武运粳24高产超高产是以足量的有效穗与较大的穗型,单位面积颖花量3000万以上,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应围绕基质育秧、适期精量播种、插足基本苗、精确肥水运筹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手段,塑造超高产的库容量,实现稳定超高产。  相似文献   

9.
南粳5055机插栽培生育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南粳5055在江苏省沿江及丘陵地区示范种植的基本情况及该品种的诸如产量构成、秧苗素质、叶蘖动态、生育期、需肥量、综合抗性、植株性状等特征特性表现,对其产量潜力及市场前景等做出了总体评价,对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引进早熟晚粳新品种扬粳4038在姜堰市沈高镇河横农场建立机插百亩示范方,应用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技术,百亩示范方达到了723kg/667m^2的实收产量,产量构成如下:每667m^2有效穗20.3万,每穗粒数149.4粒,结实率90.3%,千粒重27.0g。  相似文献   

11.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阶段的诊断的定量指标。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等方面进行了水稻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实践证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对云恢290生育期、叶龄、产量及其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T1处理, T2、T3和T4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云恢290产量和经济效益,2019年产量增幅为21.0%~41.0%、经济效益增幅为20.6%~41.3%,2020年产量增幅为16.7%~65.4%、经济效益增幅为17.0%~63.8%,其中,T4处理增产增效最显著,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可见,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在钵苗超稀植机插方式下,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产量(高产、超高产)水平下的群体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表现,并提出了甬优1540钵苗超稀植机插850 kg/667 m~2群体指标,总结了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豫南稻区再生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豫南稻区再生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最佳用氮量,以杂交籼稻两优6326为材料,比较分析了5个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的水稻生长、病虫害发生、倒伏等情况及产量表现,并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得出最佳用氮量。结果表明,以头季稻施氮14.8 kg/667 m^2、再生季施氮9.0 kg/667 m^2时再生稻两季产量均较高。在此施肥水平,头季稻群体适宜,后期光合速率正常,纹枯病危害和倒伏相对较轻,成熟期茎鞘干物质积累较多,有利于高节位再生芽的萌发。经济效益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杂交籼稻两优6326作再生稻种植全生育期适宜施N量为27.5 kg/667 m^2,产量可达847.11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的常规超级早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进行试验示范,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的特点,成为全市早稻主推品种。经2011-2013连续3年的直播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北方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成岩  崔月峰  孙国才 《北方水稻》2011,41(3):23-24,30
以超级稻沈农265为试验品种,通过手插秧、机插秧方式,应用氮肥运筹手段对其实施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种植方式相比,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通过减少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和提高结实率进而增加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手插秧每667 m2增加的纯效益达到23.9%,机插秧每667 m2增加的纯效益达到33...  相似文献   

17.
"丰两优一号"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粳杂研究中心合作,用广占63S×9311配制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杂交优势强,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在建瓯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三江5号系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具有优质、丰产、抗病、耐冷性好等特点,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Ⅱ优602、准两优527、协优9308和国稻1号为试验材料,以汕优63为对照,对超级杂交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具有最高分蘖数低、分蘖成穗率高、有效库容量和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收获指数高等特点;在成都平原生态区,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是实现超级杂交稻高产的重要途径;在水稻生长前期积累合理的总生物量,提高生育后期群体质量,增强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和提高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效率是实现超级杂交稻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靖粳26号系由云南省曲靖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优异的抗逆性,是一个适应性较广的优质、高产、耐寒、多抗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