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扬麦13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高产小麦合理选用生长调节剂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矮壮素、拌种剂、种衣剂、多效唑)拌种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扬麦13的株高、重心高度及基部节间长度,对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的调节效应因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低密度条件下拌种剂处理的小麦茎壁厚度增加显著,而高密度条件下多效唑处理小麦的茎壁厚度增加显著。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提高了扬麦13的抗倒伏能力,其作用效果表现为多效唑种衣剂拌种剂矮壮素。相关分析表明,降低植株株高、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一、二节间壁厚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性能。拌种处理下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300×104株·hm-2群体的产量高于150×104株·hm-2群体,均以种衣剂拌种处理增产最明显,平均增幅达11.68%,在倒伏年拌种处理增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3.
4.
为明确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小麦植株茎秆性状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冬黑1号和临黑131为试验材料,在黑小麦起身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甲哌胺鲜酯、矮壮素),研究其对黑小麦茎节间长、株高、倒伏级别、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生长调节剂均能不同程度降低黑小麦株高、基部第1和第2节间长度、穗下节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其中,多效唑可降低黑小麦株高1.1~4.5 cm,第1和第2茎节粗平均减少1.2 cm和2.3 cm,穗下节减少1.7 cm,茎粗度增加0.55~1.65 mm;甲哌胺鲜酯对黑小麦株高的影响不明显,茎粗度增加0.1~1.35 mm;矮壮素可降低黑小麦株高0.5~1.2 cm,第1和第2茎节间长减少2.1 cm和2.8 cm,穗下节变化不明显,茎粗度增加0.2~0.8 mm。喷施生长调节剂使倒伏级别降低0.30~1.22级,多效唑降低程度显著。喷施多效唑使黑小麦茎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多效唑处理下,冬黑1号和临黑131产量分别为6 648.0和6 076.5 kg·hm-2,均高于其他处理;甲哌胺鲜酯对黑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矮壮素使黑小麦减产。喷施生长调节剂提高产量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实现的。喷施多效唑显著增加了2个黑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7%~19.6%)。从茎秆指标和产量来看,在冬黑1号和临黑131拔节期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旗叶衰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号的生长过程中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BT、6-BA、TIBA、PP333)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它们对小麦群体数、生育后期旗叶中有关衰老重量指标、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不同形式的作用。有的(NBT、6-BA、PP333)能够明显提高小麦的分蘖能力和最终成穗数;有的(6-BA、TIBA、PP333)显著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光合作用,延长了叶片的功能期,有利于籽粒灌浆。从总体效果看,6-BA、PP333能较好地协调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提高作物产量;TIBA对提高千粒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项研究探讨了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玉米浸种和叶面喷洒的作用效果.经两年试验结果得出:三十烷醇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加强光合作用;多效好、爱多收、丰产素能够提高玉米籽实的库容量,增加百粒重.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对玉米有增产效果,尤其三十烷醇效果最好.多效好、丰产素适于叶面喷洒,爱多收、三十烷醇浸种和叶面喷洒均可. 相似文献
8.
9.
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0~200 kg/hm^2的范围内,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氮肥施用量40~240kg/hm^2比CK(无肥区)增产38.90%~169.45%,比只施用磷、钾肥的处理增产16.99%~129.94%.氮肥用量增加,单穴穗数、穗粒数增加;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和饱满粒率下降.穗颈长、穗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量、着粒密度增加;植株高度、单穴草重、生物产量、谷草比和经济系数提高.适宜的氮肥用量为160~200 kg/hm^2,不仅增产率高,而且其它性状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能力和两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能力及两季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佳辐占、天优华占和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多效唑、乙烯利和抗倒酯,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头季茎秆特性、力学指标及两季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甬优2640基部节间抗折力和植株抗推力最大,抗倒伏能力强;佳辐占基部节间最长,株高最高,倒伏指数高,抗倒伏能力最差;天优华占基部倒伏指数小,抗倒伏能力介于前二者中间。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多效唑处理植株节间长、株高、茎壁厚与对照差异较小,增加了倒3节间(N3)茎粗和倒4节间(N4)和N3的抗折力,降低了N4和N3的倒伏指数;乙烯利处理则显著增加了N4长度,N3茎粗和株高,对茎壁厚没有明显影响, 增强了N3抗折力,降低了N3倒伏指数;抗倒酯处理缩短了N4、倒2节间(N2)长,降低株高,增加N3茎粗和N3、N2的茎壁厚度,增强了N4、N3的抗折力,降低了各节间的倒伏指数。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头季产量,多效唑和抗倒酯处理增加了再生季产量,乙烯利降低了再生季产量。分析产量构成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主要影响了总穗粒数,头季总穗粒数减少,再生季总穗粒数增加。天优华占和甬优2640两季总产量均较对照降低,佳辐占总产量多效唑和抗倒酯处理较对照增加,乙烯利处理较对照降低。【结论】抗倒酯处理增强了再生稻头季茎秆的抗倒伏能力,而对两季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栽培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黑农35号大豆为材料,在分枝期和初花期喷施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枝期和初花期经5种药剂处理后,生根壮苗激活剂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加381.37 kg/hm^2,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喷施烯效唑产量分别增加189.29和222.63 kg/hm^2,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增产原因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15%多效唑为对照,选择其他2种抗倒剂(5%抗倒酯水乳剂和3%调环酸钙水乳剂),分别以3种用量喷施,来探究这2种抗倒剂在不同用量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经5%抗倒酯和3%调环酸钙喷施处理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对照,但5%抗倒酯和3%调环酸钙的喷施用量分别为40、60 g/667 m2时,水稻的光合作用较强。喷施5%抗倒酯后,水稻的株高明显降低,且药剂对水稻的第1、2和4节间控制效果较明显,但对水稻的第3和5节间控制效果不明显。喷施5%抗倒酯后水稻的穗长变短,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且产量排第一;而喷施3%调环酸钙后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指标基本处于中等水平。综上,在5%抗倒酯水乳剂喷施用量为40 g/667 m2时,能够保持水稻的光合作用,对水稻的第1、2和4节间控制效果较明显,从而以降低株高来增强抗倒性,对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比利时212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烯效唑和SODM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100mg·kg-1)和烯效唑(5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经济性状;烯效唑(50mg·kg-1)和SODM(10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了还原糖含量;DTA-6(100mg·kg-1)和SODM(100mg·kg-1)显著提高了酚类物质含量,烯效唑(50mg·kg-1)显著降低了酚类物质含量;各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17.
粒粒饱对水稻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常规稻早籼中早1号、晚粳秀水11、杂交水稻Ⅱ优2070、EXPH1为材料在中国杭州和印度Bagalore不同熟制下进行施用粒粒饱的试验。于水稻初穗期施用粒粒饱(375 g/hm2),在水稻灌浆成熟过程中可以看到4种生物学效应:1) 增进抽穗,齐穗期提早2~3 d,并减轻“包颈”现象;2)促进开花,使花期集中,花期缩短约2 d;3) 延缓剑叶和其他功能叶片的衰老,可谓“青秆黄熟”;4) 调节“粒间顶端优势”,强势粒灌浆势进一步增强,弱势粒灌浆势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水稻穗期施用粒粒饱增产的主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高原机插籼稻产量与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高原地区机插籼稻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的最佳比例,以川谷优7329为材料,在施氮量为150kg/hm~2和105 kg/hm~2水平下,研究了4种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比例(10∶0,7∶3,5∶5,3∶7)对机插籼稻产量与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水稻产量由高到低为5∶510∶07∶33∶7。在相同比例下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机插籼稻抽穗期高效叶片的长度,提高茎蘖数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但降低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粒叶比。尿素所占比例越高成穗率越低,5∶5的处理水稻表观输出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高原地区机插籼稻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05 kg/hm~2,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施比例为5∶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