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连结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枢纽,是促进农产品双向流通,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剖析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建构和推行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意义重大。笔者利用问卷调查法与AHP方法找出了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主体的协作水平、农产品流通管理机构的服务效率和协作水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情况、农产品流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及实施程度,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力六方面。以关键影响因素为基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以完善黑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目的构建了高效、顺畅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并提出了促进该体系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敏 《保鲜与加工》2019,19(5):159-164
本文在调研山东省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基础上提出农产品循环物流模式,运用SWOT法进行分析提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循环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层面提出运作策略与展望,以期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上海都市现代农产品市场渠道拓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拓展适合上海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的方法,从农产品运销组织、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物流龙头企业、物流运输等角度,对上海现代农产品市场物流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指出上海农产品市场物流存在着营销企业规模小、缺乏规范运作能力,缺少第三方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冷链、保鲜技术相对滞后,组织化水平较低、缺少农民专业营销合作组织等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合理发展新型农产品物流业态、发展专业农协组织物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扶持农产品物流运输业、加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的拓展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的综合对策,供政府和农业流通企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卖方视角下的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卫斌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239-244
从卖方视角出发,结合376份网络调查数据对影响消费者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卖方视角下的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产品满意因子、平台使用和安全因子、物流及价格因子、企业信誉因子、服务质量因子等5个方面构成;通过Logistic分析得出:上述5个因子对消费者的农产品网购意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产品满意因子、平台使用和安全因子、物流及价格因子、服务质量因子、企业信誉因子;同时,年轻消费者比中老年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农产品网购意愿;喜欢网络购物形式的消费者也具有更高的农产品网购意愿。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非均衡发展的视角构建分析框架,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行为提供理论借鉴。通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法对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并寻找地方政府、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借款人的最优均衡。指出地方政府在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由于博弈次数与惩罚力度的不同,农村借款人的策略选择也影响到农村非正规金融业务的开展。最后,对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选择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其稳定发展是行业上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作为专卖体制下特殊的农产品,烟叶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发展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侧重。笔者以粮食安全对烟叶安全的启示为切入点,对烟叶生产稳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评述,归纳出国外烟叶生产的特点,提出中国烟叶生产稳定发展不同主体,尤其是烟叶产区烟草部门和烟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旨在为实现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和持续满足卷烟工业企业优势品牌优质原料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咏梅 《种业导刊》2014,(11):22-24
以农产品物流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对"海岛模式"、"大陆模式"物流模式的分析,总结农产品物流模式特点,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提出完善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咏梅 《种业导刊》2014,(12):24-28
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和效率、减少损耗和节本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系统学和供应链理论,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现代物流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农产品物流的类型。物流联盟是农产品物流的高级形式。归纳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联盟的六种模式:即"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园区"、"产品加工企业﹢基地﹢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行业协会﹢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产、加、销集团化运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保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保鲜发展现状,从3个运输领域介绍了物流的主要手段?从物流过程中振动与物理损伤着眼,着重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保鲜中特殊采后生理反应,从而指出了我国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资源浪费一直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物流环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这一产业。通过收集和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及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成本最低法的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模型,通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其指标体系,最后用实证分析对其验证可行。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176-181
摘要: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在政策机制方面需要组建专门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金融市场,扶持建立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等;农村中小企业自身要探索组建企业产业群信用联保,推行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以减少资金占用,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信用信息公开意识,防止信用道德风险转嫁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进程中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山东省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有效评价,进而为科学推进低耗高产的可持续农业提供实践性参考,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1993-2008年16年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均值在演变趋势上分为3个阶段;不同区域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鲁西地区农业生产在农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明显不足,鲁中地区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结构急需改善。最后提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重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金融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凌各金融机构给予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有力的支持,并积极探索多种信贷方式,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尽管如此,仍存在着不能满足企业对贷款的需求、放款不及时、因银行员工素质不高而影响信贷等现象。这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信贷准入门槛过高、杨凌金融部门放贷权限不够等原因。为此,我们提出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评价委员会、降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信贷门槛、扩大信贷权限、增加资金来源、完善担保体系和提高员工素质等应对策略,以便金融部门更好地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金融保险支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伟  孟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451-454
为促进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发展,必须加强金融保险支持。通过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和金融保险支持情况分析,我们发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金融体系不完善、银财的配套措施不力、涉农贷款数量增长慢、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和涉农保险机构少、保险覆盖面小、转嫁风险能力弱等问题。鉴于此,必须在金融体系建设、银财配套、提高贷款数量、提高服务效率和开发相应险种进行风险本地转嫁及再保险进行风险区域性或国际性转嫁等方面创新,以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颖  王颖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10-115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当地农户及涉农企业带来了融资帮助、填补我国农村金融的空白,同时也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障碍。文章以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吉林省三家村镇银行发展情况为背景,分析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不足、规模小、发起人难找、金融生态环境欠佳、贷款风险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启文  刘洋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4):153-157
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当前,尽快解决这种供不应求的问题成为农村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非常有必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黑龙江省新站镇270户农户的调查研究,运用SPSS中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诸多因素中,农户家庭人口数、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及消费支出和担保品有无,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农村金融机构挖掘农户潜在需求和创新信贷产品的同时,需提高农户对小额信贷的正确认识,改善当前农村金融环境,为小额信贷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产品跨渠道流通的复杂性、协同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以数字化技术和模式带来的可追溯、可分析、可共享等优点切入,对比分析农产品流通正向供应链和反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和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企业供应链的优化模型;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主体——平台入手,分析企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路径,运用博弈论、协同理论分析平台的竞合机制、保障机制及演化机理等;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方法——模式创新入手,从物流、电商、技术等角度,提出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创新实施路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精减环节,优化农产品流通路径;以需定产,推动农产品生产精准对接;促进供求两端结构性对称,减少损耗浪费;实现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大范围盈利。对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从简单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及形成质优、安全、高效的流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明了播商物流的内涵,根据江西省农产品经济发展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农产品的科技环境、营销渠道、附加值及物流能力等阻碍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基于播商物流视角,以重视农产品物流为出发点,全面介入播商供应链,提出完善农产品播商物流运输配送体系、加快直播电商在农产品营销推广中的应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流通渠道创新、加强农产品播商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相关政策扶持等发展策略,大力促进江西省农产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仍处于起步阶段,稳定因素的影响会威胁联盟竞争力,因此研究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笔者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联系黑龙江省联盟实际特点,分析提出伙伴选择匹配性、信任风险、文化契合度、外部环境4个因素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使用博弈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不稳定因素作用根源,总结提出正确选择联盟伙伴、建立详尽契约制度、加强跨文化学习交流、提升外部环境适应能力来增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为提升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综合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