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不同采收季节的油橄榄茶为试材,测定其多种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结果表明,油橄榄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且总黄酮在秋茶中含量较高,橄榄苦苷在春茶中含量较高;总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春茶中含量较高;VE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夏茶中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不同,铅元素在秋茶中含量较低,镉元素在春茶中含量较低,铬元素在春茶和秋茶中含量均较低,总体来说,油橄榄茶的春茶和秋茶质量较好。通过探究油橄榄茶中多种成分的季节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有效成分与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油橄榄茶的最佳采收季节为春季。  相似文献   

3.
黄友谊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222-226
为促进金花菌茶产品的开发,通过人工接种金花菌发酵,分析比较不同茶类、不同绿茶原料对金花菌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茶类原料中以红茶发酵的金花菌茶感官品质最佳,菌香浓郁,绵滑感强,但内含物质含量以晒青发酵的最高;不同绿茶原料中以杀青揉捻叶发酵的金花菌茶品质最佳,汤色橙黄尚明,滋味浓醇绵滑,内含成分丰富。这说明在不同茶类中以红茶为原料更有利于金花菌茶感官品质的形成,晒青原料更有利于金花菌茶理化品质的形成,而以杀青揉捻叶为原料发酵金花菌茶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低温冷害对棉花种子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为武夷水仙茶进行长期贮藏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武夷水仙茶为研究对象,选用瓷罐、锡罐、牛皮纸袋以及铝箔袋分别进行包装,并于室温下贮藏1年,隔3个月扦取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及内质理化成分的测定。在试验选定的4 种包材中,综合感官审评及各理化成分的变化情况,对武夷水仙茶品质劣变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牛皮纸袋>铝箔袋>瓷罐>锡罐。为使武夷水仙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和发生最小的理化改变,可采用锡罐、瓷罐及铝箔袋对其进行包装贮藏。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切把握密度对双穗率高的亲本及单穗亲本做母本时制种产量的影响度,我公司于2001年特别选择设计了以双穗率较高的亲本郑58为母本的郑单958和以单穗型亲本178为母本的农大108的制种密度与产量试验。试验表明:在保持父本株数为1600株/667m2的条件下,不管178还是郑58,都存在一个适栽密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制种,可能获得最高产,超出这个范围,则产量显著降低。不同的是郑58适栽密度范围宽一些,为6063~4446株/667m2,178适栽密度范围窄一些,为6670~5558株/667m2,178适栽密度范围窄一些,为6670~5558/667m2。……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棉种繁殖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多种促控方法。不同促控方法产量、产值、投入各不相同,经济效益有高有低。目前比较普遍的是多促多控或大促大控,施肥多,化控多,增加用工,增大成本,结果高产量不等于高质量,高投入却是低效益。针对棉种繁殖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五种不同促控方法的比较试验。通过  相似文献   

8.
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异常多变的气候条件,同时作用于烤烟的生长发育。设置不同的移栽期,探讨气候对种子产量的影响,为调整烤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适的气候时段,录求理论依  相似文献   

9.
任颐  臧存芳 《种子》1990,(3):20-26
棉花良种产质量的形成除生态气候条件外与株型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前联产承包、讲究综合效益的情况下,中等密度逐渐取代过密过稀群体,中壮株型(高度适中、植株健壮、根系强盛)逐渐取代高大株型和矮小株型,经济施肥和适促适控逐渐取代大肥大水和多促多控,为大多数良种繁殖地区所接受,并充分显示良好的经济效果。本文就不同株型对棉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连续2年的研究,旨在探讨一定密度条件下不同株型农艺、经济性状的比较及其相关,最佳株型产量的合理结构,各生育阶段的发展动态,株型塑造的最佳选择等,为良种繁殖和优化株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理条机投叶量对扁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很多茶叶企业中,用于扁形茶的理条工序都是以理条机和多用机为主,而理条设备的理条效果经生产实践理条机优于多用机,但所有茶企的理条投叶量是以制茶人员感官而控制。为了探索理条机最佳投叶量,设置4个梯度投叶处理A、B、C、D,试验表明:直条率分别为21%、56%、87%、16%。而对品质和工艺过程的影响中,处理A条索欠直收张尚好,茶叶色泽翠绿,清香,茶叶抛抖程度好,无茶叶溢出槽锅;处理B条索尚直收张较好,茶叶色泽翠绿略暗,清香,茶叶抛抖程度好,茶叶透气好,无茶溢出槽锅;处理C条索较直收张好,茶叶色泽翠绿略暗,清香,茶叶抛抖程度较好,茶叶透气较好,无茶溢出槽锅;处理D条索欠直收张较差,茶叶色泽较翠绿略暗,清香,茶叶抛抖程度一般,茶叶透气尚差,茶叶溢出槽锅严重。综合品质处理C最好,4种处理的投叶理条效果以处理C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做形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名优祁红做形工艺中不同除湿与造型温度对成茶品质的影响,除湿设烘干器100℃热风烘坯和电炒锅高温(180±5)℃、中温(160±5)℃、低温(140±5)℃炒坯4组,造型锅温设高(120±5)℃、中(100±5)℃、低(80±5)℃ 3组。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分析表明:不同除湿温度对茶样的汤色和叶底影响显著,对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含量影响极显著;不同造型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含量影响不显著。烘坯做形比炒坯做形工效高,茶叶品质与中温炒坯做形茶相当,且以中温造型茶样较优;炒坯做形以中温除湿与中温造型茶样为好,低温炒坯除湿茶样的品质较差,高温炒坯除湿掌控不佳时茶样易出现高火的情况。因此,名优祁红做形工艺最佳温控组合为100℃热风烘坯或(160±5)℃炒坯除湿、(100±5)℃造型。  相似文献   

12.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与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名优祁红初制中普遍反映的揉捻困难和发酵程度难掌控的问题。选用‘祁门槠叶’种一级鲜叶原料,经相同萎凋后,以传统祁红初制工序为对照,揉捻方式(A)设置A1(一次空揉+轻压)、A2(二次空揉+轻压)、A3(二次空揉+轻压+稍重压)3处理;发酵程度(B)设置B1(偏轻,黄红色)、B2(适中,铜红色)、B3(稍重,红褐色)3处理。通过对揉捻叶的细胞破损率、成条率和芽叶完整率的测定比较,优选最佳的揉捻方式;根据对干茶样品的感官审评与生化成分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宜的发酵程度。结果表明:揉捻A3处理,叶细胞破损率87.4%,成条率84.6%,芽叶完整率59.7%,比较符合名优祁红初制的揉捻要求;发酵B2处理制得的茶样,主要生化成分比例协调,感官审评综合评分94.10分,发酵程度适宜。因此,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工序选用A3揉捻方式为好,发酵程度掌控在B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清甜的品质特征及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解云南各类白茶的品质状况和特点,本研究以云南当地茶树品种鲜叶与加工方法制作的‘云南白茶’和传统福建‘政和白茶’各6个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含水量、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并进行感官审评,分析比较‘云南白茶’和‘政和白茶’在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品质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云南白茶’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平均含量分别为30.83%、5.00%、4.87%,‘政和白茶’的分别为29.76%、7.22%、5.02%;从感官审评看,‘云南白茶’滋味甜醇鲜爽,‘政和白茶’清甜淳滑,‘政和白茶’外形较‘云南白茶’好。‘云南白茶’与‘政和白茶’在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朝鲜蓟发酵茶泡制工艺。结果表明,朝鲜蓟发酵茶的最佳泡制工艺为冲泡时间22 min,加水量243 mL,冲泡水温86℃,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0分。通过ABTS法和DPPH法检测表明,朝鲜蓟袋泡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变温萎凋对白茶品质影响,以不同季节的贡眉白茶为研究对象,在传统萎凋过程中,加入10、30、50 s的短时热风(45℃)萎凋处理,研究变温萎凋对白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萎凋,30 s变温萎凋处理使贡眉白茶在感官品质上出现青气褪去、蜜香呈现、茶汤橙红、滋味甜醇的变化,呈现陈年白茶的特征;而10 s处理后仍旧带有新做白茶的青涩味;50 s处理后的白茶在干茶、叶底、汤色上均出现明显红变,滋味和香气已呈现红茶的甜醇特征。3种变温萎凋处理均会降低贡眉白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EGCG、ECG、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等物质的含量,会增加黄酮、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的含量。而比较不同季节,夏季贡眉白茶经过30 s处理后,咖啡碱、茶多酚、EGCG、ECG、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的下降幅度大于春季和秋季,黄酮、GC和EC等非酯型的儿茶素含量增加幅度大于春季和秋季,且感官审评得分最高。综上所述,不同时间变温萎凋对不同季节白茶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可以将30 s、45℃的变温萎凋处理作为一种加速白茶陈化、提高夏茶利用价值的工艺手段。  相似文献   

16.
山地茶园防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修剪、铺草、覆膜、喷灌防冻剂等6项技术措施对山地茶园茶树的抗寒性影响及SOD、POD酶活性与受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各处理随着受冻率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SOD酶活性也相应增加,这与茶树自身的修复功能有关;②对于山地茶园,受风冻影响,直接应用于茶树树冠的技术措施要比应用于环境及土壤的技术措施效果好。6种处理效果为:覆膜>铺草>对照>未修剪>灌根>喷冠;③秋天进行适当的修剪,对降低茶树冻害有利。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咖啡果茶粉制作咖啡果茶面包。以面包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咖啡果茶面包的制作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咖啡果茶粉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6%,酵母添加量1.5%。按此配方制作的面包体积膨松、松软细腻,具有咖啡果茶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8.
以苦荞麦麸和薄荷为原料,经混合、粉碎和烘烤等工序加工生产的苦荞茶,有明显的薄荷和苦荞麦的风味,泡制的茶汤清澈明黄,制品较好地利用了苦荞麦麦麸中所含的芦丁等保健成分,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采用模糊数学感观质量评价方法对其配方及生产工艺进行优选,确定产品中薄荷的添加量为1.8%,将苦荞麦麦麸和薄荷混合后再进行烤制,所制成的产品感观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9.
微喷灌施用专用水溶肥在幼龄茶树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配方的茶树专用水溶肥对茶园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以及土壤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和茶叶品质指标的影响,并阐明土壤酶指标与茶叶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茶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分别与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微喷+专用水溶肥”的模式可以降低茶园土壤pH,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茶叶品质,为北方幼龄茶园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入乌龙茶初制工艺改进夏秋名特绿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夏秋季茶鲜叶加工的名特绿茶苦涩味重、收敛性强、香气清淡和综合品质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技术研究。采用植入乌龙茶初制的部分工艺,改善了夏秋季毛峰茶品质。提出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的技术指标和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