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卫星RNA在调节植物病毒病害症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近20 年来的有关研究报道,对卫星 R N A 在植物病毒病害症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包括卫星 R N A 调节病毒病害症状的类型、调节专一性、调节机制及调节特性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抗倒伏性、籽粒脱水特性是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质量的关键性状,笔者梳理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改善抗倒伏性、籽粒脱水特性的应用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提高玉米抗倒伏性和加快籽粒脱水,进而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手段,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改善抗倒性及脱水性等机收性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适时适量应用,确保在改善相关机收性状的同时,增加或稳定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干旱胁迫对作物气孔特性、光合特性、呼吸特性、内源激素积累、脯氨酸积累及膜透性和渗透调节等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对作物的综合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任国庆 《现代农业》2008,(10):71-72
一、变频调速与水泵节能 水泵节能离不开工况点的合理调节。其调节方式不外乎以下两种:管路特性曲线的调节,如关阀调节;水泵特性曲线的调节,如水泵调速、叶轮切削等。在节能效果方面,改变水泵性能曲线的方法,比改变管路特性曲线要显著得多。因此.改变水泵性能曲线成为水泵节能的主要方式。而变频调速在改变水泵性能曲线和自动控制方面优势明显,因而应用广泛。但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影响变频调速节能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果盲目选用,很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养猪的适宜环境,要调节好群体与个体,饲养密度、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训练、控制好温湿度光照、调节好室内空气质量,达到科学养猪。  相似文献   

6.
AP2基因在高等植物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花发育调控的分子模型为基础,介绍了花发育相关基因AP2在高等植物花器官和营养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特点,以及参与花分生特性建立、花器官特性特化和形成调节、花同源异型基因活性时空调节等花发育过程;阐述了模式植物中与AP2基因一起参与花发育调控的其他基因,及其在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玉米群体自动调节研究进展,重点从群体叶片伸展特性,叶面积变化,干物质生产变化,库源关系,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阐述玉米群体自动调节机制,并提出了利用群体自动调节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吉祥雨是针对瓜菜类作物的生理、生长特性,集营养调节于一体的高级抗病营养剂。根据植物不同生育阶段的特性,从调节植物内部机能入手,有效促进植物各生育期的协调生长,提高植物吸收能力和光合效能,从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益玉一号亲本的特征特性,介绍了益玉一号制种技术,主要包括隔离种植、父母本播期调节、花期调节、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杂交玉米益玉一号高产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者提出了由集成运放和威尔逊电流镜组成的具有CCⅡⅡ+特性的电路。该电路具有电流传输精度高、线性好、通带宽等CCⅡ、的特性。同时,介绍了电路物工作原理,给出了电路的CCⅡ+特性实验结果和输入信号动态范围调节公式 。  相似文献   

11.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速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负载条件,介绍了如何选择伺服电机的方法。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其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为机床一次性试制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本项研究为虚拟样机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机器学习是一种面向机器的数据分析方法,自动化机器学习的研究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的快速积累,促进了机器学习算法的井喷式发展。如何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解决行业问题,成为了当前应用的难点。笔者整理了机器学习新材料,对各种机器算法的特点和算法之间的差异,进行了仔细的梳理,总结了各种算法的需求背景和优缺点,以及主要的应用场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器学习在农业应用的案例,综述了机器学习在农业应用,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玻璃空瓶回收再生产过程中造成瓶口缺陷破损的在线实时检测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的检测算法。首先对采集的瓶口进行预处理,通过研究表面缺陷,提取灰度方差等6种表面特征。然后运用遗传算法对极限学习机的输入层层的阈值和权值进行优化,提高算法的检测精度。最后现场选取569个样本对所设计ELM分类器进行训练学习与测试,并与LVQ算法、BP分类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对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缺陷检测高速高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高压静电灭虫器,为实现高压静电杀灭农作物害虫提供新的装置。【方法】研制10~60 kV可调高压静电灭虫器,以茶树害虫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为杀灭对象,对其杀虫效果进行检测,并对高压静电灭虫器的放电特性及不同电压下其对植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当电极直径为0.5 mm、电极间距为40 mm、使用电压为30~50 kV、击穿距离取25~30 mm时,研制出的高压静电灭虫器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2.3%~12.8%,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为64.3%~71.1%。高压静电灭虫器的放电电压上升至30 kV以上时,在设定距离内能稳定持续放电,且随着电压上升,放电强度增强。高压静电灭虫器的电压设定为30 kV时,扫过茶树植株幼芽2~3 s,对茶树植株幼芽叶片杀伤无明显影响;当高压静电灭虫器的电压上升至40 kV时,对幼芽有轻微影响,有枯萎但能恢复;当电压上升至50 kV时,幼芽枯萎,不能恢复。当高压静电灭虫器扫过茶树植株幼芽的时间降为1~2 s时,50 kV电压下其对幼芽造成的枯萎可恢复。【结论】成功研制了一种高压静电灭虫器,其对茶树植株害虫茶尺蠖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水稻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 ,在原水稻插秧机研究基础上 ,综合国内插秧有序与抛秧浅栽的特点 ,设计了水稻营养钵育苗全自动栽植机。文章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结构 ,并通过对单、串联槽轮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比较 ,确定出该机的最佳间歇运动机构——串联槽轮机构 ,实现水稻钵育苗有序、准确的供给与栽植  相似文献   

16.
高粱单粒播种技术要求及与2BJ-5精播机匹配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减轻高粱种植后需间苗的繁琐劳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与经纬机械(集团)通用机械公司合作研制出了2BJ-5精播机。为实现该机的高粱单粒点播,根据高粱单粒点播技术要求,在大田对该机进行了匹配性试验。结果表明,2BJ-5精播机播种高粱完全可以实现单粒点播,以播深3~5 cm、株距11~13 cm、行距50 cm为宜,种子发芽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徐磊  侯磊  李雨  朱振宇  雷婷 《油气储运》2021,(2):138-145
机器学习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探索数据规律、建立预测模型来指导决策支持。在目前油气管道系统设备繁多、结构复杂、技术庞杂等背景下,引入机器学习是为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单纯依靠数学模型难以应对的问题,代替人工从事一些枯燥繁琐、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结合油气管道系统各生产环节,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3类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油气管道泄漏、多相流型识别、设备故障诊断及储罐目标检测等应用场景,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管道系统的应用框架,指出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在该领域拥有较强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机器学习在油气管道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油气管道系统的智能化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基于信源信道思想,及其在蒙古语与汉语统计机器翻译中的应用.基于统计的方法是语言信息处理及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1个蒙古语与汉语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的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在蒙古语语料预处理和蒙古语与汉语的翻译模型的建立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统计的蒙汉机器翻译相关的模型设计是合理的.该实验系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井下设备移动频繁的特点,介绍了基于GIS的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重点介绍了GIS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对于GIS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accuracy and interaction amo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horizontal accuracy, differential GPS (DGPS) sampling frequencies and machine delay times of a hypothetical variable rate applicator for nitrogen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based on an application map in Florida citrus were studied. Parameters studied included: five GPS horizontal accuracy levels, two levels of DGPS horizontal accuracy, two DGPS sampling frequencies and two machine delay times. Two integrated models were developed which documented 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Machine delay tim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nd GPS horizontal accuracy wa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