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天然水浸脱胶条件下,对影响亚麻脱胶效果的麻茎特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麻茎上带有脱胶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能加速亚麻脱胶进程;麻茎的部位、粗细、麻龄等不同,其纤维及胶质的组成和分布也有差异,对亚麻的脱胶速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机械破损能够破坏麻茎的表皮结构,增大脱胶酶的侵袭面积,能加快亚麻的脱胶速度.  相似文献   

2.
陈灿  彭源德 《中国麻作》2000,22(2):37-40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麻茎越老熟、越粗者,脱胶越难,反之,脱胶速度越快;鲜茎经刹青处理后,脱胶速度较快,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6h和12h;麻茎发生霉变后,脱胶速度明显变慢,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82h,较未霉变的延长2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3.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 ,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 ,结果表明 :麻茎越老熟、越粗者 ,脱胶越难 ,反之 ,脱胶速度越快 ;鲜茎经刹青处理后 ,脱胶速度较快 ,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 6 h和 1 2 h;麻茎发生霉变后 ,脱胶速度明显变慢 ,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 82 h,较未霉变的延长 2 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4.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麻茎越老熟、越粗者,脱胶越难,反之,脱胶速度越快;鲜茎经刹青处理后,脱胶速度较快,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6h和12h;麻茎发生霉变后,脱胶速度明显变慢,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82h,较未霉变的延长2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5.
为使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酶脱胶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掌握富含果胶酶复合物与螯合剂相互关系的研究数据。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亚麻茎样品进行了加速酶液吸收的实验,测定了处理后的纤维得率,这些样品包括: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1998年);南卡罗莱纳州‘Natasja’纤用亚麻茎(1993年),麻地晾干‘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棚内荫干的‘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和加拿大油用亚麻茎(1997年)。麻茎经80牛顿的压力碾压后,发生机械破裂,酶脱胶后的纤维得率最高。因此机械碾压可作为进一步测试酶吸收的预处理方式。麻茎在约310kPa压力或真空压力为88kPa的条件下处理对酶的吸收显著增强。增压比真空处理效果明显。因收获打捆导致破裂程度低的麻茎受应力改变的影响比破裂程度高的麻茎大,压力对已碾麻茎的酶吸收增加甚微。机械碾压使麻茎对酶的吸收最强,纤维得率明显提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常压是酶液渗透到已碾麻茎的适宜条件.不需要采用特别的措施加速酶脱胶。  相似文献   

6.
利用脱胶剂于亚麻生育后期进行田间喷施,以达到脱胶的目的,收获后不用沤麻可直接送原料厂上机加工,初步结果:1.脱胶所用的脱胶剂种类与剂型、浓度及喷施时期,已达到了脱胶的效果;2.喷施后亚麻植株的形态变化、收获适期及田间鉴定标准;3.亚麻站立脱胶技术要在亚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尤其强调植株于田间分布均匀、生长发育一致,无杂草为害和防止倒伏等措施,才能发挥更好的脱麻效果;4.收获后,取消沤麻环节直接上机加工试验,可顺利打成纤维。与温水沤麻相比,原茎干重降低、出麻率和强度有所增加,而种子的产质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使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酶脱胶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掌握富含果胶酶复合物与螯合剂相互关系的研究数据.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亚麻茎样品进行了加速酶液吸收的实验,测定了处理后的纤维得率,这些样品包括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1998年);南卡罗莱纳州'Natasja'纤用亚麻茎(1993年),麻地晾干'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棚内荫干的'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和加拿大油用亚麻茎(1997年).麻茎经 80牛顿的压力碾压后,发生机械破裂,酶脱胶后的纤维得率最高.因此机械碾压可作为进一步测试酶吸收的预处理方式.麻茎在约310kPa压力或真空压力为 88kPa的条件下处理对酶的吸收显著增强.增压比真空处理效果明显.因收获打捆导致破裂程度低的麻茎受压力改变的影响比破裂程度高的麻茎大,压力对已碾麻茎的酶吸收增加甚微.机械碾压使麻茎对酶的吸收最强,纤维得率明显提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常压是酶液渗透到已碾麻茎的适宜条件,不需要采用特别的措施加速酶脱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果胶酶及亚麻脱胶效果的主要外界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浴比、化学助剂均对果胶酶及脱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以塘水为脱胶水源,最适脱胶条件为:沤麻温度30~35℃、浴比1:20~25、pH7.0~7.5;化学助剂以2%的尿素为最佳,沤麻24h后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浓度,加快沤麻速度。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亚麻脱胶茵Ym68’,对亚麻原茎进行快速脱胶试验,定期测定了麻茎中的脱胶茵活茵量、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亚麻原茎中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6.57%、7.82%、19.4%、18.4%和21.01%;脱胶完成时,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82.1%、17.0%和11.4%;在接种后发酵2h内,亚麻麻茎中的水溶物由16.57%迅速降至7.93%;接种后发酵2h-4h,脱胶茵活茵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为5.88倍;麻茎中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对影响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水源水质、水温、PH值、浴比和无机盐等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厌氧细菌含量较高的糖水,脱胶时间最短;沤麻水适当稀释可加速再次沤麻;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适宜水温、PH值和浴比分别为30-35℃、7.0-8.0和1:30-40;添加0.05%的(NH4)2HPO4可缩短脱胶时间33%左右。  相似文献   

11.
亚麻脱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珠  王奉喜 《中国麻作》1988,(2):34-36,31
作者将引进的苏联酶制剂及丹麦诺沃亚麻酶用于亚麻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加酶脱胶可缩短沤麻时间1/4~2/3,可提高出麻率3~4%。并具有提高纤维质量,消除沤麻水污染的作用,是亚麻脱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亚麻雨露麻茎上分离筛选到两株高产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的细菌,对其进行了鉴定及脱胶效果试验,优化了亚麻沤麻工艺。复合脱胶菌液对原茎脱胶,在保持湿度和15℃的室温条件下,可在190小时内完成脱胶过程。与对照相比,脱胶时间减少50%以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的使用,缩短了沤麻时间,由平均30-40天降到15天以内;提高了出麻率,长麻出麻率提高2个百分点,综合出麻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亚麻脱胶茵Ym68',对亚麻原茎进行快速脱胶试验,定期测定了麻茎中的脱胶菌活茵量、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亚麻原茎中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6.57%、7.82%、19.4%、18.4%和21.01%;脱胶完成时,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82.1%、17.0%和11.4%;在接种后发酵2h内,亚麻麻茎中的水溶物由16.57%迅速降至7.93%;接种后发酵2h-4h,脱胶茵活茵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为5.88倍;麻茎中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亚麻脱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将引进的苏联酶制剂及丹麦诺沃亚麻酶用于亚麻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加酶脱胶可缩短沤麻时间1/4~2/3,可提高出麻率3~4%。并具有提高纤维质量,消除沤麻水污染的作用,是亚麻脱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产成本、产出和污染物排放量等对工厂化条件下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具有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轻和社会生态效益好等特点。与传统温水沤麻方法相比,每加工1吨亚麻原茎,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71.2元;沤麻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在提高沤麻水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改善劳动环境等方面有显著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影响果胶酶及亚麻脱胶效果的主要外界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浴比、化学助剂均对果胶酶及脱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以塘水为脱胶水源,最适脱胶条件为沤麻温度30~35℃、浴比120~25、pH7.0~7.5;化学助剂以2%的尿素为最佳,沤麻24h后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浓度,加快沤麻速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水源水质、水温、pH值、浴比和无机盐等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厌氧细菌含量较高的塘水,脱胶时间最短;沤麻水适当稀释可加速再次沤麻;亚麻天然水浸沉麻的适宜水温、pH值和浴比分别为30-35℃、7.0-8.0和1:30-40;添加0.05%的(NH4)2HPO4可缩短脱胶时间33%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利用碱性果胶酶复配部分木聚糖酶对亚麻原茎进行脱胶试验,比较了不同的酶配比和用量、作用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打成麻强力和长麻率,探讨了酶重复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碱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配比为1∶2,酶用量0.8%(w/w),温度30-32℃,浴比1∶13-14,p H 8.5,脱胶时间60-65 h,打成麻质量最佳,打成麻强力提高10%-15%左右,长麻出麻率提高1.2%-1.5%,且比传统沤麻提高1-2号数,此外,添加50%脱胶废液用于再次沤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研究总结出一套较成熟工艺,提高温水沤麻的质量,降低沤麻污染,缩短沤麻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打成麻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的脱胶微生物数量,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及水体的pH、还原糖、含氮量、COD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明了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微生物类群与数量、脱胶酶活性、水体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Danny  E.  Akin  Jonn  A.  Foulk  Roy  B.  Dodd  David  D  McAlister    杨喜爱 《中国麻业》2006,28(3):160-165
对纤用亚麻(阿里安)与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进行酶法脱胶实验。脱胶酶制剂含Viscozyme L(富含果胶酶的成品酶)和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EDTA)。碾压破裂后的亚麻茎浸吸不同比例的Viscozyme L-EDTA溶液,脱胶后纤维进行梳纺。供测纱样为Shirley机清理的原亚麻纤维与棉花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而成的纱。处理不同,清理后的纤维性质有所不同。不同配比的酶溶液脱胶后的纤维性质不同,不考虑EDTA的因素,0.3%(v/v)的酶浓度比0.05%的酶浓度脱胶效果好,但纤维强力低。麻样与酶制剂不同,混纺纱的质量变异系数、单纱强力与粒结数存在差异。以成本、纤维和纱的质量为依据,本实验结果确立了脱胶酶制剂的组分含量范围,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优化亚麻脱胶酶制剂的基础。本实验中,0.3%(v/v)Viscozyme L与25mMEDTA配制的酶溶液脱胶制成的纱最好。因此,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业级纺织用亚麻短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