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天然水浸脱胶条件下,对影响亚麻脱胶效果的麻茎特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麻茎上带有脱胶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能加速亚麻脱胶进程;麻茎的部位、粗细、麻龄等不同,其纤维及胶质的组成和分布也有差异,对亚麻的脱胶速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机械破损能够破坏麻茎的表皮结构,增大脱胶酶的侵袭面积,能加快亚麻的脱胶速度.  相似文献   

2.
陈灿  彭源德 《中国麻作》2000,22(2):37-40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麻茎越老熟、越粗者,脱胶越难,反之,脱胶速度越快;鲜茎经刹青处理后,脱胶速度较快,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6h和12h;麻茎发生霉变后,脱胶速度明显变慢,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82h,较未霉变的延长2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3.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麻茎越老熟、越粗者,脱胶越难,反之,脱胶速度越快;鲜茎经刹青处理后,脱胶速度较快,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6h和12h;麻茎发生霉变后,脱胶速度明显变慢,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82h,较未霉变的延长2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4.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 ,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 ,结果表明 :麻茎越老熟、越粗者 ,脱胶越难 ,反之 ,脱胶速度越快 ;鲜茎经刹青处理后 ,脱胶速度较快 ,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 6 h和 1 2 h;麻茎发生霉变后 ,脱胶速度明显变慢 ,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 82 h,较未霉变的延长 2 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影响果胶酶及亚麻脱胶效果的主要外界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浴比、化学助剂均对果胶酶及脱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以塘水为脱胶水源,最适脱胶条件为:沤麻温度30~35℃、浴比1:20~25、pH7.0~7.5;化学助剂以2%的尿素为最佳,沤麻24h后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浓度,加快沤麻速度。  相似文献   

6.
南方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对影响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水源水质、水温、PH值、浴比和无机盐等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厌氧细菌含量较高的糖水,脱胶时间最短;沤麻水适当稀释可加速再次沤麻;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适宜水温、PH值和浴比分别为30-35℃、7.0-8.0和1:30-40;添加0.05%的(NH4)2HPO4可缩短脱胶时间33%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亚麻脱胶茵Ym68’,对亚麻原茎进行快速脱胶试验,定期测定了麻茎中的脱胶茵活茵量、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亚麻原茎中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6.57%、7.82%、19.4%、18.4%和21.01%;脱胶完成时,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82.1%、17.0%和11.4%;在接种后发酵2h内,亚麻麻茎中的水溶物由16.57%迅速降至7.93%;接种后发酵2h-4h,脱胶茵活茵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为5.88倍;麻茎中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的脱胶微生物数量,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及水体的pH、还原糖、含氮量、COD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明了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微生物类群与数量、脱胶酶活性、水体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的脱胶微生物数量,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及水体的pH、还原糖、含氮量、COD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明了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微生物类群与数量、脱胶酶活性、水体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果胶酶及亚麻脱胶效果的主要外界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浴比、化学助剂均对果胶酶及脱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以塘水为脱胶水源,最适脱胶条件为沤麻温度30~35℃、浴比120~25、pH7.0~7.5;化学助剂以2%的尿素为最佳,沤麻24h后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浓度,加快沤麻速度.  相似文献   

11.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国麻作》1995,17(1):34-36
  相似文献   

12.
从亚麻雨露麻茎上分离筛选到两株高产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的细菌,对其进行了鉴定及脱胶效果试验,优化了亚麻沤麻工艺。复合脱胶菌液对原茎脱胶,在保持湿度和15℃的室温条件下,可在190小时内完成脱胶过程。与对照相比,脱胶时间减少50%以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的使用,缩短了沤麻时间,由平均30-40天降到15天以内;提高了出麻率,长麻出麻率提高2个百分点,综合出麻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亚麻脱胶茵Ym68',对亚麻原茎进行快速脱胶试验,定期测定了麻茎中的脱胶菌活茵量、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亚麻原茎中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6.57%、7.82%、19.4%、18.4%和21.01%;脱胶完成时,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82.1%、17.0%和11.4%;在接种后发酵2h内,亚麻麻茎中的水溶物由16.57%迅速降至7.93%;接种后发酵2h-4h,脱胶茵活茵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为5.88倍;麻茎中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影响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水源水质、水温、pH值、浴比和无机盐等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厌氧细菌含量较高的塘水,脱胶时间最短;沤麻水适当稀释可加速再次沤麻;亚麻天然水浸沉麻的适宜水温、pH值和浴比分别为30-35℃、7.0-8.0和1:30-40;添加0.05%的(NH4)2HPO4可缩短脱胶时间33%左右。  相似文献   

15.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Ⅳ脱胶条件测试及脱胶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为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广泛采集菌样、初筛、复筛和诱变育种等手段,获得了1株(编号为Ym68′)亚麻快速脱胶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规模为100kg的亚麻快速脱胶试验。结果表明:Ym68′在实验室条件下16h内可完成亚麻脱胶;与传统脱胶工艺相比,其脱胶周期缩短79%以上、综合出麻率提高7.3个百分点、纤维强力和长度分别提高50%和3.3%、COD降低17%左右,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和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有杂菌)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为了解决雨露沤制过程中因温度和湿度的不足造成沤制不成功这一问题,采用生物快速脱胶,提高脱胶速度。本实验采用不同地区的12个样品,分离脱胶菌142株,其中以沤麻时间在15d左右的为多,获得率居首位(45.8%)。在脱胶终点的判定上首次采用蜗旋混合震荡仪法,在酶活力的测定上采用DNS法,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得到亚麻脱胶程度在4级的有3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10%;YL79和YL113两株脱胶菌尤为突出,亚麻脱胶程度均在4级;果胶酶活性均在800个单位以上;故均为微生物脱胶的优选菌株,为雨露沤麻生物制剂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亚麻鲜茎雨露沤制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雨露麻以其生产方式简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而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雨露麻采用人工收获,在多雨季节里原茎保存困难,常发生霉烂.给工农业均造成损失.鲜茎雨露沤麻技术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使沤麻时间提前10天左右,亚麻收获就开始沤制,充分利用了亚麻收获季节的高温和降雨.沤麻速度快,沤麻时间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麻率相对提高0.5-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增加1.2-2.7kg.此项技术对我国雨露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脱胶菌Ke34和Le10能在35℃有氧条件于普通琼脂(即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早期菌落为不规则圆形,表面暗淡,不透明、粘稠、周边不整;后期菌落出现皱褶、干燥、乳白色。普通肉汤内产生有皱纹的菌膜,振之不碎散,菌液不浑浊,无沉淀。菌体均为革兰氏(Gram's)阳性,杆状,散在,大小:Ke34为0·6-0·9×2·4-3·5μm,Le10为0.6-0.8×2.1-3.3μm;产生芽孢,中生或偏中生,不使菌体明显膨大,大小:Ke34为0.5-0.8×1.0-1.6μm;Le10为0.5-0.g×1.1-1.6μm;萄萄糖琼脂上的幼龄菌,美兰淡染着色均一;它们均能运动。生理生化:均在7%NaCl中生长,石蕊牛奶不产酸、胨化,pHS.7生长,V-P反应阳性,水解淀粉,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好氧生长,不利用两酸盐等。因此对它们种的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