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含20%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喂养鸡蛋,通过检测其内脏、肌肉、血液、粪便及肠道微生物的豆粕转基因成分,探讨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鸡蛋体内的代谢残留状况。以定性PCR检测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及蛋鸡的8种内脏样品(肠、胰腺、食道、肝、腺胃、肾、心脏、肌胃)、肌肉、血液、蛋品、粪便、肠道微生物的转基因豆粕的工具基因CaMV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以及目的基因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PCR检测结果表明:除了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外,蛋鸡的8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检出转基因豆粕的CaMV35S、NOS、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长期喂养含20%转基因豆粕饲料的蛋鸡的8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发现有转基因成分残留,说明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通过肠胃消化降解后吸收,不会在鸡的组织器官内残留。  相似文献   

2.
通过筛选出黄曲霉素解毒酶(ADTZ)基因片段,采用鼠的黏蛋白启动子(MUC)成功构建了ADTZ基因肠道特异性表达载体(MUC-ADTZ-LV),并利用原核注射法制备了肠道特异性表达ADTZ转基因小鼠。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6只携带肠道特异性表达ADTZ基因转基因小鼠。RT-PCR结果显示,ADTZ基因仅在小鼠肠道中进行了特异性表达。肠液中ADTZ的活性为(4.62±1.54)U/mL。在饲料中添加黄曲霉毒素并对小鼠进行14d的喂养试验,之后对血清生化指标及小鼠血清和肝脏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组血清中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P)的含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而转基因组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转基因组小鼠血清和肝脏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和肝脏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本试验在转基因小鼠的肠道中成功生产了ADTZ,并降低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小鼠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入长链非编码RNA基因是否会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结构和构成产生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月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小鼠的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行测序和分析,在门水平和属水平进行对比和t检验,结果显示,在同一性别内转入长链非编码RNA基因GTL2(lncRNA-GTL2)后,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结构和构成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存在个体差异。本研究未发现转入长非编码RNA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在门和属水平上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转基因饲料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料安全即是食品安全 ,英国的疯牛病和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 ,都为饲料安全敲响了警钟。现已有大量的转基因饲料为动物所食用 ,转基因饲料安全评价成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对转基因饲料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评价迫在眉睫。这些问题包括转基因产物可能具有的直接毒性或抗营养作用 ,对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和新陈代谢的间接或意料之外的作用 ,以及可能发生的转基因对肠道固有微生物区系的进一步基因转移。由于对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结论 ,因此国际上要求饲料中不含转基因生物的呼声日渐高涨 ,欧盟为此制定了相应的限制法规 ,并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43只(25母(GNF),18公(GNM)),非转基因超细毛羊(NG组)29只(18母(NGF),11公(NGM))。取直肠粪样,应用Ⅱ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转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间肠道粪样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共计得到17个门,32个纲,56个目,94个科,228个属及185个种;LEfSe分析显示,GPF组有10个生物标记物;GPM组有5个,均是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常见定植菌;NGF组的生物标记物为拟杆菌BS11科;NGM组为厚壁菌门。均为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3组肠道菌群的共享菌分析显示,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分类水平拥有共享菌比例高达91%~94%。本研究证实,转入IGF-1基因并未改变超细毛羊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分布,转基因羊具有生物安全及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具有刺激细胞增殖的强大能力,是伤口愈合的关键因子.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家蚕后部丝腺利用丝素轻链基因(fibroin light chain,FibL)启动子驱动FibL-hEGF融合蛋白的表达.借助piggyBac转座子将FibL-hEGF融合基因导入到家蚕基因组,利用荧光检测总共获得8个转基因阳性卵圈,转基因阳性率为36.36%.PCR和反向PCR检测证明外源融合基因FibL-hEGF已被成功整合到家蚕基因组中,且随机插入到家蚕染色体的5个位点.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FibL-hEGF融合蛋白在家蚕后部丝腺中表达且成功分泌到蚕茧中,进一步证实了转基因家蚕的产生.本研究中利用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成功获得了转基因家蚕并得到重组hEGF蚕丝,该蚕丝可用于制造伤口敷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转基因克隆动物外源基因拷贝数及拷贝数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α-乳清蛋白(human alpha-lactalbumin,HLA)转基因克隆牛及其子代共5头牛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其中K060923为亲代,172、081、189、隆娃为子代。HLA基因在亲代转基因克隆牛K060923中的拷贝数为1.145,在子代转基因克隆牛172、081、189和隆娃中分别为0.998、1.107、0.891和0.842。结果表明,5头牛中外源基因拷贝数都在1左右,说明人α-乳清蛋白基本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动物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动物是指体内基因组中稳定地整合有外源性基因的动物。通过基因重组的各种方法可人为的改造动物基因组,并在动物活体水平上研究有关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四维时空的研究体系,为从分子到个体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基因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这种突出的优越性使转基因动物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其中转基因小鼠已大量地应用于基础研究中的各个领域;转基因大动物则在应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原核显微注射法该法由美国人Gordon发明,是最可靠,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动物转基因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显微操作仪将外源基因直接…  相似文献   

9.
信息大观     
上海有关政府部门日前透露,随着国际上动物转基因前沿领域的转基因鸡技术的发展,上海出现了全国第一家转基因鸡产业开发公司。这家公司在全国已率先开发通过鸡蛋清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据技术鉴定专家说,这一接近国际水平的转基因鸡技术,其主要成果在于:构建了能在鸡蛋清中表达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建立了有效的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效率在30%至70%之间;在20%以上的转基因鸡所产的鸡蛋清中检测到了实验用的外源基因“人瘦素蛋白”,其中最高表达量在每升蛋清中含10毫克至30毫克。“如此高的含量,在国内还从来没有过”。这…  相似文献   

10.
旨在构建含有乳铁蛋白肽基因和a干扰素基因的载体,并制备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研制抗乳房炎和口蹄疫转基因克隆牛提供供体细胞.本研究构建了由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启动的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和由CMV启动子调控的人α干扰素基因的载体,以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neo基因作为筛选基因;分别采用脂质体和电击法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得到转基因阳性细胞,并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中目的基因的整合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干扰素蛋白的表达.结果,得到了同时含有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α干扰素基因的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且α干扰素蛋白在转基因细胞中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采用显微注射法将外源人MAAT(修正的人抗胰蛋白酶)基因导入山羊原核期胚胎内,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00年6月获得4只人基因转基因羊,目前转基因羊已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杂交两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证明转基因成功。两年来共获取山羊卵1036枚,移植受体母羊近百只。此次转基因实验成功率为13.79%。获得转基因的目的之一是今后可以从山羊的奶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组织广泛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ce protein,RFP)的转基因小鼠,为肿瘤和干细胞等研究提供动物模型,试验从pdsred-express2-n1载体上酶切后获得线性化的CMV-Dsred基因片段,将CMV-Dsred基因注入ICR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内,获得的仔鼠利用活体荧光蛋白观察系统、PCR和Southern-blot的方法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同时用后代小鼠的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到组织广泛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小鼠,阳性小鼠基因组中均检测到Dsred基因的整合,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肠道、子宫、肌肉、脂肪和皮肤等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红色荧光蛋白。说明成功获得了组织广泛表达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概念1.1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实验的某些方法,将人为构建的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原核或受精卵),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动物。最早的转基因动物是鸡(munro,1968),其后是转基因鼠(Jaenish1974注射法,1976病毒感染法)。Palmiter等人在1982年将含金属巯蛋白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断与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融合,用注射法移入小鼠受精卵,经移植产下21只仔鼠,6只表达,10周龄时体重比同窝正常鼠大一倍,成为世界第一批超级鼠,引起巨大轰动。此后,相继获得多种基因、多畜种、…  相似文献   

14.
由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新杨种畜场共同投资 2 0 0万元创建的上海复旦新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全国率先开发通过鸡蛋蛋清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他们构建了能在鸡蛋蛋清中表达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 ;建立了有效的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效率在 3 0 %至 70 %之间 ;2 0 %以上的转基因鸡所产的鸡蛋蛋清中检测到实验用的外源基因“人瘦素蛋白” ,其中最高的表达量为每升蛋清中含 1 0毫克至 3 0毫克。鸡转基因技术开发前景深远 :①改良鸡的种质品质 ,可培育出生长速度快、抗病毒、低胆固醇蛋的转基因品系。②利用鸡蛋蛋清作为生物反应器 ,在蛋清中生产有药…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11):40-45
旨在通过测定转基因动物中外源基因在宿主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点来阐述外源基因的整合机制及对该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本研究以MYF6(Myogenic factor 6)转基因小鼠及FAT-1转基因牛为试验材料,采用TAIL-PCR(热不对称交互式PCR)、hiT AIL-PCR(高效热不对称交互式PCR)及本试验室改进的hiT AIL-PCR法,对转基因动物进行了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的检测及测序分析。本研究检测到3个MYF6转基因小鼠和一个FAT-1转基因牛的外源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片段,还获得了大量的未能整合到染色体上的PCR片段。通过对以上片段的测序分析,我们发现重组质粒并不一定是在酶切位点断裂,重组质粒可以发生随机断裂,首尾相连等,外源基因整合如宿主染色体,可以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整合,也可以进行随机插入。同时,发现并分析了在转基因动物检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体内整合位点的分析,能够明确转基因动物的遗传背景,能够为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选择ICR小鼠为受试动物,应用显微注射仪,将线状人β干扰素基因,按2940~10000拷贝,1~3pL的剂量注射到供体受精卵的雄前核,然后移植到假孕受体的输卵管。实验先后注射了301个受精卵,移植到20只假孕受体,其中5只妊娠,产仔25只。从所获得的25只亲代小鼠的尾组织提取DNA,用内切酶BamHI消化,以[α-~(32)P]-dCTP标记的上述外源基因为特异性核酸探针,应用DNA印迹法检测这些小鼠DNA内外源基因的整合状况.结果表明,亲代小鼠中有人β干扰素基因重组子的转基因小鼠,杂交带在6.8kb位置。应用上述同样方法对亲代转基因小鼠的子1代组织DNA检测发现,绝大多数小鼠的标本除见到1条1.8kb人β干扰素基因的较弱杂交带外,还有数条5.0kb以上强弱各异的杂交带,表明这种外源基因不仅整合到了亲代小鼠的遗传物质内,而且可经垂直方式传给子代。人β干扰素基因的鼠体水平表达检测发现,1只子1代转基因小鼠的肿瘤组织浸出液中含有人β干扰素,滴度达160U/mL,表明整合在小鼠DNA内的人β干扰素外源基因不经诱导而有一定表达。  相似文献   

17.
跨膜蛋白66(TMEM66)是与细胞凋亡以及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为了在个体水平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我们进行了TMEM66基因突变体(TMEM66V)转基因小鼠的构建。本研究通过原核注射法进行转基因操作,将获得的312个受精卵移植到13只代孕母鼠中,运用PCR、Southern blotting对出生的小鼠进行转基因鉴定,对于转基因阳性小鼠通过传代试验研究外源基因是否稳定整合,并通过反向PCR方法研究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结果显示在出生的55只小鼠中有6只为转基因阳性,其中3只转基因小鼠可以稳定传代,表明这些小鼠中外源基因发生了稳定整合。反向PCR检测结果发现外源片段是以串联重复的方式整合到转基因小鼠的基因组中。本研究成功构建了TMEM66基因突变体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研究TMEM66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Grodon首先于1980年报道,转移克隆化的外源DNA到小鼠体中,而使小鼠的所有细胞都含有外源基因。随后又有很多类似报道,被整合的外源基因,即转基因被稳定地整合到转基因动物的基因组中,并按孟德尔方式遗传。然而,转基因动物内在的潜力却首先是由Palmiter等(1982)证明的。他们发现,当转移到小鼠体内的生长激素基因表达时,明显增加了生长速度。近十年来,转基因小鼠通常都用做研究工具,很多实验室试图应用这一技术来改变家畜的基因型。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  相似文献   

19.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基本概念1 .1 转基因动物 (transgenicanimal) 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实验室的某些方法 ,将人为构建的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 (原核或受精卵 ) ,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 ,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动物。最早的转基因动物是鸡 (Munro,1 968) ,其后是利用注射法和病毒感染法转基因鼠 (Jaenish ,1 976)。1 .2 动物生物反应器 (animalbioreacter) 一般把目的基因在血液循环系统或乳腺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叫动物生物反应器。利用它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用珍稀蛋白…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动物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培育研究是近十年来人们开辟的一个崭新的热门研究领域,是外源基因转移从细胞水平到机体水平的一大飞跃。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来源于人、动物、细菌和病毒等许多种不同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大鼠、兔、羊、牛的生殖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考察发育和发育的基因调节机理、致癌基因的作用和免疫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细胞反应的有效工具。它还可以用来进行动物新种培育以及肿瘤和遗传性疾病防治。一、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1.DNA 的显微注射将外源 DNA 经显微注射直接导入受精卵的雄前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转基因技术。将注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