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茶树育苗期,若雨水过多,根部易发生病害——根腐病。尤其是一年以下的幼令茶苗,更易发病。华南科学研究所1956年育有云南大叶普洱及广东省内小叶种之清远、广宁、河源等十余亩茶苗地。1957年4月间由于阴雨绵绵,地下水过多,大部分原来生长良好的茶苗,由于苗床排水不良,根部大多发生根腐病。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叶子枯黄鞑而脱落。地下部轴根尖端腐烂发黑,支根脱落致全部枯死(图见封三)。  相似文献   

2.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区茶苗的毁灭性病害。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印度、中非等国及我国的台湾、浙江、广西、广东、四川等省都有发生。1975年华南农学院和广东海南岭头茶场茶科所曾对海南五个茶场的100多亩苗圃进行调查,发病面积达到98%,其中死苗率达80~90%的苗圃约占20%。1976年广东省罗定县金鸡公社播种茶籽150担,本可供3000亩地的茶苗,但由于此病的侵染,只够种50亩。同年白马岭茶场播种茶籽30担,茶苗全部因发病死亡。而目前在防治方面尚未有一种方法或药物能彻底消灭苗床上的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3.
田芳 《中国马铃薯》2003,17(2):113-114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是解决种性退化的十分有效的方法。该项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可试管苗进行有土移栽时 ,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大量死苗 ,从而制约原原种生产。下面简要介绍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1 原 因1 1 育苗场所选择不当马铃薯试管苗比较弱 ,进行有土移栽时 ,如果选择露地育苗 ,易受环境条件及天气因素限制。如遇暴雨、霜冻等 ,影响苗正常生长 ,出现死苗。1 2 消毒不彻底分二方面 :一方面移栽时 ,根部培养基没有冲洗干净。培养基内营养丰富是病原菌良好寄居场所。移栽时 ,植株根部有大量培养基 ,会出现污染 ,而导致植株死亡。另一方…  相似文献   

4.
正茶苗的根结线虫病是由土壤中一种病原线虫引起,病原线虫入侵茶树根系便可导致虫害发生,主要危害幼龄茶树和茶苗,3年以上茶树抗病能力增强,一般不会发生根结线虫病,虫病发生严重时,茶苗萎蔫不振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对茶树生长、茶苗繁育危害较大,在烟台茶区发生的主要是花生根结线虫。一、发生症状当土壤中的病原线虫侵入茶根后,茶树根部发生畸变,使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大的像黄豆粒,小的如油菜籽,且畸变根系易密集成根结,同时病株地上部分会出现叶片萎蔫发黄,枝条干枯,植株生长不良,植株衰弱等症状,若  相似文献   

5.
在单位面积茶园里,有足够的茶树株数是建成高产茶园的基本条件之一,定植当年力争全苗是确保株数的重要环节。闽南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对茶苗成活有许多不利情况,死苗大致有三个时期:一是自十月至翌年三月,茶苗定植时期,这时降雨量少(月雨量均在85毫米以下,最低月仅十多毫米)而风大,土壤表层常常干旱,使新定植茶苗由于水分补偿不足而干  相似文献   

6.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一项争季节,争早发的高产技术,在湖口县已推广多年。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棉花育苗移栽过程中还是经常发生烂种死苗、虫害伤苗、破钵损苗现象,营养钵有效率很少超过70%,一般在50%左右,有的年份,有的农户甚致不到10%(不能一播全苗)。烂种死苗导致棉苗不齐、密度不够、生育期推迟,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棉花产量和植棉效益。通过十多年的观察、调查、了解,笔者认为在棉花育苗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当措施而引起烂种死苗损苗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高效麦饭石壮苗素拌种好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在育苗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苗床死苗日趋严重,高脚苗、假大苗、弱苗发生普遍,导致棉苗素质差,移栽后返苗慢。主要原因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根腐病和叶病严重;二是床土营养不足,严重缺乏微量、常量和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8.
邢光耀 《江西棉花》2008,30(1):63-63
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较多,已发现有20余种,常导致烂种、烂芽、烂根、叶枯,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不能一播全苗,甚至要翻种,影响早发。苗病按照其发病部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病,主要包括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常造成烂种、烂芽、根茎腐烂,造成整株、成片死苗;另一类是叶病类,主要包括黑斑病、角斑病等,危害叶片,使叶片枯焦,影响幼苗早发。由于棉苗病害种类多,往往混合发生,因此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棉种处理与及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棉种处理1·1精选棉种及晒种播种前必须精选高质量棉种,经硫酸脱绒,以消…  相似文献   

9.
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旱育秧和旱育抛秧是我国“九五”农业十大推广技术之一,但在生产上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旱育秧苗2~3叶期易发生病理性和生理性死苗;二是旱育秧苗恶苗病发生严重;三是旱育秧苗苗体轻、根盘小,根部不能带土,不利于抛秧,容易出现“遇风雨飘秧、遭烈日败苗”的现象,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旱育抛秧技术优势的发挥及其推广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根腐病是油梨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为害根部,引起根部变黑腐烂,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从发病典型的植株根部分离、纯化菌株,并开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ITSLSUCOXⅡ)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海南油梨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还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和10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8 ℃,最适pH为8,黑暗条件更适合病原菌的生长;烯酰吗啉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9 μg/mL。本研究结果为油梨根腐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和棉油(菜)两熟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比直播棉生长发育早,亩成铃数多,早熟高产优质。可是,因营养钵播种早,天气阴雨低温多,出苗后又因钵苗薄膜覆盖,膜内苗床适温高湿,有利于各种苗病扩展蔓延,导致全苗后至二叶一心期(尤其抽心前后)棉茎基腐及根腐类型病害大量发生而烂根死苗,即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死苗高峰期,一般死苗率3.7—7.5%,个别苗床达33.7%以上。为了解决棉花营养钵苗床烂根死苗与早全壮苗的矛盾,我们对棉花苗期病害开展了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是棉花苗期发生的两种真菌性病害 ,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 ,对棉花前期发育有较大影响。 2 0 0 3年临清市 40 0 0 hm2 棉田中 60 %的地块 ,苗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病害严重地块死苗率接近 30 % ,露地直播田比地膜覆盖田发病程度偏重 ,据田间调查 ,发病原因主要有 :1发病原因1 .1气象因素。 5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均值分别低 2 .3℃、2 .8℃ ,4月底 5月初又连下了两场小雨 ,增加了土壤湿度 ,低温高湿 ,光照条件差 ,棉花在这种条件下 ,根系生长发育缓慢 ,光合作用弱 ,干物质积累少 ,致使棉苗瘦弱 ,抗病能力差 ,病菌趁机…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浙江省各主产麻区红麻烂根死苗,有“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诱致的立枯病和镰刀菌(Fusarium Spp)诱致的根腐病。这两种病害历年来对红麻一播全苗和壮苗威胁甚大,而且轻病苗所造成的后遗症,往往是红麻中后期引起烂根(茎基  相似文献   

14.
黎平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大县。近年来,随着黎平县新建茶园的快速发展,幼龄茶园规模也快速增加。除杂草是幼龄茶园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在一些幼龄茶园,常发现一些勤劳的茶园主勤除草,除尽草,想茶苗快速生长,但茶苗长势反而不理想,甚至增加死苗率;而一些茶园采取"懒人"法,留杂草秋后除,茶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反而好。  相似文献   

15.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前景孙君灵,宋晓轩,刘学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我国棉花苗期病害危害范围广,尤以长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更为严重,在棉苗病害发生严重的年份,可造成烂种、毁苗以至田间成片死苗,甚至毁种重播;发病轻时延缓生长,形...  相似文献   

16.
舒菊香  王建林 《茶叶》2007,33(1):42-42
无性系良种扦插茶苗,无明显主根、侧根呈横向生长,一遇不适宜的气候环境,及粗放的栽植和管理就会出现大批死苗,降低成活率,影响茶园园相及茶叶高产稳产。为了探索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植成活率和促进茶树生长,笔者于2004年冬进行了茶苗移植的根系处理应用试验。供试茶苗为1年生的迎  相似文献   

17.
高吸水种衣剂在水稻旱育抛秧上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应用高吸水种衣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不浸种不催芽直接播入旱育苗床,考查了它对种子的出苗、病虫害及死苗的防治、秧苗素质以及抛栽后立苗速度、抗植伤能力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高吸水种衣剂包衣处理在种子周围及秧苗根部形成了1.8 cm×1.5 cm×1.2 cm左右的“蓄水球囊”,不仅提高了种子出苗率、成秧率,有效地防止了多种病虫害及死苗的发生,壮大根群,提高了秧苗素质;而且实现了旱育秧苗根部带土抛植,提高了立苗速度和抗植伤能力,增加了旱育抛栽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王智广  崔书瑞 《中国棉花》2007,34(12):38-39
1苗期病害棉花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红腐病、根腐病、枯萎病、茎枯病、疫病、黑班病、轮斑病、角斑病等10余种之多,其中以引起烂种、烂根、死苗的立枯、炭疽、猝倒、根腐、枯萎等病害为害性最大。(1)发生特点:如果说棉田多年连作、病菌基数较大和春季低温、高湿的恶劣天气是导致“棉花死苗”的“罪魁祸首”,那么,品种的抗病性偏差、种子药剂处理不好(购买的商品种子使用种衣剂质量较差,或自留种的不拌种、拌种农药质量较差等)、不晒种(发芽势弱、出苗率低)、播种过早(由于温度低而造成出苗期延长,棉苗长势偏弱)等因素,则是造…  相似文献   

19.
经验交流     
一、破除土壳棉田于播种后遇雨,使地表土壤结成硬壳。若不及时破除,则可使表土迅速干涸;形成土壤内通气不良,湿度大、地温低;不利于棉种及棉苗的生长发育,而有利于病菌的发生,侵害棉种及幼嫰棉苗的根茎;以致发生烂种或病苗和死苗,造成棉田严重的缺苗,重者以致棉田废弃;即因受病而未死者,生长发育均缓慢,棉苗瘦弱,形成三类苗,致使减产。因此,迅速破除雨后所结成  相似文献   

20.
在新建茶园培育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缺株断行现象极为常见,以往人们在茶树缺丛后,均采用秋末和初春对茶苗补植,但由于在栽植过程中对茶苗伤根和栽植质量问题,还会出现一些死苗现象,至第二年、第三年再行补植,造成时间过长,以及补栽苗比原有苗生长势有很大差异,对茶园美观,特别对茶园机械化采摘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茶苗在霉季带上移栽,使春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