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禽肿瘤性疾病是客观上普遍存在的。国外兽医界对此类疾病的研究和防止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我国在近几年来亦引起普遍的重视,随着我国养禽业的飞跃发展,特别是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养禽场的建立,有效防制肿瘤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肉食卫生品质的提高有十  相似文献   

2.
<正>1肿瘤的概念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作用,致使一些组织细胞发生突变,表现生长迅速、代谢异常,新生的细胞始终不向成熟方向分化而保持幼稚的胚胎细胞形态特征,此种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例呈恶病质状态的鸡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其肝脏患有肝细胞癌及海绵状血管瘤,脾脏患有平滑肌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子宫粘膜患乳头状腺瘤等多种原发性肿瘤。肝细胞癌及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导致恶病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鸡的几种重要传染性肿瘤病包括白血病(AL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马立克氏病(MD)。家禽肿瘤性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是否相同,临床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肿瘤特征,而肿瘤性疾病在病理学上可根据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发源的组织细胞特征,进行病理学鉴别诊断,亦可  相似文献   

5.
应用卡介苗(BOG)和内毒素(LPS)在鸡体内诱导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检测TNF在pH值5.5、7.0、8.0和在60℃、65℃、70℃各处理30min,胰蛋白酶处理30min,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鸡TNF在pH7.0时活性最强,其次为pH5.3,pH8.0时活性最弱。60℃、65℃各处理30min活性不受影响,70℃和胰蛋白酶处理30min活性丧失。  相似文献   

6.
鸡肿瘤性疾病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大致可分为3种独立的疾病,马立克氏病、禽白细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马立克氏病是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禽白血病,主要表现淋巴白血病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毒主要侵害法氏囊和内脏器官,也包括造血源的肿瘤。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主要引起禽类综合症,包括免疫抑制,生长抑制,淋巴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慢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应用卡介苗(BCG)和内毒素(LPS)在鸡体内诱导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检测TNF在pH值5.3、7.0、8.0和在60℃、65℃、70℃各处理30min,胰蛋白酶处理30min,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鸡TNF在pH7.0时活性最强,其次为pH5.3,pH8.0时活性最弱。60℃、65℃各处理30 min活性不受影响,70℃和胰蛋白酶处理30 min活性丧失。  相似文献   

8.
肿瘤性疾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某些烈性传染病和普通病相继得到控制,肿瘤性疾病越发显得重要。鸡群一旦发生肿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如何诊断和防制肿瘤性疾病是极其重要的,而病理学诊断是各种诊断方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在鸡的肿瘤性疾病中,常见的主要有马立克氏病(MD)、淋巴细胞白血病(LL)和网状内皮增殖症(RE)。现将这几种肿瘤病的病理诊断及其防制分述如下。 1 马立克氏病(MD) 1.1 概述 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及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为特征。病原属疱疹病毒,与其他淋巴性肿瘤疾病不同。 1.2 病理变化及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肿瘤性疾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引起鸡发生肿瘤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AL)和网状内皮增殖症(RE)。鸡肿瘤性疾病在我省长期存在,1990--1994年周碧君、李永明、吴彤等人^[1,2]对贵州省不同地(市)、县的鸡场和个体农户散养的鸡群采样并进行鸡主要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省6个地区10个鸡场及部分偏僻乡镇农户鸡群的MD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9%,羽髓抗原阳性率为60.5%;调查品种有贵州黄、贵农黄、白洛克、乌骨鸡等10种,贵州毕节饲养的两种乌骨鸡中,江西泰和乌骨鸡MD感染率达83.3%,贵州地方乌骨鸡达80.5%。本实验室对2005--2008年间各地送检的鸡肿瘤病例进行了汇总,以期找出我省鸡肿瘤性疾病发生的趋势和特点,为防制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鸡马立克氏病、白血病和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是引发肿瘤的主要疾病。近几年来肿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在父母代种鸡场中较常见。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临床上混合感染层出不穷,导致这三  相似文献   

13.
鸡肿瘤坏死因子的诱生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鸡静脉注射卡介苗 (BCG)和脂多糖 (L PS) ,应用 L92 9细胞检测鸡体外周血清、脾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TNF)活性 ,表明外周血清 TNF活性最高 ,其次是脾细胞 ,而外周血白细胞 TNF活性最低。本研究也表明在正常鸡的外周血液中有少量的 TNF  相似文献   

14.
应用卡介苗(BCG)和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uccharide,LPS)鸡体内诱导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然后从血清、脾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提纯TNF,并对其免疫活性(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行探讨,将其结果绘出图像,并用方差分析法进行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从鸡体内可以提取TNF。血清TNF活性最强,其次为脾细胞TNF,外周血白细胞TNF活性最弱。血清TNF经用Sephadex G-200分离组分,第一组分活性为最强,但低于全组总活性。  相似文献   

15.
自1975年从动物体内提取肿瘤坏死因子(TNF)以来,许多科学家从哺乳动物及禽类体内提取TNF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而用鸡包涵体肝炎病毒诱生TNF与该病之间相关性及产生的消长规律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应用鸡包涵体肝炎病毒(FAV-HA毒株)接种SPF雏鸡,在接种后的不同日龄采血,提取TNF,并对其免疫活性(对L929细胞的杀伤率)进行了检测,从而进一步研究其产生TNF的消长规律及与该病毒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经口腔感染SPF雏鸡可刺激机体产生TNF,在感染的不同日龄鸡的TNF活性出现一定的消长规律。这进一步说明鸡包涵体肝炎(IBH)与TNF的产生及其活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用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京-1株血毒对2日龄SPF鸡攻毒,40d后剖杀取部分内脏组织,一部分做病理切片,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者判定为阳性;另一部分组织利用TRAP(Telomeric repeat maplification protocol)法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的肾、肝、脾、神经、卵巢、精巢等组织细胞端粒活性非常高,且其阳性率与肿瘤细胞浸润的阳性率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由一组紧密连锁且高度多态的基因座组成。研究表明:当病原体入侵时,MHC呈现出不同的反应。本文从MHC不同单倍型的鸡感染马立克病、禽白血病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时的反应为切入点,综述各类肿瘤疾病的病原特征、主要症状及MHC在禽类肿瘤疾病上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以期为MHC对疾病的抵抗作用和培育抗病性新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组织细胞端粒长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立克氏病病毒 ( MDV)京 -1株血毒对 SPF鸡攻毒 ,7周后扑杀 ,采取各内脏组织 ,一部分组织做病理切片 ,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者即判定为阳性 ;另一部分组织用于端粒长度测定。以 DIG标记的探针( TTAGGG) 4,通过 South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端粒长度 ,结果表明 ,阳性肾脏、肝脏、脾脏、神经、卵巢等组织细胞端粒长度较正常组织细胞的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淋巴组织肿瘤性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广泛应用,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流行。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至今还不能绝迹。近几年,有马立克病毒(MDV)毒力不断增强趋势。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