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学者创立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以来,在多种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得到应用。广泛的研究表明,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与其他转基因方法相比,具有能直接得到转化种子,转化频率高,操作简便经济,大量快捷,性状稳定快和导入材料多样性等优点。同时重点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采用该方法将多种植物外源DNA导入水稻,获得了包括植株形态,产量性状,抗病虫性,稻米品质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水稻分子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谈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41-41,53
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导入DNA的方法,主要有微注射法、柱头滴加法、花粉粒携带法、子房注入法等。花粉管通道法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许多农作物中,并得到了抗病、抗虫、高品质的后代,最后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外源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玉米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玉米中的转化方式、导入后代的变异以及变异机理;介绍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总DNA和目的基因导入到玉米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断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目的基因或带有目的性状供体遗传物质(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和新品种。由于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多的育种者所接受,在水稻的抗病、米质、丰产性上等各方面广为应用。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方法、外源基因导入类型、后代遗传变异特点及影响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因素,优点、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应用的研究结果,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高粱等作物DNA的制备、外源DNA导入技术(花粉管通道技术、浸泡法)、后代性状的变异及变异的筛选、新品系示范栽培等。研究表明,外源DNA导入技术将在作物品种改良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文明  徐翠莲  王岳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73-11774
探讨了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分子机理,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转基因后代变异特点及目标性状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又称花粉管通道法,是中国学者自主创新发明的分子育种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能直接得到转化种子、操作简便经济、转化频率高、材料多样性等优点,目前在多种农作物育种中得到应用。介绍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的方法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花粉管通道转基因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以及导入方法、导入外源DNA的类型和后代遗传变异特点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此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花粉管通道,将抗叶部病害能力强的热带高粱DNA导入后,有27个导入后代的抗病性有所提高,占导入后代的9.1%.其中有5个导入后代的抗病性提高了2级,3个导入后代的抗病性提高了3级,显著地提高了受体的抗病性.表明供体DNA片段已通过花粉管通道进入受体,并对受体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此项技术实现了地理远缘的品种间的遗传物质转移,丰富了遗传类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亚麻黑亚14基因组导入大麻五常40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时期通过分析所导入的7份材料的染色体状态,鉴定出成功导入的材料为1份。  相似文献   

11.
优质加工型裸燕麦新品种坝莜九号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坝莜九号是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针对目前生产上种植的燕麦品种品质较差、市场上缺乏优质加工麦片等食品的专用型裸燕麦品种的现状,采用皮裸燕麦种间远缘杂交、裸燕麦品种间杂交、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相结合的育种技术和方法育成的,适合麦片等食品加工用的优质加工型裸燕麦新品种。详细阐述了坝莜九号的选育方法、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品质和产量表现、应用前景以及主要栽培要点等。  相似文献   

12.
油菜高光效育种的思路、方法与选育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光效+杂种优势"是提高油菜产量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油菜高产育种的重要内容,针对油菜光合特性复杂,研究难度大,高光效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现状,在分析油菜光合效率较低、影响产量水平提高、开展油菜高光效育种的难点等基础上,结合多年油菜光合生理研究和高光效育种工作经验,从油菜高光效育种的总体思路、油菜高光效种质的筛选及创建途径、油菜高光效杂交种的选育标准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油菜高光效育种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油菜高光效育种研究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之一,传统的常规育种产生了许多优良品种,现代分子技术的发展又给育种注入了活力,相继出现了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技术等多种新型育种方法,实现了定向育种,包括抗病、抗除草剂等,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花粉管导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管通道法是一种建立在不依赖于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的转化方法。在植物遗传转化和作物育种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就其理论与方法,优点与缺点以及近年来在育种中的应用4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花粉管通道法是由中国生物学家周光宇先生创立的,其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该法具有方法简便,育种时间短,不受基因型控制的诸多优点。近年来在植物育种中应用十分广泛,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光效育种是培育高产品种的新途径。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转基因改善C3植物的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成为植物高光效育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C4碳同化途径的特点及其利用C4途径关键酶基因提高C3植物光合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植物高光效基因工程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国内外超高产水稻育种的研究历史,对目前超高产水稻育种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就水稻超高产育种与米质、抗性、栽培技术和地域性等问题作了讨论,还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对杂交后代群体选择的一些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DNA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植物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问题的研究方法、影响原位杂交及其检测效果的技术关键等。笔者根据本人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对原位杂交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组织切片方法及切片厚度、载玻片处理、探针长度及其标记、杂交信号的检测等关键技术环节着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