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原特性及其危害1.1病原特性该病病原为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为需氧兼性厌氧菌。病料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或美兰染色呈明显的两极浓染。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2.
顾威 《当代养猪》2004,(3):57-57
1.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传染病。链球菌呈球形或卵圆形长短不一的链状排列,不形成芽孢,一般无鞭毛。有的菌株在病料中能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该菌在粪便、尘土、死尸中可长期存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相似文献   

4.
一般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42℃。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急性病例,常见精神沉郁,体温41℃右,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心跳加快,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而快。部分病猪在发病的后期,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可见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天。  相似文献   

5.
犊牛梭菌性肠炎,又称犊牛出血性肠炎,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急性传染病。以腹泻、出血、坏死性肠炎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B型魏氏梭菌,又称B型产气荚膜菌,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呈直杆状,单个或成双,很少出现短链,无鞭毛,不运动,芽胞大,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但在一般条件下难于形成芽胞。但多数菌株可形成芽胞。  相似文献   

6.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头炎,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型较少见,呈慢性肺炎。 本菌存在于病畜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里,健康家畜的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其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比较低,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很快死亡。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对本菌都有良好的消毒力,1%石炭酸或漂白粉、5%石灰乳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可杀灭。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猪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形成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常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本病在各地广泛存在,呈世界性分布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经过常年的预防注射,使发病率逐渐减少。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因发病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往往由急性亚急性转变成慢性猪丹毒。笔者曾遇到一例典型的慢性病例,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禽》2001,23(6):39-40
在当今养禽业中,不但旧病复发,且常出现一些新病。其实有些新病早已存在,仅因其发病率低、临诊症状及病变不甚明显或缺乏诊断手段而被忽视。另一方面,微生物本身的基因变化使得其毒力或致病性增强,以及禽类的遗传变异改变了其本身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力也是目前养禽业中旧病复发,新病不断的一大原因。此外,环境条件或饲养管理的改变有利于微生物产生致病性。由于活禽、蛋及禽产品全球性的频繁贸易,难以将某一新病或旧病控制在某一国家或地区。从本期起,本刊对家禽的新病和一些综合征或病因不明的疾病内容加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1流行病学 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运动、有荚膜、不形成芽胞的短杆菌。在添加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形成露滴样小菌落。新分离的培养物、组织和血液涂片中的细菌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各种日龄和品种的鸭均易感染本病,产蛋鸭最为易感。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强毒力菌株感染后多呈败血性经过,急性发病,病死率高,可达30%~40%,较弱毒力的菌株感染后病程较慢,死亡率也不高,常呈散发性。断水、断料,突然改变饲料,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大等环境应激因素都可使鸭霍乱的易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吕惠序 《养猪》2014,(6):101-102
猪丹毒(SE)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较特殊的症状为皮肤出现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常发生疣状心内膜炎、关节炎和皮肤坏死。1病原猪丹毒杆菌是一种小的革兰氏阳性菌,有26个血清型,其形态学呈多变性,在急性感染病例组织的直接涂片中,菌体细长,呈直或稍弯的杆状,以单个或链状存在。本菌是兼性厌氧菌,对不利环境有较高的抵抗力,可在猪粪便存活1~6个月。  相似文献   

11.
1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原因。病鸡表现为不食、嗜睡,排白色稀便,严重时白色稀便粘住肛门。急性死亡的雏鸡病变不明显。病程长时间可见卵黄吸收不良,呈污绿色或灰黄色奶油样或干酪样。  相似文献   

12.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捕食性结构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及其在0.4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菌丝在0.4g/L玉米粉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呈树枝形放射性生长,有的菌株还可以在0.4g/L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生长;分生孢子位于垂直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近顶端部,多数出现在菌丝的生长后期;厚垣孢子在菌丝上呈插入性生长,在老的培养基中容易发现,且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的种类有关;捕食性结构在受到活线虫幼虫的刺激之后才会产生,而线虫虫卵与成虫并不能导致捕食性结构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1看放血刀口 健康猪在宰杀放血时,刀口粗糙、不整齐,刀口周围有血液浸润区,呈鲜红色;病死猪肉无放血刀口或有放血刀口是平齐的,并无血液浸润区。 2检查脂肪 健康猪肉的脂肪因放血良好而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泽,并具有正常猪肉脂肪香味;病死猪肉的脂肪由于在宰杀前没有放血或放血不完全而呈不同颜色、发红有出血点、无光泽,严重者带有氨味、酸味等异常气味。 3检查肌肉 健康猪肉放血良好,血管内无血液残留或残留很少,看上去肌肉呈鲜红色;病死猪肉因放血不全或没有放血,血管内充有大量的血液,看上去肌肉呈紫红色。健康猪肉触摸有…  相似文献   

14.
绵羊棒状杆菌呈球形或细丝状,无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孢,革兰氏阳性,普通染料易着色,但着色不均匀,杆状菌体有异染颗粒。该菌在富含有机质的潮湿土壤中能长期存活,有时在绵羊的粪便中也可以检出,从而认为本菌可能是绵羊肠道寄生菌,随粪便排出污染土壤而造成创伤感染。病羊脓汁污染的饮水、饲料等也常常是重要的传染媒介。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病在本辖区 内常见,病猪不分年龄、性 别、品种,一头或多头及全 栏发病。病初以常规抗菌 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不 断持续和发展,治后易复 发、死亡率高。 1临床症状病猪体温高 达41.5℃~42℃,呈稽留 热型。主要表现为少食或 不食,心跳加快,呼吸促迫, 眼膜潮红,病初粪便正常, 颈部、腹部、四肢内侧皮肤发红。后期有的便秘(呈羊便),并带有少许白色胶样物,一肢或多肢跛行,卧地不起,最后因机体衰弱麻痹而死。濒死期皮肤呈暗红色或青紫色。病程2~3周。2剖检变化胃肠粘膜呈严重的弥漫性片状出血,脾肿大;淋…  相似文献   

16.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为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流行甚至爆发时,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今年入秋以来,都匀地区连续发生多起猪患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现将对猪场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于下,供读者参考。1基本情况9月中下旬,我校附近猪扬,养有大小猪700余头。在饲养管理中发现,有部份体重在7一万kg的猪,体温升高至41.5℃-42.3℃,食欲不振或废绝,便秘、粪干硬,鼻中流出浆液性鼻液,限结膜潮红,有的病猪共济运动失调,磨牙、昏睡,颈、背、腹部皮肤呈暗红色。病后期呼吸困难;病程经过急…  相似文献   

17.
张明智 《中国家禽》1999,21(11):21-21
1999年元月初,承德县李某从北京购入青康商品代雏鸡2840只,前期生长良好,从39日龄开始出现病鸡,并不断死亡。户主立即于饲料中投服土霉素进行治疗,但病情得不到控制,发病率在10%左右,至44日龄时已死亡62只。1临诊症状病鸡面色苍白呈贫血状,厌食,羽毛松乱无光,闭目昏睡或缩头蹲伏。双翅或单侧翅内侧、胸部、大腿内侧及尾根周围的皮肤肿胀,变薄呈紫黑色。开始羽毛脱落,而后皮肤破溃流出紫色或茶色带血的液体,有特异的臭味,最后给挪干裂,露出湿润的肌膜。有些病鸡的尾部或皮肤破溃处被其余健康鸡追啄,造成流血。有些病鸡眼行…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节以及多雨闷热潮湿的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70%的健康家兔鼻腔黏膜和扁桃体内带有病菌,平时不发病,当条件恶化或家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发病。2009年5月,笔者在临床遇到一起长毛兔病毒性出血症引发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昆明民办科技园饲养的10 月龄鸵鸟一只,病初食欲减退,后不食,卧地不起,用抗生素及健胃药治疗疗效不佳,临床诊断疑为误食塑料袋阻塞腺胃,约一周后死亡。剖检时打开腹腔后流出大量稍混浊的液体,其中混有淡黄色絮状物,腺胃未见阻塞物。肝脏呈红黄相间槟榔样花纹。卵泡 形态大小不一,有细长的蒂连接,切面呈油脂样或干酪样,有较厚的包膜。初步诊断为浆液纤维素性卵黄性腹膜炎。引起本病的原因可能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杆菌感染有关,因未作病原分离,故尚难确定。  相似文献   

20.
猪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幼龄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引起的猪腹泻多发于寒冷的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少数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而呈终年流行,传染方式多为暴发式或散发式。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