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桂林漓江上游的灵川县重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加大对各种破坏森林资源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倾心呵护漓江水源头 ,从根本上确保漓江这个黄金水道流域千嶂叠翠水长流。灵川县是桂北的一个中等林区县 ,毗邻国际风景旅游名城桂林市。森林资源丰富 ,现有天然林面积140190公顷 ,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面的青狮潭水源林保护区和东南面的海洋山水源林保护区 ,涵盖漓江水域的上游和中游。做好灵川县的水源林保护这篇文章 ,对桂林漓江这个旅游黄金水道的给水、调水、补水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建设及桂林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桂林是中外闻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山清、水秀、洞奇、石英而驰名于世。随着桂林的对外开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景观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桂林山水的骨干景观是漓江风光,漓江是桂林风景的命脉,凡到桂林的中外学者、名流、领导、游客等都在为从桂林至阳朔的漓江风光不能四季通航而深感遗憾,为漓江流量逐年减少,航道变窄、  相似文献   

3.
烟雨漓江     
小时候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 ,长大后更因一首《我想去桂林》而心动不已 ,桂林始终是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第一次到桂林旅游 ,正是南方“梅子黄时雨”的季节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北方来的我不免心生顾虑 ,导游小姐却说 ,烟雨中的漓江更清纯更美丽 ,雨中游漓江别有一番情趣……从桂林市驱车三十里 ,就来到漓江岸边的磨盘山码头。登上游船 ,正是小雨初霁的清晨 ,空气清新如洗 ,弥漫着一丝甜甜的香气 ,是那样沁人心脾 ;江水澄碧清洌 ,像出浴的少女朦朦胧胧婀娜多姿 ;远方的群峰掩映在袅袅依依如炊烟般的雾霭中 ,绰约若处子 ,神秘缥缈 ,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桂林因有漓江山水文化而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名人、诗人吟颂桂林山水的诗词至今已有一万多首,每年到桂林旅游的中外游客近千万。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到桂林视察,在漓江的游船上称赞桂林名不虚传:"这次来桂林,我看到桂林确实很美丽,难怪那么多外国人到桂林来旅游。"  相似文献   

5.
灵川县位于桂林市北部的漓江上游,境内青山绵延、松苍竹翠,青狮潭、海洋山两大水源林保护区有林面积就达200万亩,是漓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漓江源头的广大农村都有伐薪烧炭用于烧菜做饭的传统,曾对漓江源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漓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黄金水道。为使这条母亲河青山常在、绿水常流,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8年以来,灵川县委、县政府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了广大农村特别是漓江两岸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力度。该县一是把农村能源建设列入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桂林工农业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旅游业兴起,漓江流域内也出现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下降、水土流失、枯水期延长、水生物减少、河床损坏等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桂林农业、工业、水运等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分析了漓江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探讨了漓江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对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墨菲(Peter.E.Murphy)提出的旅游社区发展战略模式,结合漓江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景区商业经营、居民利益分配、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管理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漓江风景区核心段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可为漓江风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18日至19日,“漓江流域森林生态建设”研讨会在桂林市举办,近2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述了建设漓江流域森林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市政府领导在会上亦表示要建设漓江流域森林生态。据悉,以地、市名义召开保护、建设一条河流的会议在广西是第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说,桂林市政府要建设漓江流域森林生态这一决策,是很有远见的,是项高瞻远瞩的决策。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精华是山和水。多少年来,国内外游客向往桂林,游览桂林,他们就是冲着桂林的山水而来的。试想,如果桂林的山不育了,水不秀了,或者…  相似文献   

9.
正有闲走一回桂林,游漓江是必不可少的。最佳的方式,不是坐豪华游轮,而是乘一叶竹筏,在漓江之上漂荡。那时候,会让人觉得"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说法是何等的沉实地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一线的山水更是美得动人心魂,夺人心魄,它们不着痕迹地勾勒出一幅幅唯美的中国画卷。置身其间,恍惚闯入了前世来生的梦里,沉积于胸的诗情画意,刹那间就撕开了一个豁口,在生命的走向里澎湃激  相似文献   

10.
《广西林业》2011,(7):F0002-F0002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的北部,地跨兴安、资源、龙胜三县,总面积17008.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漓江源头水源涵养林。2011年6月30日,该保护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相似文献   

11.
元月5日,区林业勘测设计院韦纬等10名专家受区林业厅的委托,专程到桂林对桂林—阳朔县(含灵川大圩镇沿江段)共86公里的漓江两岸绿化进行总体规划工程设计。 桂林漓江两岸绿化工程,是桂林市农业综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1日,在第32个全民义务植树节到来前夕,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桂林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桂林市林业局、桂林市园林局、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以及阳朔县、灵川县、兴安县、雁山区共同承办的"桂林百里漓江绿化、彩化、花化、果化工程"在漓江沿线的阳朔  相似文献   

13.
正亿万年前的桂林是一片无名海底,之后凹凸不平的地壳板块上升,变成了中国南方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杜甫曾说:"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流经桂林的漓江,是苍茫大海退却后,给人类留下的一行诗韵。在今天,书写漓江风景无疑是一种冒险行为。假若写得不好,自己过意不去,要写得好,又不太可能。古今中外赞美漓江的诗文太多,像林立重叠的喀斯特山峰,很难绕过去。反映漓江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也多如牛毛,更不用说形形色色的驴友笔记。即便  相似文献   

14.
屈艳 《广西林业》2012,(1):20-20
漓江,桂林的灵魂。初到桂林的客人,必游漓江。漓江的水清澈如明镜,将两岸奇峰美景一一尽收水里。明代唐暄也用"桂阳江上石凌空,谁作丹青画本工"诗句赞美漓江"山青青,水粼粼,青山绿水韵依依"的中国画意境。  相似文献   

15.
<正>"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如椽大笔,点活了漓江山水的"绿魂"。多年来,漓江两岸的人们年复一年地种上桂花、银杏、香樟、杨柳等苗木,编织一道道"青丝带",播撒一把把"绿翡翠"。2015年,桂林市在漓江两岸的江河流域、旅游通道、交通干线等打造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遇龙河生态示范区等漓江沿岸生态示范带(区),"青丝带"、"碧玉簪"又增添了新的浓浓绿意,更加晶  相似文献   

16.
桂林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是甲天下桂林山水的摇蓝,奇特的喀斯特经大自然风,雨、热等因素的长期“雕刻”,奇峰耸立、形态万千、景色秀丽、尉为壮观。尤其是蜿蜒穿梭于喀斯特地区的漓江,山峰浴水、山水相依,似一江流水千幅图,天然百里长卷画廊,系桂林山水的精华。桂林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自然资源丰  相似文献   

17.
正凡到过桂林,游览过漓江的人,无不对那一江清澈见底的河水赞叹不已。然而,在游兴正浓之时,有几人知道漓江的源头在哪里?又有谁知道,为了漓江的美丽,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守护着漓江的源头?在春去夏来,百花盛开的5月,记者从桂林出发,沿漓江溯江而上,登上了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探寻到漓江的源头,探访了一群常年驻扎在高山之巅的守护者们,聆  相似文献   

18.
蔡建勋  于洋 《湖南林业》2001,(10):27-27
到过桂林的人,都不会忘记漓江的青山碧水,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桂林市东北方的猫儿山下,还有一江清波在流淌。这条江虽然没有漓江的浩荡流畅,却有着罕见的曲折宛转;虽然没有漓江大家闺秀式的雍容华美,却充满小家碧玉式的随和温柔;虽然不能像漓江那样美得叫人惊心动魄,但却能给游客带来欢乐开心的野趣;它就是在广西资源县境内贯穿南北并流向湖南有着“漓江姊妹江”之称的资江。其实,资江和漓江确实发源于同一地(猫儿山),只不过脱离母体后便挥手远去,一个向南并入西江流向南海,一个向北流进洞庭湖。我曾喻资江为我的母亲河,她…  相似文献   

19.
《福建林业科技》2015,(3):88-93
基于GIS和GPS技术构建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数据库,详细阐述数据库的构建流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以及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具体构建方案,旨在为指导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的优化,规范开发活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旅游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监测,建设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漓江"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研究选取漓江流域5个代表性的传统村落,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访谈,进而分析漓江流域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漓江流域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