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福建省古田县近年来大力推广利用冬闲田野外木屑袋栽香菇,获得成功。这个县松吉乡前坂村青年农民、香菇菌种专业户王孝文兄弟俩,去年秋季搞香菇木屑袋栽六千筒,到今年五月底止已收鲜香菇七千多斤,全部出售纯收入六千多元。他的栽培技术要点是: 一、树种选择树种以栲、枫、栎、  相似文献   

2.
袋栽香菇出菇后期,时值春夏之交,常遇持续高温天气,菇房温度超过香菇生长的最适温度,原基难以分化成菇蕾,影响产量.为此,笔者于近年来对出菇后期的茁袋进行浸液、拉大温差等方面的探讨,现将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为出过五批菇的黑荆树木屑香菇菌筒,原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粉各1%,每个菌筒干料重为500克,试验前菌筒用清水去霉后刺洞备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代料香菇生产发展很快,浙江磐安一个县就有3500多万筒,但香菇的质量却不尽人意,出口菇比例只占一半左右.对于如何提高香菇的品质,同时又达到高产的目的,笔者提请种菇者注意几个问题.(一)培养料的营养成分①木屑种类:木屑是树木经加工后的副产品,除松、杉、柏、樟等含有芳香味的树种不能用来种菇外,其余的阔叶树种均能种植香菇,但树木的种类直接影响香菇的品质和产量.在众多的树种中,以壳斗科树种、桦木科及金缕梅科的部分树种最适宜生产优质香菇.在壳斗科树种中,有栓皮栎、板栗、茅栗、锥栗、米槠、麻栎、苦槠栲、桂林栲、刺栲、南岭  相似文献   

4.
陈容庄 《食用菌》1994,16(5):34-35
木霉(Trichoderma)是香菇代料栽培中的主要危害菌,它能分泌抗菌素毒害香菇菌丝。在香菇菌丝扩展前污染菌筒,占领培养料使菌筒报废;香菇菌丝生长后污染菌筒,在两者的交汇处出现一条深褐色线圈,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白绿相间,这条线圈称抑制圈或拮抗圈,成熟的菌筒脱袋后很快出现烂筒,如果香菇菌丝抗性弱,木霉很快突破拮抗圈寄生于香菇菌丝上,并布满整个菌筒,造成栽培失败。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药剂拌料后的菌筒对木霉拮抗圈形成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药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西贵溪农药厂产。②菌株:木霉菌株从古田香菇污染菌筒中分离所得;香菇93011由本校提供。 (二)试验方法 ①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2016,(1)
正香菇栽培技术因地而异,但要提高香菇的产量,关键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出菇管理三个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1.1适当推迟制简时间制筒时间一般安排在8月初进行。为减少链孢霉的污染,可将制筒时间推迟到8月底至9月初。1.2做好培养料的制备与灭菌培养料配方以木屑为主,麸皮20%,糖、石膏、石灰各1%。木屑经发酵处理后加入麸皮等辅料,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即手捏料成团落地即散。拌料要均匀,  相似文献   

6.
随着香菇生产的发展,木材原料更显短缺。为了寻求代用料,我们用竹林区竹品加工厂价廉的竹绒进行了栽培香菇试验,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原料与配方 竹绒要求新鲜、无霉变,过4~6mm目筛。木屑选新鲜的阔叶树枝丫,切片粉碎。配方:①竹绒44%,木屑40%,麸皮14%。②竹绒58%,木屑22%,麸皮18%。③竹绒34%,木屑56%,麸皮8%。各配方均加糖、石膏各1%。  相似文献   

7.
香菇工厂化栽培的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适宜香菇栽培的树种、树种资源现状、寻找替代原料尚未成功三方面,指出香菇栽培需要的木屑资源紧缺;分析我国传统菌棒栽培存在的问题及目前国内、外几种香菇主要栽培模式,比较各模式的利弊;指出目前工厂化栽培的难点,提出现阶段大规模进行香菇工厂化还不现实的论点。  相似文献   

8.
竹屑半覆土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化县治平乡菇农利用当地竹制品加工的下脚料———竹屑作培养料 ,半覆土栽培反季节香菇 ,出菇散生 ,菇质致密脆嫩 ,口感较好 ,产量与杂木屑栽培相当。因此 ,竹屑完全可取代杂木屑用于香菇生产。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季节安排与菌株选择 竹屑质地坚硬 ,制成菌筒后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2年开始将木屑装于塑料筒袋中试栽香菇并获得初步成功后,几年来继续探索、遍访、考察福建省宁德、三明、南平、泉州等地市的香菇袋栽主产区,并与全国各地到三明真菌所咨询的栽培者交流、讨论,概括总结了当前香菇袋栽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与各地同行商榷。(一)菌丝生长不良菌筒培养基接上香菇菌种后,发现菌丝恢复迟绥、生长蔓延的速度明显偏慢,由于菌丝生长不旺盛、稀薄,不能很快占领培养料而形成优势,杂菌乘机而入,故经常造成菌筒成功率很低。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10.
木屑代料栽香菇,随着出菇次数的增多,为了补足菌料水份的散失量,通常是采取将菌筒浸水24小时以上,这非但难以达到补水效果,且常常会导致菌筒松软破损,甚至使菌蕾水肿而死亡。为此,我们于1986年3月出菇期,采用刀切菌筒浸水法,  相似文献   

11.
木屑人造菇木室外栽培香菇,菌肉厚、菌柄短.但是通常的栽培管理方法,菇体含水量大,难以形成厚菇和花菇,烘烤后色泽不好,不能上等进级.为此,我们进行了优质木屑香菇形成条件与管理技术探讨.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香菇8611,由留坝菌种厂提供.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2%、石膏1%、尿素0.3%、过磷酸钙0.55%,含水量55%,pH值5.5~6.5,拌匀后装入低压聚乙稀袋内(17×55厘米),两端扎紧烧熔,按常规法灭菌、接种后、室内培养成人造菇木菌筒.  相似文献   

12.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在袋栽香菇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杂菌侵害,一旦发生污染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杂菌污染是袋栽香菇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与实践,对袋栽香菇的杂菌污染原因进行了剖析.(一)栽培原料质量差①杂木屑没有充分晒干,在贮存期间引起了霉烂;或木屑过粗,在制菌筒时剌破袋壁而造成直接感染.②石膏粉不纯,红糖发酸,麸皮霉变,都会导致杂菌污染.过磷酸钙未经火炒研细即直接使用,拌料中难以均匀,其颗粒与其它原料扭结成团易发生绿霉.  相似文献   

14.
袋栽香菇菌棒废料再利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袋栽香菇采收后菌棒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尚未被香菇菌丝利用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利用这些废菌糠可继续栽培香菇。在常规配方中添加10% ̄20%废菌糠,香菇不会减产,但如果废菌糠量增加到30%以上则香菇产量下降,如果全部以废菌糠代替木屑栽培,则产量下降30%、且菇小质差、袋栽香菇配方中,如果增加20%左右的废菌糠和0.1%添加剂可减少10%麦麸和10%木屑用量,大面积示范增产10% ̄23 ̄,还可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15.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16.
花菇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干燥气候环境因子的刺激,菌盖表皮开裂而形成不规则的纹理的香菇,是香菇的上等品。香菇是典型的木腐菌,每生产1万筒菌筒,就要消耗1.25万千克的阔叶树木材,我国香菇生产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木材,从而使香菇生产与林业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利用锥栗枝栽培花菇则是解决这一矛盾,使我国香菇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从气候条件和花菇品质考虑,宜选择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3℃的高海拔地区,品种以中低温型或低温型品种为佳,如L135、939、9015等。L135品种菌龄约150~180天,生产季节一般在2~4月份;935和9015品种菌龄约90~120天,生产季节在4~5月份。2栽培技术要点2.1原料选择将秋冬落叶后修剪或更新下来的锥栗枝一次性粉碎成木屑,木屑宜偏粗,以增加培养料透气性,提高花菇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备足麸皮(或米糠)、石膏(或碳酸钙)、糖以及塑料筒和消毒药品等。2.2配方和培养料制作配方:①锥栗枝木屑79%,麸皮或细米糠18%,石膏或碳酸钙2%,糖1%;②锥栗枝木屑73%,麸皮或细米糠14%,棉籽壳10%,石膏或碳酸钙2%,糖1%。制作:木屑先进...  相似文献   

17.
张维瑞  洪健尔 《食用菌》1998,20(1):30-31
反季节栽香菇自1988年在屏南县研究获得成功后,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推广,生产上常出现烂筒、不长菇、袋内长菇等异常现象,给生产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我们自1993年起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烂菌筒 1.1 症状 ①发菌后期出现退菌,杂菌重新侵染而烂筒;②局部染绿霉,继而向纵深扩展,整筒腐烂;③靠近土层的一端腐烂;④脱袋后不转色或部分转色时菌筒松散解体;⑤长一、二潮菇后,看似完好,但手一触或喷水即解体。 1.2 原因 ①菌丝的生命力弱。由于培养基含不适合香菇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菌筒含水量过高(15×55cm的袋,装料重达2.5kg以上),过低(1.75kg以下);麸皮添加过少,碳氮比不适合,菌种老化、退化或受高温;菌筒培养过程中缺氧或高温烧菌;下田后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银合欢木屑的营养成分,研制了最适宜的培养基,选用了高产优质的香菇菌株和高效益的栽培方式。发现银合欢木屑作为氮素添加物可替代50%麸皮,降低原料成本,使感染率降低11.8%,鲜菇产量增加5.1%;高产香菇菌株785比其他4个菌株至少可增产鲜菇14.8%;短袋栽培比菌筒或菌砖栽培增产,而且可以减少高温制种感染率高的危害;与红栲木屑栽培香菇相比,银合欢木屑增产鲜菇53.6%,生物学效率提高26.7%。该技术措施适合于在高温低海拔地区应用,在闽南地区增产鲜菇55.6%,生物效率提高25.8%。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用菌》2014,(1):58-58
香菇生产需要依附阔叶林。当前已经立冬1月有余,适宜种植香菇的阔叶林正处在休眠状态。据悉,休眠期的树木营养丰富,此时砍伐树木,生产木屑,可以提高香菇产量,同时也利于萌芽更新,提高森林的自然恢复水平。所以此时是菇农准备木屑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0.
张辉 《上海蔬菜》2022,(4):73-75
为筛选适宜在甘肃省康乐县栽培香菇的培养料配方,促进当地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开展了不同香菇培养料配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培养料配方中,杂木屑80%、麸皮19%、石膏1%配方处理L808香菇的菌丝白色、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强、菌袋转色最快、菌盖直径和厚度最大、香菇色泽亮、菇形圆正、菇肉紧实、生物转化率最高、优质菇率高。用杂木屑80%、麸皮19%、石膏1%配制培养料进行香菇生产可在康乐县胭脂镇及气候相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