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松大小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良 《植物检疫》1993,7(2):116-117
学名 Dendroctonus ponderosne Hopkins(西部白松小蠹) 分类地位鞘翅目小蠹科分布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及部分地区,美国的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得克萨斯、内华达、犹他、爱达荷、怀俄明、科罗拉多、堪萨斯、南达科他、内布  相似文献   

2.
严重危害北美森林资源的山松大小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山松大小蠹在加拿大的发生、危害和控制情况,并对防止该虫随进口加拿大原木传入我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松齿小蠹是一种主要分布于北美的危险性林木害虫,随着我国与北美国家木材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该虫传入我国的风险也逐渐升高。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美松齿小蠹的风险防控,本研究采用DIVA-GIS的BIOCLIM生态位模型对美松齿小蠹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美松齿小蠹在我国的较适宜生存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北、云南、西藏、河北等省份的局部地区。应当在这些地区强化检疫措施,以防美松齿小蠹的传入和扩散。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马铃薯癌肿病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分析该病害的传播和定殖规律,并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分析预测该病害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马铃薯癌肿病在中国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癌肿病的潜在入侵区远大于目前的实际分布区,因此仍会继续在中国扩散;中国中东部的广大地区是马铃薯癌肿病最易入侵的地区,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入侵。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163,在中国的危害风险性很大。  相似文献   

5.
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围较广,每年4~9月份,该病菌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适生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鉴于此,我国应加强苜蓿黄萎病菌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病的传入或扩散。  相似文献   

6.
苹果蠹蛾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苹果蠹蛾是严重危害全球水果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根据中国76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苹果蠹蛾生物学数据,综合运用CLMEX模型和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苹果蠹蛾在中国的适生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苹果蠹蛾在我国的适生区域较为广泛。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吉林、北京、陕西、新疆、西藏的大部分地区,辽宁西部、河北西部和北部、青海北部、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贵州西部及山东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7.
外来有害生物的快速准确鉴定有助于提高口岸检疫效率。红翅大小蠹(Dendroctonus rufipennis)和黄杉大小蠹(D. pseudotsugae)作为大小蠹属的非中国种是我国口岸原木检疫中频繁截获的检疫性有害昆虫。本研究以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为标记对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的11个样本开展分子鉴定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当以COI基因5′端和3′端为靶标时,两种大小蠹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81和0.144,是种内遗传距离的60.3和48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间无重叠现象,在系统发育树上都能聚为独立的分支,表明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均可有效区分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  相似文献   

8.
小蠹类昆虫是重要的林业害虫类群,严重威胁我国的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综合比较中国林业小蠹类昆虫的适生性分析方法,有助于把握林业小蠹类昆虫物种分布模型的研究动向。该文归纳整理中国林业小蠹类昆虫的适生性分析文献,统计文献所使用的模型、适生性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文献来源等信息,并对小蠹类昆虫适生性分析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脂大小蠹在中国成灾原因及扩散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一种危害油松等松树的外来入侵物种。国家林业局2005年已将该虫列入对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本文分析了该虫最初发生地的气候情况,探讨了气候因素对该虫发生的影响。结合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对该虫扩散趋势做出预测。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ARP的欧洲大蚊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大蚊(Tipula paludosa)的幼虫可危害多种植物,尤其偏好禾本科植物。该虫原产于欧洲,后传入北美地区,在当地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中国尚未有分布的报道。搜集欧洲大蚊在欧洲的已知分布数据,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欧洲大蚊在我国有较为广泛的适生区域,包括21个省、市(区)。其中,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和天津的大部分地区都适生。据此提出了针对欧洲大蚊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mountain pine beetle, Dendroctonus ponderosae Hopkins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Scolytinae),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bark beetle in western North America. Dendroctonus ponderosae can be prevented from successfully colonizing and killing individual trees by ground‐based sprays of insecticides applied directly to the tree bole. However, the future availability of several active ingredients, including carbaryl which is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is uncertain. Two novel insecticides, cyantraniliprole [Cyazypyr?‐OD (oil dispersion) and Cyazypyr?‐SC (suspension concentrate)] and chlorantraniliprole (Rynaxypyr®), and carbaryl were assayed in both filter paper and topical assays. RESULTS: Compared with 20 000 mg L?1 carbaryl (i.e. the maximum label rate for solutions applied to conifers for protection from bark beetle attack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cyantraniliprole OD caused similar rates of mortality in D. ponderosae adults at 400‐fold weaker concentrations in both bioassays, while cyantraniliprole SC caused similar rates of mortality at 40‐fold weaker concentrations. Probit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D. ponderosae is most sensitive to cyantraniliprole OD, while chlorantraniliprole was effective at concentrations similar to carbaryl.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carbaryl have merit for field testing than have been previously considered. While cyantraniliprole and chlorantraniliprole have similar modes of action, cyantraniliprole OD appears to have greater promise for protecting individual trees from mortality attributed to D. ponderosae attack and should be evaluated in field studies. Published 2011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按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墨西哥按实蝇是美洲地区严重危害水果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CLIMEX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明确了墨西哥按实蝇的CLIMEX参数指标体系和适生性评判标准,分析了该实蝇在我国的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研究发现冬季低温构成了影响墨西哥按实蝇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墨西哥按实蝇在我国南部较为适生,分布在16.43~27.12°N,97.67~121.29°E和28.19~30.83°N,102.53~108.42°E范围内,其中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5省入侵并适生的可能性较高。鉴于该实蝇在我国南方地区适生范围较广,适生程度较高,我国应加强墨西哥按实蝇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虫的传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秸秆生物质发电区域适宜度分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发电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适宜度评价是决定其合理布局的关键.在综合分析秸秆发电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从耕地资源潜力、秸秆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状况和产业发展成本四个层面共选取了耕地资源总量、耕地资源量波动水平、秸秆资源总量、秸秆产量波动水平、用电量、用电量增长率、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GDP等8个指标建立了中国秸秆发电区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秸秆发电适宜度存在较大差异,综合适宜度较高的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黑龙江、吉林等我国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综合适宜度较低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区和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西北农牧区;其余区域秸秆生物质发电的适宜程度一般.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玉米气候适宜评价指标的确定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定量地评价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在考虑了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指标,构建了东北区温度、水分、日照适宜度模型,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了玉米气候适宜度。考虑到不同发育期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形成影响程度的客观差异,运用相关系数法设定玉米生育期内各旬对产量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了玉米播种至任意时段的气候适宜指数。利用各时段历史气候适宜指数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确定了不同等级的气候适宜评价指标。基于该指标将1993—2011年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指数划分为气候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并将该指标进行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气候适宜等级与生育期内气象条件的优劣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播种~拔节、播种~乳熟、播种~成熟3个阶段的气候适宜等级与产量增减幅度的相关性十分显著(P≤0.05),且越接近成熟期,相关性越明显;气候适宜等级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玉米生育期内气象条件的优劣变化及逐年、典型灾害年产量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葡萄物候观测资料及197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98版)公式及作物系数,对葡萄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计算,建立估算水分利用程度的水分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天水市葡萄生长期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度在0.70以上;近年来全生育期葡萄水分适宜度随时间呈下降状态;虽然全生育期水分适宜性较好,但在各生长阶段分布不均,末期生长阶段降水量大于需水量,但旺盛生长期水分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水分适宜度较低.在半山区建园应该优先发展灌溉等农业设施,以利于葡萄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