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1993年对131个长豇豆品种进行了田间成株期人工接种抗煤霉病鉴定。评价结果为:免疫品种15个,高抗品种7个,抗病品种22个,中抗品种35个,中感品种18个,感病品种21个,高感品种13个。其中以福建地方品种崇安秋等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1990~1991年对36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菌核病性鉴定,鉴定结果为:抗病品种24个,中抗品种15个,中感品种91个,感病品种87个,高感品种137个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抗褐斑病花生品种,对22个花生品种褐斑病抗性采用田间病圃鉴定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1个品种属于高抗花生褐斑病类型,抗病品种4个,中抗品种10个,感病品种5个,高感品种2个,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褐斑病抗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制度从1956年开始实行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经历了起步(1956~1970年)、规章建立(1971~1978年)、改革发展(1979~1988年)和提高完善(1989年至今)4个阶段。共审定推广各类农作物品种836个,其中小麦品种91个,大豆品种147个,水稻品种79个,玉米品种122个.杂粮品种77个,经济作物品种91个,瓜菜品种……  相似文献   

5.
《科学种养》2008,(6):1-1
国家农业部于2008年1月24日发布公告,决定退出210个农作物品种,包括50个水稻品种、36个小麦品种、34个玉米品种、50个棉花品种、32个大豆品种、8个油菜品种。根据公告规定,自2008年1月24日起,不得再生产退出品种的种子;对在公告前已生产的种子,可以继续销售至2008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6.
1986~1990年对河南省高粱品种资源(1046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抗冷1级品种29个;苗期抗旱1级品种16个;苗期和芽期均耐盐的品种8个;发病率在12%以下抗丝黑穗病品种8个;抗螟1级品种9个;耐瘠1级品种80个。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蛋含量14%以上的品种7个;赖氨酸占蛋白含量2.6%以上品种14个,赖氨酸占样品含量0.3%以上品种22个,其中赖氨酸占蛋白、占样品均高的品种5个;单宁含量低于0.1%的品种19个;具2个和2个以上优异性状的种质12个,其中具3个以上优异性状的高粱种质2个,这些高粱品种资源是最宝贵的种质材料。实践证明,利用生物措施是稳定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目前河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高粱品种多是抗性中上等,丰产性、品质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近日,青岛美田花卉种子有限公司分别在青岛总公司和北京植物园同时举办了草花新品种展示会。其中青岛展区展示了美田公司三色堇以及角堇、香堇品种163个,矮牵牛品种9个,石竹品种16个。北京展区则重点推出了适应我国北方种植的三色堇以及角堇、香堇品种46个,矮牵牛品种7个,石竹品种11个。  相似文献   

8.
1992年和1993年用14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鉴定并分析了53个品种的抗性,其中41个材料具有广谱抗性。分析了21个抗病品种的抗性类型,有9个品种为全生育期抗性,12个品种表现成株期抗性,其中有些品种与菌系存在着明显的交叉互作反应。本研究根据品种对国际鉴别菌系的系列反应型,初步尝试推测了17个品种具有Xa-4基因,10个品种具有Xa-3基因  相似文献   

9.
肖卿  胡银星 《种子》1999,(1):62-64
1978年以来,云南省农科院利用日本粳稻品种轰早生作亲本与云南粳稻品种杂交,共育成粳稻品种11个,其中有8个品种是用轰早生直接作亲本育成的,有3个品种是用轰早生间接作亲本(以轰早生的育成品种为亲本)育成,目前这些品种已全部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省内已有大面积推广,成为我省中部,中北部粳稻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0.
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审定920个玉米品种,其中普通玉米品种821个,鲜食玉米品种47个,饲用玉米品种47个,爆裂玉米品种5个。区内育种单位单独选育的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品种数量较区外育种单位更多;企业研发选育玉米品种数量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已成为玉米育种行业的主导;部分育种单位实施联合育种,且联合方式极具多样化;鲜食玉米品种审定数量呈“断层式”增长;众多饲用玉米品种育种单位的育种目标针对性较强。此外,对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育种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宇  王家义 《种子》2003,(6):38-39
用孢子悬液小花注射接种法测定了47个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了小穗侵染率与小麦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7个小麦品种中,没有高抗品种,抗病品种8个,占17.02%,中抗品种27个,占57.44%,感病品种10个,占21.28%,高感品种2个,占4.26%。小穗侵染率与株高、穗长、千粒重、千粒重损失率,穗密度等农艺性状相关皆不显著,与生育期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60Co-γ射线辐射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磊  张从宇  王敏 《种子》2008,27(11)
用^60Co-γ射线辐射11个小麦品种的干种子,结果表明:1个品种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比对照极显著降低;7个品种处理苗高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11个品种处理的根长和活力指数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8个品种处理根冠比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9个品种处理的出苗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9个品种处理的成活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11个品种处理的单蘖率、叶长、叶宽、根长均比对照极显著降低,9个品种处理的单株越冬蘖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7个品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6个品种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10个品种处理的POD活性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蛇龙珠葡萄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4个酿酒葡萄品种和11个鲜食葡萄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扩多态性引物,用于15个样品的正式扩增。共扩增出134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扩增带99条,占73.9%。根据DNA扩增结果计算出品种的遗传距离,并构建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红地球、瑞必尔与其它1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最远,巨峰系列的葡萄品种间遗传距离值较小,蛇龙珠品种与其它3个酿酒葡萄品种在遗传基因上存在差异,与品丽珠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统计分析2001~2005年北京单位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总计12类作物86个品种,主要集中在5家科研院校,总计76个品种,占北京育种单位通过国家审定品种的88.4%。2004年和2005年,5家北京企业10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将成为新品种选育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按照基因对基因理论,采用菲律宾菌系,研究了IRRI选育的籼型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按照3个抗性基因只Pi20、Pita和Pik的—个等位基因(非Pik-s基因)的存在情况,将42个品种分成7种类型。不含这3个基因的类型包括7个品种,这些品种源于IR24作为亲本的杂种后代。含Hta基因的类型包含17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2002~2003年度,参加试验的品种共有6个,全部为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品种,分别为特高、牧杰、抗锈王、邦德、萨卡尼,以国产多花黑麦草为对照。2003~2004年度,参加试验的品种共有5个,其中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品种2个,为特高和苏畜1号,多年生紫花苜蓿品种2个,为三得利和游客,以国产多花黑麦草冬牧70为对照。  相似文献   

17.
大豆育种方法影响品种选育的成败与效果,分析已育成品种的育种方法,既可以总结过去又可以指导未来,在大豆品种改良创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已育成合丰(合交、合农、佳豆)号系列大豆新品种119个,其中有性杂交育成品种97个,系统选择育成品种6个,无性嫁接育成品种2个,有性杂交与辐射育种结合育成品种7个,有性杂交与航天育种结合育成品种4个,杂优利用育成杂交大豆品种3个,说明常规育种仍是最有效的育种方法。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目前,我国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尚未在育种上广泛应用,推进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沧豆5号为对照,研究了近几年黄淮海中片育成的夏大豆品种在沧州地区的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表现。结果表明:30个参试品种产量性状在2154—3214.5kg/hm^2;较适合沧州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为:生育期95—105d,株高70—100cm,紫花、圆叶、亚有限结荚习性,分枝数在1—2个的夏大豆品种。圆粒、淡色脐、百粒重高于20g的大粒种占参试品种的多数;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品种有4个,占品种总数的13.3%;脂肪含量大于或等于21%的品种12个,占品种总数的4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大于或等于63%的品种有5个,占品种总数的16.7%。  相似文献   

19.
陕甘川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凤乐  宋位中 《作物学报》1994,20(5):589-597
根据对16个国外和4个国内已知毒性基因的小麦条锈菌反应,结合系谱分析,研究了39个陕西、甘肃、四川省重要小麦品种所具有抗条锈基因。试验结果显示,已知抗病基因Yr1、2、3、7、9、10、SD、Su等分布在20个品种中,其中11个品种含有Yr9。3个品种对供试菌系均表现抗病反应,2个品种抵抗大多数供试菌系,表明它们具有主效的未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水稻品种的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顾兴友  顾铭洪 《作物学报》1995,21(6):649-658
将101个云南水稻品种分别与3个籼型和3个粳型测验品种杂交,考察了各组合F1的小穗育性。同时对各被测品种的6种形态性状的分化按程氏指数法进行调查,分析了云南稻品种亲和性分化与形态性状分化之间的关系。根据测交F1小穗育性的高低,参照籼粳测验品种之间F1的育性水平,可将被测品种的亲和性分成灿型、粳型、中间型、广亲和型和特殊亲和性5个类群。各类群所含品种数分别为47个、21个、16个、6个和5个,另有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