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机械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计法研究了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不同土层、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干扰程度的土壤机械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机械组成分布大致为粗沙粒细沙粒粗粉粒黏粒细粉粒≈中粉粒。其中武功山的土壤以粗沙粒、粗粉粒和细粉粒占多数,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属于壤土,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适中,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且养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海拔的变化与草甸退化程度对武功山草甸土壤碱解氮的影响,了解武功山草甸土碱解氮的分布情况,以武功山核心景区金顶1 600~1 900 m之间的不同海拔与不同退化程度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A(0~20 cm)、B(20~40 cm)2层土壤碱解氮进行测定,分析武功山碱解氮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武功山草甸A、B 2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同一海拔有明显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下层土碱解氮含量明显小于上层土壤,在重度退化的情况下这一特征表现不显著;海拔的变化对武功山草甸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海拔1 750 m左右上下层碱解氮含量均最多;草甸的退化程度对武功山草甸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也不显著,说明武功山退化草甸土壤的供氮水平无较大缺失,在生态修复工作中利用氮肥或其他肥料调节土壤肥力需要谨慎合理。  相似文献   

3.
以武功山核心景区主峰金顶海拔1 600~1 900m之间的自然未退化草甸土壤与1 850m不同退化强度草甸斑块土壤2类处理为研究对象,对其A(0~20cm)、B(20~40cm)2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进行测定,分析武功山草甸土全氮、全磷、全钾的分布格局,及武功山草甸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对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武功山自然状态下草甸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 094.4~7 473.6mg·kg-1、0.59~1.73g·kg-1和18.25~54.25g·kg-1。在同一垂直土壤剖面中均随着发生层的降低而减少,而全钾含量无此特征,且在A、B 2层中差距较小。2)海拔高度的变化对武功山草甸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全钾随着海拔的上升呈显著上升趋势。3)不同草甸退化程度对武功山草甸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全氮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武功山退化草甸土壤的磷、钾素养分供应水平无较大缺失,但氮素的供应出现明显损失,可为生态修复中调节土壤肥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武功山主景区山地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草甸上(0~20cm)和下(20~40cm)2层土壤进行网格采样,共117个点、234个样,测定土壤速效钾,基于常规统计和GS+进行了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变异分析和插值成图,通过对土壤速效钾的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变异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武功山主景区草甸土壤速效钾总体上含量偏低,土壤上层稍高于下层,速效钾在上层土壤出现了一定的聚集;研究区草甸上层土壤速效钾的自相关距离A0为325m,下层为119m,均大于30m的取样间距,证明30m的取样间距符合空间变异分析要求;研究区草甸上、下层土壤速效钾的空间自相关性系数C0/(C0+C)均呈现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因此人为活动和地形等自然因素作用对武功山研究区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产生影响;通过空间插值成图,草甸土壤速效钾分布与武功山金顶和吊马庄2个山峰的地形较吻合,并形成了类似等高线的分布,草甸土壤中上下层的速效钾含量均比较稳定,在主景区金顶无论是表层和深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都达到最高值,且高于吊马桩一侧,但金顶到吊马桩之间的V型谷深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较...  相似文献   

5.
6.
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的养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草地退化、土壤退化之间的关系,为退化草地土壤系统的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养分含量在0~30 cm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相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含量则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土壤含水量在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高寒草甸的0~10 cm土层内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10~30 cm土层内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性下降趋势。这主要与高寒草地退化、土壤退化有关。因而,在高寒草地恢复治理过程中,根据不同退化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恢复治理措施,特别是根据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采取不同的施肥策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速退化草地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种草改良苏打硫酸盐草甸盐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草木樨、碱茅、首蓿等牧草改良新疆苏打硫酸盐草甸盐上可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种草后,土壤中微生物总菌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均有显著增加,尤其对细菌数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芽孢细菌数也有增长,固氮菌数量变化不大。种植不同牧草和牧草的不同生长期引起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情况不同。根据种草改良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多少,土壤理化性状,植物生长状况等综合因素,评价所选牧草的改土效果,结果表明:草木樨、碱茅对试验的苏打硫酸盐草甸盐土有良好的适应性,改土效果较为显著,尤其是草木樨和碱茅的混播草地更能增强培肥改士作用,而苜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土壤含水量、pH值、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代谢熵这5个对生态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指标,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深度(0~15、15~30 cm)随着放牧强度的逐渐增大,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均为全年禁牧>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pH值在不同放牧处理下的不同深度土壤中均无显著变化;不同强度的放牧处理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均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量,0~15、15~30 cm深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趋势均为季节性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均为全年放牧处理区的代谢熵值较大;在同一放牧强度,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大小均为0~15 cm>15~30 cm;在同一放牧强度,不同土壤深度的代谢熵值表现为15~30 cm>0~15 cm.微生物量碳分别与微生物量氮、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代谢熵分别与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含水量分别与pH、微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随机在苏打草甸碱土表层选取碱斑,进行碱斑畜禽粪便、鲜草的堆肥和覆盖处理.通过定期监测土壤中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中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为盐渍土的培肥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开展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情况研究,为青藏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保护青藏高原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于米拉山山口阴坡阳坡两侧,海拔4 500~5 100 m的区域,海拔间隔为100 m,各海拔梯度中阳坡、阴坡位置设置大小为20 m×20 m样地1块,在每个样地中采用五点取样法取土壤样品,每个样方中按照0~10 cm、10~20 cm、20~30 cm三个土层进行原状土及铝盒土取样,通过实验对所选取样地内不同深度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阴坡在海拔高度4 600 m、4 900 m,阳坡在海拔4 700 m、5 000 m外,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两个坡向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2)不同海拔梯度,阴坡和阳坡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通气性变化范围分别为:0.47~1.14g/cm3、0.58~1.04g/cm3;59.98%~86.14%、58.45%~84.40%;57...  相似文献   

11.
游憩环境承载力是诊断游憩环境健康运行的依据和标准。为测度山地草甸游憩环境运行状态,从弹性力、支撑力和抵抗力3个方面遴选20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山地草甸游憩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经验数据及试验数据确定了各指标以及各承载力指数的阈限范围,并构建了相应的承载力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方法对武功山山地草甸游憩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武功山山地草甸游憩环境尽管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弹性能力,甚至淡季时还具有较高的抵抗力,但在旺季高负荷的游憩行为干扰下,其支撑能力和抵抗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承载力综合指数为0.426 3,也处于"超载"状态;同时旺季的"超载"还进一步影响到了淡季时草甸的自我恢复能力,其承载力综合指数为0.566 1,处于"满载"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山地草甸毒害草蔓延现状下的合理载畜量,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被特征、毒害草白喉乌头种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的方法,在那拉提山地草甸测定不同放牧强度(轻牧13.5只羊/hm2,中牧20.3只羊/hm2,重牧26.3只羊/hm2,极牧33.0只羊/hm2)下绵羊增重量、白喉乌头的种群特征以及草场质量指数状况。【结果】(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可食牧草的生物量、高度、盖度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放牧区可食牧草生物量和草场质量指数比对照区极显著降低了32.2%~70.2%、23.6%~65.7%(P<0.01);(2)白喉乌头重要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且放牧区极显著高于对照的51.5%~114.7%(P<0.01);(3)放牧强度与单位绵羊增重、可食牧草生物量、草场质量指数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系(P<0.01),但与白喉乌头重要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毒草增生的山地草甸合理的放牧强度为20.0只羊/hm2。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西藏拉孜、那曲、唐古拉3个地区的草毡土壤样品,用4种培养基分离纯化出158株放线菌,按常规方法进行了初步鉴定。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除2株菌尚难定属,其余分别归入8个属,其中链霉菌属占绝对优势。此外还对西藏草毡土中放线菌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紫金山南坡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包括有机质、氮、磷、钾),使用Surfer 8.0、Excel等软件制作采样点3D图、土壤养分等值线图和散点图。分析其养分含量高低以及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初步掌握紫金山南坡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为改善紫金山土壤养分条件和建设紫金山风景林保护区提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种植碱茅草能降低草甸盐土土壤合盐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速效养分的释放,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使土壤微生物总菌量增加,尤其对细菌数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氨化生理群、硝化生理群、反硝化生理群、自生固氮生理群、芽孢生理群微生物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氨化生理群占优势。各生理群微生物具有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给退化山地草甸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江西省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退化对其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武功山草甸退化使其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下降,说明草甸退化使土壤保肥能力明显降低;退化使土壤交换性酸含量以及各土壤养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退化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全氮、碱解氮间的相关性减弱,土壤pH与氮素由不相关变为极显著负相关(r=-0.733,P0.01),与速效钾由显著负相关变为不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放牧与刈割对山地高草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高草草甸草地是新疆天然草地的精华,在生产中主要作为天然打草场利用,在新疆传统的季节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对山地高草草甸草地的合理利用,经营粗放,没有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针对目前新疆山地高草草甸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乌鲁木齐市南山菊花台一带的山地高草草甸草地为对象,研究割草与放牧两种利用方式对高草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山地高草草甸草地利用方式、防止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割草地优势度最大的5个种为草原糙苏(11.87)、草原老鹳草(10.94)、黄花苜蓿(8.72)、无芒雀麦(8.44)、披碱草(6.87);放牧地优势度最大的5个种为新疆党参(14.80)、草原老鹳草(12.46)、草原糙苏(12.24)、白三叶(6.73)、高山唐松草(6.04).割草地禾草的高度是放牧地的10倍,杂类草的高度是禾草高度近3倍.割草地与放牧地杂类草和禾草的盖度、频度接近,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新疆天山北麓进行草甸盐土改良过程中,对土壤中锂(Li)和铷(Rb)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方法]采取了由农业、生物、化学及水利改良等措施单独和随机组合的改良措施. [结果]改良试验表明:改良地Li的总量在49.13~80.25 mg/kg,分布特点是:改良初期和后期0~15 cm<15~30 cm<30~60 cm,改良中期不同处理间出现分异.改良地Rb总量在99.75~128.38 mg/kg,分布特点为:改良前期0~15 cm<15~30 cm≥30~60 cm,中期分布较为均匀,后期为30~60 cm>15~30 cm>0~15 cm. [结论]由农业、生物、化学及水利改良等措施组合的综合改良措施对改良地中Li和Rb总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施用有机肥和石膏条件下单种草木木犀时0~60 cm土层内Li总量增加最明显.其中生物改良措施,尤其是单种草木木犀结合施用有机肥和石膏,能明显促进各土层内Li的积累;改良中期,单种草木樨结合施用石膏时总量Rb主要在牧草根系最密集的中层内明显增加,而后期在中层减少下层增多,表明总量Rb从土壤中层往下层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