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为了研究花前渍水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的影响,对长江中下游主推小麦品种进行花前渍水试验,在拔节期测量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和黄绿叶面积比,孕穗期测量SPAD值和黄绿叶面积比,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渍水导致旗叶SPAD值下降,黄绿叶面积比上升,收获指数下降。产量的构成因素中,千粒重、穗粒数、有效分蘖数下降。综合各个品种来看,不同品种的指标参数下降幅度不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指标参数下降幅度,寻找到优势品种襄麦25和皖麦56。  相似文献   

2.
3.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幼苗进行缺碳或缺氮(碳/氮饥饿)处理,测量小麦幼苗的苗长、根长、胚芽鞘长和根数,研究碳/氮饥饿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另外,应用PI(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法观察根尖死细胞,应用伊文思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活性,进一步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氮饥饿显著降低小麦幼苗的根长和苗长,而碳饥饿对小麦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幼苗叶色显著发黄。氮饥饿显著降低小麦幼苗根尖细胞活性并使细胞死亡数量增加,而碳饥饿处理后小麦根系细胞活性不受影响但死亡细胞仍比对照增多。因此,缺碳或缺氮通过增加根尖的细胞死亡数量显著抑制小麦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为材料,以不同浓度梯度的叠氮钠溶液处理小麦叶片后,采用彗星实验研究叠氮钠对小麦的遗传损伤.结果表明,叠氮钠能引起小麦基因的损伤,并随浓度的增加伤害程度加大,表明叠氮钠有明显的遗传损伤毒性,彗星实验可以利用植物细胞快速检测环境中对遗传物质有毒性的物质,是一种快速、简单、直接检测DNA损伤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幼胚的转化体系,获得转基因的小麦再生植株,对小麦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以新春6号和新春9号小麦幼胚为试验材料,选择不同诱导培养基对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4种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量和诱导率有明显的差异,其中MCIMA+KT高于其他3种培养基,新春6号和新春9号诱导率分别为53.80%和52.25%,愈伤组织的质量级别为A级,属于极适宜进行遗传转化状态。SD2培养基上诱导出的2个小麦品种愈伤组织分别为0.002%和0.59%,是不适宜进行遗传转化的培养基。新春6号和新春9号2个基因型诱导的愈伤组织数量和质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适于进行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在小麦根际的微生态效应。【方法】通过根箱模拟栽培法,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烟农21(对土霉素不敏感品种)和核优1号(对土霉素敏感品种)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土霉素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核优1号根区、近根区和远根区土壤脲酶、蔗糖酶(根区除外)、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只显著降低了小麦烟农21根区、部分近根区和远根区相应的土壤酶活性。(2)土霉素能够显著增加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且其影响作用随着距根表距离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就小麦品种而言,土霉素对烟农21的影响大于核优1号。土霉素显著降低了小麦根际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且随着距根表距离的增加,其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就小麦品种而言,土霉素对烟农21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小于核优1号。【结论】土霉素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是有影响的,且存在基因型差异。如就土壤酶活性而言,土霉素对耐性品种的影响弱于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麦田常规使用农药对灌浆后期灰飞虱虫量的影响并揭示原因,为稻麦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开花初期喷施杀菌剂,花后7d喷施杀虫剂,研究了小麦花后5种农药(杀菌剂:多菌灵、咪鲜胺;杀虫剂:毒死蜱、乐果和吡虫啉)对小麦灌浆后期灰飞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菌灵、毒死蜱和乐果均能导致小麦灌浆后期灰飞虱虫口密度显著增加,其中毒死蜱和毒死蜱加多菌灵处理分别使虫量增加255.2%和425.6%。花后27d测定小麦叶、穗中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酚含量和蔗糖转化酶(Invertase,Inv)、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除吡虫啉和咪鲜胺外的农药处理均使小麦叶、穗中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和Inv活性增加,酚含量和PPO活性降低,以多菌灵加毒死蜱处理的调控效应最大。经相关分析,麦田灰飞虱虫口密度与小麦叶、穗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Inv活性呈正相关,与小麦叶中酚含量和PPO活性呈负相关,说明农药对灰飞虱虫量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农药使小麦植株生理生化发生变化而引起。把灰飞虱虫量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建议防治小麦赤霉病时宜轮换使用多菌灵与咪鲜胺,防治麦蚜时宜选用吡虫啉。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渍害胁迫下幼苗期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糖代谢的变化,以正常生长条件下和渍害胁迫下不同处理阶段(0、1、3、5、7d)的叶片为供试材料,比较分析了幼苗期小麦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SU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渍害胁迫初期(1d),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TaSUT1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叶绿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同化产物显著减少,表现为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呈现较大的降幅,同时处理组TaSUT1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短期渍害胁迫处理能够促进幼苗期小麦叶片的糖代谢过程,利于其生长发育;但长期的渍害胁迫处理严重破坏了幼苗期小麦叶片内的糖代谢系统,导致处于营养生长初期阶段的小麦幼苗因营养物质供应短缺而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小麦施肥探索到最佳有机肥替代比例。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有效减少化肥施用,小麦产量随有机肥替代比例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替代效果最佳,能有效保障小麦增产;但是如果有机肥替代比例过高,则会引起小麦贪青晚熟现象,不利于高产和下季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不同,以小麦花药为材料,对MS、N6、C17和K 4种培养基在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在4种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小顺序为KC17N6MS。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小麦幼苗膜结合ATPase的动力学参数变化以及Ca~(2+)对它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①高温胁迫下的Km值低于常温下的Km值。②Ca~(2+)处理的Km值低于对照的Km值。③常迫下的V_(max)值高于高温下的V_(max)值。④Ca~(2+)处理的V_(max)高于对照的V_(max)值。由此可以看出,高温胁迫下,ATPase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增大了,但酶量减少了,使V_(max)值下降。Ca~(2+)处理对两者都有正效应,因而对高温胁迫有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土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SA)处理对废电池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能明显增强废电池胁迫下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对多项生理指标有改善作用.说明SA能通过刺激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氧化胁迫,缓解废电池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省3个优质小麦品种(郑麦101、郑麦129和郑麦3596)为材料,在15%PEG6000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为其作为新型植物抗旱剂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3个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均受到明显抑制,苗长、根长和生物量均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郑麦101除外)。干旱胁迫后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苗长、根长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除郑麦101)和部分抗氧化酶活性有所提高。3个小麦品种相比,海藻酸钠寡糖对郑麦129和郑麦3596干旱胁迫的缓解效果好于郑麦101。  相似文献   

15.
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洛旱6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3个供磷水平和2个供钾水平下,分析了不同磷、钾肥配施对冬小麦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次生根条数、根干重、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磷钾肥处理显著影响根系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活性。各指标均以P2K2处理表现最好,P1K1处理表现最差。挑旗期后,P2K2处理与P1K1处理的次生根条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子粒形成期后,P2K2处理的单株根干重和根体积显著大于P1K1处理(P0.05);生育前期,P2K2处理的根冠比显著高于P1K1处理(P0.05)。就根系生理活性而言,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在拔节期达最大值,与P1K1处理相比,P2K2处理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增施磷、钾肥可以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当土壤中磷素亏缺时,增施钾肥可有效改善根系生育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以14个绵阳系列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4个供试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不同.不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类型在供试品种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多数品种为7 9,2 12亚基组成类型.不同品种A-PAGE醇溶蛋白电泳谱带不同,出现谱带数15~18条不等.高蛋白品种M26和M31都同时出现Gli59和Gli67两条醇溶蛋白谱带.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品质是一个以加工制品衡量的复合性状。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是小麦子粒品质性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麦谷蛋白/醇溶蛋白的比例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决定了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烘烤品质。子粒中淀粉的品质尤其直/支链淀粉的含量和比例影响到面团的性质和小麦制品尤其是蒸煮制品的品质。淀粉中的酶类和脂类对小麦品质也有影响。小麦子粒的品质表现是基因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温度、降水和光照等生态条件均可影响小麦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