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建成区为例,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高程、水域缓冲区和植被覆盖指数等6个因子,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等5个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因子叠加法完成研究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建立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富阳区建成区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等5个等级敏感区面积比例分别为7.14%,18.95%,33.98%,20.17%和19.76%。在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策略,为今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河源市生态本底特色,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轻敏感区、不敏感区5个等级,从建设用地适宜性、水安全与雨洪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三大方面选取了8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多因子加权叠加算法、取最大值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敏感等级面积比重分别为25.98%、33.84%、12.78%、19.76%、7.63%。并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功能区划建议,为城市规划、生态控制线划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软件对郑州市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并进行生态敏感性区划划分,选取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水域缓冲区、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6个因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法)构建评价模型,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单因子生态敏感性以及加权叠加的综合生态敏感性。结果表明,郑州市整体以中度敏感区为主,其次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05%,主要分布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流域、东部平原以及西部嵩山周边区域;高度敏感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19%,主要分布于嵩山、箕山坡度较大的低山丘陵区;低敏感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03%,主要分布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水域及东部的城市中心规划区周边区域;不敏感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73%,主要分布于郑州市东部的市中心区及下辖的中牟县、新郑市城市建成区域,西部局部地区也有零散分布。  相似文献   

4.
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因子叠加法和层次分析法,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物现状、用地现状和水体缓冲区5个生态因子对大蚶山天云洞旅游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值生成生态因子分析图,并结合各因子权重生成生态敏感分析图,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旅游区划分为3个等级:强敏感区、中敏感区、弱敏感区.结果表明,旅游区强敏感区和中敏感区面积占66.2%,其生态敏感性较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保护措施,为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RS和GIS支持下的铜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凯  田国行  崔莉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200-203228
以河南省铜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因子,采用因子叠加法,对铜山风景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按生态敏感性的高低将研究区分为极度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等级;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和土地利用开发建设的对策,为协调景区发展旅游与保护资源的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利用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及标准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149个县区的资料,将河北省分为3个级别:不敏感、弱敏感、敏感。评价结果为生态敏感区、生态弱敏感区、生态不敏感区分别占河北省总面积的34%、64%和2%。对各区域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为河北省将来的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ArcGIS的山东省潍坊市蔡家沟村生态敏感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应对环境问题干扰的难易程度,是制定景观规划的重要参考。本研究选取影响蔡家沟村生态环境的5个影响因子(高程、坡度、水域、用地类型和植被覆盖度),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ENVI土地利用类型提取和Arc GIS加权叠加分析技术,对蔡家沟村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最终获取蔡家沟村在不同敏感性因子影响下的空间分布,并进行功能分区。结果显示:蔡家沟村生态敏感性在不同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别,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所占总面积比分别是6. 10%、22. 54%、37. 56%、26. 09%、7. 71%。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和功能分区的结果,提出蔡家沟村生态规划的相关措施,以期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选取地形地貌因子(主要包括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NDVI、土地利用类型四大类指标,综合单因子分析及多因子加权叠加的方法,利用ArcGIS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咸丰县生态敏感性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各单因子及多因子综合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咸丰县综合生态敏感性强度整体上由西北和东南向中部降低,研究区的极低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依次为0.87%、14.96%、27.89%、35.51%、20.77%。  相似文献   

9.
进行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分区研究,揭露不同区域土地受干扰时响应敏感程度,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以延龙图地区为例,选取坡度、高程、用地类型、植被覆盖、水环境和水源保护区作为土地生态敏感性因子,根据各因子不同敏感性程度对其分级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土地生态敏感性划分为极敏感区(0.05km~2)、高敏感区(694.02km~2)、中敏感区(3 044.01km~2)、低敏感区(1 175.38km~2)和不敏感区(175.24km~2),其中,中敏感区占研究区面积比最大,约为60%,超过一半以上。另外,就各区今后土地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延龙图新区用地规划、开发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指导,为环境保护提供建议和对策,实现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溪洛渡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实地勘察以及矢量数据,选取海拔、植物郁闭度、土壤侵蚀、地类、坡度、坡向、石漠化7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机制,并通过AHP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后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进行叠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溪洛渡镇生态敏感性呈阶梯状,自北向南呈现敏感度递增趋势;南部、东南部以及西南部为中高度敏感,北部沿金沙江区域多为轻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及高度敏感区所占比例总和为99.92%,说明溪洛渡镇的总体生态敏感程度相对较高;造成生态敏感性的主要因子有石漠化、郁闭度、土壤侵蚀、海拔。该研究结果可对金沙江流域周边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方案的建立提供借鉴性的理论探索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景区环境的不断维持与提高,科学合理的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景区生态质量提供很好的参考。该文以蚌埠龙子湖景区为例,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其次介绍了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原理和方法,利用评价指标-评价指数-综合指数的3层指标框架模型,建立了龙子湖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最后,以蚌埠龙子湖2014年Landsat TM影像、DEM数据为数据源,基于RS和GIS技术,对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处理,得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依据EQI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级与评价,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等级绘制龙子湖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分级地图。  相似文献   

12.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通过201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主题为"土地整治"的1 461篇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CSSCI和CSCD研究文献,绘制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演进时区和主要突变词的知识图谱,开展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以及从土地整治到全域整治的阶段分析,探讨两者的理论脉络、重点领域和前沿动态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1年,国内土地整治的热点研究始终围绕耕地保护目标,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和土地综合整治等三个方面;以耕地保护为轴线,2010年以来土地整治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传统整治、生态转型和全域整治3个阶段。在继续坚持耕地保护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本研究提出了调整整治理念、提高整治效率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县级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县级林业信息化中的生态公益林管理,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公益林管理、统计分析和结构分析等功能,并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关联.在数据组织上,提出以县,乡(镇、林场),村,小班为多级单位组织数据,可避免由于采用图幅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大量地物(如县、乡、村边界和小班等)被图幅线人为分割开的现象,也避免图幅分割所带来的处理过程复杂和小班的完整性被破坏的缺陷.在系统的功能结构方面,根据现行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情况,将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划分为数据管理、专题图管理、结构分析、报表统计和图形输出等5大模块.图3参15  相似文献   

14.
熊丹丹  张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46-12749
选取西部干旱区绿洲内陆河流域的重点区域——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并结合叠图法、RS和GIS技术对乌什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乌什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乌什县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6.2,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区内不再有生态不安全区分布评价结果客观反映了乌什县土地利用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5.
研究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对耕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研究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评价2007—2020年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在2007—20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在2009年和2013年出现短暂下跌,但很快继续上涨,2015年开始保持稳定平缓。农户耕地生态补偿积极性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对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的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说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有继续实施的必要性。本研究关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评价及关联分析,对完善和创新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南部山区山脊生态廊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红  朱仕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82-17384
[目的]对济南市南部山区山脊生态廊道建设进行研究。[方法]在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自然概况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200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图与地形图的叠加分析,研究不同坡度和坡向对山脊生态廊道建设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结果]耕地、林地、草地以及裸岩石砾地均以0~5°坡度为主,其面积比例分别为83.2%、72.43%、85.05%和96.13%;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阴坡,其面积比例分别为29.20%、31.00%、34.61%,这与阴坡水分条件较好有关。由于研究区不同坡度和坡向下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在山脊生态廊道建设时应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坡度和坡向提出合理的廊道建设方案。[结论]该研究为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及相关模型。在空间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GIS空间分析功能的实现,包括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及专题图制作,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GIS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浙江省常山县胡柚气候适宜性区划,为胡柚的种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考虑对胡柚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有较大影响的气候生态因子,分析胡柚产量与气象、地形要素的关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综合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建立胡柚种植的综合区划指标,并建立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区划指标权重值,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模型计算得到常山胡柚栽培综合区划图。[结果]除了东北部及南部的山地丘陵一带,常山大部分位于胡柚适宜与较适宜区,其中中部的长风电站一带为适宜种植区,可大面积种植胡柚。胡柚种植受温度及热量资源影响最大。[结论]该区划结果可为胡柚种植的合理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和GIS帽儿山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S和GIS的支持下,以2004年林相分布图、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景观格局分析,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在空间分布上对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基本不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和不可用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286%,41.256%,27.310%,26.195和2.954%;适宜区域和基本适宜区域用地的百分比为43.542%,占据较大的比例,土地生态适宜性较高;不适宜用地和不可用地占29.149%,占据较小的比例.分析认为对土地的利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测试黔东南州生态安全状况,研究采用实地考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黔东南州16县市P-S-R生态安全体系,结合熵权法及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县市综合生态安全指数。结果表明,黔东南州16县市生态安全综合平均指数为0.47,生态安全压力平均指数为1.0,生态安全状态平均指数仅为0.18,生态安全响应平均指数为0.19;并且提出了加强生态安全观培养、减缓人口增长、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