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药用植物冬凌草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冬凌草可以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茎叶吸水率达到自身重量的50%,0~10
cm土层内,直径小于1 mm的须根数量占总根量的91.53%,生物量15.183
t/hm 相似文献
2.
冬凌草临床应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口腔炎等有特效,也是目前抗癌草药中抑制率较高者之一。以冬凌草为原料开发的新型保健茶“中国冰凌茶”,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效果十分显著,对防治咽炎、喉炎、口腔炎、牙痛有特效,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荒坡栽植冬凌草,当年亩产可达200kg,第二年后亩产值就可超过1500元。为合理持久地利用冬凌草,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积极推广利用荒坡、地埂人工栽培技术,以建立永久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 山杏(P.sibirca Lim)学名西伯利亚杏,泛指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的杏树,属蔷薇科李属木本植物。它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在我国分布广泛,在山顶、坡面、坡脚、风口、崖壁上均能良好生长。其果肉可生食,果仁既可入药又可榨油;材质优良,是建筑、家具及雕刻的上等材料。近年来杏制品问津市场后畅销不衰。其功能独特,药用价值较高,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延缓衰老和抗癌作用。杏仁是工 相似文献
4.
<正> 人工牧草作为一项重要水保措施,已在治理中大面积实施。但是,人工牧草保。土的效益究竟有多大,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发挥作用,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我们根据对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牧草试验资料的分析,对工牧草蓄水保土机制、影响人工牧草水保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提高人工牧草水保效益的主要途径,以期能对改进工作有所裨益。 一、汛期降水量与人工牧草地径流、冲刷量关系 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南小河沟试验场牧草小区观测资料如表1。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用线性回归求出土壤冲刷量(y)与各个相关因素(汛期降水量X_1;地面坡度X_2;草地汛期覆盖度X_3)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6年的定点试验与示范推广,已证实火炬松适应于淮河流域海拔500米以下各种立地条件,具有速生、丰产,造林技术简单,以及抗寒、耐水湿、抗病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5年生火炬松林比14年生马尾松林减少土壤侵蚀模数83.9%;营造5年生火炬松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22.49万元/km~2,而营造5年生马尾松的经济效益仅为2.37万元/km~2。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南坡人工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和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在影响的两个因素,水是生命之源,森林不仅为人们提供木材,林产品,能源,而且维持着生态平衡,大青山南坡属干旱土石山区,50 ̄60年代以来,大规模地开展了试验造林和义务造林,造林地区已基本成林,历年来选择的造林树种达40多种,但从目前中造林树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情况来看,油松,杨树,柠条,山杏表现较好,在干旱阳坡坡度较大地段,油松,柠条生长良好,是该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并开成 相似文献
7.
8.
9.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与预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机建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与预测系统对流域治理效益进行评价预测。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该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方便快捷、准确可靠,能客观真实反映治理成果,为调整治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长汀县为研究区,采用遥感、径流小区、野外调查等方法,分析其水土流失变化,并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进行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7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减少了77.16 km2,水土流失率下降了2.49百分点;中度、强烈、极强烈及剧烈等级的水土流失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区植被-土壤系统顺向演替,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显著,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区自然灾害并促进了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蓄水保土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20°陡坡面在不同降雨强度(45,87,127mm/h)、不同下垫面条件(农耕地、裸地和草地)和不同草被覆盖度条件下(80%,60%,40%和20%)坡面的蓄水保土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农耕地产沙量是草地产沙量的21.4~131.5倍,裸地产沙量是草地产沙量的18.3~182.5倍;草地相对于农耕地和裸地的蓄水效益为30.8%~71.8%,保土效益高达94.5%~99.4%;20%草被覆盖度的坡面产沙量分别是40%,60%和80%草被覆盖度坡面产沙量的1.1~1.5倍、1.2~2.9倍和1.3~6.1倍;以20%草被覆盖度的草地为参照区,40%,60%和80%草被覆盖度的草地蓄水效益和保土效益分别为6.0%~80.0%和11.4%~83.5%,草地蓄水保土效益随着草被覆盖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残茬覆盖度在4°坡对黑土坡面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平行条件,分别为4个雨强(30,60,90,120 mm/h),5个残茬覆盖度(15%,35%,55%,75%以及裸土对照组)以及2种土壤初始含水量(8%和30%,分别对应干、湿运行)。结果表明:对黑土坡面进行残茬覆盖处理,能够起到抑制土壤产流产沙的作用,且覆盖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15%,35%,55%,75%覆盖度下保水效益可以分别可以达到30%,27%,57%,72%;保土效益分别可以达到36%,53%,89%,94%。根据保水保土效益与覆盖度的关系建立了指数函数关系式。与保水效益相比,残茬覆盖处理的保土效益更为明显。残茬覆盖不仅能提高黑土养分,更是保护黑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小流域淤地坝建设的水土保持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黄土高原地区坝系示范工程水土保持观测,分析了小流域淤地坝及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动态变化、拦沙蓄水效益和淤地坝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沟道条件差异,5 a间淤地坝拦沙量差异显著,呈现出先大幅度减小,后小幅度增加的趋势;与梯田和坡耕地比较,淤地坝的平均增产效益分别达到36.4%(梯田)和78.9%(坡耕地)。提出了坝系观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促进完善小流域淤地坝建设和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整理、分析黄土高原西峰等水土保持试验站径流、泥沙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其效益的平均值为867%和877%,但差异悬殊,主要是受暴雨、大暴雨质量的影响。次降雨综合参数PI、汛期降雨量和年产流降雨量分别小于200mm2/min、350mm和125mm时,蓄水保土效益均为100%,大于这些数值时,效益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同时,梯田的质量也影响蓄水保土效益。 相似文献
17.
北京密云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 ,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存在不同的水土保持效益值。利用北京密云石匣共 2 0个坡面径流试验小区的野外观测资料 ,分析得出了北京石匣小流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水土保持效益值 ,其中免耕 (玉米 )为 0 .2 80 ,梯田 (玉米 )为 0 .142 ,人工草地为 0 .0 6 3,荒草地为 0 .0 45 ,水平条林地为0 .0 2 5 ,鱼鳞坑林地为 0 .0 19。人工草地、荒草地、水平条林地和鱼鳞坑林地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益 ,但它们之间的水土保持效益并无显著差别。坡耕地 (16 .8°)的年均侵蚀模数为 145 3.8t/ km2 ,远大于土壤自然形成速度和北方石质山区的允许土壤流失量。其研究结果可为土壤侵蚀模型预报、水土保持规划、环境治理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工织物保土保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土工织物作为陡坡植树的集水、保水、蓄水材料,尤其适用于水平沟、鱼鳞坑植树,可有效集蓄降水、防止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土工网垫包裹种植土和种子,直接放置在鱼鳞坑或陡坡上(不用挖坑),可达到蓄水造林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工织物水平沟内刺槐、侧柏的成活率在95%以上,土工网垫鱼鳞坑内树木成活率达80%,土工网垫坡面放置树木成活率为40%,均比对照成活率高;土工织物网垫兼有土工织物和营养土的优点,抗剪强度高、渗透率高、包装运输和施工方便、利于机械化作业、工程成本低。土工织物覆盖虽然短期内投资较大,但可有效集蓄降水,节省上水工程投资,从长远来看,投资效益高,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4年春季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实施了河道生态护坡示范工程,主要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以及复合式生物稳定技术等3类生态护坡技术。护坡工程完成后,对生态护坡进行了连续3年(2004~2006年)的现场监测,以研究护坡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杞柳枝、垂柳枝、结缕草等护坡植物生长良好,其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水土保持效益明显,有效地控制了河岸土壤侵蚀,并为其他生物创造了稳定生境。本地草本植被逐渐得到恢复,物种数和盖度均增加,植物的水土保持效应增强。表层土壤和浅层土壤的抗剪强度测定结果显示生态护坡的土壤抗侵蚀性明显增强,3年中各类生态护坡均未出现明显的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算,毕节地区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后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2702km~2,年均减少泥沙流失1591.28万 t,年减少洪涝损失粮食1727t,坡改梯年增产粮食12125t,经济林果业也逐渐成为毕节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生态环境逐渐转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