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湾地区近年来因降雨造成之灾害频繁,而降雨与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关,因此,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台湾地区降雨相关因子,试图找出影响降雨之因素。研究发现:风速与降雨影响因子较为相关;台湾秋、冬季主要影响降雨之因子为高程,而春、夏季主要影响因子则为风速。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灰关联分析方法及程序设计,并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经济、农业、教育、农机及水利等各个社会系统中能影响势态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能够决定发展方向的主次因素,为各系统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灰色关联法分析重庆缙云山林冠截留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影响缙云山林冠截留量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影响林冠截留因素的灰关联度值。通过灰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缙云山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对于针阔混交林,其影响大小依次是:降雨量〉降雨强度〉气温〉空气湿度〉风速,其中降雨量的影响度达0.87,空气湿度的影响最小,为0.75;对于阔叶林,其影响大小依次是:空气湿度〉气温〉降雨量〉降雨强度〉风速,各影响因素灰关联度基本接近,最大值与最大值差仅为0.08991;对于楠竹林,其影响大小依次是:降雨量〉降雨强度〉空气湿度〉风速〉气温,降雨量的影响灰关联度达0.97,气温的灰关联度最小,为0.79。降雨量、降雨强度和中的风速、气温、空气湿度等对林冠截留影响显著。影响针阔混交林、楠竹林林冠截留量的主要是降雨过程,灰关联度达到0.85;蒸散过程对阔叶林林冠截留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降雨量的影响比降雨强度要大。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土壤侵蚀与其背景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比较不同单元之间的土壤侵蚀情况,在定义土壤侵蚀指数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重庆市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对不同坡度等级、不同坡向、不同高程带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线状水体和面状水体不同缓冲带上的土壤侵蚀情况的分析。此外,还对重庆市各县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揭示出了土壤侵蚀与其背景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5.
全国土壤侵蚀地形因子提取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普查中,地形因子是基于全国25 m分辨率Hc-DEM提取的。介绍了提取的方法和提取内容,并分析了全国及典型地貌类型区地形因子宏观地理分布特征与中微观格局,以期满足大区域土壤侵蚀普查的需要,促进侵蚀地形分析和侵蚀地貌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土壤侵蚀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土壤侵蚀各影响因子在一个较大的地理系统内的组合变化关系,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收集流域内土壤、植被、地形、气候等数据,利用二元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流域尺度的土壤侵蚀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域尺度上,对土壤侵蚀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地形起伏度,其次是坡耕地面积比和植被覆盖度。地形起伏度和坡耕地面积比及植被覆盖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地形起伏度除直接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外,还通过影响坡耕地的分布和植被覆盖度而对土壤侵蚀产生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南方不同类型土壤侵蚀量与降雨各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西省鹰潭市红壤生态实验站自建气象站1997—2003年度观测资料和该站装填我国南方主要类型土壤的侵蚀小区土壤流失量实测数据,对降雨各因子与南方不同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径流和雨强因子下,各土壤因子关系可用乘冥函数进行拟合;而在侵蚀性降雨量因子下,各土壤因子关系可用三次函数进行拟合。但由于土壤类型和同一土壤的原始利用方式不同,各土壤侵蚀量与不同降雨因子的回归方程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8.
为具体分析离合器总成中各部件对其工作的影响程度,在农机离合器可靠性分析中引入灰关联分析法,结合离合器失效形式建立灰色关联模型,确定了离合器可靠性评定序列,通过Matlab绘制数据折线图比较各采样序列与特征行为序列的逼近程度,以获取最优样机序列。分析中发现当采用传统灰关联法评定离合器总体可靠性时,分析得出结果10号数据样本为最优样机指标序列,其所含碟形弹簧变形特性,主从动盘轮毂强度,花键的机械效率三个指标均低于所设定的行为特征序列。但考虑到灰关联分析法在各评定指标点分布离散度高时,不能全面反映评定对象的序列特性,而采用广义灰关联分析法分析时,其绝对灰关联法可从曲线间的相似性角度,分析采样序列与特征序列的关联程度;相对灰关联法从曲线相对变化率角度阐述曲线间的关联性;综合灰关联法可整体考虑曲线间的相似性与接近性,评价视角更为全面、合理。其分析结果最优序列为只有主从动盘温度特性、减震弹簧抗震特性两个指标低于特征行为序列的7号序列。与10号样本序列进行对比,7号样本序列的两个指标的重要度相对较小,故综合判定7号样本数据为最优解。最后,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与离合器生产现场失效统计数据做对比后得出,广义灰关联分析法所得最优解更贴近工程实际,该分析可为同类产品的可靠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不同时期的航片分析土壤侵蚀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时期的航片立体判读量测,对小流域沟谷的侵蚀发育程度和淤地坝拦泥量进行定时定量立体解译分析,结果表明,利用APS-1型精密解析测图仪从航片上量测的成果与实地测量成果十分接近,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定无观测资料的小流域原始状况,进行土壤侵蚀动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土壤侵蚀过程的地形因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尺度、宏观的区域土壤侵蚀研究对于地区性的土壤侵蚀现状评价及土壤侵蚀趋势分析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乌江流域为对象,分析了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中地形因子的作用,对地形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平均坡度、大于15°的面积百分比、大于25°的面积百分比,平均起伏度、起伏度100m以上的面积百分比、起伏度200m以上的面积百分比等地形参数对区域土壤侵蚀影响明显且规律性强,可作为区域土壤侵蚀过程模拟、评价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地形参数。  相似文献   

11.
土壤pH值与土壤因子灰色关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通报》2015,(1):117-120
对于植物生长和发育来说,土壤养分是必要的营养物质,其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植物发育情况、土壤肥力以及土壤生产力。土壤pH值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为了研究其关联性,选用大庆市大同区四乡镇土壤作为样品,对样品的数据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土壤pH值与各土壤养分因子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pH值关联度最大的是有效氮,灰关联度为0.928。生产中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土壤酸碱度,合理施氮肥,以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抗蚀性指标对侵蚀泥沙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有土壤颗粒分散特性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特性方面的诸多指标。为研究不同土壤抗蚀性指标对侵蚀泥沙的影响程度,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15个不同水保措施类型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土壤抗蚀性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选取的10个抗蚀性指标对土壤侵蚀模数影响最佳3指标分别为团聚度、受蚀性指数(Eva)和侵蚀率,团聚度与土壤侵蚀量关联度最大,为0.744;对土壤侵蚀模数影响最差3指标依次为湿筛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EMWD)、干筛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差值(MWDC)和0.5mm水稳性团聚体重量百分数(WSA),EMWD与土壤侵蚀量关联度最小,为0.594。土壤颗粒分散特性比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特性对土壤侵蚀量影响大,前者关联度平均为0.705,后者关联度平均为0.621。通过土壤抗蚀性指标与侵蚀泥沙不同关联度的比较和排序,可以为侵蚀影响程度排序等提供信息,对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土壤侵蚀/沉积潜力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以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冲沟为研究样区,基于实测高程点数据构建DEM,采用USPED模型对样区土壤侵蚀/沉积潜力进行模拟,并结合地形因子(坡度、LS因子、曲率)探讨其与土壤侵蚀/沉积潜力模型模拟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地形因子与土壤侵蚀/沉积潜力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总体趋势为土壤侵蚀能力均大于沉积能力,侵蚀面积比均大于沉积面积比,但在不同分级的地形因子对应的土壤侵蚀/沉积潜力模拟结果中揭示了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和贫穷形势严峻,探究水土流失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水土流失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选取人口、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4个方面的社会经济指标,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对水土流失及各指标因子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再建立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并对三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水土流失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水田和旱地对水土流失影响不一致;(2)三个模型对比,空间滞后模型的拟合度最优,解释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洛惠渠灌区多年观测资料与实地调查,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灌区地下水矿化度、埋深与土壤含盐量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阐明了3者之间的年际动态变化规律和耦合关系,建立了灌区土壤水盐动态耦合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地下水矿化度是影响土壤含盐量的主要因素,地下水埋深对盐分的转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该灌区处于脱盐和相对稳定状态,受外界因素影响,土壤含盐量变化趋势与地下水矿化度和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不一致;基于地下水矿化度和地下水埋深的土壤水盐耦合关系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地定量描述土壤水盐动态变化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植被覆盖坡面土壤侵蚀发生的动力学机制,为揭示华北土石山区植被覆盖坡面侵蚀机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出发,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定量研究油松、侧柏、栓皮栎和酸枣覆盖坡面径流水动力学过程和侵蚀过程的相互关系。[结果]侧柏覆盖坡面的产流量最大,平均总产流量为56.85 L。而产沙量最高的则是栓皮栎覆盖坡面,平均总产沙量高达1 189.15 g。各植被覆盖坡面径流流速范围为0.803±0.213~4.276±0.430 m/min。栓皮栎覆盖坡面径流流速最快,平均流速为2.930 m/min。4种植被覆盖坡面径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范围分别为7.271~62.630和0.177~0.900,径流雷诺数与弗劳德数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坡面植被覆被具有良好的减流减沙效果。植被覆盖坡面径流水动力学要素与产沙率密切相关,是预测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地图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勤科  李锐  梁伟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56-58,99
地形是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基于中小栅格DEM提取的坡度是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主要指标之一。根据地貌学和地图制图学论文分析和对地形图及其DEM图形分析表明,在一定比例尺范围内(1∶1万~1∶25万),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均能表现区域地形的宏观结构特征;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在DEM上量算得到的坡度不断趋于平缓;由于制图综合不直接影响高程的数值,所以中小栅格DEM表现地面起伏的能力是存在的,只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形而已。  相似文献   

18.
坡面产流产沙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坡面径流的因素有降雨量、雨强、植被等诸多因子。在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布设径流小区,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不同影响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降雨和植被对地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量与径流量、侵蚀量的关联度最大,各因子对径流量的影响系数排序为:降雨量>最大雨强>雨强>植被覆盖度,对侵蚀量的影响系数排序为:降雨量>雨强>最大雨强>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与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关系为:当覆盖度<25%时,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当其>25%时,径流量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减少;当覆盖度<50%时,随着覆盖度的增加,侵蚀量下降趋势明显;当其>50%时,随着覆盖度的增加,侵蚀量下降趋势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分析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区2005~2015年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得出不同的景观格局类型具有不同的侵蚀模数,合理的景观格局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结果表明:10年间建设用地斑块面积从7 094.47hm~2增加到16 613.28hm~2;10年间研究区的水土流失率先降低后增加,这与城市扩张具有紧密联系,特别是2010年贵州省贵安新区的建设,改变了花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园地斑块、森林斑块的生态功能、蓄水保土功能强,旱地易产生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急陡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变化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明模拟降雨条件下急陡黄土坡面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特征,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6个坡度(25°,30°,35°,40°,45°,50°)和3个雨强(1.0,1.5,2.0mm/min)组合条件下急陡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剥蚀率与各水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坡度下土壤剥蚀率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相同雨强下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存在临界效应(40°~45°),当坡度小于临界坡度时,土壤剥蚀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坡度大于临界坡度时,土壤剥蚀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与过水断面单位能随坡度和雨强的增大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规律最好的是径流功率;急陡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与平均径流剪切力、平均径流功率与平均过水断面单位能均呈幂函数关系,就拟合优度而言,R~2(ω)R~2(τ)R~2(E)。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平均径流功率是描述急陡黄土坡面径流侵蚀的最优水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