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80~1991年的十年间,水土保持部门在水土流失区40个县的范围内,重点开展了10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6平方公里。这些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后,在多次暴雨洪水及干旱等自然灾害中,显示出了明显的削洪减沙、蓄水保土作用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省近十年来,封禁山林4000万亩,种植水土保持林、草3000余万亩,陡  相似文献   

2.
莱芜市围绕打造"绿色钢城"、建设"生态市"这一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上下把水土保持作为发展山丘区农业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放手发展民营水土保持,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实施大户承包、规模经营、加快山丘区水土保持治理投入的新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发展民营水保户31 000户,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 km2,占全市年治理面积的60%以上。民营水土保持已成为全市山丘区水土保持治理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系统工程是我国山丘区建设新农村的生命线工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广大山丘区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阵地。在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之后,对山丘区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得最有效、最治本和最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还是由我国水行政部门分管的“水土保持系统工程”。以岩土力学、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生态学原理基础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了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概念、内容构成和治理特点,并结合当今治理实例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多处水土保持系统工程成功典范,指出水土保持系统工程在我国山丘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山丘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生命线工程”。针对当前我国山丘区治理中存在的多头治理、单项治理、相互抵消性治理及重复而治标性治理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我国山丘区的最佳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平素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地下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矿产开采活动加剧,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成为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必要而紧迫。介绍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做法、成效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内涵与研究领域问题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中水土保持条目的定义说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内涵及范畴。指出:水土保持的内涵是山丘区及风沙区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保持科学的研究范畴包括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水土保持管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等。还提出了近期需要特别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搞清山区水土流失现状,研究开展水土保持与发展山区生产的关系,省科协根据专家建议,组织了农业、林业、水利、地理、植物等学会的科技人员,于1981年4月13—27日对蒙阴县做了重点考察,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一、基本情况蒙阴县位于蒙山之北,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237万亩),43.37万余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75人。耕地54万亩,占总面积22.7%,其中山地21万亩,丘岭地28万亩,山间平原5万亩,每人平均耕地1.25亩,山滩3亩。  相似文献   

7.
<正>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从1980年开始推行以来,内涵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山丘区农业发展基础的水土保持,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有计划地实施水土保持的产业化经营,使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得到快速成倍增长,实现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华光潭梯级水电站水土保持监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华光潭梯级水电站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时间及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认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要有针对性;监测频次和时间应根据雨量站的监测及天气预报情况进行适时调整;普查工作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应予以重视;山丘区的项目应重视对石质堆渣的监测和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不同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为山丘区水土保持设计、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全国不同山丘区(东北黑土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西北黄土丘陵区、南方红壤丘陵区、青藏高原区、新疆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野外调查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来源、影响因素及措施体系配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输变电线路工程主要水土流失来源分区可分为站区、道路区、临时堆置区、塔基区、牵张场区和弃土弃渣堆置区;输变电线性工程水土流失具有不均衡性,其中站区占水土流失量的比例最高,达总水土流失量的48%~62%,其次为塔基区,其主要来源时段为施工期。[结论] 不同山丘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防治重点差异显著,水土保持设计时须考虑土壤侵蚀形式的差异,并因地制宜地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10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巨大成效:水土保持法深入实施,全国共出台县级以上水土保持配套法规3 000多个,生产建设单位防治水土流失面积8万km2;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km2;共实施生态自然修复72万km2;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加强水土保持是搞好江河治理、保障防洪安全,改善山丘区民生、建设小康社会,保护水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实施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分区防治、项目带动、生态修复和科技支撑六大战略,着力抓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水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等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明确了今后15~20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提出了6项水土保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土保持》1992,(7):58-60
<正> 长江上游总面积100.5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占上游总面积的35%,地表年土壤侵蚀量15.7亿吨,占长江流域地表年土壤侵蚀量的70%。严重的水土流失,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十分重视。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1989年先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及陕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四片开展重点治理,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7万平方公里。正在开  相似文献   

12.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对自然资源惊人的破坏作用,已日益为世人所关注。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估计,由于土壤侵蚀,全世界每年要丧失可耕地500—700万公顷;到本世纪末,有可能上升到1,000万公顷。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水力侵蚀显著和风蚀严重的沙化面积共约280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9.2%。因此,侵蚀问题已被认为是遍布世界各国的重要公害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侵蚀,本世纪以来,对于侵蚀规律及其防治措施和途径的研究,在许多国家相继展开。几十年来,国内外都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一门新的应用科学——水土保持学,实际上已初步形成。几十年来,我国对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方针和重点,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因提法上曾有过不少次变更,以致在工作上也出现过许多不必要的反复,造成严重的损失,时至今日,仍未得出统一、明确的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水土保持的研究任务、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有关学科的关系不够明确。这就是我们探讨水土保持科学体系的历史背景。我们认为,为了推进中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首先必须明确水土保持学科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水土保持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1、揭示水土资源的破坏及其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鲁山县是 1990年国家确定的特别贫困县。 1978年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2 0年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60 6km2 ,共增加粮食产量 173 0 9 5万kg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共增加产值 4412 2万元 ,增加的产值由 1980年占全县农业产值的 0 2 %提高到 1998年的 8 7%,年均递增 0 5 %。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是山丘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维平  范明元 《水土保持研究》2002,9(1):143-144,157
介绍了水土保持应用于肥城市城区水源地保护规划的依据、步骤及效益,展现了水土保持在山丘区水源地保护规划中的运用过程,并为山东省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可能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国大电网系统的快速建设发展,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输变电工程线路长、跨越范围广,工程区地形陡峭且复杂,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且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难度高,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可大幅提高监管精度和效率。以南方某22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基于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分析输变电工程山丘区塔基和平原区塔基实际扰动范围和设计扰动范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山丘区塔基和平原区塔基设计扰动面积相差较小,但平原区塔基实际扰动面积远大于山丘区塔基;山丘区塔基和平原区塔基设计扰动面积均远小于实际扰动面积,且设计扰动范围通常呈较为规则的矩形,而实际扰动范围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设计单位未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地形特点、施工单位随意施工等都是造成实际扰动范围远大于设计扰动范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坡耕地较多,侵蚀严重,且多集中于山丘区中。依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黑龙江省的DEM,确定了黑龙江省山丘区分布范围,为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陕北总面积8.18万平方公里的81.9%;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达1万吨;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6.7亿吨,占流入黄河泥沙总量的40%还多。由此而带来的土壤瘠薄、干旱,造成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不稳,拖住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使已是有名的悬河——黄河更悬而又悬,威胁着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水土保持工作迄今仍然是陕北一项紧迫而严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山丘区,近年来在我省发展很快。但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地貌、土壤及生态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以平鲁东平太10万千瓦风电项目为例,针对山丘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科学合理地布设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有利于保障风电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年土壤流失量50多亿吨,每年毁掉相当于17厘米厚的耕地160多万公顷。这样长此下去,一旦水土流失发展到对农业构成威胁时,那么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今后,各级政府工作中,水土保持应是一项重要的议题,增加治理经费,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水土保持同样是水利部门的正业,必须纠正水利工程才是水利部门的正统业务的旧观念。一向轻视水土保持的水利部门,大批水利工程淤满失效,就是应得的惩罚。错误和挫折,教训是沉痛的,必须时刻不忘水土保持;要重视水土保持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特别要强调培训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以便切切实实抓好水土流失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