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姜又叫薯蓣,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陕西省安康市栽培面积达4万hm^2以上,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姜茎基腐病不断发生且危害加重,已成为黄姜生产的一大障碍。为有效解决黄姜生产过程中的病害突出问题,我们于2003年开展了黄姜茎基腐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襄樊市黄姜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近两年增长迅速。2003年黄姜种植面积达14000hm^2,由于重茬面积较大,致使黄姜根茎腐病、炭疽病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发病田块减产10%~20%,重发田块减产60%以上。为有效控制黄姜病害,我们通过几年调查,初步摸清了黄姜病害的发生特点,并制定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姜俗称“火头根” ,属盾叶薯蓣 ,是我国特有种。黄姜浑身是宝 ,我国利用黄姜根茎中皂甙元 (皂素) ,可合成 3大类 (皮质激素、性激素、孕激素 ) ,近2 0 0个产品系列 ,是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最理想的物质 ,世界上 90 %的激素是利用其合成的 ,因此 ,被国家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郧西县地处秦巴小区 ,是全国黄姜高产高含地区的中心 ,历史上曾形成庞大的野生黄姜资源带。1 9 87年开始进行大面积“野转家”栽培并获得成功 ,至今已发展到 1万hm2 以上 ,被农业部农业特产委员授予“全国黄姜之乡”。在栽培过程中 ,由于连年重茬及姜农们忽略了蛴…  相似文献   

4.
牡丹主要病害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作为观赏栽培和药用已超过1500年的历史。牡丹病害有20种以上。防治牡丹病害应掌握不同病害识别特征、发生规律,采用综合药剂防治措施,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1牡丹病害特征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近两年东台市种植西瓜 1万hm2 以上 ,其中大棚设施栽培近 70 0 0hm2 。随着种植年限延长 ,西瓜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菌核病已成为大棚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一般田块病穴率2 0 %~ 30 % ,严重田块在 80 %以上 ,已严重威胁着大棚西瓜生产。为此 ,近两年我们对西瓜菌核病的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对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现简要介绍如下 :1 病害症状菌核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分均可发生 ,主要引起叶、茎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发病 ,初呈水渍状 ,逐渐扩大呈…  相似文献   

6.
杨少波 《广西植保》2000,13(3):13-15
近 1 0 a来 ,广西田阳县冬种蔬菜生产发展迅速 ,1 999年冬菜栽培面积达 1 .1 3万hm2 ,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有番茄、西葫芦、四季豆、黄瓜、辣椒等。由于冬菜连年种植 ,病害菌源量及虫源基数大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病虫发生严重 ,给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笔者对田阳县冬菜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1 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1 .1 霜霉病类  主要有黄瓜的霜霉病。历年发病重 ,一般情况下可造成减产 1 0 %~ 1 5 % ,严重时可达30 %以上。该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 ,以进入开花结果期的成株中部叶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7.
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是秋菜生产上常见的 3种主要病害。它们发生早、危害重 ,严重影响秋菜生产。这 3种病害的病原物分别是真菌、细菌和病毒 ,在防治上一是要分清病害的种类 ,采取相应措施 ,选择合适药剂。1.霜霉病是由霜霉病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蔬菜生长的中后期均可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病斑 ,叶背面有霜状霉层。在防治上必须加强栽培管理 ,特别是水的管理 ,防止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在病害发生初期 ,及时选用特立克 6 0 0~ 80 0倍液或 72 %克露、75 %普力克、5 8%甲霜灵锰锌 80 0…  相似文献   

8.
黄姜病虫草危害随着人工栽培时间的增长日益突出 ,多年重茬地尤为严重。针对生产中的难题 ,我们进行了黄姜病虫草害及防治对策的系统研究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实现我县黄姜“三高”即高产、高质、高效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现将黄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简要介绍给广大黄姜种植户 ,以便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得到应用。主要病虫草害 :病害主要有 :根腐病、炭疽病、疫病等 ;虫害主要有 :蛴螬等 ;草害主要有 :禾本科杂草有马唐、狗尾草、野燕麦、稗草等 ;双子叶杂草有猪秧秧、繁缕、刺儿菜、大巢菜、荠菜、泽漆、姜南蒿、山苦荬、野胡萝卜等。防治方…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番茄是寿光市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年栽培面积选1.5万hm^2以上。近年来,根结线虫对日光温室蔬菜特别是番茄的危害日趋严重.使番茄产量锐减,品质下降,同时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寿光市日光温室番茄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 ,尤其是穗颈瘟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作为贵州省水稻 3大病害之一的稻瘟病 ,近年来 ,随着品种布局、耕作制度、施肥技术与气候条件等诸方面因子影响 ,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2 0 0 2年 8月上半月阴雨连绵 ,气温骤减 ,达历史最低温 ,据毛建辉等研究报道 :低温下稻株的抗病性降低 ,利于病害的流行 ,稻瘟病易于发生 ,所以2 0 0 2年我们特挑选几种防稻瘟病的农药在龙场镇新春村进行处理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1.1.1  30 %稻瘟灵乳油 (EC)。1.1.2  2 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WP)。1.1.3  4 5 %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湖北省郧县种植黄姜面积1万hm^2,占郧县总耕地面积的1/3。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黄姜疫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2003年郧县黄姜疫病呈大面积暴发流行,为害十分严重。据郧县植保站8月1~6日在白桑、南化、谭山、城关等镇调查,病田率达到100%,病株率达  相似文献   

12.
水稻黑条矮缩病 (RBSDV)是一种由带毒的媒介昆虫传播而引起的病毒性病害 ,已知灰飞虱中携毒个体在传播该病害中起主要作用。 1 999年我市西南局部稻区暴发黑条矮缩病 ,发生面积达 1 5 0 0 hm2 ,平均减产 5 0 %以上 ,其中绝收面积达 2 0 0 hm2 。同年 ,我省其他几个地区的局部稻区也同时发生了黑条矮缩病 ,同样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黑条矮缩病的暴发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 ,我省随即将该病害列入了补充植物检疫对象。针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 ,近两年来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常规监控措施 ,取得了由减轻病害到控制发生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姜主要病虫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大多作为1年生作物栽培。凯里市随着近年产业结构调整,生姜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现每年栽培面积在400~533hm2之间,年产量1700万~2300万kg,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山东大黄姜、云南小黄和本地黄姜,尤以山东大黄姜产量最高,每hm2达6.75万kg以上,一般产量每hm2为4.50万~5.25万kg。生产的生姜以质优、肉厚、块大等特点享誉周边地区,许多姜农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但是,随着生  相似文献   

14.
黄芪霜霉病发生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得功  韩相鹏 《植物保护》2006,32(3):104-105
2000-2003年对定西市黄芪主要栽培品种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olius)、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的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经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鉴定,发现危害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病害有13种[1].黄芪霜霉病(Peronospora astragalina Sydow)是新发病害,1998-2000年在定西市调查,发病率6.8%~39.6%,严重度1~4级,成为当地栽培药用黄芪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叶片枯黄,严重时叶片脱落.为了摸清该病在定西市的发生规律,筛选出经济高效的防治药剂,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田间调查、侵染发病初步研究和药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番茄脐腐病又名蒂腐病 ,是大田栽培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几年在莆田市病果率为 5%~1 0 % ,重者达 1 5%以上。 2 0 0 0年 6月 2 7日田间调查 ,病果率 30 %~ 4 0 % ,严重田块达 60 %以上。该年全市春番茄种植面积超过 1 50 0hm2 ,因脐腐病造成的损失惨重。1 症状脐腐病在番茄幼果期到着色成熟前的青果期均可发生 ,尤以青果期最易染病。病斑只发生在果实顶端的脐部 ,病部初为水渍状暗绿色 ,不久即变为暗褐色或黑色的直径达 1~ 2cm的坏死斑 ,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病部的果肉组织呈干腐状收缩 ,脐部凹陷 ,表皮如革状并皱缩…  相似文献   

16.
盾叶薯蓣(又名黄姜,下称)是1种多年生草质藤本,甾体激素药原植物,现已在许多地方栽培。近年来,襄樊市黄姜种植面积增长迅速,至2003年已达21万亩。由于重茬面积较大,致使黄姜根茎腐病、炭疽病在襄樊市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田块减产10%~20%,重发年份减产60%以上,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品种、气象等因素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上海地区油菜上的主要病害。分析近 1 0a的调查资料 ,可见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油菜品种的抗病性、菌核病的菌源量 ,以及感病生育期的气候条件。1 近 1 0a的发生概况1 990~ 1 999年的 1 0a期间 ,上海市油菜菌核病大发生 1a( 1 995年 ) ,自然病株率在 4 0 %以上 ,病情指数为 2 5左右 ;中等偏重发生 3a( 1 993、1 994、1 998年 ) ,自然发病株率 3 0 %~ 4 0 %,病情指数为 2 0左右 ;中等发生 1a( 1 997年 ) ,自然病株率 2 0 %~ 3 0 %,病情指数 1 0~ 1 5;其余 5a( 1 990、1 991、1 992、1 996、1 999年 )为轻至中等偏…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是我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80年代以来一直呈偏重发生趋势,近10年平均4级以上发生,对水稻生产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1998年水稻三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认为气候条件、菌源、品种及栽培管理措施是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在加强测根的基础上,合理选用高效药剂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几种新型杀螟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冬季气温偏高以及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改变 ,加之多年使用三唑磷、杀虫双等农药 ,二化螟抗药性明显增强 ,种群数量大幅上升 ,已成为玉环县水稻生产上危害损失最严重的一种害虫。二化螟在当地发生 4代 ,发生面积达 2万hm2 左右 ,虽经大力防治 ,损失稻谷仍达 8万kg以上。为了筛选新的高效治螟药剂 ,2 0 0 2年 5月应用 2 0 %阿维·杀单微乳剂等几种新型杀螟药剂对水稻二化螟进行了防效试验。1 供试药剂与试验处理供试药剂为 2 0 %阿维·杀单微乳剂 (绿得福 ,abamectin +monosultap) ,浙江海盐农药厂生产 ;3…  相似文献   

20.
仙居县地处括苍山麓 ,是典型的山区县。水稻细条病发生始见于 1 987年 ,现已上升为杂交水稻的主要病害。杂交中晚稻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 %以上。一般田块损失 5%~ 2 0 % ,重病田块损失3 0 %~ 40 % ,且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进一步开发和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们对该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因子分析1 .1 病源(1 )初侵染来源 :带病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中带病种子既是初侵染源 ,又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细条病始见于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