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应用DHI提供的体细胞数据控制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先阐述了乳房炎的危害、体细胞与乳房炎的关系、影响体细胞数的因素,然后就如何应用DHI提供的体细胞数据在生产中进行乳房炎管理以及在育种中选择乳房炎的抗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配合动物模型用多性状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分析估计了2000~2007年北京地区81385头荷斯坦母牛的体细胞数自然对数(LSCC)的遗传力,LSCC的遗传力为0.12;个体测定日的LSCC的遗传力为0.06到0.11。体细胞数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06、0.14和0.09。头三个泌乳期LSCC间的遗传相关都比较高.特别是第二泌乳期与第三泌乳期间的遗传相关高达0.95.LSCC对第二泌乳期与第三泌乳期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性状。LSCC预期传递力与体深等大部分体型性状的相关系数几乎为0,但与蹄角度、前乳房附着、后乳房深度有较强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9、-0.20;与乳头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体细胞数存在真实的遗传变异,其遗传力高于普遍报道的乳房炎的遗传力估计值的平均值.通过对体细胞数的间接选择来提高乳房炎抗性的育种是可行的.结合部分体型性状的遗传评定也有助于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一些学者就奶牛乳房和乳头生物学形态与体细胞数(乳房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评估选择提高奶牛乳房特性来降低乳房炎发生率的潜力。本文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这方面的综述。 1 乳房体型 Seykora等综述报道过泌乳期内乳房高度和临床乳房炎发生率间的相关是—0.13,SCC(体细胞效)和乳房高度间的相关是—0.11。表明较深的乳房有较高的SCC和较高的乳房炎发生率。大量研究的结果支持这一结论:较高、不下垂的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7):1-4
奶牛体细胞数已成为奶牛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性状之一,其数量的多少成为奶牛是否罹患乳房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针对来自于中国南方地区(江、浙、沪)62个牛场34 150头奶牛的29万余条DHI数据,利用随机回归模型估计体细胞数遗传参数。分别采用线性、二阶、三阶spline曲线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AIC准则筛选出了最适合中国南方奶牛群体体细胞数遗传力估计的随机回归模型,即为二阶四节点spline曲线。基于二阶四节点spline曲线随机回归模型,牛乳中体细胞计数遗传力估值为0.13~0.51,远高于乳房炎本身的遗传力,因此可以选择体细胞数这一准确性更高、标准性更强的数量性状进行选育,进而推动乳房炎抗性育种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的遗传学及遗传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房炎是奶牛群中花费最多的疾病。临床乳房炎的遗传力估计值平均为0.04,作为选择标准的潜力显然太低。本文介绍了乳房炎抗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情况和4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对临床乳房炎进行遗传评定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应用体细胞计数监测奶牛隐性乳房炎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用体细胞计数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技术、以及将体细胞数作为标记性状、选育具有乳房炎抗性奶牛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选取240头不同泌乳阶段、1~8胎次的荷斯坦奶牛,探讨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以及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某些因素。同时,12头健康奶牛、15头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以及15头临床乳房炎奶牛分别分为3组,第1组不添加蛋氨酸锌,第2、3组分别添加蛋氨酸锌5g/d·头和10g/d·头。亚临床和临床性乳房炎奶牛乳房内注射抗生素(100mg),直到完全康复。研究结果显示,冬季乳中体细胞数最高(P0.05),接着是夏季,最低的是秋季。体细胞数的变化是随着泌乳开始产奶量上升到高峰期的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之后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着泌乳期的增加也在升高。正常奶牛、亚临床乳房炎奶牛和临床乳房炎奶牛的比例分别为77.71%、15.82%以及6.46%。产奶量和乳成分以及产奶收入都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补充蛋氨酸锌导致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亚临床和临床乳房炎补充蛋氨酸锌显著降低了乳中体细胞数、导电性、康复时间以及与未添加组奶牛相比消耗的费用(P0.05)。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牛奶中体细胞总数和体细胞分型指数之间的关系,为奶牛健康管理尤其是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选择3 478头荷斯坦牛进行样品采集,检测体细胞总数、体细胞分型指数、乳成分,根据体细胞总数和临床诊断意义,将体细胞数高于5万个/mL的1 798个样品分为5组,然后分析体细胞数与体细胞分型指数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牛奶中体细胞总数的不断增加,体细胞分型指数也不断增加,两组数据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52。因此推断,当奶样中的体细胞分型指数大于57.24%(低值)时,奶牛场发生乳房炎的概率较大,临床上需要重点关注相应牛只。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门塔尔牛次级性状与生产性状的遗传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个种畜场1980--2000年问1634头母牛的繁殖性状和生产性状记录,以及现场测定的泌乳速度和乳成分含量等资料,对中国西门塔尔母牛的4类次级性状:繁殖性状(产犊间隔、空怀天数、妊娠期)、体型性状(整体评分、后肢、乳房体型性状:前乳房附着、后乳房宽度、后乳房高度、乳头位置、乳房均衡、乳房静脉)、生产效率性状(泌乳速度、使用年限)、健康性状(体细胞数评分)和生产性状(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共19个性状进行了遗传统计分析。应用动物模型并借助MT—DFREML方法估计了上述19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得到它们的遗传力分别为:0.08、0.07、0.08、0.16、0.15、0.41、0.11、0.07、0.10、0.23、0.18、0.42、0.13、0.25、0.35、0.32、0.23、0.20和0.21。泌乳速度与生产性状为负的遗传相关(-0.22~-0.10),与使用年限和整体评分有着较高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87和0.61;体细胞数与生产性状以及使用年限存在着不利相关;使用年限与泌乳速度、整体评分、产奶量为正遗传相关(O.61、0.14、0.42),与体细胞数存在有利相关(遗传相关为-0.23)。乳房性状与生产性状、次级性状都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其中以前乳房附着、后乳房宽度、乳头位置和乳房静脉与这两种性状的关系最为密切,其遗传相关为-0.36~1.00,表明对乳房性状进行选择能够使生产性状与次级性状得到改良。环境对次级性状的影响较大,不同饲养管理制度和泌乳阶段是影响泌乳速度、使用年限和体细胞数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奶牛牛奶中体细胞数研究进展。方法:以体细胞数为关键词,运用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Pub 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结果:体细胞是奶牛牛奶中有益的天然成分,对奶牛乳房炎具有免疫防御功能。体细胞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抗生素残留会引起高水平的体细胞数。应用中兽医药控制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防治奶牛乳房炎可能更符合有机奶或无抗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程度、体细胞数、乳成分之间的关系,对1 125头不同乳房炎发病程度的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和DHI检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三季度(7~9月)乳汁中体细胞数最高,产奶量最低,乳房炎的阳性率也最高,体细胞数对乳蛋白和乳脂率的影响无显著规律。体细胞评分大于5的奶牛在检测中均呈乳房炎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3.
乳酶LDH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敏感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选择220头荷斯坦泌乳奶牛,分别采集乳汁进行体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汁中LDH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乳汁体细胞数(SCC)与LDH活性呈正相关(r2=0.93).选择LDH活性>100 IU/L作为隐性乳房炎的判定阈值,诊断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3%,Jouden指数为0.52.结果提示,LDH可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介绍奶牛体细胞计数的概念、特征、测量方法、体细胞值所受到的影响及其在乳制品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方面,用体细胞值作为一种遗传性状进行选择以提高奶牛对乳房炎抗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隐性乳房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乳腺内感染,因乳房和乳汁看上去无异常,所以常常被挤奶工和牛群管理人员所忽视。然而,通过不同的微生物检测试验或根据体细胞数(SCC)升高状况,可以对之进行诊断。隐性乳房炎的划分标准是:一般体细胞数在20万为正常,30~50万为隐性乳房炎,50万以上为临床型乳房炎。不能有效地控制奶牛的乳房炎无异于将牛奶倒入排水沟中,因为感染乳房炎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CXCR2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筛查,结果发现存在+612A→G、+684G→A、+777G→C、+855G→A、+858C→A和+861G→A等6个突变位点,其中+855为新发现的SNP。6个位点都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684与+861位点之间和+777与+858之间的相关程度高(r2分别为0.635和0.541)。基因效应模型分析表明:+855和+861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奶牛体细胞评分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612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A基因型个体的体细胞评分最低为4.19,乳房炎抗性最强。+777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GG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最低为4.17,对乳房炎的抗性较强,说明该基因+612和+777SNPs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9):91-94
为观察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4%次氯酸钠组,Ⅲ组为0.5%洗必泰组,Ⅳ组为1%碘伏组,Ⅴ组为药浴涂膜剂浸组。在第0、30、60、90天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Ⅲ、Ⅴ的效果高于试验Ⅱ、Ⅳ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Ⅴ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远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33-1938
利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山东地区某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库及其乳房炎发病记录为数据集,通过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胎次、泌乳天数、采样季节、采样年份、体细胞数、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与乳房炎发病记录做逐步判别(Stepdisc)和glm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胎次、泌乳天数、采样季节、采样年份和体细胞数与乳房炎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综合与奶牛乳房炎发病密切相关的胎次、泌乳天数、采样季节、采样年份和体细胞评分建立了直观、相对准确的判定奶牛乳房炎发生的判别分析方程Y_0(未患乳房炎)和Y_1(患乳房炎),通过比较Y_0和Y_1的大小对未知个体牛是否患有乳房炎做出初步判断。此判断虽然不能对乳房炎的发生做出确诊,但能够帮助奶牛场管理者对奶牛群体进行宏观监测,从奶牛群体中筛选出发生乳房炎概率较大的作为重点监测对象。由此奶牛场能够尽早发现乳房炎,节约乳房炎检测成本,为乳房炎的及时控制与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对DHI的推广和DHI报告的充分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东北垦区规范化养殖牛场奶牛乳体细胞数的水平和分布情况,探析泌乳月份及乳成分与体细胞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中的GLM和Correlation过程,分析了2012—2013年黑龙江省某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结果表明,该牛场牛群平均乳体细胞数为14万/m L,有56.70%的奶牛个体乳体细胞数小于20万/m L,6月和10月乳体细胞数较高,10月乳房炎阳性率最高(27.25%)。体细胞数高于15万/m L时,就会造成经济损失,高于50万/m L的经济损失占牛群经济损失的71.45%。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呈负相关,与乳蛋白率呈正相关。该试验结果可为更好地运用DHI体系评价奶牛的生产性能,规范牛群的饲养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乳房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体细胞数指标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指每毫升牛奶中含有的体细胞数目,主要是白细胞和乳房分泌组织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具有抗感染和协助组织修复的功能。正常情况下,牛奶中体细胞数一般在20~30万个/mL。当乳房发生外伤或疾病(如乳房炎)时,白细胞进入乳房以清除感染,SCC升高。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