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潮土区高产麦田钾肥适宜基追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潮土区高产麦田钾肥不基追比施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高产麦田施用钾肥有显著产效果,在各离钾处理的钾肥总量中,以70%作基施,30%在拔节期追施的效果最好,可以显著提高小麦植株吸钾量,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使小麦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0~2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5.94 mg/kg(M-P)和30.44 mg/kg(H-P)的地力条件下,研究了施磷量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提高了M-P地的籽粒产量,但对H-P地产量无显著影响。磷肥农学利用率不同处理之间比较,两块地均表现为P2O575kg/hm2处理最高,且M-P地优于H-P地。施磷提高了M-P地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P2O575 kg/hm2处理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最优。P2O5为45 kg/hm2和75 kg/hm2的处理对H-P地小麦品质无显著影响,施磷量超过75 kg/hm2的处理,小麦籽粒加工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3.
4.
以强筋小麦中优9507、中筋小麦扬麦12号、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供试材料,在缺磷土壤(速效磷含量为4.10 m g.kg-1)上以施磷量为试验因素,研究施磷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调控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施磷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抛物线关系,适量施磷可增加蛋白质含量而改善中、强筋小麦籽粒品质,不同施磷量处理弱筋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均小于115 m g.g-1,符合国家标准GB/T 17893-1999;施磷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含量的调控幅度不一,主要增加中、强筋小麦籽粒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以及弱筋小麦籽粒谷蛋白含量。综合考虑施磷量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设计的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适宜施磷(P2O5)量为144 kg.hm-2,中、弱筋小麦为108 kg.hm-2。  相似文献   

5.
施磷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缺磷土壤在适量施用氮肥和钾肥的基础上施用磷肥 ,提高了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适量施磷的P1处理显著提高了鲁麦 2 2号和济南 17两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 ,增加了鲁麦 2 2号的沉降值 ,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 ,对济南 17的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提高施磷量的P2处理降低了济南 17的沉降值 ,缩短了面团稳定时间 ,对两品种的其它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表明在强筋小麦生产中 ,获得高产优质小麦的施磷量是有一定适宜范围的  相似文献   

6.
在商丘市梁园区潮土区域研究了潮土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子粒中锌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磷的施入量的增加,冬小麦子粒中锌的含量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早醉仙甜瓜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结合常规测试的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处理后,甜瓜干物质积累量、果实发育形态、功能叶片SPAD值、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65 mg·kg-1土)和钾肥用量(70 mg·kg-1土)一致的基础上,甜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表现为MP>HP>LP>CK。在产量品质方面,MP处理产量最高为14 553.5 kg·hm-2,较CK增产41.9%,其心糖(14.5%)和边糖(9.2%)含量均显著高于CK、LP、HP处理。这说明MP处理显著促进了甜瓜的生长、果实形态发育及产量的形成,同时改善了果实品质。因此,MP处理(36 mg·kg-1土)为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供磷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田试验,探讨了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结合施磷调控对旱地冬小麦播前与越冬期0~100cm土壤蓄水量、农艺性状、根冠比、倒二叶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耕、深松可明显提高播前与越冬期0~100cm土壤的蓄水量,且以深耕与中磷处理效果最好;同时,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结合施磷可调控旱地小麦幼苗生长,影响越冬前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分蘖数、单株干重与根冠比;深耕中磷处理明显降低叶片MDA和脯氨酸的含量;休闲期深耕处理效果优于深松与免耕处理,中磷优于高磷与低磷;总之,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结合磷调控均有利于提高旱地小麦冬前土壤蓄水量、促进旱地小麦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合理均衡生长,可确保旱地小麦安全越冬与来年增产。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强筋优质小麦GS豫麦34为供试品种,采用池栽方式,氮、磷、钾配合基施并追施,研究施肥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肥料运筹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弱筋品种宁麦9 号、中筋品种扬麦11 和强筋品种中优16 为材料,每个品种进行4 种肥料处理,2 次 重复,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降落值、溶剂保持力、淀粉糊化特性和粉质仪等参数。结 果表明院每种小麦通过2 套品质指标的对比,降低总施肥量有利于小麦弱筋品质的体现,而施用肥料的处理中,基肥 比例高对弱筋小麦品质有利,拔节肥比例越大对弱筋小麦的品质越不利;提高总施肥量能提升中筋小麦的品质,同 时可以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控制好拔节肥的比例;提高总施肥量、扩大拔节肥的比例,能显著提升强筋小麦的品 质。  相似文献   

12.
氮、磷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新冬24号为材料,研究了氮、磷用量及其配比对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225 kg/hm2、施磷量0~180 kg/hm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适当增加氮、磷的用量均可改善小麦的加工品质,提高其沉淀值、湿面筋、面团延伸度和拉伸面积.  相似文献   

13.
应用^32P示踪技术,在高、低磷土壤条件下,对冬小麦返青期追磷后吸收利用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返青期追施磷素的情况下,小麦所需的磷素,在低磷土壤上82.78%来自肥料,高磷土壤上70.54%来自土壤;高、人工磷土壤上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3.40%5和23.28%。  相似文献   

14.
蚯蚓粪和磷肥配施对油菜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磷肥和蚯蚓粪配合施用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磷180 mg/kg时,油菜生物量为33.01 g,在此基础上施用蚯蚓粪30 t/hm2,油菜生物量比单施磷增加61.4%,配施60 t/hm2的蚯蚓粪,油菜生物量比单施磷增加91%。单施用磷3607、20 mg/kg时,油菜生物量分别为17.18 g和12.49 g,比单施磷180 mg/kg时减产48%和164.3%,在施用磷360和720 mg/kg基础上配合施用30 t/hm2的蚯蚓粪,油菜生物量比单施磷增产105.3%和223.1%,施用60 t/hm2的蚯蚓粪,油菜生物量比单施磷增产242.7%和274.5%。此外施用蚯蚓粪还可以增加土壤中各形态磷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磷酸酶活性。表明配合施用蚯蚓粪可以缓解高磷土壤对油菜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土壤环境,使之更适宜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氮肥用量对安农9192面包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用量对安农9192 面包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品种的优良性状要在较高氮肥用量下才能较充分表达。氮肥用量 (N) 为270~360 kg/hm 2 的处理, 面粉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比270kg/hm 2 以下处理的高, 粉质仪测定的评价值达58~64 分, 拉伸仪测定的R5/E为4.1~3.1, 曲线面积超过250 cm 2, 面包体积达810~815 m L, 比容5.3~5.4 m L/g, 面包烘焙质量评分超过92.0 分。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立式旋耕(30 cm±5 cm)下氮肥减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了2017—2018、2018—2019年两个小麦生长季立式旋耕下CK(300 kg N·hm-2)与减氮10%(RF10)、20%(RF20)、30%(RF30)处理小麦品质变化,测定项目包括籽粒品质和面粉流变特性、拉伸性能等。结果表明:与CK相比,RF10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当季略增,连续减施第二季则显著下降12.2%;RF20、RF30两季均下降,且RF30当季显著下降11.6%,RF20第二季显著下降11.1%。RF10、RF20湿面筋含量与CK比,当季略升,第二季下降;RF30两季均下降,且当季与CK差异显著,降幅为10.8%。氮肥减施后面粉吸水量呈增加趋势,面团形成时间呈缩短趋势;面团稳定时间与CK比均缩短,RF20、RF30与CK差异显著。RF10、RF20面团弱化度较CK均升高,RF30当季显著升高,第二季下降。RF10、RF20面粉能量值当季升高,第二季下降;RF30两季均下降。氮肥减施对籽粒容重、出粉率、拉伸阻力及延伸性等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研究表明,减施10%、20%氮肥能实现减肥不降产,对当季小麦品质影响不大,连续减施则影响小麦品质;减施30%氮肥时小麦产量有降低趋势,且品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农田氮肥用量大,造成氮素利用率低,增加土壤N_2O排放等问题。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氮肥调控模式对麦田土壤N_2O排放、氮素利用和表现损失、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播种-苗期和返青-拔节期,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指数相关。与推荐减氮处理(RN)相比,施用锌腐酸尿素(RN+HA+Zn)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OM+N)N_2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24.8%、35.4%;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7%,32.8%;氮素表观损失分别减少2.2%,63.4%;分别增产9.4%,11%且差异达显著水平。与RN+HA+Zn相比,OM+N处理的N_2O排放总量降低14.2%,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分别增加20.2kg/kg,9.9kgGrain/kgN,氮肥利用率提高32.1个百分点,土壤残留氮素和氮素表观损失分别减少27.5%和62.6%,籽粒产量略有上升但二者间无显著差异。说明OM+N处理可以减少N_2O排放,提高氮素利用率、增加小麦产量,是利于麦田安全生产的一种氮素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南、北京两地19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展了不同土壤类型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褐潮土和红壤2种不同土壤类型上,有机无机均衡施肥(NPKM)均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长期不均衡施用无机肥土壤中N、P、K养分在2种土壤上则表现出较低的水平,尤以红壤上降低最为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与对照处理(CK)相比,在红壤上增产788.32%,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率为88.74%;在褐潮土上增产828.05%,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率为89.22%.在2种土壤类型上无机均衡施肥(NPK)小麦产量差异比较明显,在褐潮土上的增产潜力高于红壤,而不施P的NK处理小麦则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在褐潮土上减产15.86%,在红壤上则绝产.研究同时发现,在2种土壤上小麦增产途径有所不同,在褐潮土上应以增施磷肥和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为主,而红壤则以增施有机肥和提高小麦的穗粒数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土壤富磷情况下,施用磷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控释配方肥中磷肥用量对香蕉产量、磷累积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确定控释配方肥磷的配比及富磷土壤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磷梯度大田试验,研究控释配方肥的磷肥供应水平对香蕉产期、产量、磷累积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 在Bray-P为158 mg·kg-1的富磷土壤上,固定氮(N)200 g·株-1和钾(K2O) 400 g·株-1的供应水平下,当磷肥(P2O5)用量为80 g?株-1时,促进香蕉提早抽蕾和提前收获效果最为明显,同期收获率较其他处理提高5.3~31.1个百分点;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香蕉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磷肥用量为80 g·株-1时,香蕉产量和当季磷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达到27.7 kg·株-1和16.0%。结论 在有效磷高的富磷土壤上,施磷可以提高香蕉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建议控释配方肥的氮(N)、磷(P2O5)、钾(K2O)的配比为1.0∶0.4∶2.0,香蕉氮(N)、磷(P2O5)、钾(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00、80和400 g·株-1,其中控释氮占总氮的20%。  相似文献   

20.
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但不同的研究间差异较大,通过基于有机肥种类、施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和土壤因素等大量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研究不同因素下土壤磷素有效性对有机肥长期施用的响应,对指导有机肥的科学施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公开发表的文献147篇,建立了305组包含单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数据库。采用Meta分析研究全国多个长期定位试验点的CF和CFM处理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FM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每投入100 kg·hm-2的磷,土壤有效磷增加量约为CF处理的2.6倍。高施磷量(>300kg·hm-2)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升幅度,约是低施磷量(<75 kg·hm-2)和中等施磷量(75~150 kg·hm-2和150~300 kg·hm-2)的3.5倍和2.3~2.6倍。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表现为畜禽粪便类>商品有机肥类>秸秆类>城市垃圾类有机肥。其中,畜禽粪便类中,猪粪、鸡粪和牛粪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增幅分别为210.4%、209.3%和156.7%。在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升效果,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且差异显著,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75%和100%时,增幅可达211.7%和239.7%。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等土壤因素是影响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提升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效磷增幅在12.7%~212.1%之间,表现为红壤>潮土>褐土>黑土>棕壤;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6%~1%时,土壤有效磷增幅可达248.5%,分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0.6%、1%~2%和2%~3%时的2.1、2.0倍和10.9倍;当pH为酸性(5~6.5)或者pH为中性(6.5~7.5)时,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pH为碱性(7.5~9)时。此外,土壤有效磷增幅随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年均降雨量>800 mm或年均温度>16℃时增幅最大。长期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均显著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并且在不同的土壤环境、轮作方式和气候因子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的效应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施用有机肥不仅要充分考虑有机肥种类、施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而且要综合考虑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保障有机废弃物资源的科学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